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炒股票需要什么设备同炒股票需要具备什么知识

发布时间:2024-06-09 18:05

【导语】

本文将带你深入探索当前炙手可热的芯片半导体产业,揭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6G等板块的潜力个股。我会分享一些精选的行业分类图,帮助你找到感兴趣的投资方向。同时,我将解释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的区别,以及为什么芯片板块在后期可能成为主线投资。现在就让我们着眼于芯片板块的未来,为你的投资之路指点迷津。

芯片半导体行业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国内,芯片半导体国产替代概念股备受瞩目。然而,在选择个股时,需要留意底部区域的上市公司,尽量避免过度博弈。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近两年内被国家大基金二期进驻的上市企业,这些企业将有望得到持续的资金支持。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国家大基金投资的上市公司,因为一般超过4-5年后,这些企业可能会面临减持,但在减持后,它们可能会投资于芯片细分上市企业,为子行业提供资金支持。

芯片行业拥有困境反转的潜力,一旦半导体产业出现基本面的拐点,市场将提前1-2个季度展开炒作。目前正是炒作的最佳时机,然而要注意,当半导体行业全面回暖时,也是我们卖出的时刻。在3-4季度之间,半导体板块的个股风险较大。因此,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国内政策面、基本面以及国外产业政策,以制定短期看空、中期看好的判断。对于芯片场内基金来说,目前还处于底部区域,回顾基金的K线,我们可以发现芯片行业经历了整整两年的跌落。

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有着明显的交易规则差异。场内基金是通过股票账户交易的,因此遵循T+1的交易规则,今天买入的基金,明天就可以卖出,也可以中线持有。这使得场内基金相对灵活。对于场内芯片交易基金,目前共有5家,其中科创板有2家,主板有3家。近两周,芯片板块ETF短期涨幅达到10%-13%,然而并不建议追涨,最好等待芯片板块出现暴跌,然后等待芯片ETF基金的周线级别的5日净值价格回踩,这将是一个较好的投资机会。

芯片半导体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未来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对于投资者来说,选择低位且前景看好的个股将是明智的选择。同时,关注国家大基金持仓的企业,也将有助于把握市场趋势。在炒作过程中要注意风险,因为半导体板块的个股风险可能集中在3-4季度。最后,我们了解了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的区别,场内基金的交易灵活性更高,但投资时也需谨慎行事。让我们共同探索数字经济时代下芯片板块的投资机会,祝愿我们的投资之路风光无限!记得给我留言交流,我将与你们分享我近14年的炒股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喜欢这篇文章的话,记得点赞、收藏并转发哦!

芯片半导体产业的未来前景令人振奋。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芯片行业带来巨大机遇。人工智能、6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对芯片需求形成强劲拉动。与此同时,各行业产业链中芯片的应用也不断扩大,为芯片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在这个大背景下,精选出潜力个股成为关键。不过,我们要以谨慎态度对待那些涨幅已经较高的企业,因为过度追涨可能带来较大风险。更加明智的选择是关注那些近两年被国家大基金二期进驻的上市企业,这些企业将因政策支持而获得更多机会。

场内基金与场外基金的区别对于投资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场内基金通过股票账户交易,交易规则灵活,操作相对方便。而场外基金则需在交易所以外进行买卖,交易周期相对较长。对于芯片板块ETF基金来说,短期涨幅虽然令人心动,但冷静观察,等待暴跌后再出手,或许能获得更好的投资时机。此外,今年的注册制对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市场的投资方式也在不断适应变化。因此,我们要以行业ETF基金为主导,对投资进行更为谨慎的选择。

芯片半导体产业是数字经济中的重要支柱,其发展前景光明。在投资芯片板块时,需要认真挑选那些具有潜力的低位个股,并注意避免过度追涨。国家大基金持仓的企业也值得密切关注,因为政策支持将为这些企业带来更多机遇。同时,了解场内基金与场外基金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投资规划。芯片行业的未来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让我们在这个数字经济时代,抓住机遇,勇往直前,共同开创美好的投资未来!

 

投资小红书-第151期

过面尘土、伤痕累累,但我们依然且必须相信时间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在投资中,投资心理学与金融、会计和产业等知识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这就是格雷厄姆所说的,“实际上,投资者最大的问题甚至最可怕的敌人,很可能就是他们自己。”

当一个人频繁查看行情时,短视性损失厌恶就会随之而来,原本制定的投资计划就会随之动摇,即使贵州茅台或者腾讯这样的牛股也难以拿住;当一个人无法堵住耳朵忽略市场噪音时,就会后知后觉拥抱当下最热门的股票,从而遭受山顶站岗的困境。

堵住耳朵、关闭行情,孤独思考正是投资大师们的共同特征。巴菲特住在远离华尔街的奥马哈,他的办公室里没有电脑;已故投资大师约翰·邓普顿住在小城市拿骚,他热衷于孤独的思考,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投资大师深知“有人的地方就有行为和心理”。

投资大师都是能克服短视性损失厌恶的人,才能在熊市中“跳着踢踏舞上班”;他们也是能克服近因效应的人,他们的长期投资结果受益于他们的远见。

一、克服投资中的短视

在投资心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是损失厌恶。它是指损失造成的伤害是收益带来快乐的两倍。这种现象被称为损失厌恶,它已经成为行为经济学家最强大的研究工具。

行为金融学研究认为,人们的幸福感或者经济学家所说的“效用”,会随着财富的增加而提高,但提高的速度是递减的,同样从某一财富水平开始,随着财富效用的减少,损失在不断增加,令人越来越心痛。翻译成大白话就是,随着财富的增加,你越来越不看重收益,但随着财富的减少,你会越来越看重损失。

投资者查看投资回报率的次数越多,就越不愿意承担风险。要想投资的“效用”为正,查看行情的频率至多为一年一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泰勒测试了回报、标准差以及股票在1个小时、1天、1年、10年和100年时间中获得正回报的可能性,他们得到了一个与损失趋避因子有关的效用函数(效用=股价上升的可能性-2×股价下跌的可能性)。股票历史回报结果显示,持有股票一年以上,其效用函数才为正值。

比如,在巴菲特持有可口可乐的前十年中,可口可乐的股票不是一直上涨的,在那10年中,有6年的时间,可口可乐的股票优于大市,而剩下的4年则低于大市。如果按照财富的效用函数,投资者在这10年里得到的效用是负值(6个情绪正值-2×4个情绪负值)。但实际上,巴菲特在最初的10年里在可口可乐上赚了10倍收益。

伟大的投资者都是能够克服短视性损失趋避的人。段永平从每股180元开始买入茅台,一路追加买入直到贵州茅台跌至120元;张尧在2018年买入陕西煤业时,正碰上中美贸易摩擦加剧,陕煤也曾向下剧烈波动;巴菲特在1973年买入华盛顿邮报时,尽管华盛顿邮报的股价已经极度便宜了,但大智慧的股市依然让华盛顿邮报再跌20%以上,伯克希尔在此期间的净值遭遇腰斩,但巴菲特最终在华盛顿邮报上的投资收益超过50倍。

二、克服投资中的近因效应

在投资中,人们往往有用最近的收益去推测未来收益的倾向,这导致了经济泡沫的产生;人们也有用最近的亏损去推测未来亏损倾向,这导致了恐慌的产生。

近因效应是指最新出现的刺激物促使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不同的刺激物依次出现的场合,印象形成的决定因素是后来新出现的刺激物。心理学家的实验还进一步证明,认知结果简单的人,容易出现近因效应。

在股市中,近因效应也是造成恐惧和贪婪的轮回。在股市上升时期,投资者跑步进场,新近投入的股市资金越来越多,上升的股市和不断增加的收益使得投资者相信未来的收益会更好,反过来促使更多的人和资金入场,造就了泡沫的堆积;在股市下跌时期,股票账户内的近期亏损使得投资者相信未来亏损会越来越多,投资者和资金加剧离场,市场所形成恐慌氛围又加剧了下跌,使得投资者相信股市已经是一个无底洞。

但正如格雷厄姆所说,“令人意外的是,就在公众普遍认为所有股票投资具有高度投机性和巨大风险时,股票价格其实相当有吸引力,而且,很快就会出现有史以来的最大涨幅。相反,按照过去的经历来说,股票价格已被推升到危险的高度时,买进股票反而被称为投资,所有购入股票的‘大众’反而被称之为‘投资者’了。”

三、不要对噪声过度反应

投资中还存在对噪声过度反应而不自知的心理反应。我们本来有一套完整的投资计划,但会因为突然听到了某个消息或者看到了某篇文章,而放弃了整个投资计划,跟风别人。在投资中,有太多的未经思考似是而非的消息,谓之“噪声”。期权定价模型的作者之一布莱克曾说过,市场中听到的绝大部分信息是噪声,产生的唯一结果是混乱,投资者对噪声的交易,让噪声更上一层楼。

就像凯恩斯所说的,大部分投资者会对“短暂且无关紧要”的信息做出过度反应。在信息充斥的当下,如果投资者不能保持淡定,不明白人类在处理钱财时的天生弱点,那就可能掉入“市场先生”的陷阱中,缺乏远见,跟涨杀跌,投资很难有一个良好的结果。

正如格雷厄姆所说,那些情绪适合于投资活动的“普通人”,比那些缺乏恰当情绪的人,更能够赚取钱财,也更能够留住钱财。尽管后者拥有更多金融、会计和股票市场知识。

责编:张骞爻

校对:廖胜超

[炒股票需要什么设备同炒股票需要具备什么知识]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6/50796.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