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8年,支持核电产业发展的利好消息不断。1月17日,“华龙一号 ”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从大连港口运至福清核电大件码头开始吊装作业,预计本月底前安装就位;三门核电1号机组和海阳核电站1号机组于1月4日召开首次装料工作专家会,大概率将在2018年投产;中核集团和中国核建集团1月12日宣布共同成立中核华创,携手进军共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产业。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以国内现有核电建设能力,未来几年我国每年将新增建设6台-8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高峰期将有40台机组同时在建,核电产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万亿元投资市场即将开启。在此背景下,核电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抬升,板块估值中枢也有望提升,相关龙头标的配置价值凸显,值得关注。
在内需方面,想要实现《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中国必须在2019至2020年开工建设30台单机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的核电机组,这将会释放年均超千亿的市场空间。随着核电设备国产化率的不断提升,国内核电相关企业的未来增长空间值得期待。投资者可重点关注4龙头股:
所属其他概念:东北振兴、地方国资改革、风电、富时罗素概念、高端装备、核电、汇金概念、军工股、基金重仓股、融资融券、深股通、一带一路、预盈预增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使用“趋势财经APP”和“趋势操盘手APP”)
中核科技作为中核集团旗下主要的核电用阀门生产公司,受益国家大力发展核电,公司顺势而为致力于打造核电用阀门新的增长极。另外,核化工用阀门是公司另外的一个较为突出的业务,核化工用阀门主要用于核燃料加工等方面。牛市过半没赚钱?思路不对信错人,现在改正还来得及,点击下方广告,免费看翻倍投资组合,跟单换股,解套扭亏两三周的事!老用户都赚疯啦!
最新总市值(2021年11月16日数据):907亿元;
我国碳排放量位列全球第一,长期发展会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而氢能凭高效减排,储量丰富,来源广泛等优势,既为燃料亦为能源发展使用,成为我国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路径。
中国氢能联盟数据显示,在碳中和情形下,预计到206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由目前的0.37亿吨增至1.3亿吨,在终端能源消费占比由目前的5%提升至20%,工业及交通将是主要增量领域。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凌逸群预计,将来整个石化行业通过绿电变绿氢,由绿氢代替,未来的产业规模至少是千亿级。
主流制氢方式包括化石燃料制氢、工业副产氢、电解水制氢。据测算,在0.4元/kWh电价下,碱性电解制氢成本约为25.79元/kg,PEM电解成本为32.57元/kg,碱性电解制氢成本已低于氢气售价,与蓝氢成本相近。电解水制氢成本对电价高度敏感,若电价低于0.2元/kWh,电解水制氢成本将低于多数场景下的灰氢成本,若低于0.1元/kWh,则可完全平价。在市场化电价环境下,零电价甚至负电价时有发生,若充分利用电价波动性,电解水制氢可实现高额收益。
因此,目前电解水制氢成为最优解之一,高成长性也带动了电解槽招标超预期。2023年1-2月,已公开招标电解槽的绿氢项目共8个,合计电解槽招标量达763.5 MW,同比增长近3倍,绿氢项目开工超预期,有机构预计电解槽设备市场空间看向翻倍。
中广核矿业(01164):中广核矿业是中国第一、全球第三大的核电集团中广核集团下属上市子公司之一,亦是中广核集团旗下海外铀资源开发的投、融资的唯一平台。
中广核电力(01816):公司是全球首家单一经营核能发电业务的上市公司,运营管理25台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2826万千瓦,占中国大陆53%;管理6台在建核电机组,包括受控股股东委托管理的惠州1、2号机组以及苍南1号机组,装机容量709万千瓦,占中国大陆40%。
上海电气(02727):公司产品包括火力发电机组(煤电、气电)、核电机组、风力发电设备、输配电设备、环保设备、自动化设备、电梯、轨道交通和机床等。2021年新增能源装备订单612.6亿元,其中核电新增订单从2020年的74.22亿元同比增长19.91%至2021年的89亿元。
东华能源(002221.SZ):公司与中核合作建设高温气冷堆项目,倾力打造零碳产业园标杆工程,公司将与国内研究机构联合推进核能制氢项目,进一步打开氢能产业;
佳电股份(000922.SZ):公司主氦风机是第四代核能系统安全特性的高温气冷堆核心设备,高温气冷堆可以大幅降低制氢成本,可为后石油时代核能制氢展现光明前景。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5/31379.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