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浪股票首页与股票600993

发布时间:2024-06-03 04:04

由新浪开启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热潮,如今似乎已经走到尾声。

7月6日晚,新浪宣布,公司董事会收到由New Wave MMXV Limited(以下简称New Wave)发出的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

该要约提议以每股41美元现金的价格,收购新浪全部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该交易对新浪估值为26.8亿美元。而在两天前,新浪股价仅为36.67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新浪董事会只是收到了New Wave发出的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尚未就如何回应此要约而作出任何决定,不承诺最终将达成私有化交易。

消息公布后,新浪股价大涨。截至收盘,新浪涨幅10.55%,股价报40.54美元,非常接近私有化价格41美元,目前总市值约为26.51亿美元。

曹国伟的资本运作

公开资料显示,New Wave是一家由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控股、注册于英属维京群岛的公司。

公司CEO通过控股子公司回购股份乃至私有化很常见,但曹国伟提出此番以41美元/股、溢价11%的价格回购,似乎表明了决心。

但如果纵观曹国伟任职后的一系列资本操作,不难发现,早在五年前,他早就有了将新浪私有化的打算。

2015年,时任第一大股东的曹国伟以41.49美元/股的价格,认购新浪公司1100万股新发行的普通股,总价约为27亿人民币。

此举被外界解读为,新浪或将私有化。独立IT评论人洪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曹国伟大笔增持新浪公司股票,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新浪私有化,之后回到国内上市。“曹国伟现在是第一大股东,话语权也是最大的,能够带领小股东一块受益。”

新浪管理层一向喜爱资本运作,财务会计出身的曹国伟则擅长以各种技巧让公司躲避风险。

2005年,盛大陈天桥试图恶意收购新浪,曹国伟抛出“毒丸计划”成功阻击。此后,基本上新浪的重大资本操作一贯由他亲自操刀。

2009年,曹国伟刚出任新浪CEO不久,即以1.8亿美元的价格,购入新浪约9.4%的股份,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获得公司的实际控制权,解决了此前困扰新浪多年的大股东之争。

据新浪2019年年报显示,曹国伟对新浪持股13.5%,投票权为58.6%,是名义上的第一大股东。

如此精于算计的曹国伟,竟舍得花大价钱,做看似亏本的买卖,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被低估的新浪市值

作为中国首批互联网公司之一,新浪公司旗下核心业务包括门户新浪网站、手机新浪和社交媒体微博。

2000年4月,新浪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正式挂牌交易,成为中国最早一批赴美上市的科技公司。与同时期的网易、搜狐并称为互联网三剑客。

在经过10年的发展后,新浪股价曾于2011年4月达到147美元的历史高点。但随着门户衰落和新兴的媒体形式崛起,自2018年后,其股价持续下跌,近期则在30-40美元附近徘徊。

而新浪与微博的业务分化,更是直接瓜分了原本不多的美股市场,众所周知,微博目前是新浪最值钱的资产。

2012年底,新浪进行公司架构调整和人事变动,形成门户与微博两大业务体系并立的局面,并由王高飞出任微博CEO,着手对微博进行商业化。

2014年4月,新浪将彼时风头正劲的微博分拆上市,同样挂牌纳斯达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新浪市值甚至低于所持微博股票的价值,截至目前,微博总市值为98亿美元,新浪为26亿美元。

另一个可以印证新浪被美股市场低估的侧面情况是,新浪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19.79%的天下秀目前在A股“风生水起”,总市值超过300亿元人民币,约为新浪的1.6倍。

说到底,微博部分资产仍属于新浪、国内知名度也不低,怎到了美股市场却反响平平,曹国伟当然不服。

此前,针对为何多次增持、投资新浪的问题,曹国伟曾回答称,“我们都知道市场变化很快,股票市场的变化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也变得很快,股价会由于各种原因波动,但我的投资就是因为觉得公司长期会有很大的增长潜力。而且,如果你看公司的资产的话,会发现这项投资也不是很贵。”

截至2020年3月31日,新浪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总额为27亿美元,接近曹国伟给出的26.8亿美元报价、高于消息未公开前新浪24亿美元的股市总价。

换句话说,就曹国伟本人而言,私有化新浪的这笔生意并不亏,甚至在回国上市后,新浪还能得到大于24亿美元的重新估值,再捞一笔。

浪潮拍向何方?

由瑞幸暴雷引发的中概股回归潮愈演愈烈,新浪作为首批赴美上市的互联网企业,也随着时代的潮水翻涌归来。

事实上,新浪并非今年第一家收到私有化要约的中概股。此前,58同城宣布已接受投资财团的私有化协议,投资财团将以每股美国存托股56美元购买58同城已发行股份。

而相较于网易选择在香港二次上市,并且市值屡创新高,曹国伟此番选择直接私有化退市,多少令人不解。这意味着新浪如果重新在国内上市,最有可能的选择将是科创板或者创业板。

此外,在剔除微博之后,新浪其他业务似乎没有多少能拿出手的。新闻品类再也没有推出更有影响力的产品,在移动互联网进入直播和短视频时代后,新浪同样慢了半拍。

根据财报,新浪门户业务2019年全年收入仅为4.23亿美元,而亏损高达3.84亿美元,亏损额自2017年开始不断扩大。新浪财经、绿洲等多个分支也只是襁褓中的婴儿,难以扛起复兴重任。

疫情期间,新浪最核心的广告收入再度受到重创。一季度,新浪公司营收4.35亿美元,同比下降8%。其中,广告业务营收3.1亿美元,同比下滑20%;非广告收入1.25亿美元,同比大增44%,非广告收入主要来自新浪金融的贷款业务。

另一方面,随着B站、抖音快手等产品的崛起,商业化变现乏力的微博也遭遇挑战。如果无法改善局面,微博以及新浪的前景恐怕只会更为不乐观。

对于新浪公司来说,私有化不只是旧时代的结束,也是新生。不知深谙资本运作的曹国伟能否带着新浪奔涌入海?

编辑:沈寂

转载|商务合作|进入读者群

加时代君微信:Time-weekly

 

一、融资盘持续流入 沪指重心下滑

上半周沪指跌0.2%,创业板指涨0.1%,两融股票加权价格指数跌0.6%,日均成交金额为1.04万亿元,较上周的日均值增加4%。本周前两个交易日两市融资余额为15167亿元,较上周净流入97亿元,增幅为0.3%。其中沪市净流入44亿元,深市净流入53亿元。周一至周二连续净流入81亿元和16亿元,周三大盘震荡横盘,估计净流入20亿元,下半周流入减缓,全周估计净流入100亿元。上周净流入143亿元,三月以来融资盘净流入289亿元。

上半周沪指重心下滑,60天均线受挑战,中特估概念及金融地产、钢铁水泥等蓝筹全面走弱拖累指数。荣盛石化受消息刺激,带动化纤及石化板块反弹。CHatapt热点开始分化,以金山办公、寒武纪和中芯国际、中微公司为代表的科创板指数大落大起。继百度、华为宣发AI大模型之后,阿里在本周二也公布将组建设立六大业务集团,其中包括阿里云智能,消息再次带动相关板块活跃,周三科创板指数创出自去年底以来的新高。两融市场的相关板块换手率也创出峰值,但在没有增量资金进一步流入的背景下,极高换手的局面难以维持。

另一方面中成药和医疗服务、白酒、肉类、旅游板块开始再度走稳,市场情绪也带有防守意味。投资者近期也可采取防守策略,适当降低交易节奏。

上半周全市场的日平均维持担保比率为277.5%,与上周基本相同。

上半周北上资金净流入40亿元,周一净流出7亿元,周二至周三连续净流入4亿元和43亿元。沪股通流入36亿元,深股通净流入3亿元。上周北上资金净流入110亿元,三月以来北上资金净流入289亿元。

上半周北上资金的流入强度稍弱于融资盘,两者合计净流入137亿元,上周两者合共净流入254亿元。

上半周南下资金净流入港股市场102亿元,上半周恒指涨1.4%,恒生科技指数涨0.5%,三月以来南下资金净流入港股市场643亿元。

二、换手加快 局部热点持续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为1762亿元,日均值为881亿元,较上周的日均值增加10%。融资买入额占两市成交之比为8.2%,较上周的8%继续上升。融资买入与融资余额之比为5.9%,较上周的5.4%上升。市场板块分化明显,龙头带动性强,融资盘开仓追逐热点的力度有所增加。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偿还额为1666亿元,日均值为833亿元,较上周的日均值增加7.6%,调仓换股同步跟进。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交易占比为16%,较上周的15.8%继续上升。折算成一周的换手率为57%,较上周的53%上升,保持相对较高的换手。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板块融资盘流入最多的是软件服务24.1亿元,5G8.1亿元,电商互联网8.1亿元,通信设备7亿元,电力6.2亿元,芯片6.0亿元,传媒5.9亿元,电子5.1亿元,军工4.8亿元,化工4.2亿元。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个股融资盘流入最多的是长江电力4.61亿元,三六零4.16亿元,软通动力3.34亿元,恒生电子2.95亿元,同花顺2.95亿元,工业富联2.83亿元,紫光国微2.7亿元,昆仑万维2.48亿元,世纪华通2.41亿元,新易盛2.36亿元,中际旭创2.27亿元。

三、奥飞数据融资盘小幅流入

奥飞数据(300738)近期震荡反弹,融资盘小幅流入。上周四和上周五的融资买入额分别为0.8亿元和1.3亿元,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分别为1亿元和0.9亿元,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盘净流入0.2亿元。

根据安信证券研报,奥飞数据是华南地区领先的IDC服务商,在北京、广州、深圳、海口、南宁、廊坊拥有12座自建数据中心,可用机柜数达到22,000个,同比增长29.41%。随着公司数据中心业务逐步释放,在可用机柜数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机柜上架率持续提升,数据中心业务持续向好。

奥飞数据自2019年开始,相继与快手、阿里、百度签订数据中心合作合同。2022年2月28日,公司再获百度9.5亿元大额订单,就廊坊固安数据中心项目达成合作,公司将向百度提供1850个定制化高功率数据中心机柜的服务能力,在2022年7月31日前交付机柜数为850个。通过绑定大客户,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在数据中心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奥飞国际网络以香港为核心节点,通过搭建海缆资源网络,互联公司东南亚、欧洲和美洲节点,与全球各互联网热点区域主流运营商实现IP互联和资源覆盖,同时享有国际海缆AAE-1带宽和长期使用权。2021年奥飞国际实现营收2.41亿元,海外市场未来将继续成为公司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2.70/15.34/19.2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3/2.08/2.40亿元。

四、马应龙融资盘小幅流入

马应龙(600993)近期小幅调整,融资盘小幅流入。上周四和上周五的融资买入额分别为0.14亿元和0.08亿元,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分别为0.15亿元和0.1亿元,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盘净流入0.1亿元。

根据国海证券研报,马应龙拥有八宝名方并创新衍生出了八宝眼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麝香痔疮栓、龙珠软膏、八宝眼霜等多种主导产品。其中,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麝香痔疮栓在治痔领域市占率较高,具有较强的品牌力和消费者粘性。并且近年来公司通过系列品牌宣传,增加品牌的年轻活力,拓宽使用人群。通过布局马应龙医疗服务,促进肛肠药品营销。截至2022年中报,公司已有5家直营连锁医院和58家肛肠诊疗中心,公司通过布局肛肠诊疗服务,构成了从诊疗到药品的深度循环,促进肛肠药品营销,同时实现了销售下沉。

八宝眼霜重塑老品牌新活力。公司大健康产业聚焦眼部护理和肛肠领域,围绕功能性化妆品、功能性护理品及器械等业务展开,近年来保持较快增速,2021年销售额已经超过3亿元。其中马应龙八宝眼霜凭借八宝名方基础及线上营销推广,获得消费者的认可,线上线下同时铺开,增长迅速。

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9.54/46.71/55.61亿元,EPS分别为1.36/1.66/2.05元。

[新浪股票首页与股票600993]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6/50637.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