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钢铁股票走势如何与钢铁股市大盘走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彭强 北京报道

年报披露季已经开始,钢材产业的数据仍旧火爆。2021年,得益于全球经济的复苏以及钢材市场需求的恢复,钢价大幅上涨。尽管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侵蚀了部分利润,但上市钢企的经营数据仍得到大幅增长。

对于去年大幅波动的铁矿石来说,机构预计,2022年全球供需预计将呈现相对宽松状态;在全球经济、地缘政治等因素带来更多的不确定的情况下,整个黑色系市场上半年或将呈现震荡上行态势。

上市钢企净利润大幅增长

近期,国内上市钢企相继披露财报与预告,净利润普遍实现正增长,多家钢企净利润直接翻番,宝钢股份(600019.SH)和华菱钢铁(000932.SZ)皆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

沙钢股份(002075.SZ)发布业绩快报称,2021年实现营收184.87亿元,同比增长28.14%;归母净利润为10.8亿元,同比增长66.32%。3月11日,中信特钢(000708.SZ)公布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收973亿元,同比增长27.58%;归母净利润79.53亿元,同比增长31.84%。

根据宝钢股份披露的数据,公司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35.8亿元至239.8亿元之间,同比增长86%至89%。宝钢股份指出,下半年,公司最大限度克服限产控能、市场剧烈波动等不利影响,全年利润总额创历史新高。

鞍钢股份(000898.SZ)、马钢股份(600808.SH)和首钢股份(000959.SZ)的净利润增幅都超过了一倍,本钢板材(000761.SZ)的增幅超过六倍,包钢股份(600010.SH)预计增幅为501.05%至799.11%。

鞍钢股份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达到70.4亿元,同比增长256%。马钢股份公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公司未经审计营收1138.51亿元,同比增长39.5%;归母净利润达到53.32亿元,同比增长168.89%。

首钢股份(000959.SZ)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334亿元,同比增长66.85%;归母净利润达到70.2亿元,同比大增293.19%。首钢股份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电工钢、汽车板、镀锡板等战略产品和重点产品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持续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同时加大成本控制力度,消化上游价格上涨的影响。

华菱钢铁在1月底就发布了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归母净利润大约在95亿元至99亿元之间,同比增长49%至55%。华菱钢铁表示,公司归母净利润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下属核心子公司华菱湘钢、华菱涟钢、汽车板公司等全年利润都实现了历史新高。

不过,2021年四季度以后,钢材产品价格大幅走低,上游焦煤、合金、主要能源介质的价格总体仍处于高位,为钢企带来不小的成本压力。

上半年黑色系市场或震荡上行

回望2021年,整个钢材产业并不平静。以鞍钢集团与本钢集团重组为首的,钢铁行业重组整合仍在继续,产业集中度继续提升,钢材产业超低排放和绿色低碳进程持续推进。但原材料与钢材产品价格的大幅起落贯穿了全年,也为上下游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分析机构预计,今年上半年,全国钢材及黑色系商品市场将震荡上行。

2021年,国内粗钢产量呈前高后低态势,下半年粗钢产量压减明显。受此影响,铁矿石价格在上半年持续冲高,下半年经历震荡回落。

2021年5月中上旬,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飙涨至233.1美元/吨的历史性新高,国内铁矿石期货价格也达到1358元/吨的高位,刷新历史最高值。此后,铁矿石价格明显回落,到11月中旬已经较最高位跌去六成有余。

从全年来看,中国粗钢产量继续压减,铁矿石进口量减价增。据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披露的数据,2021年中国累计粗钢产量达到10.33亿吨,同比下降3.0%;全年进口铁矿石11.2亿吨,同比下降3.9%,均价达到164美元/吨,同比上涨55.3%。

根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提供的数据,2021年中国铁矿石供应整体逐渐向“外减内增”的趋势发展,需求下降、进口量减少、国产量增加;铁矿石港口库存长期维持在1亿吨以上水平,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下降至76.6%,国产矿自给率逐渐提升。

进入2022年以来,铁矿石价格延续去年底的涨势。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在3月中旬最高涨至150美元/吨以上,国内铁矿石期货价格也超过了800元/吨。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预计,2022年全球铁矿石供需将呈现相对宽松状态,中长期呈现动态平衡态势。同时,中国铁矿石供需格局也将发生一定程度变化,即铁矿石需求逐步下降,高品位铁矿石需求结构性增加,铁矿石供应“外增内减”趋势将逐步扭转,废钢代替铁矿石趋势将日益显现。

李新创预计,2022年铁矿石价格将呈现“前高后低”趋势,全年价格高位徘徊。

兰格钢铁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预计,2022年上半年,全国钢材及黑色系商品市场行情将震荡上行,主要影响因素是:稳增长措施为钢铁产业带来稳定需求、全球通胀的影响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

陈克新表示,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大宗商品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小麦、玉米等都出现了大幅涨价,全球主要航线集装箱货运价格也在持续上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钢材及黑色系商品的生产与物流成本也被直接或间接地推高,进一步催生其涨价要求。而这种上行的推动力,短时间内难以结束。

除此以外,地缘政治冲突以及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反复,都为市场带来更多不确定性,部分国家暂停资源出口,都可能为钢材及黑色系商品带来“供应冲击”。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创证券,马金龙)

一、底部反转已经确立,行业反转获得基本面支撑

(一)春节后供给持续修复,供给能力已至高位

1、短期供给恢复明显

随着节后钢厂逐步复工复产,3 月高炉及电弧炉开工开工率逐渐提升,钢材产量回升。 同时,年初以来钢材价格的持续上涨,也一定程度增加了企业复产的信心。因此,自春 节假期后,钢材产量持续提升。

截至 3 月 17 日,钢铁企业高炉产能利用率为 88.44%,开工率为 82.29%;电炉企业产能 利用率 66.17%,开工率为 78.26%。趋势上看,开工率及产能利用率均表现为上升。对应 钢材五大品种的产量来看,五大品种合计产量为 959.19 万吨。

2、供给或已接近天花板

2021 年开始我国执行粗钢产量控制政策,2021-2022 年粗钢产量连续两年下降。2021 年 初,工信部表示,要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 钢铁行业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要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2021 年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组织开展的全国范围钢铁去产能“回头看”检查以及粗钢产 量压减工作,代表着我国钢铁供给进入产量控制阶段。 从执行情况来看,2021 年,我国粗钢产量在 6 月份开始下降,全年完成粗钢产量 10.33 亿吨,较 2020 年下降 3198 万吨,同比减少 3.00%,粗钢产量压减任务全面完成。2022 年,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巩固好粗钢产量压减成果,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 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继续开展全国粗钢产量压减工作,引导钢铁企业摒 弃以量取胜的粗放发展方式,全年粗钢产量完成 10.13 亿吨,较 2021 年下降 1979 万吨, 同比减少 1.92%。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1-2 月我国粗钢产量数据,2023 年前两个月,我国粗钢产量完成 1.69 亿吨,同比增长 6.80%,自供给侧改革实行以来,该数据仅低于 2021 年同期。

我们认为,产业政策具有连续性。同时,钢铁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已由之前的粗放式扩张 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对于粗钢产量的控制也具有必要性。因此我们判断,供给端的 控制仍将延续。 按照今年粗钢产量平控假设(2022 年粗钢产量 10.13 亿吨),3-12 月单月粗钢产量均值 8443.03 万吨。而 1-2 月平均月均数 8435 万吨,已接近未来 10 个月的月均理论值。考虑 到前两个月实际产量是逐步提升的走势,因此判断目前的供给能力实际已在理论值水平 附近。供给端逐步呈现刚性。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钢材市场进入传统旺季,价格端和利润端仍有修复空间。因此, 粗钢产量或在旺季期间超过理论月均水平。而按照全年平控假设,如果旺季期间单月供 给超过理论水平,下半年供给端将出现收缩。而需求端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全年或呈现 “前低后高”走势,供需在下半年或将出现供需错配,进一步支撑钢材价格及利润水平。

(二)需求向上,基建投资成为主要发力点

整体来看,钢材需求在春节过后持续恢复。目前主力钢材品种周度消费量均已达到往年 同期水平,可以看出需求端复苏力度较强。

1、基建开复工加快,未来仍有较大向上空间

政策上,刺激经济复苏需求强烈。202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其 中提出,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 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 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的要求,各地方在年初积极行动,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积极推 动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推进。

根据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对于年度投资来看,2023 年重点工程涉及清洁能源、生态 环保、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根据 31 省份 2022 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3 年预算草 案报告,今年财政部顶格提前下达的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额度高达 2.19 万亿元,总规 模首次超过 2 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 50%。截至 2 月 12 日,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已经超 过 5700 亿元。可以看出,在摆脱了疫情困扰的情况下,我国从上到下,对于恢复经济诉 求强烈。 从执行情况来看,根据百年建筑在春节假期后对全国 12220 个工程项目开复工四轮调研 结果,截至 2023 年 2 月 21 日(二月初二),全国施工企业开复工率为 86.1%,环比提升 9.6 个百分点,同比提升 5.7 个百分点;劳务到位率 83.9%,环比提升 15.7 个百分点,同 比提升 2.8 个百分点。从样本项目开复工率及劳务到位率的四轮数据来看,前两轮数据 分别低于去年农历同期,而从第三轮开始,开复工率已经超过去年同期(农历日期)。我 们认为,基于今年过年较早、施工条件不及去年同期的情况,复工率及劳务到位率均高 于去年同期,证明今年下游施工进程有所加速。

分区域来看,华北、华中、西南开复工情况较去年提升明显,均在 10 个百分点以上,其 中河北、北京、湖北、四川等省份增量较大;华东较去年小幅增加,其中江苏提升较多, 而江西较去年降低明显;华南整体低于去年同期,广西开复工率下降较多。因此,随着旺季来临,全国范围的下游施工或进一步加速,叠加两会召开后,相关基建配套政策逐 步完善,基建有望进一步加速。 从项目类型来看,基建开复工率 87.3%,周环比提升 10.7 个百分点;市政开复工率 88.2%; 房建开复工率 84.1%。从开复工进度对比来说,市政的进度有所反弹,好于基建进度, 而基建进度好于房建,房建略弱。因此,根据目前情况看,基建、市政或将成为今年稳 经济的重要推动因素。

2022 年稳增长措施有望在 2023 年形成实物工作量。2022 年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 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稳增长,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重 点领域投向水利、铁路、市政工程等国家重点项目,通过创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 用于支持扩大有效投资,通过专项再贷款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推动扩大制造业 中长期贷款,利用地方专项债限额空间增加专项债发行,提前下达部分 2023 年专项债的 限额等措施支持项目。2022 年,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 业)比上年增长 9.4%,增速连续 8 个月加快。但因疫情反复,建筑企业订单增速明显高 于基建投资增速。我们认为,随着疫情对经济影响减弱,实物工作量有望在 2023 年回补。

方向上,重视管道需求的增长。水利投资建设加速,2023 年有望保持强劲需求。2022 年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 10893 亿元,比 2021 年增长 44%,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建设 投资完成最多的一年,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促进经济回稳向上作出重要贡献。2022 年, 重大水利工程开工数量全年开工 47 项、投资规模 4577 亿元,均为历史最多。其中,总 投资超 100 亿元的有 13 个项目,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等 34 项工程基本建成开始发挥 效益,观景口水利枢纽等 20 项工程竣工验收。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首次突破 1 万亿元, 广东、云南、浙江、湖北、安徽等 12 个省份超 500 亿元。民生水利项目全面提速建设, 新开工水利项目 2.5 万个,新增投资规模 1.23 万亿元,累计实施水利项目 4.1 万个。其 中,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3500 多座,开展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 1605 条、治理河 长 1.4 万公里;完工农村供水工程 18169 处,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 87%;实施 大中型灌区建设和改造 529 处,完成淤地坝除险加固 622 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6.3 万 平方公里。水利投融资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累计落实水利建设投资 11564 亿元,较 2021 年增长 44%,其中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2036 亿元、金融信贷和社会资本 3204 亿元, 有力保障大规模水利建设资金需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强度、投资、吸引金融资 本和社会资本等均创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纪录。我国水利资源不平衡问题突出,十九届 五中全会决策部署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作为水利投资中长期方向。2022 年已完成投资 4179 亿元,加快建设国家水网仍然是水利部 2023 年重点工作之一。我们认为,国家水 网建设是国家重大工程,持续时间长,投资力度大,2023 年水利建设需求仍将保持强劲, 同时,在管道漏损率居高不下、老旧管道更新及完善基础设施带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 市政管网投资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加速。

油价高位运行,油气资本开支仍维持景气。疫情以来,海外持续放水,原油价格大幅上 涨。自 2020 年以来,我国石油、天然气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出于负增长态势。到 2022 年, 俄乌冲突爆发,尽管欧美进入加息周期,但能源市场供需仍然紧张,原油价格维持在高 位。一般而言,较高的原油价格刺激石油相关投资规模,截至 2022 年底,我国石油、天 然气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已经达到 15.50%。同时,在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能 源安全保障重要性逐渐凸显,因此,我们认为 2023 年油气资本开支仍将维持高景气。油 气开采管道及输送管道有望持续保持高景气度。

国内能源保供,火力发电投资规模有望盈利复苏。2022 年,电力供应在增长的同时,全 社会用电量也快速增长。从电力供需平衡看,受高温干旱天气影响,夏季全国电力供需 趋于紧张,全国多地执行负荷管理措施。2023 年,经济复苏带来用电量增加,叠加全球 气候变暖,电力供需仍将维持紧张。因此,为了保证生产、生活,能源保供仍将是未来 一年中的重要任务。具体来看,2021 年第三季度大规模拉闸限电叠加寒冬用电高峰,出 于保供和能源安全的角度煤电核准量激增,从 2021 年四季度到 2022 年一季度的六个月 里,中国各省共计审批了接近 20GW 的煤电装机。2022 年我国煤电核准量触底反弹,据 北极星火电网公布数据统计,2022 年,国内新核准的煤电项目装机总量达 82.5GW,是 2021 年核准总量的 4.5 倍。在新能源发电无法快速满足电力缺口的情况下,我们认为火 力发电建设有望再度复苏。

2、地产开工或已经触底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自 2021 年 2 月后增速开始下滑。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自 2021 年 7 月份后出现负增长并增速持续下滑;土地购置面积自 2021 年 5 月份出现负增长后并 持续下滑。2022 年地产企业出现严重资金问题,企业财务风险严重,在建项目停工停产 严重,新开工面积加速下滑,严重拖累钢材需求。

随着相关政策加速落地,房地产市场信心逐步修复。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目标,2022 年 11 月份以来,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 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为代表,政策面稳房地产力度持续加码,信贷融资、 债券融资、股权融资“三支箭”政策保障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从供给端和需求 端同时发力,力保楼市平稳运行。

供给端,“三支箭”为房地产企业纾困,保障房地产融资平稳进行。房地产开发贷款加速 投放,据中指研究院监测,金融支持房地产“16 条”出台以来,银行给予房企的授信额 度已超 5.5 万亿元。从债权融资渠道来看,债券融资授信额度显著增长,发行主体多样 化。2022 年四季度,房地产企业境内发债 1200 亿元,同比增加 22%。2023 年 1 月,境 内房地产债券发行 400 亿元,同比增长 23%。同时,中骏、雅居乐等中型民营房企新加 入债券发行行列,房企境外债也于 2023 年年初重启。股权融资精准有力,股权融资队伍扩容。自 2022 年 11 月宣布恢复上市房企再融资至 2023 年 1 月,已有 30 余家涉房企业 发布再融资或重组公告。同时,公募 REITs 政策利好也有利于商业地产转型升级。

需求端,因城施策引导个人贷款利率持续下行,改善型住房需求潜力较大。2022 年以来,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持续下行,2022 年 12 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全国平均为 4.26%, 同比下降 1.37 个百分点,为 2008 年有统计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我国城镇化仍 然处于发展阶段,居民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较大,租购并举的发展模式也有很大发 展空间。 我们认为,虽然 2022 年至今新开工面积与土地购置面积的持续下滑拖累了钢材需求,但 持续的政策支持有利于促进地产行业触底反弹。当前国内经济正处于疫情后的修复阶段, 强预期、弱现实的情况依然存在,实际需求的恢复仍需要时间。随着房地产行业信心的 修复,2023 年下半年有望对钢材需求实现正贡献。

3、制造业用钢需求复苏在即

制造业是钢铁需求另一重要领域,春节复工复产拉动工业经济复苏,高技术与装备制造 业恢复加快。2023 年 2 月份,制造业 PMI 指数在枯荣线上继续两个月增长,制造业 PMI 升至 52.6%,较上月增加 2.5 个百分点,其中各分类指数均高于上月,调查的 21 个行业 中有 18 个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景气面继续扩大。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 PMI 分 别为 52.8%和 52.2%,高于上月 2.3 和 3.3 个百分点。在构成制造业 PMI 的 5 个分类指数 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高于临界点,分别 为 56.7%、54.1%、50.2%和 52.0%;原材料库存指数为 49.8%,存量降幅收窄。以上数据 表明,制造业企业市场需求回升,用工量较上月有所增加,生产明显加快,原材料供应 商交货时间加快。

2022年7月11日,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明确,银行机构要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规模,重点支持高技术制造业、战 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银保监数据,2022 年制造业各项贷款新增 4.7 万亿元,增量为 2021 年的 1.7 倍,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 33.8%。2023 年 1 月份信 贷和社融融资规模统计数据,1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4.9 万亿元,同比增加 9227 亿元,大幅超出市场预期,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 5.98 万亿元,1 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 9.4%。企业中长期贷款和社融规模的增加,有助于提升市场信心,随着政策进一步落地, 贷款规模有望进一步增加。

3 月 17 日,央行发布消息称,决定于 2023 年 3 月 27 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0.25 个百分点。央行降准进一步释放流动性,为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提供支持。随着经济逐 步复苏,相对宽松的流动性为下游企业提供了更加良好的资金环境,有助于制造业生产、 经营环境的快速修复。我们认为,随着制造业生产的逐步恢复,制造业用钢需求有望增 加。

二、低估+供需改善,行业有望迎来“估值+利润”双修复

(一)估值整体处于低位水平,与资产质量不匹配,pb 急需修复

钢铁行业在经历了 2022 年需求不足导致的低迷阶段后,行业估值整体下行,板块整体估 值破净。目前,钢铁板块估值处于近五年来较低位置。截至 3 月 17 日,板块整体市净率 1.08 倍,处于近五年 51.57%分位。其中,冶钢原料当前市净率 2.03 倍,处于近五年的 30.15%分位;普钢当前市净率 0.82 倍,处于近五年 36.45%分位;特钢当前市净率 1.90 倍,处于近五年 34.27%分位。

自供给侧改革以来,钢铁行业解决了产能过程问题,行业供需有了明显改善。对于钢铁 企业而言,供需改善也带来了钢材价格及盈利的恢复,企业资产状态也有了明显的好转。 截至 2022 年三季度,钢铁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55.97%;流动资产持续增加。行业整体 财务状况明显好转。

我们认为,在 2023 年经济稳增长的背景下,钢铁行业景气度有望从 2022 年短暂的低迷 情况下恢复。目前行业整体财务状况仍然较为优良,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随着需求 钢铁行业下游需求的持续复苏,行业估值有望迎来修复。

(二)需求改善,铁矿石等原料成本有望顺畅传导

1、流动性宽松抬升铁矿石价格中枢阶段性结束

铁矿石作为大宗原材料商品之一,容易受到美元走势影响,若美元大幅贬值,会直接导 致全球以美元计价的各种资源性产品价格不断上升,铁矿石价格和钢铁价格也会受美元 贬值的影响而上涨。 我们认为,虽然目前美元加息有所放缓,但通胀的持续高位可能导致目标利率在 2023 年 仍然维持高位,当前市场对于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边际宽松已经充分计价,因此流动性宽 松对于美元价格中枢的抬升作用阶段性已经结束。

而从铁矿石的需求角度看,铁矿石价格与生铁产量高度相关。2016 年钢铁行业开始实行 供给侧改革,由于产能控制,生铁产量停止增长,对应的铁矿石需求也保持稳定。而 2018 年后,随着钢铁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置换产能逐步投放,我国生铁产量开始新一轮的 增长,在此阶段,铁矿石价格同步上涨。

而今年以来,随着春节后钢铁企业复产加快,在粗钢产量仍然受政策端控制的情况下, 目前产量水平已接近全年的天花板,后续生铁产量将呈现刚性特征。因此,后续对于铁 矿石需求将表现较为平稳。综合考虑流动性及供需情况,我们认为铁矿石中枢有望维持 高位震荡。

2、需求启动,钢材原料成本由单边承压,转变为向下游传导成本及利润

2022 年,我国钢铁行业面对下游需求减弱、钢材价格下降、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困境,钢 材利润持续受到挤压。2022 年,螺纹钢、热轧板卷价格累计下跌 12.23%、13.36%。而作 为主要原材料的铁矿石、焦炭,由于受流动性宽松影响以及煤炭供需紧张影响,价格分 别上涨 7.79%、5.07%,两者对应的原材料吨铁成本上涨 6.44%。 供需关系上看,2022 年粗钢产量 10.13 亿吨,同比下降 1.92%,而粗钢表观消费量 9.6 亿 吨,同比下降 3.31%,降幅高于供给降幅。而根据中钢协统计的旬度库存数据看,2022 年整体库存水平高于往年水平,因此 2022 年的钢材实际消费量下降幅度可能更高。因此, 2022 年钢铁行业在需求不振的情况下,企业难以将成本端上涨传导至下游,钢材价格单 边承压。

而进入 2023 年之后,随着各地下游项目开复工加速,需求逐步释放。钢材库存快速下降。 需求的释放带来钢材逐步将成本压力向下游传导。截至 3 月 17 日,铁矿石价格自年初以 来上涨 8.79%,焦炭价格下降 4.55%,对应原材料成本上涨 2.07%,而螺纹钢、热轧板卷 价格分别上涨 4.07%、6.93%。 可以看出,年初以来,尽管原材料价格仍然有所上涨,但是下游需求的恢复,使得钢材价格表现更加强势,钢铁企业有效的将成本端压力传导下去,带来利润的回升。我们认 为,随着经济稳增长的持续推进,钢铁行业将由 2022 年的原材料成本单边承压逐渐开始 向下游传导成本压力,钢材利润有望迎来修复。

3、品种分化明显,高壁垒高市占率品种成本传导能力强

我们认为,随着钢铁企业多年的健康发展,企业在自身产品结构中已有了明显的优化提 升,部分企业在自身所处细分赛道中也具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在市场景气度下 行或是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阶段,公司可以通过自身产品的议价能力有效保证产品 销量,传导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压力。

华菱钢铁:品种钢占比持续提升,公司抗周期能力增强

根据华菱钢铁 2022 年报,公司 2022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63.79 亿元,同比下降 34.10%, 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单季度来看,公司 2022 年 Q1-Q4 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21.11 亿元、 17.10 亿元、13.10 亿元、12.48 亿元,公司在景气度加速下行的四季度,利润保持稳定。 我们认为,公司盈利能力的稳定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的升级。2022 年,公司品种钢销量 不断提升,占比由 2016 年的 32%提升至 2022 年的 60%,品种结构逐步迈向中高端。产 品高端化提高了公司的议价能力,使得公司在原材料价格上涨阶段可以有效将成本压力 传导到下游。

另一方面,公司产品结构优化体现在形成了板管棒线兼有、普特结合、专业化分工生产格局,产品涵盖宽厚板、热冷轧薄板、线棒材、无缝钢管四大系列近万个品种规格,产 品结构齐全、下游覆盖行业广泛,主要品种间具备较强的柔性生产切换能力,使得公司 可以快速根据市场变化调节生产,极大的帮助公司抓住市场机遇,规避市场波动风险。

新兴铸管:离心球墨铸铁管龙头企业,市占率高,话语权较强

公司是全球离心球墨铸铁管龙头企业,具有铸管及管铸件产能 320 万吨。根据公司《新 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募集说明书》公 告,2020 年全球铸管的年产量在 900 万吨左右,其中我国产量 853 万吨;全球离心球墨 铸铁管的年产量约 850 万吨,其中我国产量约 700 万吨。公司 2020 年球墨铸管产量 295.55 万吨,占比全球产量的 35%,占我国产量的 42%。 除了铸管整体市占率高以外,公司积极拓展铸管应用领域,以技术为支撑实现高附加值 管产品规模化销售。根据公司2021年半年度报告介绍,公司实现顶管销量同比增长61%, 差异化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80%。 可以看出,公司在球墨铸铁管领域话语权较强,为公司在产品定价上提高了议价能力。 通过观察公司 2010 年-2022 年上半年公司铸管平均售价,我们可以看出,在 2015-2016 年钢材价格大幅下跌的阶段,铸管价格仍然维持稳定,一定程度对冲了钢材产品利润下 滑带来的影响。而在 2021 年开始的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阶段,公司铸管价格稳步上升, 将一部分成本上涨压力传导至下游。

综上,我们认为,钢铁行业作为中游加工业,随着行业的良好发展,企业在产品结构调 整,将逐步在多领域中形成强大的话语权及议价能力。对于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将 有足够的能力将成本压力向下游传导。当行业景气度整体上升时,公司将充分受益产品 价格及利润的弹性;当行业景气度下行时,公司通过自身产品布局的优势,有效抵抗周 期性波动。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钢铁股票走势如何与钢铁股市大盘走势]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3/48626.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