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和“傻瓜”相提并论,似平不可思议,相互矛盾。
美国有部电影叫《阿甘正传》,描写一位有点憨傻的男人在现实世界中总是取胜的故事。故事虽有一些荒诞,但它向我们说明,在这个人人都聪明的世界上,智性并不一定总能取胜,而混饨的思维反而高出一筹。从这个意义上说,炒股高手并不是真正的“傻瓜”,而是超越了一般的智性层面,升华为更高级的混沌层面的智慧者而已。
在股市炒作中,化智性为混沌,实际上就是把认识股市和认识人性的各种繁杂的智性,转化成更高一级的真理,把握相对中的绝对,有限中的无限,有条件中的无条件。被转化成混沌的智性,往往更靠理性的整体性直觉,和对股市的“醒悟”来认识股市的。它是一种更直观,更整体性的智慧,超越了普通股民的智性,因而,总能使自己对股市的认识和判断能力,超过普通投资者。
说起高手的混沌和“醒悟”,其实并不是什么玄妙、神秘的东西,更不是迷信或高不可攀的思维状态。我们知道,艺术家的顿悟、科学家的灵感,以及哲学、宗教经验中,都有这样的体验,虽说名称各不相同,但其机理是一致的。都能从具体、有形、无序的客观现实里面,直接抽出其根本的筋脉,直达事物的内核。
股市中有“搏傻”一说。股市与赌场的区别在于,后者全凭运气和胆量,而前者基于理性分析。但股市毕竟也有投机的一面,在具有一定投机性质的股市里,有时全凭理性分析也是不全面的。百分之百地依据理性分析,有时会抑制自己的灵感,而这种灵感常常又是从理性分析中得来的。这听起来有些矛盾,但事实就是如此。因为理性会有多个不同的层面,有些层面会滋长着正确的灵感,而另一些层面又会抑制它。因此,过于理性,会使投资者在市场中畏手畏脚,裹足不前,对灵感都会左顾右盼,以至丧失机会。所谓“搏傻”,其实并不是盲目地下单,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它恰恰是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行为,是对理性的一种肯定和超越,因为如果只有理性,就永远不会行动,股市是有风险的,理性就会告诉我们,什么都不能买。因此,从这个意义说,搏杀是理性付之实施的有效外延。他们之间并不矛盾。搏傻并不傻。
所以股市高手的“傻”并不是无知懵懂的傻,而是基于理性的混沌思维的行动方式。
对股指底部和顶部的判断,以及各种形态的平台整理后突破的方向,技术指标是真是假,技术图形是可靠还是骗钱,传闻消息和信息可能蕴藏的含义,管理层可能出台的调控政策,主力操作的意愿等等,很多都似是而非,似有似无,对于这么多因素构成的综合作用的判断,仅凭理性分析还是不够的,往往在关键的方向取舍上,还要依靠整个脑力系统混沌运行所产生的直观或顿悟,用新一层的境界超越一般智性,在股市中,这类高手是少数、但这个境界应是每一个投资者追求的目标之所在。
搏傻的前提是,市场上还有大量比你更傻的人买你的股票。因此搏傻并不拘泥于某一种具体的操作方法,有时股价越升越去“傻”买;有时又是越跌越买;有时是越升越卖,有时是越跌越卖。其关键还是抓住了市场的本质。比如有时为什么要越升越买呢?因为有时可能会有新的炒股思路在股市中出现了,并还未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识,因此其上涨前途是有潜力的。有时又为什么要越跌越买呢?因为可能判断出底部近在眼前或主力砸盘吸货的质。与此相反,也可类推。因此搏傻并不是盲目,而是基于理性分析的勇敢行为。高手也是勇敢的。
重上五线金不换
重上五线金不换。图中的A点处是日K线重新回到五线之上(5、10、20、60、120日价格平均线),这是买入机会。股价到了C点处,就不是在五线之上了,应该叫做(5、10、20日均线)三线之下,这里不但不能买入,反而应该卖出。B点是重上五线金不换,应该买进。股票买卖就这么简单;更深的道理还有,比如下一轮涨势的领头羊是谁?通过五线之上的速度和角度分析,我们基本上能抓个八九不离十。
上图为K线图,按照“重上五线金不换”的原则,A点处是买入点,这是不会错的。收盘价能买吗?当然能买,因为五天前它的K线不是五线之上,最近四天才能说是五线之上,所以最近四天都是买入机会,就这么简单。
当然,这仅仅是股价形态上的判断,更重要的是主动性买卖量分析。通过微能量分析发现,以上两股的主动性买入量大大超过主动性卖出量,后市坚决看涨。
小结:
在一只股票上涨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下跌段,它不可能一直处于五线之上,而一只股票能够上涨的部分,却又都是在五线之上(超跌反弹或者逢低买进不是俱乐部技术),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当股价下跌完毕,判断主力没有出局,且股价重上五线的时候,就是一个很好的买入点位,我们称这个买入法为 “重上五线金不换”!当然这还要结合大盘情况,个股能量强弱情况、甚至基本面等综合研判,但在股价形态上,我们就是这么把握的,这样可以使得我们的操作变得比较简单有效!大道至简!好的招数往往很简单,“重上五线金不换” 就是这样的!
当然,这仅仅是股价形态的判断,更重要的是主动性买卖量分析。
所谓主动性买入量是指:股价上升,是因为有人以卖一、卖二、甚至卖三的价格买入股票,这种成交量称为“主动性买入量”。如果有人在买一、买二或买三不加价买入,这叫“被动性买入量”。如果有人以买一、买二或买三的价格卖出股票,这种成交量称为“主动性卖出量”。
主图指标:
HJX:=MAX(MA(C,5),MAX(MAX(MA(C,10),MA(C,20)),MAX(MA(C,60),MA(C,120))));
M20:=MA(HJX,20);
DRAWBAND(M20,RGB(0,0,0),HJX,120);
MA5:MA(HJX,5),COLORMAGENTA;
MA3:MA(HJX,3),COLORBROWN;
DRAWTEXT(CROSS(C,HJX) AND CROSS(C,MA5) AND CROSS(C,M20),L,'重上五线'),COLORYELLOW;
黄金线:IF(HJX>=MA5 AND HJX>REF(HJX,1),HJX,DRAWNULL),LINETHICK3,COLORYELLOW;
MA10:MA(HJX,10),COLORGREEN;
STICKLINE(C>=REF(C,1) AND C>HJX,H,L,0,0),COLORRED;
STICKLINE(C>=REF(C,1) AND C>HJX,C,O,3,1),COLORRED;
STICKLINE(CHJX,H,L,0,0),COLORCYAN;
STICKLINE(CHJX,C,O,3,0),COLORCYAN;
喜欢小编分享的文章可关注公众号越声攻略(yslc688)加入实战解盘特训营,更多股票技术分析方法及操作技巧值得你学习!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声明:本内容由越声攻略提供,不代表投资快报认可其投资观点。
有点遗憾,
第三根大阳线就这么夭折了。
都说,
一根大阳线,千军万马来相见;二根大阳线,龙虎榜上机构现;三根大阳线,散户追高不听劝...
如果今天再成功收一根大阳线的话,那可想而知,市场情绪会被点燃到什么样。
但现实就是这么遗憾,
接下来,市场何去何从呢?
不妨看看那些判断牛熊的指标都给了什么信号~
01
网络搜索量
先说大家用的最多的微信,
肉眼可见,5月底以来,微信上关于“股市”的搜索量在持续增加。
再看下百度搜索,
也出现了一波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
大家对股市的关注度在悄悄回升,好现象。
02
新增开户数
这是“单月”新增开户数和沪深300的对比,
波动太大,趋势不明显。
所以,我们处理下数据,
用“3个月的平均值”来代替。
这下,趋势明显多了。
2021年春节,市场见顶后,新增开户数也是持续下滑的。
什么时候见底呢?
看两个蓝框圈出来的地方。
“新增开户数的3个月移动平均线(红线)”在2022年底见底,而且这个底部和2018年底差不多。
如果把“新增开户数的3个月移动平均线(红线)”作为一个判断指标的话,市场情绪的最低点可能已经出现了。
03
市场成交量
先强调一点,
随着股市扩容,两市成交额也是变大的,所以单看成交额意义不大。
换手率 = 成交额 / 市值
这么一变换,股市扩容导致成交额变大的影响就消除了。
红线是2000年以来,A股换手率的变化。
也有一个肉眼可见的底部,大概在0.7%附近。
2005年牛市启动前夕,2019年牛市启动前夕,A股换手率都跌到过0.7%附近。
2015年牛市启动前夕更惨,跌到了0.5%附近。
现在,A股换手率还在1%上方,从成交量的角度来说,离最差情况还有一些距离。
04
两融
底部指标嘛,我们主要看融资交易的占比。
红线是融资交易占A股成交额的比例,
肉眼可见,去年4月和10月的两波大跌中,融资交易占比已经跌破2018年的底部,现在已经触底回升,但位置上仍和2018年底部差不多。
不过,融资买入额的最低点,比2018年底可高不少。
这可能和市场扩容,券商两融业务发展有关吧。
相对来说,“交易占比”比“绝对买入金额”更有参考意义。所以,从“融资买入”的角度来说,市场情绪的最低点可能也看到了。
05
资金心态
看券商ETF份额的变化就可以。
上面红框是2018年底部前后券商ETF的份额变化,
也肉眼可见,不管震荡,还是拉升,证券ETF的份额都在增加。
下面蓝框是现在券商ETF份额的变化,
提前抄底押注大牛市的资金没有,做波段的资金倒是不少,证券ETF刚拉上来,波段资金就树倒猢狲散,这届基民不行啊,对牛市没有信仰...
拉长时间来看,
大家对新一轮牛市的信心一直不是很高。
2022年4月、10月的两波大跌中,也有部分资金抄底证券ETF,但规模都不大,行情涨上去之后也都选择了落袋为安。
06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3年滚动年化收益
更新下这个指标,
最新数值是“-2.56%”,离“-10%”的底部又靠近了一步。
之前我们说过,
“即使指数不涨不跌,保持到春节,因为3年前对应的是2021年春节,那‘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3年滚动年化收益’也会跌倒-10%附近”。
7月28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收盘价是9730.08。
2021年2月10日,最高点时,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收盘价是13231.44。
(9730.08 / 13231.44) ^ (1 / 3) = -9.7%
保持现有点位不变,到春节时,“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3年滚动年化收益”也会跌倒-10%附近。
也就是说,从空间上来说,行情调整的其实已经很充分了。
07
估值
红框圈出来的几个是“PE跌破2018年最低点PE”的品种,
中证500、半导体、中证医疗、新能源、军工、银行、券商,在这波回调中,PE都跌破了2018年的最低PE。
沪深300,最低时,离2018年最低PE一步之遥。
创业板、Wind全A,最低时,离2018年最低PE差10%左右。
从杀估值的角度来说,大部分品种,甚至全市场的估值泡沫都被杀的七七八八了。
白酒可能是个例外,这一波中证白酒的PE最低是26.29倍,比2018年最低PE(18.47倍)还高了40%多。
涨幅上,
看蓝框圈出来的几个,
Wind全A、沪深300、创业板、新能源、银行,现在的PE较最低PE涨幅都没超过20%,虽然行情涨了一些,但其实涨幅并不是很大。
08
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
这也是一个挺有用的指标,
回顾历史,
2014-2015、2017、2019-2020年,股市上涨都伴随着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的回升。
2015年下半年、2018年、2021-2022年股市的调整,则伴随着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的下滑。
去年底以来,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开启了新一轮回升,如果这个趋势能持续下去的话,借鉴历史,股市大概率也可能支棱起来...
09
总结
总结一下,
(1)看市场情绪的话,网络搜索量、股市新增开户数、融资交易占比,都提示:情绪的最低点可能已经过去。
换手率指标倒是显示,市场还没见到最低成交量。
(2)看宏观数据的话,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已经开始触底回升,借鉴历史,如果趋势能持续下去的话,股市大概率也可能支棱起来。
(3)看“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3年滚动年化收益”的话,全市场调整其实已经比较充分,保持现有点位到明年春节,这个指标将见到“-10%”的大底;看“估值”的话,除了白酒,其他品种的调整也都算比较充分了。
(4)但看资金心态的话,大家对新一轮牛市普遍信心不足,抄底证券ETF的资金主要是冲着“做波段”去的,刚涨上来就撤了。
这个其实也好理解,
借鉴2018年底部前后的经验,
2019年元旦后,行情就起来了,但关于“股市”的搜索量直到2019年3月才突然暴涨。
从“行情启动”到“赚钱效应出现”需要一段扩散的时间。
最后,
大家对这波行情怎么看呢,
会不会再来一根大阳线点燃市场情绪呢?
如果没有,那行情何时才会真正启动呢?
不妨评论区讨论下~~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7/51364.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