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电信重组方案(电信行业重组)

发布时间:2023-04-22 17:01

北京商报讯(记者钱瑜 濮振宇)12月9日,有消息称,中国电信总部最大部门之一的网络运维部将分拆重组。据了解,中国电信此举是“央企总部改革”计划的一部分,中国电信已成立相关工作组进行整体规划和落实。针对此消息,北京商报记者联系采访了中国电信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对方回复。

根据相关消息,中国电信总部的网络运维部、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部原来合署办公,即两个牌子一套人马,下辖处级单位多达12个,包括综合管理处、业务网络维护管理处、数据网络维护管理处等。其他部门领导多为一正一副,而该部门领导有一正三副,包括部门总经理李红斌、部门副总经理谌刚、张强、林睿。经过此次改革后,网络运维部中涉及网络安全的人员将划转至新成立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部,而网络运维部中涉及网络运维的人员则会与企业信息化事业部合并,相当于网络运维部一分为二。

事实上,包括中国电信在内,不少央企的前身都是国家机关,经历不断的改革后才转变为国有企业。资料显示,中国电信最初被称为中国电信移动通讯邮电总局,1995年后逐步实行政企分开。1998年,邮政、电信分营,中国电信开始专注于电信运营。

今年9月,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表示,中国的电信业改革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原来的政企合一到政企分开,走向市场,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率先上市融资,谋求突破。虽然中国电信业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改革将会持续推进,不断完善进步,促进电信市场的健康发展。

10月底,为了解决央企存在的“总部机关化”问题,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专项整改工作视频会议,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翁杰明强调,要把握工作重点,进一步调整优化职能,切实解决总部错位越位、管的过多过细等问题;调整优化机构,切实解决机构设置不科学、人员配置不合理等问题;转变工作方式,切实解决管理链条长、横向协同差、办事效率低等问题;转变工作作风,切实解决会多、文多、检查多,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健全长效机制,抓好持续推动,从根本上推动“总部机关化”问题的解决。

 

一直以来,想整理一份中国通信运营商近代发展史,方便大家了解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的前世今生和历史渊源。

时间倒推到25年前。

技术推动变革!

1993年我国第一个数字移动通信网在浙江嘉兴开通,随后中国通信业开始了一系列的变革。

1994年,邮电部成立移动通信局和数据通信局,同年3月邮电部将邮政总局、电信总局分别改为单独核算的企业局。

1994年1月12日,电子工业部发起,由电子部系统的彩虹集团、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等大型国有电子企业投资,成立吉通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吉通)。同年7月19日,由电子部、电力部、铁道部三家投资,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联通)成立。吉通和联通的成立都是想获得基础电信业务特许经营权。

中国联通成立

1997年,北京电信长城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电信长城)成立,经营800M的CDMA数字移动通信网。

邮电分营

1997年,邮电部做出“邮电分营”的决策。1998年3月,在原电子工业部和邮电部基础上组建信息产业部;同时,电信业政企分开,信息产业部负责电信行业监管。4月,国家邮政局成立,邮电正式分家。

9月,国信通信有限公司(国信)成立,运营电信寻呼业务。

通信业第一次重组——拆分中国电信

1999年2月,国务院通过中国电信重组方案,中国电信总局的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被剥离出去。

其中,早在1998年9月中国电信就成立了国信通信有限公司(国信),专门运营电信寻呼业务。1999年5月20日剥离出来的国信并入中国联通。同年4月电信长城也并入中国联通。

2000年4月20日,在原中国电信剥离出来的移动通信资产基础上组建中国移动集团公司。

2001年12月,在原中国电信剥离出来的卫星通信业务基础上成立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卫通)。

这里有一点要强调下,当年国信寻呼并入中国联通,真实上演“蛇吞象”。当时中国联通净资产只有28亿,手机市场份额仅7%,其他业务基本为零。而当时寻呼业务发展迅猛,国信寻呼以多出联通两倍净资产和大批经验丰富的管理技术人员成建制编入中国联通,为中国联通后期发展和上市奠定了基础。

虽然中国联通不是从中国电信分拆出来的,但是也继承了中国电信当时最为优质的一块资产。中国移动更是直接从电信分拆出来的,所以尽管中国移动用户和收入规模一家独大,但是行业内还是会把中国电信奉为老大,跟这段历史渊源有直接关系。

当时最流行的是BP机

在拆分重组中国电信这段时期内,1999年10月22日,由中科院、广电总局、铁道部、上海市政府四方出资,中国国际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小网通)成立;12月,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04年由铁道部交给国资委,更名为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

至此,中国通信市场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移动、吉通、铁通和中国卫通等7家运营商组成的分层竞争格局,业界称为(6+1)“七雄确立”。

第一次重组后的两件大事:小灵通和CDMA

小灵通:中国电信渴求移动牌照,采取的农村包围城市策略,最终兵败

第一次重组对中国电信伤害最大的不是剥离了那么多优质资产,而是没有给中国电信移动业务牌照。当时的行业发展方向已经非常明确,移动通信时代已经到来。迟迟得不到移动牌照的危害有两方面:一是发展滞后,二是没有理由获取基站站址资源。

1998年1月,经过两年的技术储备,浙江余杭区正式开通小灵通业务。但是小灵通业务一直没能得到国家政策支持,“不鼓励不干涉”的态度持续到2000年6月,原信息产业部下发通知,将小灵通定位为“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这标志着限制小灵通发展的政策有所松动。但是直到2003年小灵通才进入北京,2004年才进入上海。

到2006年小灵通用户达到9341万户峰值。

但是因为小灵通所用1900-1920MHz频段被规划给TD-SCDMA的使用。2009年2月3日,工信部发文明确要求所有1900MHz——192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应于2011年底前完成清频退网工作,以确保不对1880MHz——1900MHz频段的TD-SCDMA系统产生有害干扰。

2011年1月1日起小灵通正式退市为通讯新宠3G让路。

小灵通的风靡也曾让中国电信看到希望

CDMA网络开通,中国移动通信进入双标准,共同竞争共同发展的局面

2002年1月8日,中国联通CDMA网络正式开通。

现在有种主流的说法,中国联通能够同时拥有GSM和CDMA两张网络,手握一手好牌,但结果却打的很烂。事实真的如此吗?不妨想一想,2002年正值二代移动通信网络大建设、大发展的时期,在加上中国电信小灵通搅局,而且CDMA上下游产业链一直存在问题,这个时候是聚焦精力重点进攻好,还是分散精力左右互搏好呢?

要知道,中国通信第一次重组是在申请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不管是拆分重组还是引入CDMA都是为了构建竞争环境而做出的一系列改革。但毕竟缺乏经验,难免存在争议。

第二次重组,再次拆分中国电信

第一次重组每隔多久,中国电信没有等来期盼已久的移动牌照,反而等来的是进一步的拆分。

2002年5月16日,中国电信南北分拆。

北方10省电信公司剥离中国电信与小网通公司、吉通公司成立新的中国网通公司,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两大集团正式成立。

这次重组,产生了“北网通,南电信”,形成了6家基础电信企业: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卫通、中国铁通、中国网通。

南电信,北网通

第三次重组,全业务运营,中移动一家独大格局

2008年5月23日,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并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2008年5月24日,中国电信以1100亿收购了中国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中国卫通的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

2009年01月07日,中国联通公司与中国网通公司重组合并,新公司名称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新)。

至此,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都成为全业务牌照运营商。

第三次重组初衷是能够形成全业务、全区域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但是历经近10年的发展,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格局已成。

为方便大家更加形象的了解中国通信业的发展历程,本文将三次重组过程绘制成图:

中国通信业三次重组

第三次重组之后

2016年5月5日,三大运营商格局再此发生变化,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拿到了《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成为第四大电信运营商。

期间,国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通信行业,一大批虚拟运营商和民营宽带运营商涌现,在此不再详谈。

后果说

沧桑25载,中国通信业可谓波澜壮阔。改革开放的激流中,在政策和技术双轮驱动下,我国通信业经历了不少波折,但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从零基础到世界领先水平。

可预见未来,5G,万物互联,协号转网等一系列技术和政策驱动势必会给通信行业带来新一轮变革。运营商将会走向何方,不做预测,拭目以待。

码字不易,如果喜欢,请关注头条号:后果过后,谢谢!

 

 

据marketwatch 3月2日报道,意大利电信公司周三(3月1日)晚些时候表示,它已经重组了其TIM企业业务部门,以提高与连接、云、物联网和网络安全有关的所有参考资产的价值。

 

图片来自:Google

 

该公司表示,由首席企业和创新解决方案官Elio Schiavo领导的该部门的新组织预计将产生重大的协同效应。

它补充说,这些协同作用有助于使该部门在设计和销售信息和通信技术及专业服务方面更加高效和快速。

意大利电信公司说,企业业务部门专门负责大客户和公共管理。

它的重组是该公司去年7月宣布的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将其固定网络基础设施资产与服务分开,以改善其财务状况。

意大利电信表示,在2022年,企业部门的收入和服务收入分别增长了8%和11%,并补充说该部门的目标是在2025年结束的业务计划过程中实现6%的复合年收入增长率。

(编译:毛月)



来源: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 钱瑜 濮振宇)12月9日,有消息称,中国电信总部最大部门之一的网络运维部将分拆重组。据了解,中国电信此举是“央企总部改革”计划的一部分,中国电信已成立相关工作组进行整体规划和落实。针对此消息,北京商报记者联系采访了中国电信相关负责人,但截至记者发稿,尚未获得对方回复。

根据相关消息,中国电信总部的网络运维部、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部原来合署办公,即两个牌子一套人马,下辖处级单位多达12个,包括综合管理处、业务网络维护管理处、数据网络维护管理处等。其他部门领导多为一正一副,而该部门领导有一正三副,包括部门总经理李红斌、部门副总经理谌刚、张强、林睿。经过此次改革后,网络运维部中涉及网络安全的人员将划转至新成立的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部,而网络运维部中涉及网络运维的人员则会与企业信息化事业部合并,相当于网络运维部一分为二。

事实上,包括中国电信在内,不少央企的前身都是国家机关,经历不断的改革后才转变为国有企业。资料显示,中国电信最初被称为中国电信移动通讯邮电总局,1995年后逐步实行政企分开。1998年,邮政、电信分营,中国电信开始专注于电信运营。

今年9月,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表示,中国的电信业改革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原来的政企合一到政企分开,走向市场,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率先上市融资,谋求突破。虽然中国电信业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改革将会持续推进,不断完善进步,促进电信市场的健康发展。

10月底,为了解决央企存在的“总部机关化”问题,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专项整改工作视频会议,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翁杰明强调,要把握工作重点,进一步调整优化职能,切实解决总部错位越位、管得过多过细等问题;调整优化机构,切实解决机构设置不科学、人员配置不合理等问题;转变工作方式,切实解决管理链条长、横向协同差、办事效率低等问题;转变工作作风,切实解决会多、文多、检查多,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健全长效机制,抓好持续推动,从根本上推动“总部机关化”问题的解决。

财经作家、国资国企改革研究者吴刚梁认为:“央企总部的改革,应着力改变行政化管理方式,优化组织体系,明确总部与各级经营单位的职能及权利边界。当前各级子企业的决策过多地集中于总部,而总部人手少,远离市场一线,不可能代替经营单位进行科学决策。因此,在国资委对集团公司授权之后,这些授权放权不能只停留在集团总部,而是要‘层层松绑’,直到把授权放权落实到各级子企业,最终实现‘谁经营、谁决策’。”

[电信重组方案(电信行业重组)]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4/29344.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