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钱瑜 石飞月)日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针对终端产业链联合发布了《六模全网通终端白皮书》,这是双方首次在终端方面的合作尝试,意味着不久后,用户可以买到全网通的终端产品,这也是上个月二者在制定《联通和电信4G网络的共享建议》后的再次深度合作。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中国联通此前否认了合并传闻,但面对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两家企业重组趋势明显,不排除以后进行合并的可能性。
《六模全网通终端白皮书》阐述了六模全网通手机在频段、模式和软硬件等方面的具体要求——需全面支持联通、电信、移动三大网络的2G、3G、4G通信;需覆盖90%以上的国际漫游和99%以上的LTE漫游;软件上要能兼容两种数据切换。据悉,2016年上半年,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将主推1000元以下的全网通手机产品,并将于2016年下半年把范围延伸到1000元以上的产品;同时,两家运营商还会对符合标准的终端商品在经营方面给出优惠。
2002年电信再度被拆分,北方固网业务由网通负责,南方则由电信经营。而网通合并又到联通。此后几年中,联通也把CDMA网及业务转售给了电信。铁通也并入到移动。
前三季度,公司天翼云收入持续翻番,天翼云依托层次化资源布局,渠道与服务属地化优势,积极开放的合作模式,为20余个省级政务云平台、300余个地市级政务云平台和1000余座智慧城市建设贡献力量,目前服务客户超过200万。
1、我最早提出“电信联通合并”的重组方案,大概在10年前,在2005年~2006年,这是最佳的“电信联通合并”时机。我的团队对当时电信行业竞争态势做过深入的分析和战争模拟,得出了结论就是最理想方案“电信联通合并,形成‘2大+N小”的竞争格局“,最可能通过的方案是“分拆联通,电信+CDMA,网通+GSM"(也就是后来实施的方案),并曾在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模拟过,中国移动经过实验后下定决心冲击TD-SCDMA,年投入1500亿后的格局变化(后来因产业链不够成熟,中国移动下决心到了2013年明确获得TD-LTE牌照后,2014年TD-LTE强力杀出,基站数达到70万,用户数超过9千万)。
2、第二次“电信联通合并”的时机是4G牌照发放前。在2013年应完成两件事,允许中国移动TD-LTE规模试商用,电信联通合并,这样在2014年年初前后,发放4G牌照的条件就成熟了。可惜最后采取了2013年末向三大运营商同时发放TD-LTE牌照的错误决定,试想,实力明显弱于对手,拿到牌照时对手已经建设了20万基站,这时电信联通还怎么参与。事实上,一直到FDD牌照发放前,“电信联通合并”还是有可能实施,越拖成本会越高,差距会越大。刚刚公布的2015年7月用户发展情况,中国移动的4G用户已经超过2亿,这是再谈合并,已很难缩短与中国移动之间的差距(我的说法是中国移动已从“一家独大”到了2014年末的“一骑绝尘”),何况看看历史上的电信北方十省和小网通、吉通合并为大网通,网通和联通的合并,对等整合难度相当大,需要周期也非常长。而对手中国移动最近6个月增加了超过1亿的4G用户。
3、铁塔公司成立,成为阻碍电信联通合并的新障碍。从三大运营商中剥离出铁塔等基站设施,成立一个相对垄断的公司,既限制了三大基础运营商的垄断,又提高了基础设施的利用率,这是一个好事。但整合铁塔公司同样已耗费了一年多的时间,而铁塔公司的股权结构和与三大运营商之间的复杂的竞合关系,使得其成为了阻碍电信联通合并的障碍。
4、引入民资参与移动通信和固网宽带的市场竞争,尤其是移动业务转售,也使电信市场竞争多元化,资本关系、业务关系复杂化,简单的资产划拨式调整难度加大。
5、从2013年开始,通信监管又了明显变化,但缺乏时间足够梳理优化,行业监管部门工信部、发改委以及三大运营商的资本管理者国资委之间的决策,对具体情况考虑不够充分,有时相互之间还又会交叉制约。目前的分块监管机制,实际已影响了三大运营商的“活力”。
2015年8月,因王晓初董事长从中国电信调任中国联通,结合当时央企合并大势,曾经有行业内外的不少人士都推测,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或将合并,至少也是两者合并的先兆。因为传闻的可行性如此之后,各方都进行了辟谣。而且类似的消息仍然时不时地出现,以至于成为财报沟通会上的辟谣常客。
虽然目前很多国外媒体也发出了类似的报道,但是无论是联通还是电信相关负责人均表示这纯属谣言,两家不可能进行合并,请大家不要相信谣言。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5/30080.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