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私有化背后:增长乏力,高度依赖微博
新浪的私有化进程,已经历时半年多。
2020年7月份,新浪收到由New Wave发出的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该要约提议以每股41美元现金的价格收购New Wave尚不持有的公司全部发行在外的普通股。New Wave是一家注册于英属维京群岛、由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控制的公司。
2020年9月份,新浪正式宣布,董事会同时公司被New Wave及其子公司New Wave Mergersub私有化,价格为每股43.30美元,较之前的出价41美元有所提升,总价为26亿美元,预计将在2021年第一季度完成私有化。
截至2020年3月31日,曹国伟持有新浪13.5%股份,有58.6%投票权。其中,曹国伟通过New Wave持股12.2%,有58%投票权。曹国伟于1999年9月加入新浪,先后任过主管财务的副总裁、首席财务官、首席运营官,总裁和CEO等职。
作为门户时代的四大网站之一,新浪的发展轨迹最为坎坷。新浪于2000年4月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新浪网是新浪上市的主要业务。不过,上市的前十年,新浪的业务发展并不顺利,管理层也非常动荡,在公司上市第二年,新浪创始人王志东就被迫离开新浪。随后,新浪的掌门人几经更替,直到2012年8月曹国伟成为新浪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新浪的一号人物才真正稳定下来。
与网易找到游戏方向、搜狐打造畅游和搜狗不同,上市前10年,新浪一直没有培育出新的业务增长点,这一状况直到2009年才出现转机。在曹国伟的主导下,新浪于2009年8月推出了微博,成功抢占了社交媒体这一赛道。随着微博用户数量的猛增,新浪股价也持续飙升,曾在2011年4月触及147.12美元的最高纪录。
近年来,新浪的营收高度依赖微博,尤其是微博中的广告业务。2020年9月28日,新浪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新浪第二季度营收5.077亿美元,同比下降5%;净亏损2540万美元,上年同期净利润5140万美元,总体由盈转亏。营收结构中,新浪微博贡献了76%的收入,其余14%来自金融科技,10%来自门户网站等媒体广告。2020年第二季度,微博共实现营收3.87亿美元,其中,广告和市场营销收入达3.41亿美元,占比高达88%。
现如今,微博也呈现出增长乏力的态势,同时也面临来自短视频平台的挑战。3月18日晚间,微博发布2020年Q4季度及全年财报。数据显示,微博第四季度营收为5.13亿美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290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9510万美元。2020全年总营收为16.9亿美元,同比下降4%,归母净利为3.13亿美元,同比下降36.6%。
用户方面,得益于去年上半年的疫情红利,微博第一季度创下了季度最高月活用户5.5亿。但随着疫情的消散,月活逐渐开始回落,并在第四季度减少至5.21亿,但仍较上年同期5.16亿小幅增长500万。
不过,目前微博仍然是互联网上娱乐明星发声最多、讨论最热烈的社交平台。同时,微博用户正在加速年轻化,根据近期发布的2020年用户发展报告,微博90后用户和00后用户的占比接近80%。此外,微博加大了对视频的投入。2020年7月,微博视频号正式上线,截至目前,视频号开通规模已近百万。
截至目前,微博的最新市值为118.8亿美元,而新浪的市值仅有25.84亿美元,不足微博的四分子一。目前,新浪持有微博44.9%股份,持股市值超过53亿元,超过新浪本身的市值。此外,新浪旗下还有一家A股上市公司天下秀(最新市值168亿人民币),截至2020年9月30日,新浪通过ShowWorld持有天下秀18.4%股权,为第一大股东。此外,微博持有天下秀8.17%股份,为第二大股东。
有业内人士表示,估值低于新浪管理团队和投资者的预期,是他们选择私有化退市的主要原因之一。新浪私有化后,管理团队对公司有更多的控制权,可以大胆调整战略,进行更多尝试、转型。
曹国伟:新浪的私有化不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在宣布完成私有化后,新浪董事长曹国伟向全体员工发布内部信。曹国伟表示,新浪私有化不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是用一个新的架构更好地去开拓未来。
曹国伟强调,私有化之后,以新浪移动为主体的原新浪门户业务将与微博业务更紧密地整合,而新浪财经、新浪金融以及新浪体育等垂直业务将更加独立地发展。同时,新浪未来将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并购步伐,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
以下为曹国伟内部信全文:
新浪的全体员工们:
昨天是新浪股票在美国纳斯达克公开交易的最后一天。在经历了21年的风风雨雨、跌宕起伏之后,新浪公司从纳斯达克退市,成为一家由我和新浪管理层共同控制的私人企业,并改名为“新浪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新浪公司的私有化,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多年来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新浪与微博作为母公司和子公司同为上市公司的这样一个不甚合理的资本架构;另一方面也是为新浪集团未来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灵活性。
新浪公司的私有化对我们目前的业务不会产生任何重大的影响。私有化之后,新浪集团依然是微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以新浪移动为主体的原新浪门户业务将与微博业务更紧密地整合,而原有新浪的一些垂直业务,如新浪财经、新浪金融以及新浪体育等,将更加独立地发展。
与此同时,新浪集团在未来将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并购步伐,实现集团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新浪公司的私有化不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是我们用一个新的架构更好地去开拓我们的未来。希望新浪的全体员工继续努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时代,不做“前浪”,只做“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