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孵化基金设立文件(网红孵化基金)

发布时间:2023-04-10 04:59

来源:环球网综合

4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橙点公益榜”上宣布,设立“橙点公益孵化基金”,首批投入1亿元,以商业创投的模式激发员工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公益项目,为社会创造价值。据了解,“橙点公益孵化基金”是全球首个员工公益专项基金。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谈阿里做公益

张勇表示:“ 阿里巴巴要走102年,还有未来的82年要走,我们的公益一定会做足未来的82年,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小二,用我们的宗旨、用我们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技术的力量,去点燃每个人心里都有的公益火花。”

此次设立橙点公益孵化基金,就是为了给这些对公益有热情、对公益有想法的阿里人提供更有力的资金支持和更大的舞台,充分发挥出阿里经济体的商业优势、技术优势解决社会需求。该基金将以“创新力、唤醒力、可持续性、社会价值”作为公益项目的入选门槛和核心指标。

张勇在颁奖现场也想用手机给候选项目投票,但最终没有投下去,他解释道:“今天橙点公益榜的主题是‘让每个用心公益的人都值得被看见’,我想把我这一票投给今天不在现场、不在屏幕前,不求被看见,却在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用心为社会、为他人付出的人,谢谢大家、谢谢你们!”

今年“橙点公益榜”上榜的十个公益项目针对各类社会热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帮助农民脱贫的“淘宝村播”;使用区块链技术使公益更透明的“链上公益”;用智能科技照顾独居老人的“乐居橙色阳光行动”;阻止电话诈骗,累计预警40多万人次的钱盾反诈机器人等。

蚂蚁金服集团董事长井贤栋为获奖项目颁奖时说:“公益最大的改变、最大的帮助、最大的受益者是我们自己,非常为阿里人骄傲,通过这些改变,可以让每一个力量汇聚成更大的一些改变,让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和睦、越来越完美、越来越快乐。”

此外,阿里脱贫特派员项目当晚获得了“橙点公益榜”的特别贡献大奖。据悉,阿里巴巴派遣资深员工前往贫困县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充分运用互联网脱贫模式,深入助力当地脱贫致富。在阿里巴巴集团首席人力官童文红看来,阿里最重要的、最宝贵的“产品”就是阿里人。她表示,阿里还会把更多优秀的十年陈以上同学派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是阿里巴巴长久以来做公益的信条和理念。阿里已连续四年举行了“橙点公益榜”颁奖,评选并表彰践行这一理念的优秀公益项目和优秀个人。“橙点公益榜”被视为阿里年度最重要的奖项,诞生了蚂蚁森林、团圆系统、一路护航、疫苗快查等100多个现象级的公益项目。

阿里巴巴员工共热衷做公益由来已久,公益也已经成为阿里文化的一部分。

马云早在2015年就发出了“3小时公益”倡议,号召每位阿里员工每年拿出3小时做公益。过去一个财年,阿里巴巴经济体11万员工用业余时间投身公益,总时长达39.9万小时。截至2020年3月底,阿里巴巴员工累计公益时已经超过115万小时。

本报记者李春莲

6月27日和6月30日,群兴玩具(002575)参股公司分别与浙江省国有控股投资公司——浙科投资和国有独资公司深圳引导基金签署了关于设立科创基金的公告。

根据公告,与浙科投资设立的基金将主要投资于科技创新相关领域,主要投资目标是科技创新领域具有良好的商业模式、管理层团队优秀、竞争优势明显、发展预期良好的中小企业,重点支持天使、初创期科技创新项目。

与深圳引导基金联合设立的基金将主要聚焦在国家重点科技创新领域的产业投资布局,尤其是早期的孵化项目。群兴玩具正在通过联合设立基金构建科创全产业链服务。

2019年年初,群兴玩具提出战略转型升级,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创新号召,积极以全球视野推动科技创新,助力中国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据了解,群兴玩具与深圳引导基金和浙科投资联合设立的科创孵化基金,或将陆续设立对外投资,助力公司科创全产业链服务商的战略定位。

(编辑上官梦露)

本文源自证券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2月3日,吉林长春的吴巧在一个公众号上看到一则招聘网络兼职的信息,号称“时间自由、居家可做”。吴巧扫描二维码进入一个链接,对方声称,需要先缴纳保证金在“小红书”点关注,为商家增加流量等任务,不但可以挣到佣金,还可以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吴巧顺利地完成两单任务,并拿回了保证金,也收到了佣金。

但从第三单任务开始,做任务的APP变成“小红书之家”,保证金也越交越多。对方以“操作失误”为名,劝她继续交钱补单。在“投入”4万多元后,吴巧才意识到被骗,但已经联系不上对方。

吴巧只是众多上当受骗者之一。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从去年12月至今,以“网络兼职”信息为诱导,“小红书”、“饿了么”、“58同城”等多家知名APP平台被冒充,受骗者被要求不断缴纳高额保证金做任务,从而被骗。受骗者来自湖北襄阳、太原、广州增城、甘肃天水等多个地方,最多者被骗近20万元。

目前,多地警方已介入调查。

张玲在一个公众号上看到的招聘信息,号称是“小红书”招聘。受访者供图

做“网络兼职”身陷交保证金套路

2月3日下午,吴巧无意中看到一个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信息号称是“小红书2023年春季招聘”,在职或无业人员均可,“月薪6000-9000,日结薪资200-300元”,并声称,“加入小红书,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平台开启你的职业生涯”。

吴巧心动了。她扫描上面的二维码以后,出现了一个链接,可以和客服人员对话。然后按对方要求下载了一个名叫“小红书之家”的APP,注册并绑定银行卡,之后进到APP的群聊页面。群聊里有任务信息,还有专门的接待员。

近日,“小红书”方面表示,“小红书之家”跟小红书没有任何关系。

接待员告诉她,公司负责对接小红书里的商家,兼职的工作内容就是做任务。

任务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关注”任务,在接待员指定的时间段内,在“小红书”上关注指定的商家,为商家增加流量。每关注一个账号,会有3.8元的佣金。

另一种是认购“公益数据”任务,在指定的时间段内,在“小红书之家”APP的小程序上,按接待员要求选择不同的积分数值选项提交即可。不过需要多人配合一起完成任务,并可分享保证金25%的佣金。

接待员还称,完成三单任务就可以转成正式员工,之后每天只需完成要求的任务,就有100元的底薪。

接待员声称,做任务需要预先向指定的账户转账交纳保证金,任务不同保证金的数额也不等,并称这是公司的规定,也是一单任务的额度。每单任务完成并由接待员确认后,保证金和佣金会返回在“小红书之家”APP里的账户,可申请提现。

吴巧决定尝试一下。

她将108元保证金转到接待员指定的账户,并按照接待员要求,在小红书上关注对方提供的一些农副产品店家。如接待员所言,完成任务后,她在“小红书之家”APP上的账号就收到了钱,包括108元保证金及佣金。随后吴巧又做了第二单508元的任务,同样顺利收到了保证金和佣金。

吴巧说,两单任务下来,不仅保证金归还了,还挣了几百元的佣金。

吴巧按照客服说的下载了一个APP“小红书之家”。下载后进到软件里的群聊,里边可以看到任务信息,还有专门对接的接待员。受访者供图

但在做第三单任务里,就变成了在“小红书之家”APP里面的小程序认购“公益数据”,而且保证金提高到了1008元。

有了前两单的“成功”,吴巧对这些变化没有多想,也没有多问。她只想着,赶快完成第三单任务,能转为正式员工,拿到底薪。

吴巧用接待员临时提供的一个程序码进入任务页面,发现里面有多个选项,包括小红书公益等多家网络平台公益项目。

吴巧按照接待员的指定进入小红书公益,里面有“荣、华、富、贵”4个选项,每个字对应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积分。她需要在指定的时间段内选择其中一项认购提交,然后等待接待员确认任务是否成功。每个选项下面还有其他人的认购信息,并显示其他人已经完成的积分。

但这一次显示“操作失误”。接待员告知吴巧,她被小红书商家投诉了,她的操作影响了店铺流水。吴巧有点慌了,明明提交的是对方要求的选项,提交后再查看却发现错了,她也以为是自己的失误导致的。

接待员告诉她,她预付的1008元已经在商家那边冻结了。要再交8900元补单,重新认购任务,才能把之前的钱解冻。

吴巧有点想打退堂鼓。这时,群里的其他成员开始抱怨,说是大家一起做任务,却因为她的失误导致大家拿不到钱,是她害了大家,“不负责任”。正当吴巧有些愧疚之时,接待员开始劝说吴巧重新认购任务,并称补单挺好的,平时想要认购这么大金额的任务还没有。

吴巧事后觉得,群聊里的其成员,可能都是“托”,就是为了骗她一个人。

吴巧咬牙又转账了8900元补单,但执行任务时又显示“操作失误”。她又再次补单,这次是31000元,结果还是“操作失误”。

按照对方的要求,需要再交10万元补单,才能继续领取任务。吴巧这才感到不对劲,赶紧去公众号找之前那个消息的链接,发现已经被删除了。

吴巧想提现“小红书之家”APP账户里的钱,也毫无反应。随后,吴巧在长春当地派出所报了警。

“整个节奏很快,我完全被带着走,当时脑子空了。”直到现在,吴巧都还在“小红书之家”APP的群聊里,但她被禁言了,只能看见以前的聊天记录。

“小红书之家”上认购“公益数据”任务的页面。小红书方面表示,“小红书之家”跟“小红书”没有任何关系。受访者供图

受骗者来自全国多个地方

落入“网络招聘”陷阱的,不止吴巧一个人。

2月1日,来自湖北襄阳的张玲在一个公众号上看到了《开始了!湖北2月7日开始,仅招300人,待遇优厚,欲做从速,先到先得》的消息,称“小红书招聘兼职,待遇丰厚”。

和吴巧的经历一样,张玲先后轻松地做完了108元和508元的两单任务,在第三单1008元的任务时遇上了所谓的“操作失误”,深陷其中。

其在“小红书之家”APP上显示,加上她转账的保证金和佣金,可提现金额为250382元。最后,接待员告知她,提现需要缴纳5万多元的税费,而且需要提前转账。这时,她才感觉不对劲,问了朋友,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近20万元。

张玲急忙拨打110,并在当地一派出所报警。

为了能够拿回保证金,张玲三次转账近20万元。加上她转账去的保证金和佣金收入,可提现金额250382元。受访者供图

而另一起警方通报的案例中,2月1日,甘肃天水甘谷县的谢某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一条推送信息,扫码后被诱导下载了“小红书之家”APP,通过接单挣佣金,多次转账后被骗176834元。

来自太原的程辉,也遭遇到了类似的网络兼职骗局。但与吴巧、张玲不同,对方换了个“马甲”——“小红书之家”换成了“翼扬网络”。

程辉说,他并不是在公众号上看到的兼职信息,而是今年1月初突然接到一个兼职电话,邀请他加入一个QQ群,进群后被要求扫描二维码下载一个名为“翼扬网络”的APP。

后来的过程与吴巧、张玲极为相似:先被要求在“翼扬网络”APP群聊里接任务,在“翼扬网络”APP里的小程序上购买抖币、快币等虚拟币来完成任务。

接待员为了取信于他,还发来了一份《委托孵化协议》,甲方是火狐狸抖音网红孵化团队,乙方是翼扬网络,甲方委托乙方给旗下主播涨粉、带货直播间刷榜、顶在线人气、视频热门、打榜助力等事宜,以此证明此项300万元总业务的合法性。

接待员为了取信于程辉,发来了一份《委托孵化协议》。受访者供图

翼扬网络法务部门工作人员称,他们从未被火狐狸抖音网红孵化团授权,也没有推广发布此类招聘。

类似吴巧受骗的一套操作下来,先交保证金再接单,程辉称被骗了8.5万元。

来自广州增城的梁兴,也是去年12月31日在一个公众号上看到的兼职信息,从而下载了“翼扬网络”APP。幸运的是,当他执行到第三单任务时就停下来,损失了1400多元。

太原的程辉说,感觉不对劲后,他在网上查找到翼扬网络的地址,并从太原去了一趟翼扬网络所在的杭州办公室,才得知上当受骗。

主动联系上翼扬网络公司求证是否被骗的,并不只程辉一人。来自甘肃平凉的徐勇在兰州打工,去年12月底在一个公众号上看到兼职信息,被诱导下载了“翼扬科技”APP,前后被骗了15万多元。

浙江翼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务告诉新京报记者,得知此事后,他们已经在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分局石桥派出所报警。“目前公司已知的受骗者7人,被骗金额65万元。”

新京报记者联系杭州市石桥派出所,对方以正在办案为由没有接受采访,杭州反诈中心也没有就此事接受采访。

湖北省襄阳市公安局政治部一位负责人称,目前还不清楚办案单位是派出所还是反诈中心,需要具体了解之后再说。

张玲与接待员的对话截图,当张玲表示没有听说过“小红书之家”,接待员称是公司新推出的。受访者供图

多家公司发布声明被假冒

目前,翼扬网络已经发出声明,称“近期出现冒充我司名义进行直播业务诈骗,请各位用户谨防上当”。并表示,如果被要求下载APP或转账的,请通过官方公众号或400电话求证,以免受骗。

张玲告诉新京报记者,确认自己在“小红书之家”APP被骗后,她主动联系上小红书,求证小红书是否有招聘网络兼职,被对方告知公司根本没有此类招聘,并得知公众号招聘信息的发布也不是小红书授权。

2月1日,小红书就此事发布了声明,称“不法分子冒用本公司的名义,通过多家媒体平台发布虚假招聘及助农送水果活动广告,诱导用户在小红书进行刷量伪造虚假数据等非法活动”。

小红书方面向新京报记者证实,2月1日当天,小红书一名工作人员还找到了一个公众号刚发布不久的此类推广信息,也扫描了二维码,跳出一个类似微信的聊天页面,与客服能正常对话。对方还支付了承诺咨询入职的红包奖励。但当他质疑真假后,客服再也不理他。

这名工作人员随后找到发布这则信息的公众号,发现信息已打不开了。此时距离公众号发布推广信息不足4小时。

小红书方面称,公司近期发现多个公众号发布此类广告,事后他们都第一时间进行了投诉并举报。

张玲还找到了发布招聘信息的公众号。公众号运营方告诉她,发布这则招聘信息的人提供了全套的营业执照和授权书。

张玲说,《营业执照》上面的公司是“成都欣媒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授权书》称“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小红书)”授权成都欣媒“负责公众号推广(事宜)、售后服务等权限”。

数位受骗者也表述,他们追问发布信息的公众号,发现信息发布者也都是“成都欣媒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新京报记者联系上成都欣媒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庆伟,张庆伟表示,他们公司莫名其妙被冒充了。2月10日上午,他们已经在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分局双桥子派出所报警备案。

同样中枪的还有“饿了么”。据受骗者提供的证据称,授权“翼扬网络”在公众号发布兼职信息推广的还有“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就是外卖平台“饿了么”。

翼扬网络法务部门工作人员称,他们从未被“饿了么”授权,也没有推广发布过此类招聘信息。

新京报记者就此事联系“饿了么”,截至发稿仍未得到回复。

新京报记者发现,行骗者疑似借多家传媒平台公众号发信息,从而引诱受骗者,不仅假冒大公司发布招聘信息,并且这些兼职信息发布的委托方也是假冒的。

小红书发布关于不法分子冒用小红书名义发布虚假广告声明。网络截图

涉嫌骗钱平台可随便改名 骗局套路都一样

新京报记者发现,从去年年底至今年2月,以网络兼职为名被骗的事件中,多是冒用知名公司名义,且需要下载另外的APP。

除了前述提到的“小红书之家”APP和“翼扬网络”APP,还有其他的APP。

甘肃天水市反诈中心今年2月公布的一起案件中,2月2日,秦州区的林某接到自称58同城客服的电话,被诱导下载“星聚传媒”APP,通过完成刷单任务来挣钱,多次转账后被骗43361元。

全国公安百佳刑警、反诈战线尖兵及公安部特聘专案教官康飞告诉新京报记者,这些涉案的APP都是犯罪分子用来引流的。引流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在社群网站或主流网站上推广,有招聘兼职的,还有投资的,或刷单的,各种说法都有,防不胜防,但目的都是为了引流。将受骗者引到私聊里面,私聊后再诱导下载违法APP,先给点甜头博取受害人的信任,从而进行诈骗。

康飞表示,这些涉案的APP都是假的,存在时间非常短,服务器通常在境外。犯罪分子的成本很低,开发一套APP,今天叫“小红书之家”,明天可以叫“翼扬网络”等等。APP的名称都是可以随便更改的,骗局的套路也都是一样,因此要注意分辨真伪。

康飞介绍,用户下载一个非主流APP,正常的下载渠道会做屏蔽。比如华为手机会提醒用户,“这并非官方应用下的。”

然而,这些用于骗人的APP,虽然被禁止开发,但其又是基于互联网的,即使服务器不在中国,也能实现。警方禁了这个APP后,犯罪分子只需换一个域名或者换一个端口,只需花几块钱,又推出来了,这样的APP使用时间是不长的,通常只会存在几个小时。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多名受害者报警后,多地警方已介入此案进行调查。

(文中吴巧、张玲、程辉、徐勇、梁兴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罗道海 编辑 袁国礼 校对 刘越

3月7日,携程集团公布了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数据显示,携程全年实现营收总额20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保持了稳定。携程2022年归属于集团股东的净利润为14亿元,实现扭亏并大幅增长355%,2021年净亏损为5.5亿元。

四季度的表现,超出分析师预期。据雅虎财经频道提供的数据显示,14名华尔街分析师此前平均预期携程集团第四季度净营收将达7.0247亿美元。财报显示,携程集团第四季度净营收为50亿元人民币(约合7.29亿美元)。

从具体业务来看,携程的主要业务涵盖住宿预订、交通票务、旅游度假业务、商旅管理业务。

2022年,住宿预订业务营收为74亿元,交通票务业务营收为83亿元,旅游度假业务营收为7.97亿元,商旅管理业务营收为11亿元。

其中,2022年携程交通票务同比上升20%,这一业务占2022年营业收入的41%,占2021年营业收入的34%。

受到入出境旅游利好政策的影响,入出境旅游复苏势头逐渐显现。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航空客运量同比增长64.4%。

在此背景下,携程也取得可观增长,第四季度的出境机票预订同比增长超200%,携程国际平台的整体机票预订同比增长超过80%,出境酒店预订同比增长140%。

“随着12月中国大部分的旅行限制和隔离政策被取消、国际旅游市场继续保持复苏态势,全球旅游业2022年迎来转折点。”携程董事会执行主席梁建章如是说。

梁建章认为,第四季度,欧洲和美国继续朝着常态化方向发展,亚太地区迅速复苏。自2023年初以来,中国出境旅游快速增长,反映有大量出境旅游需求受到压抑。

携程的增长路径

2022年,携程能够扭亏为盈,得益于其抓住了出境游反弹的红利。

开放出入境的消息出来后,携程迎来了出境游搜索和预定的高峰,进而带动四季度和全年的业绩增长。

而这背后,离不开携程过去在国际业务上的布局。

2016年开始,携程就通过收购MakeMyTrip、Skyscanner、Trip.com等公司布局国际市场,覆盖全球约200个国家的业务。即使是疫情期间,携程依然在全球供应商关系上加大投入。

2022年上半年,携程首次跻身全球旅行品类App下载排行榜Top10。

业内人士认为,携程在海外设立的自营呼叫中心,成为其快速响应政策变化、满足市场需求的一大底气。

换言之,携程在出境游上具备强大的供应链能力,成为支撑其加速发展的基础设施。

可以确定的是,接下来携程还会在出境游上大做文章,抓住这一波强势的红利。2月中旬,携程推出了“318全球旅行划算节”,覆盖香港、澳门、日本、马尔代夫、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旅行热门目的地,试图在出境游上抢占更多先机。

此外,早在1月11日,携程就与泰国国家旅游局在曼谷开启了自入境政策正式优化后首场海外直播。

数据显示,这场直播吸引了海内外超1000万观看热度。活动首日,泰国产品订单量超过11000单,GMV累计突破4000万元。可见,直播也在成为携程渗透海外市场的重要方式。

当然,2022年携程的业绩增长,不仅仅来自国际旅游的推动。疫情期间,消费者出行计划发生改变,他们更倾向于距离更近、耗时更短的周边游和短途游。

为此,携程推出了更多周边游产品。

财报显示,2022年1~8月,携程本地订单占比相对2019年同期增长44%。

孙洁在电话会上提到,2022年第四季度,携程同城住宿酒店预订比疫情前高出40%,短途旅行几乎比疫情前翻了一番。

此外,这几年在疫情的影响下,三四线城市和低线酒店等下沉市场也成为了携程的一大增量池。过去几年,携程在乡村旅游上有不少新动作。

梁建章曾在2021旅游营销枢纽发布会上宣布,携程准备以公益性质投入打造全国10个携程度假农庄样板。

梁建章还提到,后续携程会通过“五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包括:10个重点网红村落孵化、100条精品乡村旅游路线打造、1000名乡村旅游人才培养、10000篇乡村旅游内容创作、10亿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基金,并培养至少10000名乡村旅游人才,有效吸引当地年轻人“回流”乡村。

他认为,当下的中国乡村好比不怎么闪亮的星星,但这些星星未来将特别有机会,也特别值得去做。

不难发现,接下来,旅游市场势必迎来明显的增长。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旅游业晴雨表》显示,2022年全球的国际游客抵达人数已经超过9亿人次,达到2021年的两倍。

预计2023年全球的国际游客抵达人数可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的80%-95%,也就是将会达到12亿人次以上。

正如梁建章所说,“随着中国的全面放开,2023年注定是令人振奋的复苏和增长之年。”

但同时,这不仅是携程的机会,也是其他玩家的机会。过去,美团和字节在旅游上的布局动作并不少。

具备本地生活优势的美团,是携程的一大有力竞争对手。短途游和周边游都相对更注重本地化的线下经营和服务能力,美团在这一块上优势显著。

此前,美团曾推出美团圈圈、"一千零一夜"旅行直播,试图通过达人探店、旅游直播等方式发掘市场潜力。去年二季度开始,美团将外卖、到店、酒旅合并为核心本地商业项目,发力本地酒旅服务。

在低线酒店市场中,美团也是携程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团点评2019年全年酒店间夜量市场份额占比达48.7%,将近一半份额。相比之下,携程自2018年以后就没有再公开酒店预订间夜量。

此外,字节跳动也在虎视眈眈。早在2021年,字节就曾推出“山竹旅行”的新平台,试图进军中国在线旅游行业。遗憾的是,这一野心没能得到施展,该项目上线几个月后就早早下线。

随着这一两年,抖音在本地生活上的发力,先后推出抖音超市、抖音外卖等项目,外界也逐渐意识到,抖音的本地生活野心十足,而旅游显然会成为其中顺其自然的一环。

这也是为什么在传出字节要攻克外卖时,美团的股价从2月7日的163.70港元下跌到了2023年2月8日的153.10港元,跌幅达到6.5%。

字节,是一个不可小瞧的对手。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认为,抖音、快手和视频号对携程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直播短视频与景区旅游的契合度较高,同时此业务的利润比较可观,盈利模式比较清晰,从快手和抖音在本地生活的战略和投入来看,它们的成长会越来越快,但也会遇到和携程一样的问题。

群狼环伺下,携程的市场份额也在发生变化。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携程、同程、美团、去哪儿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6%、15%、21%和14%。虽然携程的市场份额最高,但在2020年时,这一占比为40.7%。

从眼下来看,在出境游上的供应链布局,是携程极大的优势,能够给到携程一定的对冲作用和缓冲时间。至于国内市场,在美团、字节等跨界者以及同程旅行、飞猪等老同行的错位竞争下,留给携程的挑战并不小。同行们有各自的资源和客源,也形成了一定的用户信任和复购频次。

携程或许要好好思考,如何提升平台的附加值。

总的来看,整体趋势是向前跑的,正如梁建章所说,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对于国内旅游市场而言,2022年第四季度是黎明前的黑暗。”

期待旅游行业的复苏,以及携程们的新旅途。

本文源自伯虎财经

[孵化基金设立文件(网红孵化基金)]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4/28374.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