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快报》文/高伟
自古以来,四川便是鱼米之乡,素有“天府之国”美称。但在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一直处于较长时间的短缺经济时期,造成四川当时吃鱼很困难,全省每年每人平均只有半斤鱼都不到。
值得关注的是,通威股份正积极推动并实现光伏发电的平价上网,2017年其光伏发电的成本为5000元/千瓦,未来一两年有望降至3000元/千瓦左右,接近或低于煤炭、水电发电成本。通威股份计划,在未来两年实现光伏平价上网后,公司将更大规模推广“渔光一体”商业模式。
受益硅料价格上涨,Q2业绩高增长。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上半年业绩28-30亿元,同比增长192%-213%。拆分到Q2单季度,预计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0-22亿元,同比增长211%-242%。受硅料供需紧张影响,硅料价格大幅上涨,测算得Q2公司硅料销售均价达160元/kg左右,远高于去年同期60元/kg左右,公司生产成本刚性,高价格弹性带来大幅的利润增长。此外,在二季度行业电池片开工率整体下调情况下,依然保持满产满销状态,实现量利同比增长。
北京城建
在此背景之下,如何将所学专业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成为昔日水电局技术员刘汉元重要的思考方向。通威的成长,便源自于通威股份(600438,股吧)董事长刘汉元在中国大西南乡村中,一条小河沟里的流水网箱养鱼试验起步。
回忆起当初的创新,刘汉元不禁流露出喜悦:“1984年“网箱养鱼”第一年收获时,就打破了四川历史上水产鱼养殖的最高单产记录;1985年,刘汉元又进一步进行中试,再一次刷新前次纪录,更提高产量1倍多。”
如今36年过去,通威股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及我国主要的畜禽饲料生产企业,饲料生产能力超过1000万吨,水产饲料全国市场占有率曾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从2017全年经营情况来看,通威股份饲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9.72亿元,同比增长8.45%;毛利率14.67%,同比增长2.85%。
在食品及加工板块,通威股份始终围绕“品质为先、安全为本、基地建设、有效经营”的经营思想,2017年食品及加工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1.36亿元,同比增长19.25%。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通威股份不断提升水产养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环保标准,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化渔业升级转变,打造领先的全程可追溯安全水产品生产基地。
2011年下半年,多晶硅行业已经陷入大规模停产的境地。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当时在A板上市的7家多晶硅企业中,乐山电力和天威保变等3家宣告停产。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已投产的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剩7、8家企业尚在开工生产,其余80%的企业已经关闭生产线,超日太阳、无锡尚德等行业龙头相继破产。
2017年,通威股份硅体金属杂质、电阻、少子寿命等质量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在多晶硅还原效率提升取得突破的基础上,完成了“生产系统填平补齐节能升级技改项目”。目前,永祥股份多晶硅产能提升至2万吨/年,平均综合电耗降至62KWh/kg以下。去年下半年,在用于生产多晶硅的原料硅粉大幅上涨的情况下,通威股份全年平均生产成本降至5.88万元/吨。
经此一役,通威股份成为全球单体产能最大的专业化电池片企业,其下属合肥通威已形成合肥及成都两个基地共5.4GW的太阳能电池产能。根据光伏产业权威分析机构PVInfolink 2017年对全球专业太阳能电池厂商统计,合肥通威2017年电池产能、产量均排名第一。
2017年,通威股份旗下成都太阳能基地,在行业内率先投产工业4.0智能车间,目前已经稳定量产,后续将会把此模式复制至现有及新增产能上。通过信息化及高自动化设备的优化、集成,将逐步代替传统人工生产,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品质稳定性、降低成本。
最具战略眼光董事长
今日换手率(%)
橡胶制品
截至2017年底,通威股份已拥有70余家涉及饲料业务的分子公司,其生产、销售网络已布局全国大部分地区及越南、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上述部分质疑均基于近期硅料持续涨价这一行业背景。对于硅料涨价的后续影响,目前已有多家机构作出解读。
近两年里,通威股份通过全国饲料网点,将规模600亩以上、符合建设20MW以上光伏发电站的集中优质养殖水面纳入公司。在具备光伏发电条件的水面上建设“渔光一体”基地,在暂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先把养殖户吸引进现代化水产养殖园区进行水产养殖储备。
最佳董事会
盘面上,行业板块普遍上涨,医疗、医药板块全天领涨,券商股全线上涨,酿酒、煤炭、工程机械等板块涨幅靠前,CRO、中药、疫苗、新冠检测、芯片、快递等概念表现活跃,有机硅、磷化工、多晶硅等近期强势题材大幅回落。
盛屯矿业董事长陈东;粤高速董事长朱战良;中国国贸董事长洪敬南;平安银行董事长孙建一
“1980年前后,中国水产品的总量只有300万吨到400万吨,而如今已达到6000万吨水产品总量。30余年间,我们整个水产行业的规模、产品的产量增加了15倍左右,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全国人民由原来吃鱼吃虾都很难,到现在鱼虾蟹到处都能供应、非常丰盛,我们整个菜篮子量的问题已完全解决。”刘汉元自豪地表示。
2020年全年,沪深300指数上涨27.21%,创业板指上涨64.96%;今年一季度,沪深300指数下跌3.13%,创业板指下跌7%。一季度A股风格的突然转变,让机构投资者不得不重新预判重新调仓,即便是热门板块热门股票也出现了迥然态度。
《电鳗快报》注意到,光伏龙头通威股份就面临这样的境遇,一季度出现了“基金狂抛社保猛进”的机构对立局面,该股也一度成为机构第一分歧股票。
最新统计显示,社保基金最新出现在37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量6.76亿股,期末持股市值合计200.46亿元。持股变动显示,不变6只,减持14只,新进10只,增持7只。
然而,通威股份的机构持有人在2021年一季度出现了大幅抛售,2020年通威股份持股机构共有130家(含一般法人),2021年一季度只剩11家机构,其中不算一般法人,基金持有仓位最多,也是一季度减持最坚决的机构,持股比例从2020年12月的17%减持至1.36%。另外保险从2020年持股比例2.05%减持至1.17%。
从股价表现上来看,通威股份经历了一场浴火淬炼。2月18日,股价最高55.5元,3月25日却报收30.66元,下跌了44.76%。截至4月21日,股价报收33.95元,市值为1456亿元。“对于通威股份来说,今年一季度股价表现并不好,尤其春节过后,一度回撤45%左右,成为抱团股中回撤幅度居前的公司。截至4月21日收盘,通威股份年内仍下跌11.68%。”业内人士表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是选择放弃抱团获利了结,还是逆势进场增持,自然是机构们的最大分歧。
董事会建设特别贡献奖
杰出董秘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8/37122.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