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公众号越声投顾(yslcw927))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直线思维是你最大的敌人
轻仓、顺势、止损是我们常常挂在嘴上自以为可以无往不胜的金科玉律,其实和众多的交易规定一样,听起来好象有道理,做起来却难上加难,甚至就是做不到。拿顺势而言,你说谁不知道要顺势,可盈亏还不是依旧。多头排列时作多是不是顺势,可突然的一根大阴线顿时会陷你于势在哪里的困惑中。空头排列时作空是不是顺势,可旱地拔葱一跃而起的大阳线也会让你对顺势有别样的理解。
顺势没有错,但遇到行情拐弯时是平仓再反手操作还是持仓等待回到原先的轨道这才是对顺势真正的考验。而直线思维是人与生俱有根深蒂固的一种思维方式,使得所谓的顺势很难落到实处。一旦决定了作多,就会义无反顾地去作多,当行情调头按照顺势的理解自然是作空,但这时候你能使思想调头吗?很难,没有几个调过头来,通常都会坚持原先作多的想法,如果行情进一步对自己不利,又会拿出侥幸来掩耳盗铃式的抵挡一阵,直到最后恐惧胜过侥幸,缴械投降。
直线思维之所以形成也得益于交易概念的两面性相对性,毕竟在过去无数次的征战中我们吃过轻易抛掉筹码的亏,要是再坚持一会,有耐心,一定会有大的收获,一遇风吹草动就平仓出局,往往只有蝇头小利。正是过去曾经的体验会培养出坚定不移的执着,可这执着有时候就会带你步入亏损的深渊。这就是交易,左也不是,右也不对,出现最多的不是清晰明确的选择,而是多空不能的两难选择。
思想能不能跟着行情拐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的操作最终能否成功。如果每天所有的行情都是单边市,从开盘到收盘要么全天涨要么全天跌,那相信赚钱的的概率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但这其中需要思考一点,如果是单边上涨行情,那这时候又有谁去作空呢?当然了这只是假设,未来从来都是不确定的,所以在任何点位多空阵营都是径渭分明同时不乏其人。而市场的方向又取决于资金量的大小,在某一时点某一方资金量更大一点方向就偏向某一方。多空资金量的大小又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有倒戈的,有新加盟的,有宏观面发生变化的,不一而足,充满了变数。而用直线思维去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显然远远不够。
但你的思想真的能转过弯来吗?这需要长期大量的练习,不经过一次次战火的洗礼,你明白的道理只能停留在思想的层面而不能转换为自然而然的实际行动。很多人倒下去了,不是没有明白道理,而是在行动中无法融入道理。直线思维也一样,当要决定转弯的时候,真的很痛苦,很担心,很害怕。理由还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交易两面性,转弯有对的时候,当然也有错的时候,究竟此时此刻要不要转弯还是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正是这里构成了你前进路上最大的敌人,能不能战胜将决定你最终的交易命运。
我想,当你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再拿主意了。这时候你是在权衡,而多空力量永远在此消彼长扑朔迷离,你很难一下分得清清楚楚。与其如此,你最好的办法不如丢弃一切判断,一切情感因素,用盘面来说话,用交易系统来决定多空。当然交易系统肯定也在交易相对性的范畴内,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但比之你的情感判断一定要强过一大截。
当你不能超越直线思维时,你离成功就永远差一点,当你还在仰仗直线思维时,请你相信,市场不需要感情。
多方炮开炮
“多方炮后面开炮” 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早晨开盘后还不觉得怎样,突然之间就拉起来;还有一种是直接跳空高开,那就是 “巨量跳空,回档买进”!这个图形还有一个特殊性,就是一个长期的三角形盘整带被 “多方炮” 突破,这个时候它推出去的力量相当大,这是一种喷发性的力量,因为那么长时间以来股价一直受到这个三角形制约,憋得很厉害,憋得它最后没有路好走了,要么往上突破,要么往下突破。
当头炮
两阳夹一阴为“多方炮”,具有向上攻击的态势。“多方炮”配合“顶紧右上角”为“当头炮”,更具有向上攻击的态势。
当头炮操作要领:
(1)E点是60日平均线与120日平均线的黄金交叉点,以后是暖气带F。在暖气带上方,找到两个股价高点,作连线C。然后,在B点作水平线G、G与C形成“筷子线”,“筷子线”以下是庄家建仓区间,“筷子线”以上是股价加速区间。
(2)股价向上突破“筷子线”后,有两种走势:一种是连续向上攻击,没有回档;另一种是回档反压“筷子线”,这时会出现一根或几根阴线,在“筷子线”附近缩量止跌,然后再向上攻击。图是一根阴线反压“筷子线”,且回档幅度很小,属于强势调整。这根阴线与左右的阳线构成两阳夹一阴“多方炮”形态,且“多方炮”是“顶紧右上角”的,形成依托于“筷子线”的强烈向上攻击状态。我们把这种“顶紧右上角”的“多方炮”称为“当头炮”,出现“当头炮”,你就做好黑马跳的准备吧。
小结:
“当头炮” 是指 “顶紧右上角” 的多方炮,这种多方炮往往产生于刚刚突破T线、筷子线、打拐线等附近,是对突破的一次确认和夯实,这样的多方炮我们就称为 “当头炮” ,当头炮出现,则可以积极介入。
空方炮
“两阴夹一阳”图形平时也常有出现,但首日跌、次日涨、第三日跌的盘整行情,并非是“空方炮”。只有在暴涨行情之后,股价有了几倍的上升,此时出现“两阴夹一阳”,极可能是“空方炮”。如两条阴线是长阴线,而且放出巨大阴量,出现“空方炮”的可能性更大。多方由于获利盘获利太多,必定有压价出逃,如此多翻空,空头的力量越来越大。
“空方炮”必是“两阴夹一阳”,而“两阴夹一阳”未必是“空方炮”。在上升行情中,会有许多“两阴夹一阳”,只有最后那个“两阴夹一阳”才是“空方炮”。
小结:
空方炮是由两阴夹一阳构成的,第一天空方发力,股价下跌,第二天多头反扑,股价反弹,第三天空方再发力,股价吞没阳线,从而在K线上形成两阴夹一阳“空方炮”!
空方炮是空头得势的表现,一般出现在股价大幅上涨之后的高位,此时往往会伴随出现一些其它头部特征,比如 三死叉见顶、阳阴墓碑、断头铡刀、月价压、月量压等等……,这个时候出现的空方炮才是空方炮!
双炮过河
图中三个股价高点C、D、E连成一条直线,直线下有许多K线,犹如中国象棋中的汉界楚河,K线要杀过楚河才能涨,这显而易见。
怎么杀过去呢?这里采用“双炮过河”的形态。将A、B区间放大后,放在左上角。现在我们看清楚了,多方在楚河线下先作“两阳夹一阴”“多方炮”图形,见W处,攻击前充分盘整,然后一炮过楚河,又是“多方炮”形态,见X处。在这里用“两阳夹一阳”,比“两阳夹一阴”稍强势。两个“两阳夹一阴”应该是六根K线,这里是五根K线,原因是中间共用一根长阳线,形成“三阳夹两阴”这种组合“多方炮”,进攻速度加快。一旦多方越过楚河,就在河对面大开杀戒,不冲杀一程是不肯收兵的。研究过楚河的各种形态,就是为了把握住过楚河的时机,在这里买进股票,风险小,收益大。
小结:
股价在建仓区间总是在一个区域内往复波动,只有在建仓完毕后,才会突破这个区域展开快速拉升行情,而压制这个区域的就好比是 “汉界楚河” 一般,股价只有突破楚河才会加速上涨。
但股价在突破楚河之时会有一些特殊的形态出现,比如“双炮过河”就是一例,多方炮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有夯实股价基础的作用,有盘中短暂洗盘的作用!这么多作用的多方炮被主力用来放在突破楚河的区间,这就有戏了!既然股价在突破楚河,那一定会有不坚定的多头来获利抛出,因为那些多头见到股价上涨到以前的压力区了(以前汉界楚河为压力区),他们担心股价见顶回落,因此在此位置一看到多方炮的阴线,就会马上抛出的,而主力正需要他们在这里抛出!
所以研究 “双炮过河” 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如果你发现一只股票正在走 “双炮过河”,那它后面的行情很可能就要进入加速上涨了!
交易精髓:由小变大循序渐进
所谓的最佳交易员,就是那种打算每天赚一点,聚少成多的稳健交易员。优秀交易员总是那些长期累积资本的人;如果你希望一次搞定,那就太困难了。
慢慢来,由小变大,聚少成多;如果你打算靠交易屠龙刀谋生,最后也会死于交易屠龙刀之下。
在整个交易生涯或累积资本的过程中,你经常会损失三分之一的资本,然后你会扳回来,资本又逐渐成长,但你可能再还会发生三分之一的损失,然后你再扳回来;就像爬楼梯一样,前进三个台阶,坚持这个程序,你还是能够慢慢前进。
不进行交易是一种自律的精神——非常重要的规范;很多人不了解这点。某些情况下,行情非常沉闷,流动性欠佳,你就不应该交易。
适当的风格。你必须决定自己是哪一类型的交易员:投机客、价差交易员或是短线帽客;你必须找到自己适合的交易风格。但重点是在于你是否能够赚钱。譬如:避险虽然是管理风险的理想手段,但你是否应该成为一位避险交易员,完全取决于你的个性是否能够透过这种手段赚到钱。
断然认赔。如果行情发生不利的走势,部位出现亏损,当然是第一个警讯,其次是你容忍痛苦的程度,容忍损失的能耐。交易的原则是最初的损失往往就是最小的损失;认赔的难处不完全是金钱的损失,还包括自尊的伤害。这是你与自己进行的一种心智游戏。
市场是存在的事实,不是抗衡的对象。你不能采取主动,只能被动反应。你不应该对抗市场或尝试击败它。存着这种心理,认赔或许就比较简单一点。
要想长期地交易获利,你必须先了解你是那一类型的操作者,进而了解该操作型态的优势,你必须了解此优势何时存在,你更加必须尽你所能地利用它来交易。如果你没有优势,你不应该投入操作。如果你了解你没有优势,但基于别的原因你又必须交易,你应该学习那些具有优势的人一样,先了解什么样的交易是获利的型态,而你又是属于那一种?认清你的优势是预测你操作是否会获利的首要条件。如果你不能将操作行为分解成为特有的获利或亏损型态,要认清你的优势将很困难。
股市交易是一种高度杠杆的工具,而杠杆本就是一把双面刃,可以杀敌也可能伤己,古时宝剑宝刀之流,亦须功力够才可使用,而要如何控制它?至少内功须有一定的程度……运用在操作上,以资金管理为内,操作工具为外,才能发挥操作工具的最大效益,否则……为什么要以两口三口保证金做一口?其它剩下的要干什么?没错,怕的是连续亏损避免因连续停损被扫出场。但是,在连续获利的机会来时如何运用高杠杆来发挥其最大效益?这些都有赖内功的修为……
基本上以轻重程度分:资金管理,操作策略,行情分析;比例上约60%、30%、10%,别人怎么样我不知道,至少就我而言是如此的比例。获胜的分析技巧包含后两者,而那10%,或用型态或用k线或用指针,很简单,看你喜爱那一种。但是不管用那一种,要先了解它的胜率以及盈亏比,如此才能再拟定操作策略配合已成型的内功心法——资金管理,始能维持长期操作获利的绩效。
交易之获胜原因如下: 操作策略、资金控管、心理素质、情绪控管占成功的80%。操作工具及看盘技巧只占20%。
如果您喜欢以上文章,想了解更多股市投资经验及技巧,关注公众号越声投顾(yslcw927),干货很多!
声明:本内容由越声投顾提供,不代表投资快报认可其投资观点
最近和大家聊了不少证券市场的投资的事儿,根本原因呢,还是因为今年以来市场走的很火热。
各种股票翻倍,财富神话不断上演,惹得很多场外的新韭菜们都蠢蠢欲动。
昨天我一个朋友和我说,他老婆也想炒股了,还有他同事们的老婆,这些掌握家庭经济大权的主力军们,最近都想入场,劝都劝不住。
最有趣的就是,这些主力军要入场的理由都出奇的一致——据说身边有个炒股很牛的人……
仔细想想,真是像极了当年的自己啊。
当然啦,对于大家的入场我是鼓掌欢迎的,毕竟股市正缺少新生力量不是吗?
不过说真的,跟人炒股想赚钱,其实挺难的。
必须要吐槽一波,不说网络股神,就是身边,哪来那么多股神?有这本事不如职业炒股得了,还犯得着打工么…即便身边真有民间大神,你也跟不上别人的思路啊。
如果真的碰到牛市,其实根本就不需要人教,闭着眼睛随便买都能有不错的收获。曾经有个人,在牛市里打错了代码买错了股票,结果最后还赚了很多钱,这不是段子,是真事儿。
好了,言归正传,今天和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估值的那些事儿。
经常听到一些分析师再说,某某股票估值多少,某某股票估值偏高/偏低。这些所谓的估值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
估值,就是对一个上市公司的价值评估,也就是对股票的价值估算。市场上,大家一般用市盈率(PE)来表示一个公司估值的程度。
市盈率的计算公式很简单,股价/每股盈余,当然,为了方便计算可以换个更简单的计算方式:
市盈率=市值/净利润
比如说某股票市盈率是30倍,意思就是你的投资需要30年才能回本。
当然,实际上在市场中,市盈率只是一个评价股票价值的标准。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股票的估值(PE)是高了还是低了呢?
这就说到之前的文章里我们提到过的,其实A股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们,对上市公司是有一个相对完善的定价体系的。
所有的定价体系的估值基本都围绕两个因素,一是行业平均估值水平、二是公司本身的业绩增速。
首先,每个行业的估值水平都是不一样的,比如银行,除开那些小银行和次新银行之外,大部分银行股的估值都在6~7倍PE左右,再比如小盘股中的游戏行业,平均的行业估值就在20倍PE左右。
其次,行业的平均估值也是由个股平均出来的,那么个股是如何定价的呢?
重点就是业绩增速,理论上,一般会以公司净利润未来三年的复合增长率来对应公司的PE,比如说,某公司未来三年净利率增长率在30%,那么目前的估值差不多就是30倍PE。
说到这里,小伙伴就要问了,按照这个算法,为啥银行业绩增速那么好,只有这么低的估值。因为银行存在一些特殊的逻辑,包括一些坏账率等问题,其实都已经反映在估值里了,不能光看业绩增速。
因此,以上这些都是非常粗略的计算,只能当参考,不能完全当真。
说完这个估值的逻辑,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估值会不会变?
估值当然是会变的,首要一条,是整个市场的环境,当熊市来临,所有股票都会下跌,整个A股的估值中枢会下降,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会受到影响,合理估值会降低,股价也会下跌,牛市的时候正好相反。
第二条,则是出现了额外的变量,比如某个行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产品价格上涨,影响公司利润大幅上升,又或者公司的新产品打开市场,未来可能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些因素虽然体现的方式不同,都会导致估值的变化。
举个例子,我们把市盈率的公式变一变。
市值=市盈率*净利润
市场上的股价上涨,很多时候分为预期和兑现。
预期,比如前面说的公司新产品打开市场,未来利润可能上涨的这种情况属于炒预期。逻辑是认为由于预期未来利润的增长率会上升,所以调高市盈率。结果就是净利润没有变化,市盈率上升,最终市值(股价)上涨。
兑现,就是净利润已经出现变化,马上会体现在财务报表中,则就会影响上述公式中的净利润。结果是即便市盈率没有变化,但是由于净利润的上升导致市值的上升。
最后,关于市盈率、净利润这些数据,都可以从股票软件中获取,也可以找一些免费的研究报告来看看研究员对公司或者行业是怎么估值的。
好了,今天关于估值的内容就这里,其实今天说的主要是大的概念和逻辑,是比较粗糙且理论化的,因为在实际市场上,会有太多影响股价的因素存在,个别行业也有很多内部的特殊因素,不能完全按照估值来看。但是这些基础的知识,还是需要了解一下。
本文源自小A说财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3/48348.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