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钢铁股票走势今天和钢铁股票走势如何

发布时间:2024-08-20 01:08

7月25日至今,钢铁ETF(515210)已强势反弹超10%,为何钢铁板块近期持续上涨?其实背后的逻辑主要还是供需的变化。

供应方面,近期市场关于2023年钢铁行业限产消息不断。此前,已有唐山出台关于做好2023年粗钢产量压减工作的通知,要求2023年粗钢产量不超去年;随后云南省发改委出台产量压减工作函。此外,天津、华东部分钢厂已经收到口头通知,要求产量不超2022年。整体上,今年的产量压减还会继续。

2023年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52688万吨,同比上升1.3%。按照全年产量平控计算,下半年粗钢产量需同比下降1.8%(876 万吨)。粗钢产量平控从2021年开始,2021、2022年每年都减产2000万吨以上,如果按照全年减产2000万吨计算,全年供应减少2%,下半年减少6%。我国粗钢产能过剩,目前来看,无论是从双碳角度还是维持行业盈利的角度,坚持产量平控压减的趋势不会变,因此未来钢铁供应会长期受限。

来源:中泰证券

在严禁新增粗钢产能以及限产的背景下,钢铁供给失去弹性。因此一旦需求端出现改善,价格和盈利将显示出更大的增长空间。

需求方面,此次政治局会议强调,下半年要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对于钢铁来说,各项扩大内需政策的出台和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的定调都对市场信心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

若后续政策尤其是地产政策逐步落实,那么接下来房地产投资及新开工状况,都有望比上半年好转。房屋建设周期一般为 2-3年,而地产用钢 90%以上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前12个月。根据中泰证券测算,2022年由于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减少39%,导致地产对钢材的需求减少34%。

假设伴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及落地,2024年地产新开工面积能实现由负转正,那么对应钢材的需求增速会由2022年的-39%大幅改善至2024年的-4%。虽然由于基数效应,2024年地产用钢需求可能还是难以转为正增长,但其对于钢材需求的拖累已经大幅改善,再加上制造业方面用钢需求的改善,预计钢铁2024年需求会实现2%左右增长。整体来看,钢铁的供给过剩幅度会逐步收敛,企业盈利能力将随之改善。

从估值角度来看,钢铁板块估值处在近十年来3%分位,估值下行空间较小,在当前经济修复的市场预期下,底部支撑较强。

综合来看,在粗钢产能受限背景下,钢材需求随着房地产政策优化背景下有望获得上行动力,盈利预期也有望随之改善。此外当前板块估值处于底部位,下行空间有限,投资性价比凸显,目前钢铁行业底部反转动力充足,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钢铁ETF(515210)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每日经济新闻

 

2016年的9月初,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会议在杭州召开。在会后发布的杭州峰会公报称:“我们认识到,钢铁和其他行业的产能过剩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集体应对。”

会议之后,中国钢铁行业拉开了淘汰落后产能和地条钢的时代,让跌入谷底的钢铁行业重焕生机并迎来了六年的高光时刻

高光时刻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钢铁行业扭转深度亏损局面,全行业实现盈利。2016年前11个月实现利润总额331.5亿元(人民币,下同),而上年同期亏损500多亿元。

到了2017年,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重点钢铁企业数据显示,当年钢铁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7万亿元,同比增长35.3%;实现利税3121.0亿元,同比增长2116.8亿元;销售利润率5.3%,比2016年提高4.2个百分点,一些长期亏损的企业也实现了扭亏为盈。

中钢网资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陈雷鸣表示,2017年我国钢铁市场持续高涨,主要得益于各地去产能的快速推进和强力清除“地条钢”,改善了国内钢材市场供求形势,特别是建筑钢材长期供大于求的态势得以明显改观。“通过两年来去产能工作的持续推进,有效缓解了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化解过剩产能和清除‘地条钢’行动,不仅使我国合法合规的钢铁产能利用率恢复到合理区间,同时也为全球化解过剩产能提供了很好的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经验。”

2018年,钢铁行业利润再创新高,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钢铁行业实现利润4704亿元,比上年增长39.3%。时任中钢协党委书记兼秘书长刘振江表示,2018年是钢铁行业运行最平稳、效益最好的一年,优势产能得以发挥,产需基本平衡,企业效益可观。去年前11个月,会员钢企利润总额就达2802亿元,同比增长64%,过半数钢企资产负债率降至60%以下。

然而,好景不长,仅仅过了三年,伴随着钢铁行业产能增加、产量增长等因素影响,行业利润急剧下跌,据工信部公布2019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显示,2019年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实现利润1889.94亿元,同比降30.9%;累计销售利润率4.43%,同比降2.63个百分点。

2020年,伴随着粗钢产量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10亿吨大关,钢铁企业利润有了小幅增长,据中钢协统计,2020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利润总额2074亿元,同比增长6.59%,钢铁企业效益持续恢复,实现利润小幅增长。

到了2021年,受国民经济整体向好、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2021年钢铁行业效益呈前高后低走势,钢铁行业效益创历史最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96662.3亿元,同比增长32.2%;营业成本88498.1亿元,同比增长31.0%;实现利润总额4240.9亿元,同比增长75.5%。

据陈雷鸣介绍,2021年钢铁行业呈现实现产量压减目标、价格重心上移、成本提升、盈利创历史新高等特点。“2021年受到全球经济复苏、外部需求增加、国内钢铁限产、生产与物流成本提高等多重因素推动,2021年全国钢材价格明显抬升。但由于疫情影响下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全球货币政策调整,以及保供稳价等因素影响,引发市场多空双方力量博弈,加剧了黑色系列产品行情的波动幅度。

到了2022年,伴随着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我国钢铁行业下游需求减弱、钢材价格下跌、原燃料成本上升,钢铁行业利润开始出现了恶化的迹象。根据中钢协的统计数据,2022年重点统计的钢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5875亿元,同比下降6.35%;实现利润总额982亿元,同比下降72.27%。由此,2022年钢铁行业也被看作“历史最差一年”。

下跌探因

进入2023年之后,这种低迷仍未改变,今年前三季度依然笼罩在“亏损”的阴影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7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47346.3亿元,同比下降7.6%;营业成本45593.9亿元,同比下降6.6%;利润总额49.6亿元,同比下降90.5%。

2022年6月的下旬,伴随着敬业集团董事长李赶坡的一段讲在行业内引发热议,也正式拉开了钢铁企业全局洗牌序幕。李赶坡表示,钢铁行业进入全行业亏损,亏到何时还看不到头、何种程度还不见底。得等到30%的钢企倒闭,钢铁行业才能进入盈亏平衡、正常经营的状态。到时只有两类钢企可以生存:一是位置好;二是经营好。现在的钢铁大战已经开始,白炽化的竞争已经展开,进入了拼刺刀的白刃战,谁死谁活就在当下,这场战役至少持续5年左右,是一次大洗牌、大整合

而在今年年初第十八届中国钢铁产业链市场峰会上,李赶坡受邀参会并作了专题报告。李赶坡认为,目前钢铁行业的竞争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钢铁市场形势比2014年严重。他认为,这次钢铁市场长期低迷的原因,从供给方面看,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增加了中国钢铁产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产能也在不断优化,但“产能的减少,并不意味着产量的减少,中国钢铁行业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产量过剩。钢产量在产能不增的情况下大大提升。

李赶坡分析了几方面影响因素,“房地产行业的下行导致钢铁行业失去了房地产钢铁市场。钢材行业自身用钢量大幅度减少,2000-2013年钢铁行业发展前期钢铁企业的大力扩建消耗了大量的钢材,2016年产能搬迁以及环保设施提升也需要大量的钢材,现在钢材行业自身不再消耗大量钢材。”

2022年,没人知道这一轮钢铁大战在5年后会带来怎样的变化。但身处行业的每个人都知道,“活下去”,对现如今的中国钢铁行业里的每家企业,不再只是一句口号。

在此背景下,行业从业人员纷纷追问,钢铁行业何时走出“寒冬”?何时重回巅峰?中钢网资讯研究院特邀分析师、郑州钢铁贸易商会钢管分会会长、河南大道至简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向军表示,伴随着房地产行业急速衰退,近几年,钢铁行业整体下行,至今尚未仍未走出“寒冬”。想要重回供给侧改革之后的鼎峰,吨钢材利润千元以上,估计很难,除非发生极端事件调整供需关系,比如战争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伴随着房企接连暴雷,房价连续七个月持续下跌,房地产行业可谓一片哀嚎,作为和房地产行业“唇亡齿寒”相关的钢铁行业也受到了牵连,也陷入了“寒冷的冬天”。

我国钢铁需求六成来自建筑行业,三成来自制造业。过去三十年,以地产和基建为代表的建筑业是中国GDP增长的重要推手,粗钢产量与GDP增速也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建筑用钢在钢铁下游需求中占比超过50%。但自从2021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显著走弱,钢铁行业在经历了连续几年供给侧改革的红利后,重新进入回落周期,钢铁行业利润率出现显著回落后,也陷入了亏损的泥潭。

任向军表示,当前国内房地产行业面临着“至暗时刻”,房企正经历行业内的“供给侧改革”。钢铁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同时行业集中度低,是典型的完全竞争市场,行业自发根据需求调节产量的周期较长。例如,2011年钢铁行业进入产能过剩周期,钢价经历了5年熊市,最终在“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下,钢铁行业才迎来曙光。当前同样面临需求下滑、产能过剩的压力,短期内难以重回巅峰。

两轮下跌

截至目前,加上2008年的快速下跌,钢价共经历了三次大跌和两次上涨。

2008 年10月,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从10月3日至10月17日的半个月内,国内螺纹钢均价从4772元/吨下跌至3531元/吨,跌幅接近30%。当年,国内螺纹钢的均价从最高接近6000元/吨下跌至3531元/吨,最大跌幅接近40%,这种急速下跌也导致钢企盈利恶化。公开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71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1010.47亿元,同比增长26.1%;下半年风云突变,上述钢企整体亏损164.09亿元,特别是12月当月亏损291.22亿元。

面对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中国启动了“四万亿”基建刺激计划,并在2008年底放开了对房地产的限购限贷政策,基建和房地产的繁荣拉动了钢价的复苏。以螺纹钢期货为例,2009年刚上市时曾经维持在5000元/吨,相比2008年的低谷有较大上涨,重点钢铁企业2010-2011年的利润总额分别接近900亿元。

2015年的钢价下行周期,螺纹钢主力从2014年的2625元/吨一路下行到2015年的1620元/吨,2015年当年的最大跌幅接近40%。当年,钢铁行业亏损645亿元,其中主营业务亏损超千亿元,陷入全行业亏损的境地。

2015 年钢价的下跌主要是因为中国“四万亿”基建计划完成以及房地产调控所带来的需求减少,再加上钢铁企业的无序扩张,粗钢产能从2011年的8.62亿吨上升至2015年的12亿吨,产能利用率由72%下降至67%;此外,再加上主要原材料的铁矿石和焦煤价格持续下跌,由此引发了钢价的急速下跌。

不过,此后螺纹钢主力价格开始上行,一直到2021年上半年的6192元/吨,而支撑钢价复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二是房地产行业的复苏带来建筑用钢铁的增加。

在钢价跌入底部时,中国在2015年11月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改革”,2016年年初出台相关文件,提出用5年压缩1亿-1.5亿吨粗钢产能,并在2018年提前完成产能置换,全国重点钢企的利润达到2863亿元,创近十年来的新高。

自2014年以来,各地开始放开房地产的限购限贷,再加上2015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棚改货币化的相关文件,从而拉动了房地产的新一轮周期,建筑用钢的基本面得到支撑。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除部分房地产商因债务危机导致行业竣工面积未超越2016年外,大部分房企的住宅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均比2016年有大幅增长。供给侧改革的效果立竿见影,2016年,钢铁行业利润超300亿元,实现了扭亏为盈。

总结来看,2008年10月的钢价上涨是房地产+基建的功劳,而2015年12月开始的新一轮上涨也受益于房地产的周期繁荣;未来,随着房地产的拉动作用趋弱,钢价能否上演同样的故事还需要看制造业的拉动作用。

当前行业悲观情绪浓厚,行情处在焦灼的状态。中钢网高级分析师李广波指出,目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并不乐观,接下来的行情主要看平控政策。但同时,他对平控政策的出台和落地个人持怀疑的态度,李广波认为,政策对行情的影响越来越弱。九月份行情走势偏弱,未来下半年没有大的行情,只有阶段性行情,真正的机会看四季度

任向军表示,最近各种利好政策开始发力,特别是对民营经济的实行积极的财税政策,促进我国经济领域全面复苏。虽然我们依然处于世界经济衰退周期下,经济复苏依然很缓慢,很难再次触及经济鼎峰,我们要放平心态,发现行业经济润物细无声的可喜的改变,稳健经营,行稳致远

关于本文:

撰稿/孟代林

编辑/尹 瑞

信息参考/证券市场周刊、敬业集团等,中钢网综合整理

声明:本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如果未标注或标注为非本公众号名称,本公众号将保留追究其相关责任的权利。

[钢铁股票走势今天和钢铁股票走势如何]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8/52510.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