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十大炒股平台与正规炒股平台

发布时间:2024-07-03 19:50

 

 

证监会、公安部4月30日联合发布2020年场外配资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图片来源:证监会网站

证监会市场二部副主任刘云峰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关于“打击场外配资活动”的问题时表示,减少投资者上当受骗,既需要查处场外配资平台,也需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压缩场外配资活动的生存空间。

他强调,下一步,证监会将坚决落实“零容忍”工作要求,与公安部等有关部门紧密协作配合,常态化打击场外配资,严厉查处场外配资违法犯罪案件,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全力保障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实现全链条打击

“这些案例中,有的通过开发、销售或使用配资分仓系统软件,为投资者从事股票、期货配资交易开立子账户,并提供高杠杆交易资金,涉嫌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业务;有的涉嫌采用虚拟盘配资方式从事股票、期货投资诈骗活动。”刘云峰介绍。

具体来看,十大典型案例中,有六例为股票配资案。

重庆“撮合网”股票配资案中,平台提供杠杆比例高达8倍的配资资金进行配资炒股。发展代理商招揽配资客户4万余名。2020年1月,重庆市公安机关完成收网抓捕,共取缔配资公司1家、代理商25家,抓获涉案人员153人,对其中52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深圳聚牛汇友股票配资案是迄今为止广东省打击规模最大的实盘场外配资非法经营案。2020年6月,深圳市公安机关在深圳、上海两地开展收网行动,共捣毁犯罪窝点10处,控制涉案人员50余人,刑拘犯罪嫌疑人17人,涉及配资客户4500余人,涉案交易金额达70亿元,实现对配资公司、配资软件开发商和“金主”的全链条打击。

上海厚成股票配资案中,当事人开发“牛千万”“满仓红”“牛莱策略”“牛领策略”等4个配资分仓系统软件,并通过互联网、电话等方式招揽配资客户,提供配资炒股服务,收取配资保证金9000余万元,涉及配资客户2000余人,赚取交易手续费400余万元,涉嫌非法经营罪。

另外三例股票配资案分别为上海“股融宝”股票配资案、广东“时盛网”股票配资案、安徽昊鑫股票配资案。

图片来源:证监会网站

两部门还对两宗虚拟盘配资案的具体操作手法进行了详细披露。

四川“马上涨”虚拟盘配资案中,当事人通过微信炒股群发布高额度、高杠杆配资信息招揽客户,吸引客户在平台上配资炒股,但实际上客户买卖股票委托单并未真正进入沪深证券市场。2020年5月,四川省成都市、重庆市两地公安机关对吴某、杨某犯罪团伙实施统一抓捕,抓获犯罪嫌疑人132人,捣毁犯罪窝点9个,扣押作案电脑150台、手机325部、银行卡1590余张以及大量账本、票据、合同、话术资料等,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受害人2000余人。

陕西“开门红”虚拟盘配资案中,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西安忆美星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利用电话、微信等方式推广“开门红”配资平台,诱导客户注册和充值,以十倍杠杆建仓交易,并收取3‰的建仓费,当交易的股票下跌5%时,业务员会诱骗客户追加投资,下跌7%时,平台会强制平仓;当客户购买的股票上涨卖出时,平台将抽取10%投资盈利作为分成。客户在配资平台上所投入的资金全部进入犯罪嫌疑人个人账户,并未真实流入证券市场,涉嫌股票投资诈骗。截至案发,配资平台共注册623人,涉案金额3900余万元。2020年4月,陕西省西安市公安机关在西安、合肥、阜阳、杭州和苏州等5地市同时开展收网行动,成功控制涉案人员120人,刑拘52人。

另外还有两宗期货配资案,分别为厦门蓝象科技期货配资案、江西氧气科技期货配资案。

图片来源:证监会网站

证监会:持续监测清理场外配资平台

刘云峰指出,2020年,证监会、公安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决策部署,对场外配资违法活动保持“零容忍”,紧密协作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以严打场外配资机构及软件开发商为重点,加大案件查处惩治力度,净化市场生态。

“在各方协同努力下,全年证监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或通报场外配资案件线索89件,配合公安机关查处19起场外配资犯罪重大案件,抓捕犯罪嫌疑人700余人,切断多个跨区域场外配资黑色产业链,有效遏制了场外配资违法活动蔓延。”刘云峰介绍。

刘云峰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关于“对场外配资平台的进一步处理措施”的问题时表示,证监会将持续监测清理场外配资平台,协调有关部门净化网络环境,支持公安机关严厉查处场外配资违法活动。

刘云峰透露,今年5月,证监会将继续组织开展以“警惕团伙作案、勿入证券期货投资圈套”为主题的全国防非宣传月活动,将防范场外配资作为重点宣传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多个渠道集中宣传,提高投资者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编辑:徐效鸿

 

 


 

 

 

 

 

 

 

 

 

27亿“荐股”骗局背后的监管困境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杨智杰

发于2021.3.22总第988期《中国新闻周刊》

一次蹊跷的撤案请求,让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政委李刚察觉到事情反常。2020年3月,一位女士到龙岗公安局报案,称被大连华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华讯”)以荐股的名义,骗取2.8万元服务费。龙岗公安局立了案,但没过多久,报案者又跑来公安局,强行要求撤案。

“一般来说,向报案者正常赔款就好了,(大连华讯)还要求报案者删证据。”李刚多次接触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他敏锐地察觉不对劲,便在公安系统查询,多条报警记录都指向大连华讯。在互联网搜索关键词,不少受害者投诉无门,在社交平台控诉这家公司非法荐股,寻求帮助。

公开信息显示,大连华讯于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是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具有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龙岗警方担心错打民营企业,成立专案组,连续侦查9个月。

2021年1月6日,龙岗警方联合福田警方出动800余警力,突袭福田区大连华讯所在写字楼,对 147 名嫌疑人以涉嫌诈骗和虚假广告罪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对包括公司董事长周垂富在内的12名经营管理人员实施逮捕。

龙岗警方在侦查中了解到,截至目前,大连华讯诈骗案件的受害者超过11万人,涉案金额高达27亿元。近20年来,国内非法荐股案件频发,此案是国内荐股诈骗中涉案金额最多的一起案件。

不得向律师、警察等“敏感”职业推销

44岁的丁薇薇是个“老股民”,2017年,她收看深圳电视台财经生活频道的节目时,注意到大连华讯的一位证券专家在分析股市行情。屏幕下方附上了二维码,专家在微信群提供免费咨询,供投资者参考。

丁薇薇扫码进群发现,将近200人的股票交流群,每天都有助理发截图,内容是大连华讯“荐股名师”推荐的涨停股票,然后有群友回复点赞,一阵欢呼。不仅如此,进群后,三四个客服主动加了丁薇薇微信,每天轮番给她发股票涨停的截图,只是每个人介绍的老师不同,推荐的股票也不一样。丁薇薇最初保持着警惕,她从未在群里说话,也很少回应私信。但她不知道,很多受害者和她一样,从此时已经开始掉入精心设计的陷阱。

观望了一年后,丁薇薇开始相信大连华讯,决定购买会员。“专家在深圳电视台财经生活频道做嘉宾,挺有权威的,它还是新三板挂牌公司,我想应该不会骗人。”丁薇薇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她记得那天是国庆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客服给她打了折,1个季度的会员费是28000元。

李刚介绍,大连华讯投资的套路在业内十分常见——想尽办法兜售证券投资咨询服务费,这是公司几乎所有的收入来源。他们推出“华讯股票”App,年费分为VIP版28000元、机构版76800元、机构VIP版128000元,在App内推荐股票供客户选择,并宣称等级越高,推荐的优质股越多。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制定了一套如同工业流水线的骗局,环环相扣,分工明确,引诱投资者上钩。

拉股民进微信群是第一步。除了与电视台合作,龙岗警方侦查发现,大连华讯还曾在百度、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广告,以“免费领取三只金股”为噱头引诱股民填写个人信息,业务员联系上股民,将其拉入股票交流群。此外,龙岗警方从该公司员工的口供和裁判文书网了解到,公司还会购买股民信息,但是1月7日警方到达公司时,一些信息已被删掉,暂时无法获知购买渠道。

公司选择股民也有意避开风险。一位员工向警方交代,公司在培训时有一套完整的话术教给业务员,包括如何应对客户提出的各种疑问,并强调不得向律师、记者、警察等“敏感”职业推销,因为他们的法律意识比较强,比较难搞。“一般而言,公司会选择对股市了解不深的股民,这些人有闲钱,想炒股,但对股市高抛低吸等操作不了解,公司利用其中的信息不对称,忽悠股民购买‘高开股’。”李刚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推荐给股民的涨停股票,多是“高开股”。龙岗警方介绍,每天9点15分到9点25分,是国内股市的集合竞价时间,可以看出当天的开盘价,对比前一天行情,便能基本确定涨跌的股票。“专家”会选择几只高出5个点左右的股票,在9点28分左右让业务员推荐到群里,此时股民已经来不及购买。9点30分,股市开盘,这些股票大概率都会涨停。

“专家”大都有名无实。大连华讯公开称,公司有85位专业研究员,26位国家顶尖分析师,80%以上的员工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实际上,龙岗警方了解到,公司仅4名员工有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直接对接客户的员工,许多只有初高中学历。收网后,李刚问其中一位荐股老师的炒股水平如何。对方坦言“水平不行”,去年疫情期间,他帮公司老板炒股,赔了2700万元。

为了让股民缴纳服务费,公司员工会违规承诺收益。据报道,业务员承诺,公司开发的App会利用大数据选股,1个月可以赚取1至3倍的利润。为了逃避监管,业务员往往通过微信语音或者电话的方式告知股民,事后公司也可以矢口否认。大数据选股本身也是一场骗局。一名负责App研发的员工向警方交代,App上推送的股票其实还是人工筛选,App不过是个载体,宣称大数据算法只是为了显得更高端。“反正我自己是不会买的。”该员工表示。

在“名师”的远程推荐下,丁薇薇投入10多万元买进一只“黄金股”。原本持有的“中科曙光”“中国软件”“宁德时代”等股票正连续下跌,老师劝她止损,赶紧解套。但过了一段时间,“黄金股 ”只是涨几个点,并没有如承诺所言涨停,丁薇薇预估形势不对及时抛售,随后这只股票便一路大跌。此前解套的三只股票,不到3个月却翻倍大涨。丁薇薇跑去质问客服 ,对方却说,“我们的老师很厉害,你要相信老师,严格跟着推荐操作。”

李刚从大连华讯员工处了解,这一步用公司的行话叫“降温”。买会员前,业务员在群里晒涨停的股票,发会员转账单和盈利截图,让股民热情高涨。一旦股民上钩交钱,业务员马上降温,只从东方财富网等平台找一些四平八稳的股票扔给客户。一位受骗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公司表示,购买会员后7天内不满意,可以申请退款,“但是这期间他们很小心,推荐的都是不温不火的股票,涨几毛钱,第二天就让我卖掉”。

承诺的收益难以兑现,股民们花了钱,才意识到这是骗局。有股民投诉客服,对方先是百般拖延,用一套“维稳”话术安抚——“现在行情不好,再等等,后面肯定会涨起来。”若是有人强硬要求退款,风控合规中心便登场——以部分或全部退还服务费的方式,让受害者签署和解协议,并要求其删除华讯App和全部聊天记录,避免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

龙岗警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经初步统计,像丁薇薇这样受大连华讯欺骗的投资者,已经超过11万人,以30~50岁的中青年居多。目前警方仍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受害者,并征集案件线索。

“我们公司就是骗傻子客户的钱”

3月1日,大连华讯投资发布股票停牌公告称,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以涉嫌诈骗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目前该案件仍处于侦查取证阶段。

李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大连华讯的套路能否被认定为诈骗罪,司法界仍有争议。有法学教授曾提出,该公司行为可以算是虚假的营销手段,尚不能被认定为诈骗类刑事犯罪。但是龙岗警方侦查发现,周垂富从担任公司董事长开始,就没有从事正规的荐股,而是以此做掩护进行诈骗。

大连华讯成立于2000年,周垂富为法定代表人,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此次深圳警方查处的是位于福田区财富大厦的深圳分公司,龙岗警方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这里名义上是分公司,实则为总公司的主要办公场所,大连华讯在大连实际上没有总部。

该深圳分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也是从这时起,周垂富正式加入大连华讯。在此之前,周垂富是深圳大赢家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赢家”)法人代表。大赢家自2006年成立以来,成为深圳市政府认定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重点软件企业,2007年~2009年,连续三年获得深圳市政府高新企业科技研发投入资助,也是获得咨询牌照的合法机构,在北京、南京等多地有135家代理加盟机构。

但是,该公司曾以荐股的名义,让股民购买软件,以电话通知股票买卖,口头承诺收益,诱骗股民缴纳会员服务费。周垂富在网上刻意营造股坛神手的形象,多次以“大赢家周垂富”“股博士周垂富”等名称发表股评文章。2010年,135名投资者实名举报大赢家,被大赢家骗取的金额从几千元至20万元不等,总额超过500万元,股票损失总额则超过1000万元。界面新闻报道,多名大赢家员工因诈骗被判刑,但老板周垂富始终都能安全脱身。

大赢家后改名为华股财经,由大连华讯投资运营。两家公司高管基本为一套人马运营,办公地点也在同一个写字楼。龙岗警方侦查发现,在大连华讯公司内部一个交流群里,一位员工称“你们几个先讨论一下怎么骗客户钱。”有员工向其他朋友坦言,“我们公司就是骗傻子客户的钱,就是没有文化没有常识的才会买这些产品和服务。”还有人在聊天中感慨,“我感觉我们的客户太可怜了。”

据天眼查统计,大连华讯在国内有19家分公司,但其中16家已经处于注销状态。2017年以后,多地分公司因未取得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的员工对外提供投资建议、咨询中存在广告宣传不实和误导性信息等多种违规行为,被大连、北京、南京、西安、郑州等多地证监局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我们认为,从大赢家到现在,周垂富团伙就没有做正常荐股经营的事情,就是拉人头骗股民的钱,从这点考虑,我们认为(大连华讯)现阶段的实践都应该是诈骗。”李刚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股神”“黑嘴”的新套路

非法荐股多年来屡禁不止,荐股的方式也从电话、短信进化到了微博微信群、直播间。

2020年8月,证监会发布《关于防范利用微信群、QQ群等“非法荐股”骗局的风险提示》中明确提到,有不法分子利用微信、微博、网络直播室等互联网工具或平台进行“非法荐股”活动。

事实上,像大连华讯这样具有证券投顾资质的公司进行荐股诈骗的情况不多见,更多是没有相关资格的团队非法荐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属于特许经营,未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该业务。

除了常见的骗取高额服务费,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证券交易争议解决法律事务部主任王营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另外常见的套路是利用时间差抢帽子交易(股市中一种投机方式,指机构或者个人先低价购入股票,再公开推荐,股价抬高后迅速抛出赚取利润)的“股神”“黑嘴”荐股,与上市公司实控人、大股东联合帮助套现的“微信群荐股”,以及推荐不受保护的“原始股”“外盘股”等。

《证券日报》曾调查,一些机构或者个人声称与部分游资、私募有来往。在他们的描述中,“游资透露消息给荐股平台——游资打榜——荐股平台以此证明自己专业能力”,已经成为一条产业链。而产业链的最后一环,投资者入坑集体建仓后,游资获利出逃,留下一地“韭菜”。

近年来最为知名的案件,是2019年原上海广播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知名主持人廖英强被警方刑拘,这是证监会处罚的非特殊身份主体从事“抢帽子”市场第一案。廖英强利用其知名证券节目主持人的影响力,在其微博、博客上公开评价、推荐股票,推荐前使用其控制的账户组买入相关股票,荐股后的下午或次日集中卖出。最终,证监会决定没收其违法所得4310多万元,并处8620余万元的高额罚款。

此外,中国证监会曾指出,一些所谓“股票专家”还会以荐股为名,实际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如诱骗投资者参与现货交易(贵金属、艺术品、邮币卡等)或境外期货交易,牟取非法利益。

广东人李明远是一名程序员,他自认为是聪明人,却在荐股群购买数字货币,被骗走了所有存款。去年9月,他加入一个由“朱雀财经”发起的股票交流群,客服每天发“专家”魏名阳推荐的股票截图。12月底,套路升级,荐股平台从微信群转到了“ZT交易所”的App,魏名阳每天直播。今年1月初,魏名阳建议,最近股市低迷,可以买数字货币。平台将上线多个币种,股民把钱存到户头并购买,货币上市后在平台转卖获利。李明远明知有假,却尝试花一两千元认购,转卖后获得了多达两倍的收益,并且顺利提现。“我想他们不会那么快收割。”李明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试了三次后,第四次他抱着侥幸心理投入了8万元,但是当晚,管理员称这个数字货币要推迟10天上线。

“我当时就反应过来,坏了,被骗了。”李明远说。他立即报警,但是没有证据证明这是骗局。没过几天,平台又上线一个新币种,李明远盘算再花4万元买币,转卖拿到收益,就能把此前8万元本金收回。他成功卖掉了货币,平台显示账户金额为12万元,但提现后,收款人却变成了陌生人。李明远马上联系客服,对方称平台数据被篡改,要耐心等待。但是第二天,李明远就被踢出了群聊,微信也被一位助理拉黑。

他写了一篇控诉文章《所有积蓄被骗光,朱雀财经股票推荐群让你体会什么是倾家荡产》,在知乎上引发许多受害者的共鸣。目前,李明远建了一个朱雀财经受骗者交流群,目前群里已有300多人,遍布新疆、山东、广东、上海等多个省区市,涉案金额达一千六七百万元。目前,受害者在多地公安部门报警,案件还在立案侦查中。

龙岗警方曾破获了一起类似骗局。2019年10月,龙岗公安分局宝岗派出所抓获一个诈骗犯罪团伙,该团伙通过网络黑产购买个人手机号码,业务员以荐股为由撒网式添加微信好友,将其拉入股票交流群。有人扮演“专家”授课,诱导客户投资期货指数。一旦有客户有投资意向,嫌疑人就会引诱到“比特海洋”的虚假平台购买“A50指数”,再暗中由后台操作涨跌,将客户投资洗劫一空。一位受骗者曾被拉到一个30人的交流群,事后被警方告知,除了自己,其余29人全部是托儿。

如何监管“杀猪盘”

李刚注意到,多年来,非法荐股套路换汤不换药,但受害者的规模却正在变大。

“以前诈骗光靠语音,很难有图有真相。微信群相当于一个封闭的空间,烘托氛围,对方更容易给人洗脑。”李刚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有图有真相的东西可以极大提升股民对内容的信任,因此受骗规模会成几何级增长。不过李刚强调,工具是无罪的,只是被人利用了而已。

中国证监会对非法荐股多次整治,近十年来,几乎每年都会爆出荐股诈骗的相关案件。2017年6月,武汉警方曾组织1000多名警力,抓获了808名荐股诈骗涉案人员,查扣涉案电脑800余台、手机2000余部、银行卡3000余张,这是全国打击利用非法互联网金融平台实施诈骗犯罪中,查获涉案人数最多的一起案件。

非法荐股为何屡禁不止?王营认为,国内证券市场在某段时间“消息市”“政策市”流行,以致股民内心对所谓的利用“内幕信息”等短期赚取巨大利益的违规事件深信不疑,很多投资者找到投顾机构,往往要求直接推荐能赚钱的股票,不在意复杂的投资理念和技巧。“因此部分投资者和非法荐股机构的需求一拍即合,只要投资者的非法需求大量还在,非法荐股就很难根治”。

“在监管上,可以禁止‘大V’组织投资者联合建仓、直接为会员做投资顾问等行为,但却没办法阻止投资者自身对‘大V’的信任以及对股市的不甚了解。”北京天同律师事务所顾问何海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提到,这是目前荐股行为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网络平台也在推波助澜。王营指出,平台的漏洞包括,推荐一些股评软件广告,股民打开某些股票资讯网站,便弹出相关广告链接或App下载链接。“这些链接往往没有经过审查,跟原来魏则西事件中医药竞价非常相似。”王营认为,一些网络平台也需要对此类广告加强监管和审查,否则就相当于把“毒蛋糕”送到股民手中。

去年3月1日实施的新《证券法》,加强了对非法荐股等操纵证券市场的处罚力度。法律责任上,罚款由原来的“没一罚五”调整为“没一罚十”,罚金上限由原来的30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对直接责任人的罚金限额由60万元增长为500万元。

证监会多次提示投资者警惕“庄家”“大V”联合诱骗和“杀猪盘”风险,并部署派出机构启动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多地也清理了一批违法平台和股市黑嘴。但是非法荐股的监管难度仍然很大,一位券商营业部负责人曾提到,近年来,监管层对非法荐股的打击力度逐渐增大,精确度也日益提高,但由于非法荐股具有流动性强、隐蔽性高、法律适用性存在分歧(涉及跨国犯罪)等特点,打击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希望有关部门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同时加大处罚力度,对违法行为绝不姑息。

(实习生朱颖莎对本文亦有贡献。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丁薇薇、李明远为化名)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十大炒股平台与正规炒股平台]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7/51381.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