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有很多种,有人选择高调,大张旗鼓,“世界首善”标哥就绝对认同这个观念,让自己的行为来带动身边人;有人选择低调,踏实地做好事,不留名,不招摇,默默建了上百所学校,默默捐款上千万!最近“顺其自然”的“神秘人”21年以来,已累计捐款1155万在网上引起热议,而一向高调行事的慈善家陈光标却鲜少人问津了。
假如我们把目光望向几年前的话,相信大家对于陈光标这个名字应该并不陌生吧!在前些年的时候,陈光标因为在生活中因为高调的慈善捐款行为而迅速走红于网络。可以说在当时虽然网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但是陈光标还是迅速为广大人所熟知。
可以说,在当时虽然许多人根本不知道陈光标具体是干什么的,但是如此大额度的高调捐款让大家为之惊讶。然而,在最近的这些年,无论是电视新闻媒体还是网络上,关于陈光标的身影似乎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野。那么,在这仅仅几年的时间之内,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曾经被誉为“中国首善”的陈光标又经历了什么呢?
首先我们先大致了解一下陈光标:
陈光标小时候家庭情况并不是很好,而幼时家境的困难使得其在小时候便萌发了改变自己现状的想法,而在这困苦的环境之下更是极大的激发了其从商的兴趣。于是在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自我的努力拼搏努力下,陈光标在17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在当时比较有名的万元户。在当时,万元户的存在是十分让人惊讶的!
而在随后在二十八岁的时候陈光标更是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不管怎么说,在当时,应该也算的上是一个成功人士。可以说,正当其事业处在一个上升的期间,陈光标回想起自己在孩童时期的艰难岁月,推己及人,毅然开始了自己独特的方式的慈善事业。
而据统计,仅仅在2014年的时间左右,陈光标就高调捐出了近20亿左右的资金,可以说陈光标实现了自己的慈善事业的梦想,同时陈光标也因次被许多人誉为“中国首善”。
然而本该这种大力做慈善的行为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但是由于陈光标在捐款的时候喜欢对其进行大量的宣传甚至就像一部分人说到的炒作,正因为这样,这也导致人们对于陈光标所作的慈善事业的行为有了两种不同的印象。
可以说一部分人十分支持陈光标这样的慈善事业,认为陈光标所作慈善事业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慈善的人,而且那些做慈善的钱也是来源于自己的辛苦血汗钱,但是反对者则认为陈光标所谓的慈善事业全是为了自己炒作以及作秀的目的,这种带着不好目的慈善事业不做也罢!
因为这样的原因,在社会之中,人们对于陈光标有着褒贬不一的看法。但是无论怎样,在前些年的时候,陈光标一直是大家谈论以及讨论的重点。然而在近些年以来,陈光标似乎慢慢淡出了许多人的视野,可以说是很少再有人听闻了,那么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呢?
后来又流出了一种“陈光标其实破产了”的传言,其实事情很简单,在高调做慈善之后,陈光标为了自己的这些行为付出了一些代价,虽说并没有出现网传的所谓公司破产之类的,但是可以说在之后陈光标自己就选择了自动的默默的退出了大家视野之中,继续回归到管理企业上,然后踏踏实实的做事,与之前相比低调了许多。
现在的陈光标变得不再高调,他曾坦言不想再接受国内媒体的采访,谁能想到他真的低调到近乎“无人问津”。
甚至在这段背离光鲜和镜头的时间里,陈光标还减肥成功了,没有外界过多的干扰,他现在的精神状态十分饱满。
其实不管善举的方式是怎么样,曾为他人真心付出过,不需要观众的掌声,内心也必然会得到满足。
“坏事不做,好事不说”一切顺其自然,这是真善人。善,是一种自我修养,不需要别人来评判!
在你还是个小孩子时,父母师长是不是就教育你要乐于助人,而且要为人低调,学会“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
不过,有位慈善家却始终反其道而行之,一定要将自己的善行宣扬得人尽皆知。然而正当外界都对此人豪捐20亿元,又大肆做戏宣传的举动讨论得热火朝天时,他却突然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
那么这人到底是谁?他就是曾经的“中国首善”陈光标。
陈光标
有很多人真正知道陈光标是在2008年,那年中国民族经历了一场极其深重的苦难。
四川汶川在5月12日发生了一场特大地震,不仅对当地的经济建设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打击,还为当地百姓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沉重的威胁。
地震发生后两个小时,企业家陈光标立马就分别从武汉和安徽调集了60辆的工程车,连同120多名操作手组成救灾队伍向灾区进发。这支队伍日夜兼程,几乎与人民军队同时抵达灾区,光荣地成为了首支抵达地震灾区的民间自发抗灾队伍。
在灾区现场,陈光标和他的的救援车队,未曾多休息一刻就投入进了清理道路的工作中。他们带来的工程车成了救援现场的主力军用,挖土机、吊车马不停蹄地将路上的大石块等障碍物推到旁边的山沟里,开辟出一条条珍贵的生命通道。
陈光标在灾区现场
陈光标本人更是身先士卒,亲自从灾区里抱、背、抬出200多人,救活14人。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重灾区北川中学的废墟中,陈光标独自背出了208名遇难者的遗体,并亲手救出3名幸存的孩子。
不仅如此,还有785万元现金、2300顶帐篷、2.3万台收音机、1000台电视机、1500台电风扇、8000个书包……被陈光标陆陆续续送到了灾区人民的手上。如果再加上陈光标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向地震灾区捐赠的物资,他一共向灾区捐款了上亿元。
这些善举深深触动了社会大众,甚至连一位国家领导人都被他的无私精神感动,称赞他是一位“有良知、有灵魂、有道德、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并向他表示致敬。
陈光标
如此一来,各大媒体们全都争先恐后地抢着来报道陈光标的事迹,“陈光标”这个名字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所熟知,他热爱救灾恤患的光辉形象也就此在大众心间树立了起来,
2008年底,陈光标凭借自己在经济建设和慈善公益事业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先后被共青团中央、江苏省委、中国红十字会等单位授予了“中华慈善奖特别贡献奖、“抗震救灾英雄志愿者 ”、“中国公益事业十大先锋人 ”等荣誉称号。
2009年1月,陈光标再次盛誉加身,在被誉为中国经济领域“奥斯卡”的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中,荣获2008年CCTV年度经济人物首榜大奖,成为最引人注目的年度经济人物之一。
可以说,陈光标的人生在这段时间里,达到了一般人根本无法企及的高度。他不再仅仅是一个企业家,更是成为了中国慈善家的一个鲜明代表。
陈光标
而这一切的善举,都要从陈光标的童年时代说起。
1968年7月,陈光标出生在江苏泗洪的一个小村子,父母靠着两亩水田的微薄收成勉强维持着自己以及5个孩子的生计。但是在他四岁那年,一场来势汹汹的洪涝将陈家多年的平静生活尽数冲毁。
洪涝导致那一年的收成全部落空,填饱肚子成了奢求。陈光标的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甚至被活活饿死。年幼的陈光标在惊恐之余,彻底认清了一个现实,那就是想要健健康康地活着就必须要有钱。
自那以后,他就对挣钱这件事生出了极浓厚的兴趣,10岁的他对创业的第一次探索是挑井水去卖。
那时,陈光标利用中午放学时间,用两只小木桶从二三十米深的井中取水,再用小扁担挑到离家1公里的集镇上叫卖,一分钱随便喝,每天能赚个两三毛钱。
卖水
累计一段时间下来,陈光标凭自己的能力交上了新学期开学必交的1.8元书本费。巧的是,在他交完自己的书本费后,又听说邻居家的孩子还没有钱交书本费,立马就善心大发帮他把书本费交了。
之后,陈光标又靠着骑自行车卖冰棒、开拖拉机贩卖粮食……这些辛苦的工作逐渐累积起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并在17岁那年光荣地成了村里的第一个万元户。
不过在赚钱的同时,陈光标也没有荒废学业,他在1985年考入了南京中西药学院,成了村子里唯一一位走进城市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他又被顺利地被分配到了医院,拥有了一份朝九晚五,稳定又体面的工作。
然而,工作没多久后陈光标就发现,每月的工资都只有几百块钱,远远比不上他之前赚的。于是他毅然决然地交了辞呈,决心要自己创业。
28岁那年,是陈光标前半生里的高光时刻,先是成功娶到娇妻,然后又创立了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尽管公司的经营状况并不是很好,一年内只赚了不到20万元,他竟还坚持拿出3万元资助安徽当地的一名白血病患者。
陈光标的名片
陈光标会这样做,是因为他树立了一种“慈善是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的思想。
在他看来,慈善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捐助行为,而是以道德和爱心为基础,源自社会需要而发自内心的捐赠,同时它也是一种分配机制,能够有效实现社会财富在"第三次"时被分配均匀。
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陈光标毫不犹豫地将慈善公益变成了他人生中的一项伟大事业。
2002年,陈光标在事业有起色之后,向南京市公安局捐赠近千万元慈善费用,用于消防公益宣传活动。
2003年,陈光标向安徽省医疗机构捐赠了800台远红外温度检测仪和200万元现金,用以支持“抗非”事业。
2004年,陈光标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向东南亚海啸灾区捐出了300万元。
2009年,台风“莫拉克”重创南台湾后,陈光标又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光标榜样基金各捐赠100万元、通过江苏省红十字会捐赠300万元给台湾受灾地区。
2011年3月11日,陈光标以个人名义通过中国慈善总会向云南盈江地震灾区两个寨子的民众发放每人200元救灾款,共捐献20万元人民币。
以上种种,不过是陈光标 所做慈善中的冰山一角。据有关媒体报道,截止到2012年时,陈光标的捐款总额就已经累计达到20亿元了,“中国首善”的标签随时都在他的身上熠熠发光。
陈光标
那么,这颗最耀眼的慈善之星怎会突然就坠落天空呢?
其实这一切都不是无迹可寻的。陈光标做慈善的特点就是,一定要把善款或物资,直接亲手交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方式与社会流行的“做好事不留名的活雷锋 ”大相径庭。
一些媒体就以此为噱头,一边大肆宣扬陈光标的慈善功绩,一边又批判陈光标这种高调的做派,在社会引起一场舆论对战。一些人就将枪口对准了陈光标,大骂他是在作秀。
但陈光标根本不为所动,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浮夸做派,其中“冰桶挑战”这场风波,就成了他隐退幕后的导火索。
“冰桶挑战”,要求参与者会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内容,然后该参与者便可以要求其他人来参与这一活动。活动规定,被邀请者要么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要么就选择为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病人捐出100美元。
这场活动旨在让人们了解,并体会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病人,同时募款治病。
2014年,全球都掀起了这样一场狂热的风暴,仅在美国就有170万人参与挑战,250万人捐款,捐款总金额达到了1.14亿美元。
冰桶挑战
作为中国慈善界的领袖人物,陈光标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献爱心的好机会。
2014年8月22日,陈光标就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发布“陈光标坐垃圾桶挑战冰桶记录”,他一共发出两段视频,号称自己自己在0℃以下的冰水内浸泡了至少30分钟,并称若有人能超越他这个纪录他就会捐款100万,有效期6天。
该视频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很多中国网友的关注和讨论,不料,医学界泰斗文德元却在第一时间站出来警告网友:“在0℃左右的冰水中浸泡5分钟就将致不育。”但很多陈光标的粉丝都将这一言论视为危言耸听之语,甚至在网络世界上联合发布了声讨文德元的声明。
可文院长并没有退缩,为了证明自己所言是有理有据,他在2014年9月10日用小白鼠进行了一场“冰桶实验”。结果,小白鼠在-0.12度的冰水中浸泡了不到5分钟便彻底失去生命体征。至此,陈光标的“把戏”被彻底拆穿。
一时间,网友们对陈光标的这个欺骗行为感到极度的愤怒,在网络世界对他群起而攻之。迫于舆论压力,陈光标只能站出来做出一份正式回应:这个冰桶挑战确实是作假的。
陈光标的冰桶挑战
他解释道:桶里事先已经放了约一半50度左右的热水,只有在他坐进去以后往身上浇的冰块才是真的,桶里的温度经过冷热协调,大约在二十五六度左右,并不冰。而大家看到他的双腿变得通红,不是被冻的,其实是被烫的。
当被媒体问及为何要做这样一个“假挑战”时,陈光标只是闪烁其词地表示,他就是以为没人会去真的挑战,也没人能戳穿真相,所以才想要以这样夸张的方式引起人们的关注。
尽管陈光标是出于好意,但大部分的网友都不认可他的说辞。大家都认为慈善不是作秀,身为公众人物,甚至还有着“中国首善”的名号,陈光标这样公然造假的行为就是不恰当的。慈善应该是纯粹、真诚的。
在此次舆论风波之后,陈光标的名誉可谓一落千丈 ,媒体们不再跟踪报道他的事迹,他自己也主动淡出了人们的事业,开始低调生活。虽然他还是在商海中将自己的事业操办得有声有色,但现在的生活与之前的已经有了显著的不同,农活又回到了他的世界里。
据知情人士透露,陈光标一直是个孝顺孩子,在功成名就后从没有忘记过故乡的乡亲父老。近年来他时常回乡探望,顺便帮忙做些农活并不是作秀,而是他始终如一的善良。
陈光标做农活
若你问,那他还有没有继续做慈善?
答案肯定是,有。
2020年,在新冠疫情初爆发且最严重的那段时期,陈光标不仅陆陆续续向社会捐赠了100万只优质口罩、300万台手提式消毒喷雾机和50吨消毒液,防护服和护目镜各5万套,还亲赴武汉担任志愿者。
大众之所以不知道,只不过是陈光标在经历过当年的事情后,终于变得低调内敛,不再主动宣扬罢了。
2021年9月5日晚,消失7年的陈光标再次出现在公众视线里,他来到河南电视台赈灾抗疫晚会现场,并在河南灾后家园重建义卖义捐启动仪式上为其鼓号呐喊。
晚会上的陈光标面容慈善、精气神非常好,一直都保持着充满阳光的笑容。还在晚会结束后,亲切地与现场的各界人士们一起合影留念。
陈光标
当被问及如今为何不再高调做慈善时,陈光标坦言,前几年的舆论混战确实对他无辜的家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当初他之所以会这么高调,只是想吸引更多人来关注,鼓励更多人来参与。
虽然从未放弃过慈善事业,但现在他不会再那样做了,他要低调地坚持下去。
不管怎样,咱们不能忘记,陈光标的家中累计的30000余面锦旗和4000多本荣誉证书,都是用真实的捐款换来的。他真正帮助过的近70万户特别贫困家庭,也是真实存在过的。
陈光标与证书们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要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优良环境和支持。另一方面,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企业越强大,承担的社会责任就越多。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应当成为企业家的价值观”。
或许正是因为他自己淋过雨,才会那么迫切相帮别人也撑起一把伞。
陈光标的义举,值得我们敬重!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4/28339.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