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做市商机制今天在科创板正式启动。
这是境内主要股票市场首次引入做市商。这一略显神秘和专业的名词,今后会如何影响科创板甚至整个A股,是很多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为什么需要做市
做市商,英文称为Market Maker。顾名思义,这些人创造了一个“市场”出来。
要理解这个“市场”,首先要明白股票的交易制度。目前,A股主要股票市场使用的是竞价交易制度。也就是说,大家把买卖股票的信息通过券商汇集到交易所,由交易所按照时间优先、价格优先的原则,来撮合这些交易。
那么,如果有人某时某刻想要卖一只股票,但恰好这一时间没人想买,就会很长时间无法成交。这个时候,就需要做市商来创造一个交易了。
每个交易日,做市商会按照市场供需不断地双向报价,既报买入股票的价格,也报卖出股票的价格。股票软件上那些买卖报价不断跳动的数字背后,就有着做市商的身影。只要有投资者匹配报价,他们就可以随时买卖。
比如,有人要卖股票,即便无人问津,做市商也可以先买,找时机再卖给另一个想要这只股票的人。有人要买股票,即便没人在卖,做市商也会立即从自己预先准备的股票库存中,拿出一部分出售,这些股票可能是自己买的,也有些是借的。总之这么一来一去,一个交易活跃的市场就形成了,所以叫“做市”。也有人开玩笑,称做市商是市场的“气氛组”。
可能有人要问,买卖股票分分钟就成交了啊,怎么可能卖不了买不到。实际上,那是A股主板带给投资者的体验。主板交易活跃,成交量大,所以一般买卖都很迅速。但在一些小型板块上,比如过去的新三板,这种股票无人问津的情况的确存在。而科创板由于有一定投资门槛,部分股票的活跃程度的确和主板有一些差距。
所以,引入做市商机制的目的很好理解,那就是让科创板市场的股票买卖更加活跃。有了流动性,才能更好发挥科创板市场对于“硬科技”企业的定价功能。
当然,做市商为市场提供流动性,自身也要有动力。除了通过买卖股票价差来获利外,交易所一般也会为做市商提供一些诸如交易手续费减免、流动性补贴之类的激励措施,鼓励更多做市商参与其中。
“试验田”作用
目前,共有14家券商获得科创板做市商资格,包括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华泰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知名券商。
能参与首批试点的券商,必须满足最近12个月净资本持续不低于100亿元、最近三年分类评级在A类A级(含)以上两大条件。
这优中选优的14家券商,将首先参与今天开始的做市交易。此前,他们一共发布了50个做市交易股票公告,涉及42只科创板股票,其中包括中微公司、中芯国际、中国通号、中控技术、西部超导等硬科技龙头。42只科创板股票中有22只为科创50指数的成分股,市值权重占比达到67%。
为了确保首日的平稳运行,上交所已经组织14家做市商开展了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通关测试。为准备做市交易的股票,一些做市商也开始在二级市场买入股票建仓。科创板这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再次开足马力先行先试。
参与首批做市的国泰君安证券衍生品投资部副总经理姜玉燕表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注册制不断完善,科创板股票的上市数量也日趋增多,由此使得部分科创板股票的流动性较上市初期出现了下降。流动性的缺失,不仅容易造成市场短期内的非理性暴涨暴跌,也会对市场参与者造成较大的影响。目前上交所适时推出科创板做市业务,能够有效地提高做市标的的流动性指标,降低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提高了稳定性,使得长期资金能够更好地配置科创板股票,增加相关标的股票的交投活跃度。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Q
A股交易费用都有哪些?
A
Q
历次印花税调整发生在什么时期?
A
从A股历史看,自1990年以来,我国股票交易印花税有过多次调整。中银证券研究显示,A股交易印花税历经3次上调和6次下调,多发生于市场过热和过度低迷时期。1990年至2023年,A股交易印花税收费水平经历3次上调,包括1990年11月深市由单边征收改为双边征收和2次税率上调;其中,2次上调分别发生在1996年至1997年牛市末期和2006年至2007年牛市中期。印花税水平下调为6次,包括5次税率下调和2008年9月由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其中,2001年以来的4次下调均发生于熊市接近底部的尾声阶段。
我要提问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杨毅
编辑:段嘉希
邮箱: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5/50437.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