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国泰君安证券与国泰君安模拟炒股用的是自己的

发布时间:2024-08-10 08:42

8月29日,国泰君安发布2023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国泰君安实现营业收入183.34亿元,归母净利润57.42亿元;总资产9241.64亿元,每股收益0.61元,净资产收益率3.75%。

从具体业务上来看,国泰君安一直推进的财富管理转型成效明显,基金投顾、金融产品代销等都显著增长。在传统强势的机构和交易业务方面,国泰君安也维持了稳定。值得注意的是,两张公募牌照在手的国泰君安在资管业务上今年也收获颇多,国君资管和华安基金管理规模都逆势增长,给国泰君安的大财富管理业务也增添了不少底气。

财富管理转型成果显现

国泰君安近年不断推进财富管理转型,相关业务也呈现出了比较好的发展态势。传统的经纪业务行业地位依然稳健,金融产品代销等业务则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

数据上看,报告期末,君弘APP用户3989.8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2.3%;平均月活1774.91万户,同比增长11.8%。个人资金账户数1715.89万户、较上年未增长9.8%其中,富裕客户及高净值客户数36.0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3%。

境内股基交易份额4.36%、较上年提升0.16 个百分点。按照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的母公司口径,该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市场份额5.36%,继续排名行业第1位。

国泰君安截至上半年累计共有3582人获得投资顾问资格,较上年末增长1.0%,排名行业第4位。“君享投”投顾业务客户资产保有规模99.0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3.2%。金融产品销售额3.819亿元、同比增长7.5%;金融产品月均保有量2.298亿元、同比增长14.8%。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财富管理业务深入推进‘三力’机制建设,加快构建‘投顾驱动、科技赋能’的财富管理2.0 模式,产品销售及投顾业务竞争力持续提升,零售经纪业务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国泰君安在中报中表示。

国泰君安期货经纪与融券的市场份额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提升。截至2023年6月底,国泰君安期货成交金额同比增长33.1%,金融期货成交额市场份额11.52%,排名行业第3位;期末客户权益规模114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1%,排名行业第2位;融资融券余额902.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市场份额为5.68%。2023年上半年,国泰君安期货实现营业收入44.35 亿元,净利润3.77 亿元

机构与交易业务保持优势

机构业务一直是国泰君安的强项,该公司2023每年上半年机构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5.95亿元,对营业收入的贡献占比超过40%。

国泰君安在半年报中表示,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机构业务聚焦重点客户的综合化需求,完善机构客户分类分级管理机制及"1+N"综合服务体系,加强道合平台及量化交易系统建设,提升对重点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机构客户股基交易份额稳步提升,量化交易、QFI 及券商结算等业务持续增长,托管外包业务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具体数据上看,上半年,国泰君安机构客户股基交易额5.50万亿元,同比增长15.3%,市场份额2.20%、同比上升0.29个百分点;道合销售通累计交易规模856.52亿元,期末保有规模293.83.83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4.4%。

报告期末,国泰君安机构客户数6.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4.4%;PB(主经纪商)交易系统客户资产规模5754.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1%;托管各类产品20654只、较上年末增长8.7%,外包各类产品20262只、较上年末增长9.0%,托管外包规模3039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0%。其中,该公司托管私募基金产品数量继续排名证券行业第2位,托管公募基金规模208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6%,继续排名证券行业第1位。

在交投业务方面,国泰君安一直积极发展客需业务,向低风险、非方向性转型。2023年上半年,国泰君安权益类场外衍生品累计新增名义本金2651.56亿元、同比增长44.3%;期末存续名义本金余额2133.0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6%。其中,跨境业务累计新增名义本金1407.50亿元、同比增长57.1%;报告期末名义本金余额 982.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0%。

资产管理规模大幅增长

国君资管和华安基金两张公募牌照在手,国泰君安的资管业务已经非常值得关注。从数据上看,国泰君安上半年这两家子公司都实现了逆势增长。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截至 2023 年 6 月末,证券公司受托资金规模合计 9.16 万亿元,较上年末减少 6.1%。

但是截至报告期末,国泰君安资管管理资产规模 5063.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8%。其中,该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规模 1975.59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8%;该公司单一资产管理规模1412.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3.5%,专项资产管理规模 1253.74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1%。

报告期内,国君资管新发公募产品9只、首发规模合计10.19亿元,期末存续公募产品39只、管理规模421.90亿元。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2023年第2季度,国泰君安资管私募资产管理月均规模排名提升至行业第3位。

华安基金上半年也表现亮眼。在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2023年上半年,华安基金共发行18只新基金,合计募集资金192亿元。其中,该公司主动权益类基金新发行规模89亿元,排名行业第1位。

报告期末,华安基金管理资产规模6796.6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2%。其中,该公司公募基金管理规模6023.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1%,专户资产管理规模772.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0%。

截至2023年6月30日,华安基金总资产为74.95亿元,净资产为48.43亿元;2023年上半年,华安基金实现营业收入18.38亿元,净利润5.17 亿元。同期,国君资管也为国泰君安赚了2.04亿元。

责编:桂衍民

校对:苏焕文

 

7月6日,聚合“五大金融”新优势、助推“四大产业”新跨越——国泰君安证券助力厦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暨厦门分公司启动运营仪式正式举行。厦门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黄晓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厦门市思明区委副书记、区长陈通汕,国泰君安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贺青,党委副书记、总裁王松,党委副书记吴红伟,副总裁李俊杰,机构与交易业务委员会联席总裁陈忠义及厦门市政府和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专家学者、上市企业等200余位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

贺青在致辞中表示,国泰君安证券秉持“金融报国”理念,主动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在深耕厦门22年后,正式升格成立并启动运营厦门分公司,以组织创新提升重点区域服务能级,奋力聚合“科创金融、普惠金融、区域金融、绿色金融、跨境金融”“五大金融”特色发展优势,全面助推厦门“四大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未来,国泰君安证券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服务实体、赋能科技创新,更好助力厦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普惠共赢、推动绿色转型,更好助力厦门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特色、增进跨境协同,更好助力厦门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为厦门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贡献积极力量。

陈通汕在致辞中表示,国泰君安证券是中国证券行业的领军企业,为厦门市和思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国泰君安证券以厦门分公司启动运营为新起点,继续加大在厦门的资源和业务投入,厦门市和思明区将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一如既往支持国泰君安证券参与厦门资本市场建设,与国泰君安证券一起充分发挥厦门独特的对台优势,持续拓展对台经贸合作,深化对台金融创新,在勇担历史使命中创造更大的发展机遇,不断提高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以实际行动为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活动期间,国泰君安证券厦门分公司正式运营。国泰君安证券于2001年入驻厦门设立厦门鹭江道营业部,并于2017年设立厦门国际金融中心营业部。截至2022年,国泰君安证券在厦门共管理资产规模超300亿元,服务重点企业机构200余家、境内外投资者7万多名,保荐“圣元环保”福建省首家创业板注册上市,助力“国贸控股”发行福建省首单科技创新公司债,近三年为建发集团等企业融资超200亿元。

未来,国泰君安证券厦门分公司将聚焦厦门两岸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任务,积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径,依托集团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重点打造区域领先的财富管理旗舰网点、推进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循环赋能、推动“投行+私行”服务模式落地,更好满足包括台商台企在内广大客户的跨境金融及全球资产配置需求,推动深化两岸经贸金融交流与合作,为厦门建设服务两岸、辐射东南亚、连接“海丝”、面向全球的区域金融中心打造新引擎。

活动现场,国泰君安证券与厦门国际银行、厦门翔业集团和厦门火炬集团等3家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泰君安创新投资与厦门国贸资本签署产业并购基金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创新合作,聚力服务厦门国资转型升级,携手在努力率先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厦门新征程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

厦门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连任介绍厦门资本市场建设情况。他表示,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发展,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畅通企业融资平台渠道,提升金融监管服务效能,营造了健康良性的金融生态。未来,厦门将继续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水平,全力培育国际一流的私募投资基金营商环境,打造航运金融示范基地和标杆城市,建设宜居宜业温馨舒适的金融投资家之家。

张立群作《着力应对三重压力 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他表示,要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支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金融资金运用要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关注实体经济企业发展态势,协调好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关系。

论坛环节,国泰君安证券围绕助力厦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与鹭岛上市企业和专家学者开展圆桌讨论,同时聚焦“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文旅创意”等厦门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资本市场投资方向和下半年投资策略进行专业解读。

栏目主编:陈敏 文字编辑:俞宏浩

专题

来源:作者:李卓凝

[国泰君安证券与国泰君安模拟炒股用的是自己的]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8/52274.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