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壳资源概念股一览和正规股票杠杆平台

发布时间:2024-04-04 03:10

“壳”资源概念强势回归!此前,因传闻新浪借“壳”,ST慧球斩获了14个涨停,1月8日、1月9日,因“联姻”爱旭科技,ST新梅强势斩获2个“一字涨停”。“壳”资源,已经成为市场最为火爆的主题,那么,“壳”资源股有何特征,投资者该如何“上车”?哪些个股可能成为“壳”资源概念股呢?

爱旭科技借“壳” ST新梅两连板

1月9日,ST新梅开盘便缩量“一字涨停”,随后全天未开板,截至收盘,该股涨5.08%,股价报5.38元/股,股价创半年来新高。值得注意的是,ST新梅全天仅成交11.42万元,换手率仅为0.01%。

事实上,这是ST新梅斩获的第2个缩量“一字涨停”。1月8日,ST新梅开盘便“一字板”强势涨停,当天成交金额为58.32万元,换手率仅为0.03%。

ST新梅股价之所以表现如此强势,主要是受爱旭科技借“壳”刺激。1月3日晚间,ST新梅公告称,公司拟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方式购买爱旭科技100%股权,该重大资产重组构成重组上市,公司股票因此自1月4日停牌。

紧接着,1月7日晚间,ST新梅发布了资产重组预案,拟以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的方式,作价67亿元,收购爱旭科技100%股权。同时,ST新梅表示,此次交易完成之后,公司主营业务将由房地产开发业务转变为太阳能业务,公司股票自1月8日复牌。

复牌之后,ST新梅便受到资金爆炒,连收两个缩量“一字涨停板”,按照目前的来看,后续可能还会继续走强。股价大涨,最兴奋的还是持有该股的投资者,有的投资者因股价大涨而欢呼终于“解套”,也有投资者表示坐着数连板数。

投资者欢呼终于“解套”

投资者表示坐着数连板数

新浪借“壳” ST慧球斩获14个涨停

因为借“壳”而股价出现暴涨,ST新梅并非个例,此前,ST慧球便因为一则新浪集团的借“壳”传闻而遭资金爆炒。

去年12月2日晚间,ST慧球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瑞莱嘉誉拟将其持有的公司11.66%股份,以5.7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北京天下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下秀”),后者的实际控制人是新浪集团和自然人李檬。同时,ST慧球表示,此次交易完成后,新浪集团和李檬将共同持有公司41.62%的股份,公司的控股股东亦将变更为秀天下香港。

据了解,天下秀成立于2009年,实控人为新浪集团和李檬,其中新浪集团间接控制天下秀34.47%的股权。

因此,此消息一出,投资者们纷纷解读为新浪集团要借“壳”ST慧球,彻底点燃了市场的热情。12月3日、12月4日,ST慧球连续斩获2个缩量“一字涨停”,同时还有大批资金在等候买入。

股价被爆炒,ST慧球也“慌”了,赶紧在12月4日晚间发布特别风险提示。ST慧球表示,公司仅基于李檬与新浪集团的一致行动协议,与标的资产天下秀及李檬进行了商业谈判,但是未与新浪集团有过任何接触,同时公司经由李檬向新浪集团询问得知,除本次交易外,新浪集团目前没有向公司注入旗下资产及借壳回归A股的计划。

对于公司的解释,市场根本不理会,继续爆炒ST慧球。自12月5日开始,ST慧球便开启了“气势如虹”的走势,一连拉出9个“一字涨停”,在12月18日稍作休憩之后,又继续斩获2个涨停板,随后便开启了回调。而如果算上之前的3个涨停,那么,因为新浪的借“壳”传闻,ST慧球便斩获了14个涨停,股价从3.58元/股一路暴涨至6.73元/股,区间涨幅高达87.99%

划重点:这10股或成“壳”资源概念股

事实上,在监管层“鼓励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等一系列政策暖风吹拂下,自去年10月以来,“壳”资源市场便有所回暖,已有圣阳股份、霞客环保、ST慧球、共达电声等多家公司已经先后抛出了重组借“壳”的方案。与此同时,二级市场上,ST慧球、ST新梅等的暴涨,共达电声、霞客环保等也在公布借“壳”之后获得不错的涨幅,因此,“壳”资源的炒作热情被点燃。

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顺利提前“潜伏”到“壳”股中,后续随着股价的暴涨将收益颇丰。那么,问题来了,“壳”资源股是能带来不错的收益,但是该如何去找呢?毕竟要在几千只个股中去寻找“壳”资源,这难度不小。

别急,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通过观察此前的案例,发现“壳”股具有某些主要的共同特征:

1、股权分散且是民营企业。比如ST新梅、ST慧球,均为民企且大股东持股比例均在25%以下,这类个股重组的审批过程相对没那么复杂、借“壳”方也容易把握住控制权,成功率较高。

2、市值一定要小。比如近期推出重组方案的共达电声、霞客环保、圣阳股份等个股,市值均在25亿元以下,这类个股重组后借“壳”方股东占比越高、股本融资空间也就越大,因此更受“青睐”。

3、主营业务持续不振。这类个股管理层的卖“壳”意愿较大,同时借“壳”方容易注入自己的核心资产。比如ST新梅2017年、2018年三季报的数据分别为4592万元和2781万元,每股收益均低于0.2元。

4、负债率低。比如ST新梅2018年三季报、2017年年报中资产负债率均低于15%,每股净资产均低于2元,这类个股能够减少并购方重组过程中各项成本以及接手后的负担。

5、纠纷少。纠纷少的公司很少涉及法律诉讼等问题,重组容易获得证监会通过和批准,借“壳”过程会更顺利。

6、非创业板公司。这主要是因为创业板公司是不能借“壳”的。

说了那么多,那么哪些个股具有“壳”资源概念呢?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在剔除创业板个股之后,根据上述特征将条件限定为民企、市值小于25亿元、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25%、每股收益低于0.2元、负债率低于20%、每股净资产低于2元且没有纠纷,筛选出以下10股,仅供参考:

可能具有潜在“壳”资源概念个股一览表

注意:炒“壳”是高风险行为

虽然在ST新梅、ST慧球的暴涨的刺激下,市场重新燃起了对“壳”资源的爆炒热情,但是炒“壳”仍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者行为,投资者还是应该谨慎参与。

首先,监管层对炒“壳”的监管整体仍较严,失败的案例因此较多。比如此前的“史上最严借壳新规”使得借“壳”上市的难度增大,多数上市公司的重组借“壳”方案最终无法无法通过审核,“乌鸡”终究不能成功变“凤凰”。由此情景之下,之前由于有借“壳”预期而买入相关个股的投资者,则可能遭受损失。

借“壳”后遗症逐渐凸出,上市公司后续发展也成问题,这也增加了炒“壳”的风险。比如借“壳”之后,高溢价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引发财务风险、借“壳”上市后业绩不达标甚至亏损等等问题接连出现,上市公司的发展受到较大影响,最终传导至二级市场上,受伤的依旧是投资者。

此外,监管层的及时监管也使炒“壳”风险剧增。比如ST慧球,因为新浪集团借“壳”传闻(事实上是真的卖“壳”),该股累计斩获14个涨停,最终在监管层的密切问询下,市场资金结束了对该股的爆炒。不过,获利资金已了结离场,但对于在高位接盘的投资者来说,真的成了在高处“站岗”。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方朝春

 

股票的杠杆投资是指投资者通过向券商融资购买股票或者进行股票配资的一种方式。那么股票加杠杆收不收手续费?有什么方法?下面就由希财君为大家分析:

股票加杠杆收不收手续费?

收。一般股票加杠杆手续费包括利息和手续费。

利息:

如果投资者选择的是通过股票质押融资的方式进行杠杆炒股,那么券商就会收取一定的利息这也是券商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不同的券商有着不同的利息计算方式,各个券商收取的利息费也不一样,一般会根据融资金额占有天数和质押率来计算,并且投资者必须按时还款,不然就会被要求追加保证金,如果没有按照交纳保证金可能就会被强制平仓。

手续费:

投资者杠杆炒股的手续费主要包括佣金和融资服务费用。佣金是指投资者进行股票交易时需要支付给证券公司的费用,一般根据成交金额计算;而融资服务费是指券商提供融资服务所收取的服务费用,一般根据融资金额计算。

不同的券商收费标准不同,所以投资者在选择券商时建议多进行对比,选择适合自己、较划算的交易平台,同时也要注意杠杆炒股的风险,减少亏损。

股票加杠杆有什么方法?

股票加杠杆的方法有三种:融资融券、场外配资、借钱。

1、融资融券

融资融券也是投资者给股票加杠杆的正规的途径之一,一般能够提供该业务的公司都是具有相关业务资质的公司。融资就是投资者向证券公司借钱炒股,之后再还钱;融券就是向券商借股票,然后在股市卖出,最后买进相同数量的股票还给券商。虽然该方式正规、资金安全,但是门槛较高,至少需要50万起步,并且能加的杠杆倍数较小。

2、场外配资

是指除了证券公司以外的能够提供融资服务的机构,步骤跟证券公司融资没啥区别,就是门槛较低,能够加的杠杆倍数较大,只不过没有获得监管机构的认可,资金风险较大。

3、借钱

也就是投资者自己向别人借钱炒股,这个方法比较自由,没有限制。缺点就是容易导致债务缠身。

[壳资源概念股一览和正规股票杠杆平台]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4/49023.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