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尔街》(Wall Street)(1987)
简介:巴德·福克斯是纽约大学的毕业生,华尔街的失意经济人。在一次和大老板戈登·盖柯的面谈之后,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他为戈登寻找内幕消息,帮助戈登赚了一大笔钱,因此成为了他的合伙人之一。巴德从戈登那里学了很多操纵股市的知识和技巧。最后在收购他父亲工作一辈子的航空公司Blue Star Airline一笔生意中,巴德和戈登产生了冲突。巴德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用戈登教的知识反击了他,并挽救了父亲的一辈子的心血,但也因为幕后操纵股市而入狱。
感悟:投资者需要具备正确的投资理念,不要过度贪婪,将资产交给专业机构的同时也要随时保持警惕,证券公司等机构需要保持专业性的同时更不能越过法律的红线。
二、《股疯》(1994)
简介:90年代初期大陆和香港合拍的《股疯》给许多人留下的深刻的印象,这部由潘虹、刘青云主演的这部现实题材的喜剧电影,描绘了90年代全民炒股的疯狂热潮下,人们的生活受到股票影响产生的变化。
感悟:90年代初期股票还是中国经济的新生事物,炒股热潮席卷全国。股票疯涨造成的百姓扭曲的心理、投机失败后的沮丧、全社会的癫狂,在这部电影里一一展现出来,《股疯》作为一部接地气的电影,成为了许多人心目中的经典。
三、《锅炉房》(2000)
简介:19岁的赛斯·戴维斯原本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人。他的一生中只有两个梦想:他希望自己将来能挣上一百万。又因为从小父亲就一直看不起他,所以他希望什么时候自己能让父亲另眼相看,最后他决定加入马林经纪公司去做一名经纪人。他整日忙得如飞转的陀螺,在不断给客户打电话、不断地计算与操作、不断地招徕新客户的过程中,赛斯最初的梦想——银行里的存款与作一个好儿子的愿望似乎都在实现。但随着金钱欲望的加深,赛斯贪婪的胃口也变得越来越大——他开始蒙骗对他一直深信不疑的投资者,卖给对方的其实是他们根本不需要的股票,自己从中牟取暴利。然而当赛斯看到他的同事们变得越来越富有,而那些无辜的客户们却越来越穷困的时候,他的良心让自己无法再沉默下去,最终敌不过良心的谴责弃恶从善
感悟:这是一部反映公司丑闻的剧情片,讲述了一个年轻的经纪人通过欺骗为自己牟取暴利但最终敌不过良心的谴责弃恶从善的故事,表现股票市场带来的财富的同时,将男主角选择良心还是金钱的心理状态表现得恰到好处,表演相当成功。影片主题鲜明,故事发人深省,易引起观众反思和共鸣。
四、《华尔街之狼》(2013)
简介:影片讲述的是华尔街传奇人物乔丹·贝尔福特的故事,这位股票经纪人曾在三分钟内赚取1200万美元,31岁时就拥有亿万家产。影片根据乔丹的个人回忆录改编,讲述了他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发家生涯以及迷失于性和毒品的沉沦生活。
感悟:《华尔街之狼》表现了传奇般的股票经纪人如何在短短时间内积累了巨大的财富,用写实手法描绘了华尔街股票经纪人的疯狂而贪婪的人生,告诉我们股票市场虽然能让人一夜暴富,但是更会让人沉溺于金钱与享受而无法自拔。
五、《大空头》2015
简介:讲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华尔街几位眼光独到的投资鬼才在2007年美国信贷风暴前就看穿了泡沫假象,通过做空次贷CDS而大幅获益,成为少数在金融灾难中大量获利的投资枭雄。华尔街金融危机时四个性格怪异的男人抓住机会,从全球经济衰退中捞取了利润,同时他们还试图阻止全球经济的衰退。
感悟:《大空头》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及其衍生品的起源、发展直至演变为金融危机的过程融入有趣的故事当中,将次贷担保债务权证、夹层担保债务权证、信用违约掉期等产品的操作技巧和手段娓娓道来,全景式地描绘了一个行业和其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与故事,形成了混乱的交易网,从一个角度揭示了危机的原因和真相。
本文来源财富动力网,未经财富动力网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合作请联系:周先生(020-66218370)】
“就算全世界的股票都跌,
“白酒酱香科技”(白酒股)是不会跌的!”
“不可能的,白酒怎么会跌?一定是“回调”!”
对于股民来说,以炒股为题材的港剧《大时代》,可以说是“神剧”!
这部在1992年播出的港剧,已经是很老的一部剧了,
但如今它在股票圈仍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就算是90后,甚至是00后的股民,都有不少是喜欢《大时代》的。
那些财经号,金融号,每次发文谈论股市的时候,
使用最多的配图往往是来自这部20多年前的港剧。
比如每次股票大跌,
各大媒体就经常使用剧中“不要怕,是技术性调整,没事的!”的经典剧照。
01其实《大时代》这部股民心中的“神剧”,
在讲炒股方面,是不专业的,特别是讲技术层面的东西的时候。
比如在剧中,主角方展博在台湾股票市场,通过炒股实现人生逆袭的情节,
更多是依靠主角光环,依靠运气。
将家当都卖光,饿几顿再买股票,就能提高对股票走势的判断力?
如果现实中,我们像方展博那样炒股,不知道要跳多少次楼了。
另外,
《大时代》的结局中,方展博与丁蟹父子对决的情节,
他是“两头买”,玩了对冲,既买涨,也买跌,
但他这样操作,更多是考虑运气,而不是技术。
他更多是想通过借“三大富豪”的好运,来提升自己运气;
通过借“两大枭雄”的厄运,来减少丁蟹父子的好运。
炒股要赚钱,运气是很重要,
但运气的本质是不确定性,
股民只能通过学习股票知识来减少自己倒霉的概率,“求神拜佛”是根本没用的。
方展博这种“借运”的迷信方法在现实中,
更多是欺骗了自己而已,对增加自己炒股的运气是毫无帮助。
02既然《大时代》讲炒股不专业,
为什么它仍然深受股民喜爱,多年来仍热度不减呢?
首先,是因为它在股坛非常有影响力!
最近,娱乐圈不少人在谈论“汪峰效应”。
汪峰
说汪峰只要出新专辑或有热搜,娱乐圈就会有“大瓜”爆出,
比如他最近出了新专辑,
结果没多久,就出现了郑爽的丑闻,以及华晨宇有孩子的消息;
但在20多年前,甚至在10年前,
有一定年纪的股民,
有不少会了解《大时代》产生的,比“汪峰效应”更厉害的”丁蟹效应”:
自从《大时代》播出后,只要《大时代》重播,或者有郑少秋主演的影视作品播出,
股市就很大几率大跌!
直至10年前,“丁蟹效应”在香港的股市仍然很灵。
“汪峰效应”更多是基于巧合,
“丁蟹效应”比较灵,巧合是很重要的原因,
但神奇的是,它因为文化原因,变成了一种很实在的“利空消息”,影响了大量股民的买卖行为。
也许是因为当时大批股民迷信“丁蟹效应”,或者是有“庄家”故意炒作这个效应来“割韭菜”,
所以每当知道《大时代》播出,或者知道郑少秋主演的作品播出,
大批股民或者财团就会恐慌性抛售股票,导致了股市大跌。
所以它是一种真实的,能影响现实的效应,而不是纯粹的巧合。
(额外提醒,现在各社交媒体上,那些关于股市的热搜,最好不要轻易相信,有可能是庄家故意买的热搜,以达到“割韭菜”的目的);
最近10多年来,
随着互联网信息的发达,以及对“丁蟹效应”迷信的人少了,这种“丁蟹效应”才消失了。
就凭借“丁蟹效应”影响了现实股市这件事,《大时代》就足以在不少股民心中“封神”了。
03就算年轻的股民不知道丁蟹效应,
《大时代》拍出了炒股的乐趣,刺激,让许多股民对它有共鸣,也是它被封“神剧”的原因。
你是否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买股票,或者买基金的感觉呢?
反正我记得很清楚。
当我第一次买股票的时候,我会有自己即将成了世界首富的错觉,
至少瞬间觉得自己赚钱的能力提升了几十倍;
自此之后,我就像是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对财经新闻等非常关心,
每天都关心着股市的状况,关心着经济的形势,甚至关心着一些企业的状况。
《大时代》就拍出了炒股的乐趣,刺激,非常容易让股民产生共鸣。
剧中交易所里的电话声,交易员繁忙地处理交易,
这些场景非常容易让股民对股票有感觉;
而剧中主角和反派有不少刺激的博弈情节:
“100万股,1块7,你敢不敢买?”,
“你再多货,我都要买!”,
“各位听好了,陈万贤的货,我们全要!”。
青春偶像剧满足了年轻观众的童话爱情幻想,
而《大时代》这些情节,就满足了股民的“大户梦”。
另外,现在每当看到“回调”两个字的时候,
因为看过《大时代》,也许部分股民会想起了“技术性调整”。
《大时代》还经典地展现出股民的疯狂,让不少股民有所感触。
在剧中,
有一大批市民挤在交易所里,这批市民很多都是普通百姓,
有的甚至是阿公阿婆,
他们也许只知道如何买卖股票,只知道看涨跌,
对股票的认知基本为0。
但他们对股票非常狂热,相信股票能让他们一夜致富,
事实上他们是被“割韭菜”。
他们疯狂地期望着股票涨,有人甚至把孩子丢在一旁不管,
他们如此丧失理性,引起了主角方进新不满,
最终逼得方进新拿起消防管往他们身上喷水,希望喷醒他们。
现实中,不少股民何尝不是这样,
无论是高学历的,还是低学历的,都有不少是幻想着靠股票一夜致富的。
新闻都经常报道有股民不仅疯狂炒股,还加杠杆,借钱买股票,
因为股市大跌,欠了一身债,最终跳楼自杀。
04《大时代》之所以是股民的“神剧”,也在于它对股民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看《大时代》,并不能教会观众炒股,
但能警示观众,教育观众不炒股,或者谨慎炒股!
很多金融或理财课程,都会强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但现实是:
很多股民在赚到了一些钱后,就只记得“风险越高,收益越高!”
导演之所以塑造丁蟹这个反派,也许就是为了警示观众。
丁蟹拥有着许多股民梦寐以求的超能力——运气!
他是剧中的运气之神。
他脑袋有问题,性格古怪,却能跟方进新这样的精英做好朋友;
他得罪了黑白两道,却安然无恙;
他在台湾坐牢十四年,出来后,儿子们都大富大贵,让他一出狱就有财有势;
他打死了方进新,被判无期徒刑,
儿子们居然有办法让他不用坐牢,生活得自由自在;
他用10块钱买马票,居然赢了许多次,最终赚了几千万;
他不懂股票,去买期指,买跌,
居然刚好碰上股灾,让他赚了几个亿;
陈滔滔,陈万贤,方展博等股票高手,
都曾狙击他的公司,但因为丁蟹运气好,没有成功。
为什么说导演塑造丁蟹这个反派,也许就是为了警示观众?
因为导演安排这位运气之神,
最终是输给了股市,输给了人性!
主角方展博曾经请教他师傅,怎样才能打败丁蟹?
因为丁蟹实在运气太好了,他靠技术根本无法打败他。
他师傅就给出了“股票必胜法”!
这个“股票必胜法”,
其实就是强调人性贪婪,
炒股又容易让人失去理性,容易让人因不理智投资而倾家荡产,
因此警示股民最好尽早远离股票!
再简单来说,方展博师傅的这段理论,就是强调:
只要丁蟹继续疯狂,继续贪婪,失去理性,股市自然会干掉他的!
丁蟹他是运气之神,
凭借运气好,他在上世纪90时代,已经有几十亿家产,
相对于现在的几百亿,甚至上千亿。
但也许是多次炒股致富,让他变得非常贪婪,丧失了理性。
在结局里,
他就是过分相信自己的运气,以及变得贪婪,
他已经拥有了几十亿都不知足,还想进一步发财。
他不仅买期货,还加杠杆,还用上了国际黑帮的钱。
股票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没人能永远好运,
他就因为一次运气不好,就倒亏了一百多亿,
而且还欠了国际黑帮的钱,最终全家跳楼。
如果还有股民丧失理性,妄想通过加杠杆(借钱)炒股一夜富贵,
看看《大时代》的结局,也许会让你们冷静点。
总的来说,虽然《大时代》讲炒股不专业,但它无愧是股民的“神剧”!
不仅是股民,就算是普通观众,
我都强烈向他们推荐这部《大时代》!
洞察影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3/48836.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