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OpenAI旗下聊天机器人ChatGPT火到出圈,资本市场熟练地铺开了炒作的宴席,迅速将商业前景的展望推升至情绪的轰鸣。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眼下资本市场对于AI的热情犹如2017年的“区块链浪潮”——当时一家名为长岛冰茶的美股上市公司将名称改为“长区块链”,当天就收获了289%的涨幅。虽然当年一众被炒作的股票到今天已经归于平寂,但华尔街永远走在寻找下一个炒作概念的路上。
金融服务机构Jonestrading的首席市场策略分析师Michael O’Rourke表示,虽然人工智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增长机会,也是投资者应该认真对待的主题,但买入股票时仍应当小心。以前也有过许多类似的事情,当一个概念变得炙手可热,每个人都想拥有与之有关的一切。对于那些仅仅押注股票名字或者代码的人,注定将迎来疯狂的波动。
对于美股市场来说,眼下正在经历类似的轮回。ChatGPT不仅带火了许多深耕AI领域的公司,许多有意使用AI技术的上市公司也获得投资者的追捧。
美股市场正在炒哪些ChatGPT概念股?
说到ChatGPT和OpenAI,首先必须提到拥有“钞能力”的微软。美国互联网巨头上周刚刚宣布给OpenAI又开了一张100亿美元的支票,同时准备将OpenAI的模型应用到多个自营产品中。不过作为最根正苗红的ChatGPT概念股,微软的股价波动并不明显。
而作为AI产业的“卖铲人”,为算力提供关键芯片支持的英伟达在刚刚过去的1月大涨33%,这也是该公司近6年来涨幅最高的一个月。
此外在中概股阵营中,本周有传闻称将在3月推出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的百度,周三在美股市场大涨逾10%。
除此之外,其余的ChatGPT概念股则充满了投机的烟熏味。
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公司BigBear.ai在刚刚过去的1月大涨385%,美版“今日头条”BuzzFeed就因为CEO提了一句将把AI内容作为部分核心业务,上周公司股价在两天时间内暴拉300%。为雷神科技、贝克休斯提供软件服务的C3.ai也在上个月大涨77%。
同样的故事也在延续,周三客服机器人开发商LivePerson刚宣布计划使用OpenAI的技术,日内股价涨幅一度接近20%。
O’Rourke总结道,在“ChatGPT泡沫”破裂前,肯定会有更多公司把AI加到自己的名字里,许多上市公司也将趁着热度加速融资的步伐。
本文源自财联社
2月21日,海天瑞声股价低开,低位波动,最终大跌9.53%。年初以来,海天瑞声的股价首次出现这样的大跌走势。
大涨转为大跌,源于重要股东减持。2月20日晚间,海天瑞声公告,股东中移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移投资”)计划减持不超过3%股权。
中移投资是中国移动的全资子公司,也是其重要的资本运作平台。海天瑞声称,中移投资的减持,并不影响公司与其正常业务合作。
海天瑞声是近期火热的AI概念股,虽然股价大幅上涨,但公司经营业绩并不理想。2021年上市以来,公司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持续下降,不及2017年的盈利水平,扣非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下降。
三大重要股东密集减持
海天瑞声遭遇股东大幅度减持。
2月20日晚间,海天瑞声连发三份涉及股东减持的公告。
根据公告,中移投资拟在公告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所持有海天瑞声股份合计不超过128.40万股,即不超过海天瑞声股份总数的3%。
中移投资是在海天瑞声上市之前入股的,目前持有海天瑞声385.50万股,持股比为9.01%。至于减持原因,其称是自身资金需求。
如果以2月20日海天瑞声收盘价218.90元/股计算,顶格减持的话,中移投资将套现2.81亿元。
中移投资在此时抛出减持计划,备受关注,原因是,海天瑞声的股价已经大涨数倍。
K线图显示,今年1月13日,海天瑞声的股价在60元/股左右,2月15日最高达244.80元/股,最大涨幅达308%,经过几天调整,到2月20日收盘报218.90元/股,也较年初上涨了2.5倍。
在中移投资之前,已有海天瑞声的重要股东进行了减持。
截至2月20日,公司股东唐涤飞及其一致行动人北京中瑞立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中瑞立”)已经通过大宗交易及集中竞价交易减持了约3%股权,套现上亿。
其中,2020年9月13日至今年2月20日,其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了85.6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套现约0.79亿元。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将套现金额超过0.20亿元。
本次减持前,唐涤飞及其一致行动人中瑞立合计持有海天瑞声12.73%股权,是公司第二大股东。
唐涤飞曾担任海天瑞声董事、总经理,是海天瑞声的核心技术人员,2013年3月加入海天瑞声前,唐涤飞历任微软中国研发中心中文技术部项目经理、微软亚洲工程院资深项目经理、阿里巴巴云计算公司数据应用与服务、无线平台的产品及项目总监。2021年10月,唐涤飞离职。2022年8月,唐涤飞及其一致行动人中瑞立抛出减持计划。
北京清德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清德投资”)也是海天瑞声的重要股东,其于今年2月16日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其在2022年10月16日至2023年2月15日,减持了约40.55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95%,持股比降至5%,其减持计划尚未完成。
综上所述,三大重要股东都在忙着减持,在海天瑞声股价大涨后,股东将获利不菲。
其他股东也在减持。2月21日晚间,海天瑞声披露,持股比4.39%的股东北京海天瑞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2月2日至21日减持了42.80万股股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套现约0.64亿元。
扣非净利最高预盈1100万不及6年前
股价大涨,股东减持,虽然有趁机变现因素,但恐怕也与海天瑞声的经营业绩有一定关系。
海天瑞声成立于2005年,其自称是中国领先的训练数据专业提供商,主要通过设计训练数据集结构、执行数据加工处理过程,生产用于算法模型开发训练用途的专业数据集,并以软件形式向客户交付。
据披露,海天瑞声所提供的训练数据覆盖智能语音(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等多个AI核心领域,服务于人机交互、智能驾驶、智慧城市等多种创新应用场景。其中智能语音为其优势领域,服务/产品线已覆盖160余个主要语种及方言。公司产品和服务已获得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科大讯飞、海康威视、微软、亚马逊、三星等国内外客户认可,并应用于个人助手、智能音箱、语音导航、搜索服务、智能驾驶、机器翻译等多种产品相关的算法模型的训练过程中。目前,海天瑞声客户累计数量已超500家,覆盖了多家大型科技公司、人工智能企业及科研机构。
不过,海天瑞声的经营业绩并不理想,尤其上市后,下滑幅度较大。
2016年,海天瑞声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0.84亿元、0.10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16亿元。
2017年至2019年,公司业绩连续三年快速增长,营业收入从1.19亿元增至2.38亿元,净利润从0.34亿元增至0.82亿元,扣非净利润从0.32亿元增至0.76亿元。
2020年,上市前一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2.33亿元、0.82亿元,同比变动-1.76%、0.61%,扣非净利润为0.73亿元,同比下降4.24%。营业收入、扣非净利润首次下降。
2021年,上市第一年,海天瑞声营业收入为2.06亿元,进一步下降11.53%,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32亿元、0.21亿元,同比下降61.49%、71.15%。
根据业绩预告,2022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60亿元至2.65亿元,同比增长25.92%至28.34%;净利润预计为2800万元至3000万元,同比下降5.08%至11.41%;扣非净利润预计为900万元至1100万元,同比下降47.79%至57.28%。
对于2022年经营业绩,海天瑞声解释称,在境外疫情防控趋于常态化的背景下,公司全球化战略得以逐步实施,境外基础训练数据业务收入较同期大幅增长。公司智能驾驶数据业务收入同比也大幅增长。但是,公司研发投入加大、全球化营销人员体系建设、购置新办公楼等,研发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同比均有明显增长,导致利润下降。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2020年至2022年,海天瑞声的扣非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下降,其2022年的扣非净利润预计数上限明显低于2016年。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中移投资的减持,海天瑞声重点提及,公司是中移投资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其减持行为不影响二者之间正常业务合作。
此前披露,中移投资入股海天瑞声是为围绕中国移动“5G+”计划,推动双方优势互补、深化合作。海天瑞声曾称,公司通过战略协同安排,逐渐进入电信行业和网信安全行业,并藉此代表行业与国家政策制定部门实现有效对接。公司将继续与中国移动等方面保持紧密战略协同,助力公司业务不断向电信、网安等政企领域拓展。
本文源自长江商报
更强大的GPT-4发布,国内ChatGPT概念股却回调走低。
当地时间3月14日,ChatGPT开发商Open AI公开发布大型多模态模型GPT-4,与ChatGPT所用的模型相比,GPT-4“给它看张草图,一秒生成网站”的惊人表现被称为“王炸”产品。
GPT-4发布后,A股市场的ChatGPT概念股并没有延续数月前的疯狂。3月15日,ChatGPT概念股高开低走,之后持续走低,截至收盘,科大国创(300520.SZ)、拓尔思(300229.SZ)跌超6%,三六零(601360.SH)、慧博云通(301316.SZ)跌超5%,汉王科技(002362.SZ)、云从科技(688327.SH)、海天瑞声(688787.SH)等人气股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港股市场,百度 (09888.HK)、美图(01357.HK)、商汤 (00020.HK)等概念股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明日百度的类ChatGPT产品文心一言将迎来“大考”。
当日,对于GPT-4发布,澎湃新闻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联系了多家ChatGPT概念股公司,这些分布在算法、数据、应用等不同产业链条上的上市公司结合自身公司业务做出回应,但对于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股价表现,上市企业们普遍认为是受多重因素影响。
GPT-4:打破自然语言与计算机视觉领域壁垒
在GPT-4发布之前,已有券商对GPT-4做出展望,普遍观点认为,相较前代,GPT-4可能不会有参数量上的巨幅提升,而是在其他方向寻求提高。
国盛证券曾在研报中指出,当前影响力最强的ChatGPT是NLP(自然语言处理)模型,但若GPT4转向多模态,未来输入输出可能出现图像、视频等形态,有望打开下游千行百业应用空间。
在Open AI的发布中,GPT-4“露出庐山真面目”,它与此前的GPT系列模型相比,最大的突破之一是在文本之外还能够处理图像内容。OpenAI表示,用户同时输入文本和图像的情况下,它能够生成自然语言和代码等文本,而此前的GPT-3.5只接受文本。
中信证券认为在GPT-4带动下,未来大模型以及多模态模型的商业化应用将进一步加速。具体来看,GPT系列模型使用Transformer架构,当前基于Transformer的多模态研究为AI领域研究热点,Transformer已开始打破NLP与CV(计算机视觉)领域壁垒,有望支撑GPT系列模型走向多模态应用,构筑AIGC(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内容)领域核心能力基石。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云从科技、格灵深瞳、旷视科技、商汤科技、依图科技等公司技术均有涉及。
云从科技方面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受多重因素影响,ChatGPT技术本身会给企业带来一些启示,比如它的商业化落地、应用场景扩展等。
据悉,云从科技曾因公司业务的需求,对预训练模型生成式的AI技术展开了研究,主要出发点是因为公司要保持在CV领域的技术地位,需要提升绝对性能方面的优势,并且保持算法性能,算法效果的技术水平,但公司的训练方法、参数规模与ChatGPT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该公司也表示,期望与超级大模型的公司进行合作,并期望快速将成果运用到具体应用场景中。
对于云从科技是否会意向和百度、阿里、微软等国内外拥有大模型的企业合作,云从科技方面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战略层面还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意向,是否有合作或者怎样合作,可能还是看后续的项目立项本身。目前,我们也不会去讲要做一个ChatGPT或类ChatGPT产品,这个肯定和微软有实力上的差距,ChatGPT本身给国内带来的还是一种理念上的转变。”
值得关注的是,商汤科技于3月14日发布了多模态多任务通用大模型“书生(INTERN)2.5”,参数规模在30亿,其图文跨模态开放任务处理能力可为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通用场景任务提供支持。
除百度外,科大讯飞也要发布类ChatGPT
在A股市场上,诸多细分领域的龙头被视为ChatGPT概念股,除上述云从科技、商汤科技外,在AI算法领域,现阶段拥有与ChatGPT相关度较高的NLP(自然语言理解技术)技术的上市公司,以及专门从事ChatGPT继续迭代的AI算法研究的公司,也在年初ChatGPT大火时,成为机构普遍认为的受益标的。
华泰证券指出,ChatGPT的成功离不开AI大模型的加持,强大的算法训练模型,使得ChatGPT在迭代中获得实现接近自然语言的表达能力。在NLP(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由于ChatGPT主要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因此在NLP领域沉淀较多的企业,有望率先实现功能的部分复现。
ChatGPT属性方面,科大讯飞由于主要涉及自然语言处理相关技术,属于认知智能领域的应用之一,而其也承建了国内唯一的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具备算法实现和持续创新的能力。
当记者问起公司股价波动是否受OpenAI发布GPT-4影响时,科大讯飞方面人士表示:“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宏观经济、行业因素、公司的基本面等都可能是其中因素,科大讯飞的类ChatGPT技术产品发布将于2023年5月6日进行,在产品正式发布前,此项进展处于保密阶段。”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科大讯飞AI学习机、讯飞听见等产品将成为类ChatGPT技术率先落地的产品。
在ChatGPT概念股中,受到较多关注的还有汉王科技,它是业内较早进行NLP技术研究的企业,ChatGPT属性方面,目前技术范围覆盖包括文本分类、信息抽取、知识抽取、机器问答、文本生成、机器翻译等在内的NLP子技术领域技术。乘上ChatGPT概念快车,汉王科技曾在9天收获7个涨停,一月内受到两次关注函。
谈及GPT-4,汉王科技方面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和ChatGPT相关的,我们关于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公告已经披露,汉王科技一直在自己的领域内深耕技术,并把技术应用在各种产品还有解决方案中,至于一些外部机会或者说前沿技术、前沿产品的发布,作为科技公司肯定会保持关注。”
对于ChatGPT火爆出圈后,是否给汉王科技带来更多的客户,以及汉王科技是否参与了百度文心一言项目,对方表示:“目前我们并不掌握ChatGPT出来之后,公司的客户有无增加的数据,百度的文心一言,我们也并未接入。”
今年2月,汉王科技曾在机构调研中表示,生成式模型作为一个黑匣子,仍然具有结果不可控的特点。相对而言,汉王科技基于自身在NLP技术领域的全面性以及长期在行业端的深耕,在项目磨炼中,已经形成自身独有的算法模型,更能为行业客户提供满足需求、输出结果更为专业精准的专业化模型,并在一些项目中已经落地并得到实践验证。
有公司表示GPT-4将有助于完善公司的整体布局和应用
ChatGPT概念“人气股”中,全球AI训练数据服务商海天瑞声此前两个月股价暴涨超两倍,被下发监管工作函。
3月15日,海天瑞声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无论是传统模型还是大模型的迭代、发展都依赖高质量的数据供给。以OpenAI研发的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带来了AI产业的新变革,在诸如强化学习以及垂向场景拓展方向预期将会产生新的增量数据需求。公司将会持续、密切关注该领域的发展趋势,积极跟进和对接境内外产业链上各类客户的新需求,并适时推进公司标准化数据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力争持续满足相关客户的数据需求。
就海天瑞声具体业务布局,海天瑞声相关负责人曾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和ChatGPT相关的自然语音处理,以往在海天瑞声总体业务中占到10%左右,具体占比要等2022年年报披露,ChatGPT也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大量的订单增加。
在澎湃新闻的采访中,有公司表示GPT-4将有助于完善公司的整体布局和应用。汤姆猫(300459)证代表示,此前公司团队已尝试应用ChatGPT模型进行AI交互产品开发的初步测试,未来汤姆猫会尝试接入多种大模型,除文本之外还将包含语音、图像、动作等多方面配合,GPT-4的推出将有助于完善公司的整体布局和应用。
天娱数科(002354)则表示,目前公司与ChatGPT相关的业务主要是虚拟数字人业务,下属子公司元境科技的元享智能平台已于上个月接入GPT模型接口。公司认为,GPT-4的发布对未来公司乃至整个数字人产业都是利好信号,可以提升数字人的智能化程度。
国盛证券在研报中展望,现阶段,ChatGPT主要用于搜索及聊天机器人,1至5年内简单多模态应用,5至10年内用于复杂问题决策。具体来看:现阶段,大模型主要用于搜索、航程辅助、聊天机器人变种(猎头使用软件、智能客服,智能音箱、游戏NPC等);1至5年内,会用于Office类工具,简单多模态方案(智能家居、工业视觉、行业化机器人)、行业专家(医疗、教育等)、智能助理(即时、工作安排、点外卖、购物等);5至10年内,会用于复杂多模态方案(通用机器人、虚拟现实)等。
封面图由文心一格生成
每周一更新的IT桔子周报为大家盘点创投圈值得关注的大事,发现巨头们的最新投资动作,观察VC募投风向标,看看哪些新经济公司正在成为独角兽和在IPO的路上——让您及时掌握新经济创投有价值的信息和趋势。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4/29347.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