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财讯 福耀玻璃(600660)3月18日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36.03亿元,同比增长18.57%;归母净利润31.46亿元,同比增长20.97%;扣非净利润28.16亿元,同比增长22.2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77亿元,同比增长7.56%;报告期内,福耀玻璃基本每股收益为1.23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96%。公司2021年度分配预案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0元(含税)。
数据统计显示,福耀玻璃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复合增长率为5.28%,在车身附件及饰件行业已披露2021年数据的26家公司中排名第16。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8.60%,排名19/26。
分产品来看,2021年度公司主营业务中,汽车玻璃收入213.80亿元,同比增长19.16%,占营业收入的90.58%;浮法玻璃收入40.29亿元,同比增长15.40%,占营业收入的17.07%。
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35.90%,同比下降3.60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3.32%,较上年同期上升0.26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均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分产品看,汽车玻璃、浮法玻璃2021年毛利率分别为30.66%、36.19%。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金额33.47亿元,占总销售金额比例为14.17%,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3.25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13.95%。
数据显示,2021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96%,较上年同期增长0.90个百分点,长期高于行业平均;公司2021年投入资本回报率为9.69%,较上年同期增长1.32个百分点。
截至2021年末,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56.77亿元,同比增长7.56%,主要系收入及利润同比增加所致;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9.52亿元,同比增加52.31亿元,主要原因是本报告期增发H股配售所得款净额折人民币35.79亿元所致;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8.63亿元,上年同期为-11.67亿元,主要因为本报告资本性支出增加所致。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现金比为108.56%,净现比为180.44%。从近年数据来看,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的增速与营业收入增速基本保持同步。
营运能力方面,2021年,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为0.57次,上年同期为0.52次(2020年行业平均值为0.75次,公司位居同行业22/26);固定资产周转率为1.64次,上年同期为1.38次(2020年行业平均值为3.41次,公司位居同行业24/26);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分别为5.87次、3.98次。
2021年全年,公司期间费用为47.79亿元,较上年增加5.17亿元;但期间费用率为20.25%,较上年下降1.16个百分点。
在资产重大变化方面,2021年末,公司货币资金较期初增加62.63%,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上升9.06个百分点,主要系本报告期增发H股配售所得款净额折人民币35.79亿元以及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增加结存;存货较期初增加31.88%,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上升1.12个百分点,主要系受销售额增长,结存的产成品增加以及对应储备的原辅材料增加;预付款项较期初增加37.71%,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上升0.08个百分点,主要系预付纯碱、天然气等货款增加。
2021年全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9.97亿元,同比增长22.27%;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22%,相比上年同期上升0.12个百分点。此外,公司全年研发投入资本化率为0。
在偿债能力方面,公司2021年末资产负债率为41.29%,相比上年同期下降2.52个百分点;有息资产负债率为22.24%,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99个百分点。
年报显示,2021年末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中,持股最多的为HKSCC NOMINEES LIMITED,占比22.83%。十大流通股东名单相比2021年三季报维持不变。在具体持股比例上,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有所上升,河仁慈善基金会持股有所下降。
股东名称 | 持股数(万股) | 占总股本比例(%) | 变动比例(%) |
---|---|---|---|
HKSCC NOMINEES LIMITED | 59587.44 | 22.832679 | 不变 |
三益发展有限公司 | 39057.88 | 14.966176 | 不变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20496.29 | 7.853755 | 0.07 |
河仁慈善基金会 | 18928.89 | 7.253161 | -0.49 |
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 4510.43 | 1.728303 | 0.19 |
白永丽 | 3465.33 | 1.327844 | 不变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2809.55 | 1.076561 | 不变 |
福建省耀华工业村开发有限公司 | 2407.78 | 0.922612 | 不变 |
李海清 | 2192.21 | 0.840008 | 不变 |
李福清 | 2056.2 | 0.787892 | 不变 |
澎湃新闻记者 陈良贤 王煜
2021年3月22日,是新浪股票在美国纳斯达克公开交易的最后一天。之后将退市并改名为“新浪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成为一家私人企业。
遥想21年前,新浪先于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赴美上市的第一股。而新浪摸索出的VIE架构(简单说就是实现了中国企业境外融资,规避了外资产业准入的限制),也给后面出海上市的中国公司提供了参考。
新浪为何要退市?
曹国伟在3月23日的公司内部信中表示,新浪私有化有两个原因:一个为了理顺新浪“不甚合理的资本架构”;另一个就是让新浪有“更多元的发展”。
这两个理由的背后都与新浪的子公司微博有关。
虽然新浪与微博同为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但新浪作为后者的母公司,主要营收都是微博贡献的。
新浪旗下的主要产品有三个:门户网站新浪网、移动门户新浪移动和社交媒体微博。而门户业务的衰落已是不可逆转的事实,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各大门户网站的市场份额都在不断萎缩。
不过,新浪退市的原因可能不一定只是这两条。
市值不及微博四分之一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李行健等人在考察了2010年到2016年期间中概股公司私有化退市的动机后发现,“低估程度是企业决定私有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市值被低估,是很多中国赴美上市的公司选择私有化的主要原因。
新浪目前的市值的确不高。
纵观20年的上市历史,新浪股价的历史高点出现在2011年4月,总市值到了89.63亿美元。而助推新浪股价高升的,是当年3月份微博的注册用户数达到了1个亿。
如今,退市时的新浪市值为25.96亿美元,而2014年上市的微博市值已达到了118.80亿美元。根据微博2019年年报,截至当年年底,新浪持有微博44.9%的股权。若以此计算,新浪持有的微博市值达到了53.34亿美元,是自身市值的2倍。
老虎证券的分析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也表示,“中概股进行私有化,可能的原因有很多,而市值被低估,是很多上市公司认为的最主要原因,对新浪来说也如此,其私有化回归以后,估值肯定会比现在好。”
核心业务也出现疲态
而新浪谋求“更多元的发展”的背景,则是核心业务微博出现了疲态。
用户数量是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基本盘,而微博从2020年的第二季度开始,活跃用户数就不再快速增长。
虽然微博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活跃用户数增长迅猛,但微博没能接住这期间的流量红利,越来越多的用户转向了内容更加丰富的短视频平台。
根据第三方平台QuestMobile的统计,2020年3月抖音月活用户数达到5.18亿,同比增长14.7%;快手月活跃用户数达到4.43亿,同比增长35.4%;B站月活跃用户数达到1.22亿,同比增长32.0%(同比是指与去年同期相比)。
如今,抖音宣布,截至2020年12月,其月活跃用户数突破6亿。微博的中文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头把交椅已岌岌可危。
曹国伟在内部信的最后也提醒自己的员工们,“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时代,不做‘前浪’,只做‘后浪’”。
责任编辑:吕妍
校对:丁晓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4/49867.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