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企改革概念股持续活跃,多股涨停。其中,中公高科晋级3连板,成为目前两市最高连板标的,此外,中船科技、人人乐、四川黄金获2连板,中国卫通也获3天2板。
到2022年,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系列成果,建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完善市属经营性国资监管全覆盖模式,内外衔接、上下贯通的国资监管格局更加健全;形成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国资布局,国企主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企业党委领导作用充分发挥,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基本健全;构建符合市场规律的企业经营机制,竞争类企业基本完成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1/3的企业集团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竞争优势和知名品牌,1/3的企业集团具有领先国内同行业的综合实力和特色品牌,1/3的企业集团具有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能力和优质服务品牌。
随着管理层提出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以及资本市场对此再认识的加深,认为国有企业长期折价有望逐渐减弱甚至消除。国有资本在社会运行过程中将持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是承担产业新老交替中的使命,另一方面是企业通过改革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
上海国资在混改做了多方面探索,一是明确混改各环节的责任主体、基本流程和主要风险,出台《本市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制操作指引(试行)》,规范本市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制操作流程和实施细则;二是分类分层系统推进,根据企业类型和功能定位,企业层级“一企一策”、积极推进国资国企与外资外企合作;三是创新改革方式路径,通过组建国企改革基金、通过证券市场、产权市场等引入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改制重组、创新如ETF、综改试验基金等金融产品助力改革。四是加强三项制度改革,健全长效激励机制,实行有差别的工资与效益联动机制确定工资总额,运用股权激励、股票期权、员工持股、项目跟投等多种激励工具。
2019年8月12日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推动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落地,上海正在谋划大手笔。其中一大举措是制定推出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方案。
根据2023年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暨党建工作会议,上海国资国企到2027年将形成“1+3”体系,一是要出台关于本市国有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实施意见,全面实施科技强企、改革强企、治理强企、金融强企、人才强企、开放强企“六大强企计划”;二是要形成一批配套方案,研究制订一套对标国际、市场普遍认同、企业可操作落实的评估标准,以及高质量党建引领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等配套方案。三是分层分类梯度推进各类企业形成工作计划和落实举措,建立定期跟踪指导、会商协调机制。
……
图1 近年上海国资经营情况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系列第五场新闻发布会28日举行 柏可林 摄
中新网上海9月28日电 (记者 缪璐)“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系列第五场新闻发布会28日举行,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白廷辉在会上表示,上海国资国企到2027年要培育一批具有产业行业带动力、科技创新引领力、质量品牌影响力、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原创成果和拥有行业话语权及美誉度的一流技术与品牌。
2021年,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约占全国地方国企的1/7、1/9和1/6。其中,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6.27万亿元,同比增长6.9%;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近4万亿元,同比增长6.2%;利润总额3526.6亿元,同比增长4.7%;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生产总值1.23万亿元,占上海生产总值的28.5%;缴纳税金2362.47亿元,约占上海市地方税收的15.4%。
据白廷辉介绍,除激发企业动力活力外,上海国资国企还坚持以创新转型发展为动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上海国资国企为加速创新要素集聚,在人才层面,健全人才规划和实施保障体系,实施上海“国资骐骥”人才计划;资本层面,依托科创板、创业板推动国有控股企业和国资系第一大股东企业IPO上市;平台层面,打造“1+N”数字赋能平台(“1”即数据集团,N即交通、金融等领域行业子平台)。(完)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5/31581.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