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彭水萍
11月29日(周二),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走出单边上涨行情,沪指上涨2.31%,创逾两个月新高,房地产板块30多只个股涨停。
11月28日,证监会射出第三支箭,决定在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并自即日起施行。这些措施意味着政策方向明确转向以及支持房地产行业的决心。
数据来源:记者整理 视觉中国图 杨靖制图
对此,有私募表示,房地产行业再融资松绑,极大地提振了市场投资者信心,叠加疫情防控优化,A股市场底部大概率确立,有望重演反转级别行情。
经济复苏大趋势未改变
周二市场的强势表现,在上海蒙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骧看来并非偶然,李骧在微信中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大幅反弹主要是因为利好市场的政策放出,以及估值修复的需求,市场悲观情绪有所缓和。经过近一年的大盘震荡盘整,市场整体估值处在低位,有比较强的估值修复的需求。所以当政策利好,市场情绪趋于乐观时,整体大盘向上的预期还是能够形成。从中期来看大盘仍将在震荡中向上推进。比较看好前期被市场情绪性错杀的板块。
仁桥资产在微信中告诉记者,历史上的大级别行情往往都需要“宏大叙事”的铺垫。未来最可能发生的“宏大叙事”是两个周期的共振。即中国经济企稳周期与美国经济衰退周期的共振。一方面,对中国而言,经济企稳需要充足的流动性,需要一些政策调整,当然也需要一些时间;另一方面,对美国而言,美联储对通胀的判断一直过于滞后,通胀必然会缓解,衰退也会从隐忧变为现实,届时,货币政策会再次宽松,全球流动性也会逆转。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周期在某个时点一定会发生共振,资本市场也必然会发生激烈的反应。
金信基金研究员张景鹏微信告诉记者,短期来看,房地产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措施,超出市场预期,市场反馈积极,从中长期来看,经济周期已经进入底部区域,经济复苏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企业盈利的基本面正呈现边际变好的趋势,建议投资者继续保持耐心,关注点回归到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上,与时代的产业趋势与优秀的企业共同成长,分享行业和企业成长的红利。
国金证券研报认为,A股市场或有望重演反转级别的行情。如果把2022年4月底当作中期的市场底部,当前市场二次探底结束。参照2018年底和2020年3月市场中期底部后的行情演绎,中期底部后市场都会经历一轮明显的反转行情,比如2019年2~4月的近千点反转行情,2020年7月的近千点反转行情,2022年5~6月后的反弹行情,后续会不会出现类似反转行情,未来一个季度的行情值得期待。中期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布局,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安全发展领域值得重视。
这次市场反弹有持续性
深圳巨泽投资董事长马澄在微信中告诉记者,这次市场反弹有持续性,首先是降准意味着接下来的货币宽松,短期流动性有转好预期。其次是A股目前处于历史估值低点。第三是房地产十六条落地,定向授信超万亿,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后期可看好三个方向,首先是疫情精准防控到放松预期下的困境反转板块,比如酒店餐饮、旅游等板块的表现。其次是后疫情时代受益板块,主要是消费类板块,也会迎来好的投资阶段。最后是国产替代和科技强国背景下,随着流动性转好,科技类板块也会得到资金青睐,比如信创,半导体芯片等。
仁桥资产在微信中告诉记者,从结构上说,传统低估值价值股方向未来会有更好的投资机会。经过数年持续收缩后,以上证50为代表的传统价值股板块整体估值已在历史底部区域。本身低估值,连续几年表现落后,而且2022年也经历了比较大的跌幅,背后的这些公司仍是当前中国经济的基石,是中流砥柱,它们显然不应该被时代抛弃,龙头股当前的估值毫无疑问是被低估的。从均值回归的角度,这种低估最终要回归,也是一定会回归的。
深圳新里程资产赖戌播在微信中告诉记者,房地产行业“180度”扭转供给端政策,沪深股市中的房地产、银行、保险、券商、“中字头”板块周二早盘大面积暴涨甚至涨停,平安银行和万科同日涨停板,可能是十年罕见之盛况。从技术面来看,由90个月、180个月和90周等几个重要时间周期叠加共振引发的重大转折底部极大概率已经确立,新牛市初现端倪,主升浪大概率在1~2年后,策略上先以中级反弹看待,积极关注困境反转行业及“中字头”等低位低估值蓝筹股,此为守正。关注疫情相关医药、数字经济、新能源车、半导体等,以待出奇。
每日经济新闻
美国通胀继续升温强化加息预期,地缘政治持续紧张,美元指数在2月24日晚间突破105,上周五美股大跌,港股市场情绪继续悲观,2月27日开盘港股就跌破20000点大关。
2月27日上午恒生指数在整数关口上下争夺激烈,11点之后再次大跌,上午跌0.75%,中午收盘报19861点,1月底以来恒生指数累计调整幅度一度逼近2900点。
业内人士认为,港股本轮调整还可能没到最悲观的时候,加息预期继续强化背景下,港股会向下继续寻找支撑点;另一方面,成分股比重调整,也会对未来港股走势产生影响,重磅股比例降低会减少指数被操纵的机会。
博大控股非执行主席温天纳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美国就业和通胀数据导致加息继续,对风险资产估值都有一定的影响,近日港股进入年度业绩公布时期,部分上市公司公布前,投资者布局也会比较谨慎;另外,恒生指数成分股比重调整,也会引发一些资金调仓。
安信国际分析师韩致立表示,从盘面看,港股市场呈现持续阴跌的迹象,投资者观望的氛围也愈渐浓厚,资金的入市积极性受挫,技术面看恒指已有破位的迹象,当前正是重要的转折口,若继续下跌则港股周线重回向下调整的通道,卖空比例及恐慌指数的持续上升既预示着市场信心的进一步下降,同时也为下一次低位布局提供了机会。美国方面来看,平衡通涨和衰退是非常难的过程,加息一旦出现过猛时,下半年上市公司业绩就会出现下修,到时股市亦会出现较大跌幅,这是市场最担心的情况。
民生证券分析师牟一凌表示,相信美国通胀的底部将在2023年年中得到确认,而这一数值可能比市场预期的更高,底部区间在3.5%到4.5%之间,“紧缩预期+美元反弹”还会继续。美国为代表的经济体打压通胀的能力边界,或许是政府债务问题。
安里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郭家耀表示,港股继续调整,投资者依然关心加息预期变动,美国通胀和就业数据等,调整行情短期内有望延续,未来市场需要业绩等各方面信息来扭转预期。
温天纳表示,近日恒生指数的成分股比重调整,汇丰控股和腾讯控股等个股比例有所调低,估计未来大型股份占比都可能继续调低,这样的话降低了指数被少数股份波动影响的幅度,未来会使得市场投机性有所下降,可能对部分个股成交额有所削弱。
2月24日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季度检讨结果显示,恒生指数成份股没有变动,数目维持目前的76只,但个股权重出现明显变化:汇丰控股权重由9.38%下调至8%,腾讯控股权重由8.91%下调至8%,阿里巴巴依然为8%,上述三者为前三大成份股,而友邦保险比重为7.96%。
第一医药7连涨
计算机行业领涨
今日A股依然表现不佳,上证指数上午低开高走,但临近收盘前出现快速跳水,午后短暂回升,之后便进入单边下跌,收盘下跌0.28%,日线已四连阴,深证成指下跌0.73%,创业板指下跌0.79%。
两市上涨个股1031家,下跌个股3776家,下跌数量远多于上涨数量,多头主导市场,涨停个股21家,赚钱效应很低,跌停个股7家,市场未出现恐慌情绪。
从板块上看,酒店、景点、机场板块涨幅前三,消费复苏概念表现强势,不过两市仅有9个行业上涨,仅有3个行业涨幅超过1%,半导体、包装、传媒板块跌幅前三,赛道行业全线下跌,共有29个行业跌幅超过1%,板块整体表现低迷。
大盘今天再次下跌,为何A股跌跌不休,日线已走出四连跌走势,短期调整是否已经到位?
第一,上周五外围市场全线大跌,美股道琼斯指数下跌1.02%,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69%,标普500指数下跌1.05%,美股三大指数跌幅均超过1%,欧洲股市也全线走低,英国富时指数下跌0.37%,德国DAX指数下跌1.72%,法国CAC指数下跌1.78%,外围市场整体表现不佳,而周末消息面上除了房地产租赁方面有利好外,并没有对A股的实质性利好,市场情绪偏向悲观,今天A股延续了上周的弱势。
第二,上证指数在上周一和周二表现强势,周一先是收出一根大阳线,周二多头继续上攻,但做多力度减弱,上周初的大涨,主要是受到此前证监会发布全面实施注册制的消息推动,改革红利推动市场走强,但投资者对全面注册制早有预期,我在上周二也指出,短期大涨属于对消息反应过度,大盘不可能出现持续强势上涨行情,在利好效应体现之后,市场重新回归平静,又进入到了乏善可陈的低迷阶段。
第三,从上证指数的K线走势来看,前期涨至3310.49点后步入调整,之后多次回到这一位置附近,但都未能放量突破,指数处于箱体震荡格局,我在上周初也指出,大盘只有突破前高,才能打开新的上升空间,否则还是会继续箱体运行,重新回到箱体下沿寻求支撑,而箱体低点在3223点附近,目前大盘还没有回到这个位置,意味着短期调整仍没有结束,在没有探明底部前,多头不敢入场。
第四,前期A股出现了不少以ChatGPT概念为代表的热点板块,市场赚钱效应较为充足,但在上周一大金融行业出现补涨之后,热点出现了快速降温,仅靠权重股拉升指数的行情难以持续,在新的领涨热点没有出现前,市场身心乏赚钱效应,难以出现全面转强,再加上现在处于月底,A股在月底流动性相对紧张,市场表现不会太强,预计周二大盘仍不会有太好的表现。
因此,当前A股处于箱体震荡格局中,上周未能向上突破箱体上沿,大盘重新进入调整阶段,短期调整仍未结束,大盘上方多条均线构成压力,预计还会继续震荡调整,预计在周三之后,大盘逐步企稳,随着市场进入3月份,流动性改善后,做多资金相继入场,A股才能真正转强。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4/29320.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