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海通证券2020以及海通证券杯全国炒股大赛第1名

发布时间:2024-03-21 12:19

财联社10月12日讯(记者 林坚)受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局势和美联储缩表等多重严峻冲击,步入2022年,我国资本市场波动明显,A股迎来挑战成为共识。不过,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近日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当前市场估值接近4月底,回到历史大底时水平,我国资本市场仍具有明显的投资价值。

荀玉根认为,随着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多方面取得成果,我国资本市场已愈加成熟稳定。比如含上市、退市等在内的制度全面优化升级增添了市场活力,又比如例如A股投资者交易结构愈发呈现多元化特征,增强了市场包容性。此外,像融资渠道的拓宽更是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助推资本市场“主力军”企业们的健康发展。

不难发现,部分投资者格外担心在外部环境依然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未来A股的走势还将受到拖累,而对此,荀玉根分析称,股市的中长期走势最终还是取决于自身基本面。“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今年以来随着稳增长政策不断加码,我国的投资时钟正从衰退后期走向复苏早期。”

尽管持续调整,但投资价值无法遮掩。在采访的过程中,荀玉根还展望今年四季度的投资机遇。他称,稳增长、保交楼落地有望推动股市迎来年内第二波机会,而聚焦行业赛道,将分别是成长>银行地产>=消费>资源。其中,高景气的成长行业更优,值得关注,如新能源链、数字经济。但如果展望到明年,消费基本面修复,性价比或将更高。

多体系改善优化,全面实行注册制市场环境雏形已现

诞生并发展至今,我国资本市场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变革。一路走来,注册制改革全面推进,取得积极成果,成为资本市场孕育出强大投资价值的重要体现。

眼下,全面注册制落地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在荀玉根看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制度不断革新,目前全面深化改革已取得重要突破。“上市发行、股票交易、退市优化等关键制度已得到体系化改善,并向国际成熟市场逐步靠拢,全面实行注册制的市场环境已具雏形。”

上市制度方面,他认为,随着注册制改革试点在科创板、创业板以及北交所稳步推进,A股市场已经实现了从核准制到注册制的跨越,发行市场化程度、审核注册效率和可预期性大幅提升,市场体系包容性大幅提高,投融资功能显著增强。

在注册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近年来A股IPO数目和规模确实增幅明显。数据显示,2019至2021年,我国IPO项目数量为203家、434家以及524家,IPO规模为2532亿元、4793亿元以及5426亿元,整体攀升明显。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与此同时,财联社记者也注意到,伴随着IPO数目和规模的逐年递增,资本市场有进有出、进退有序、优胜劣汰格局已经形成,合理的市场估值体系正在得到修复、建立、新生,这也是投资价值的一个侧面。在荀玉根眼中,A股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加速形成。

“2020年12月31日,沪深交易所发布‘退市新规’,并于2022年1月进一步完善。退市新规落地以来,A股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加速形成。”荀玉根结合具体数据表示,在1999年至2020年长达21年的时间里,A股总退市数量仅126家,而2021年A股退市公司数已达20家,且在2022年前三季度,更有46家公司退市,数量是2021年全年的两倍之多,创下历史新高。

“若以当年退市数量比上市公司总数计算退市率,当前美股退市率约4%,而A股退市率由20年全年0.4%升至22年前三季度0.9%,已逐渐向成熟市场靠拢。”荀玉根说道。

资本市场机构化日益明显,投资力量与理念应照变革

除了包括发行、交易、退市等制度在内正不断改善,向国际市场靠拢。财联社记者还注意到,对照国际市场,成熟稳定的资本市场与其投资交易机构的稳定性、多元化支撑密不可分。荀玉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到,A股投资者交易结构已愈发多元化,对比美股,A股投资者结构已在稳步向成熟市场发展。“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推进不仅带来整个生态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市场投资力量和投资理念的变革。”

参考美股经验,荀玉根向记者阐述了上述观点的由来。据他介绍,股权融资的发展还将提升机构投资者占比。“1980年代前后美国以养老金为代表的长线资金进入股市,使得美股中机构投资者占比从1970年的20%升至2000年的63%。反观A股,在过去,市场参与者以散户为主,而当下市场的专业投资力量已日益壮大,投资者结构出现边际改善。”荀玉根表示,多组数据可验证上述观点:

数据显示,在A股投资者中,自由流通市值口径下A股整体机构投资者的占比已由2015年底的17.1%升至2022年二季度的36.1%,散户的占比则从53.9%降至36.5%;

数据还显示,在A股投资者中,自由流通市值口径下公募基金的占比已从2015年底的8.0%提升至2022年二季度的15.5%,外资占比从2.2%升至9.3%,险资占比从3.6%升至5.4%;

根据上交所与证监会,2010年A股个人投资者的交易占比达85%,2021年A股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已首次下降到了70%以下。

荀玉根认为,上述变化并不是完成时,而是进行时。他表示,目前,监管层还在积极引导长线资金进入A股市场,例如我国针对养老金第三支柱的政策正持续推进,此外还有提升保险公司配置权益比例上限,鼓励个人适当配置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等。

“长期来看,中长期的增量资金入市有助于完善投资者的结构、提高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和市场运行效率,有利于企业融资;此外,中长期资金的入市久期长且资金成本低,能在一个很长的周期支持企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荀玉根进一步说道。

改革拓宽融资渠道,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插上“翅膀”

新旧血液的持续流转,多层次市场体系结构的逐步形成,我国资本市场已今非昔比,改革加速迈出实质性步伐。而更进一步的,作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资本市场的改革为实体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助益颇多,尤其是在拓宽融资渠道方面,其为我国企业在强化科技创新、激活发展内在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效果显著。

在荀玉根看来,资本市场改革推动直接融资大发展,不断助力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围绕该点,荀玉根分融资端以及股市结构两个维度向记者进行了深刻阐述。

融资端方面,荀玉根指出,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尤其是新兴企业的融资需求。“当下,科技创新既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同时也是复杂全球背景下的迫切需要。借鉴海外的发展经验,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型离不开直接融资的配合,1980年代美国经济转型期间,股权融资在美国非金融企业融资方式中的占比从35%升至50%。过去我国的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而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推进,目前我国直接融资比重已经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直接融资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32%,而2021年以来至2022年8月我国新增直接融资占同期社融增量的36%,较“十三五”期间明显增长。

通过这组数据,荀玉根进一步表示,“直接融资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了助力,2010年以来我国逐步进入产业结构转型期,目前我国经济结构已明显优化。其中,第三产业在我国GDP中的占比已从2010年的44%升至2021年的53%,而同期美国第三产业占比从76%升至81%。”

而从股市结构来看,荀玉根称,消费与科技板块在A股中的总市值占比已由2010年的22%上升至2021年的45%,同期美股消费与科技占比由52%升至66%,可见资本市场的改革正不断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向成熟市场转变。

稳增长、保交楼或起催化作用,A股可能有第二波机会

鉴于上述向好、向成熟、向明天的改革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自信。然而,步入2022年,A股进入震荡的结构性调整,这让众多投资者大为震撼。今年前4个月,A股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急跌,4月底到7月初迎来底部之后的第一波上涨,7月初至今持续调整,时间持续近3个月。

荀玉根坦言,多重因素扰动下,今年是A股较为困难的一年。不过在他看来,股市和市场情绪已经接近历史底部附近的水平。从历史规律看,年内可能还会有一次投资机会,未来行情上涨的催化剂可能是稳增长、保交楼政策的落地见效。

荀玉根称,国庆假期前多项政策正密集推出,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而为稳定市场预期和购房者情绪,保交楼、稳刚需的地产政策落地见效仍是重点。他还指出,宏观经济的改善也将推动企业盈利的回升,其预计三、四季度全部A股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将持续回升、全年为5%。

综合上述所言,荀玉根认为,我国股市将有望迎来年内的第二波机会。聚焦到投资赛道,他判断今年四季度将是成长>银行地产>=消费>资源。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荀玉根还特别提到了高景气的成长行业值得关注。

他称,对比资源、消费和金融地产,新能源、数字经济这些成长性行业景气度更高。新能源方面,新能源车销售和光伏装机都维持较快增速;数字经济方面,我国发展数字经济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当前发展数字经济的重点在于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中心、云计算、5G等领域是政策发力的主要方向。

但如果展望到明年,荀玉根认为,消费基本面修复,性价比或将更高。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林坚

 

财联社7月17日讯(记者 刘超凤)如同听到发令枪响般,多场ETF实盘赛或正进行,或马上启程。

就在7月17日,至少同天可见近10场ETF大赛的海报,这其中包括国金证券、兴业证券、东北证券、东方证券、光大证券、平安证券等海报在刷屏。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019年开始,每年零星有1至5家券商筹办ETF大赛;今年以来呈现整体爆发之势,年内举办ETF大赛的券商已多达17家。

重要的是,不仅是各机构,交易所也在发起ETF大赛,深交所长期以来高度重视ETF投资者服务工作。在深交所、中基协的指导下,由天弘、富国、易方达、景顺长城4家公募基金公司联合主办的2022年“全国ETF模拟投资菁英挑战赛”于2022年12月1日正式启动,吸引了受众的关注与广泛参与。

ETF实盘大赛的大热,背后是国内指数投资的蓬勃发展,更是从资产管理机构到财富管理机构,对于以ETF为代表的指数投资的高度重视与全面布局。有券商人士告诉记者,不仅仅监管部门非常重视与支持ETF,从券商角度来说,主动权益类产品代销哑火,以ETF为代表的被动投资正在风口,是弱市环境下推动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

一般来说,券商会联合基金公司、媒体共同策划与举办ETF大赛,参赛者可交易全市场所有ETF产品。一些ETF实盘赛也有着浓重的投教色彩,投教答题是赛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从赛程时间来看,一般分为四类:包括一月制、一季制、半年制和一年制。

ETF实盘赛的总奖池丰富,甚至可高达50万、100万。据记者不完全统计,ETF实盘赛的奖励方式一般分为四类:一是投研服务奖励,包括研报、策略会等等;二是实物奖品;三是虚拟金币或积分奖品,以及行情软件等投资工具奖励;四是投顾礼包或理财券等。

今年下半年,预计仍有不低于5-10家券商会筹办ETF实盘赛。往年筹办ETF大赛的多家券商今年暂时未有动静。而国内ETF品种自2004年首次上市以来,也即将迎来诞生的20周年。

ETF实盘赛显著升温

过去几年,主动型的产品代销是券商财富管理的热词,如今要让位给ETF,相应的,ETF大赛也迎来一波小高峰。从2019年华西证券举办ETF实盘大赛以来,行业每年几乎保持着1家至5家的数量。今年券商突然“井喷式”发力,截至7月15日,已有超过14家券商举办了ETF大赛。

ETF作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兼具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优点,既可以在二级市场实时交易,又能够自由申购或赎回ETF份额,费用低廉且有效分散风险,是比较适合普通投资者的一类投资品种,在居民资产配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谓实盘大赛,即参赛者需要在主办方券商中开立普通A股账户或场内基金账户,通过个人资金进行实盘交易ETF产品,自负盈亏。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举办过ETF大赛的15家券商分别是:东北证券、兴业证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华宝证券、长城证券、东莞证券、安信证券、国金证券、第一创业证券、平安证券、中金财富、华安证券、华兴证券、东方财富证券(按举办时间倒序排列)。

国金证券上半年举办了ETF实盘赛后,作为协办券商,和财联社再次共同举办“全国ETF投资大赛”,并于7月17日起正式开赛,该赛事由上交所投教基地作为指导单位。华宝证券今年上半年刚举办了第一季ETF实盘大赛,紧锣密鼓地在6月开启第二季大赛的报名。

从赛程时间来看,可以分为四类:一月制、一季制、半年制和一年制。比如,东方财富证券、华安证券的ETF实盘赛赛程仅有一个月左右。相比之下,一季制赛程就非常普遍,包括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华宝证券、华兴证券、国金证券、安信证券等等。

ETF大赛赛程长达半年及以上的并不多,具体有东莞证券、长城证券、中金财富等,其中中金财富的赛程约9个月。兴业证券是目前ETF实盘赛时间最长的,赛程时间长达一年。

对于ETF大赛办得如火如荼,沪上某券商人士告诉记者,“包括交易所在内的监管层面都比较支持ETF;基金公司作为ETF发行主体,很重视这一赛道,去年就给了很高的激励;作为指数投资的重要产品,ETF比较适合普通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现在正处于市场爆发期。”

另有券商人士提到,“监管是非常支持的,但ETF大赛今年大热的主要原因是主动管理型产品业绩难做,产品代销‘哑火’,客户信任需要积累,被动产品今年又处在风口上,是弱市环境下推动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

今年下半年,预计仍有不低于5-10家券商会筹办ETF实盘赛。往年筹办过ETF实盘赛的券商,今年大多尚未筹备大赛,比如东海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国泰君安证券、上海证券、国新证券(华融证券)、华西证券。其中,国泰君安证券已经连续在2021年、2022年举办了ETF实盘赛。

投教和奖励“双管其下”

在以上ETF实盘赛中,往往是券商作为主办方,一家或多家基金公司、媒体作为联合主办方或协办方,共同筹备ETF大赛;也有券商是独立筹备ETF大赛,比如海通证券、东方财富证券、招商证券等等。

财联社记者从券商处了解到,举办ETF大赛时,券商一般是提供客户资源,通过大赛提升新增开户、ETF交易量等业务;基金公司一般是赞助实物奖品,并获得联名资格,会在大赛中获得一定资源倾斜。

虽然券商会选择部分基金公司联合举办ETF实盘赛,但并不限制参赛者选择ETF标的。大部分比赛都强调,参赛者的交易标的几乎涵盖沪深交易所的所有ETF品种。比如,东海证券第二届ETF大赛就规定了,从4月17日起,参赛标的从100只场内基金扩容到所有场内基金。

记者注意到,ETF实盘赛还有着丰富的投教色彩,比如第一创业证券为参赛选手提供实时资讯和针对性的投教内容,以投教图文和动画短视频等方式,帮助投资者快速学习ETF投资知识;华安证券也在大赛中设置了趣味投教答题环节;东方财富证券设置了“答题赢奖”专题,参与答题赢取福利券,同时可以学习ETF理财小知识。

同时,券商为ETF实盘大赛准备了丰厚的奖励支持,比如说华宝证券总奖池超过50万元,有的比赛总奖池甚至高达100万。东方证券举办的“东方赢家ETF实盘冠军赛”第三季也在今天开启报名,大赛总奖励价值百万以上。

在具体的奖励品种和方式上,各家券商可谓费劲心思。据记者不完全统计,ETF实盘赛的奖励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投研服务奖励,包括研报、策略会等等。比如,海通证券规定报名即送脱水研报一个月,总榜和新人榜获胜前十名参赛者可获得与明星基金经理面对面精品午餐会的机会和年度投资策略报告会参会名额;兴业证券规定半年度排名前25的选手将获得上海策略会的资格,年度排名前50的选手将获得广州策略会的资格。

第二,精美实物奖品,总奖池金额高。比如,财联社和国金证券联合主办的ETF实盘赛即将上线,预计本次大赛总奖励池价值超过百万,品类涵盖知识付费阅读会员卡、电子产品、家居用品等。华西证券提供黄金50克、黄金30克和黄金20克的奖励。华兴证券的实物奖品包括实物黄金、手机等。有券商人士告诉记者,“能协调下来实物奖品很不容易。”

第三,虚拟金币或积分奖品,以及行情软件等投资工具奖励。比如,国金证券连续3年都举办过站内ETF大赛,比赛规定首次报名参赛即可获得666积分,总榜Top100高手可瓜分超1000万积分总奖池。长城证券APP中则提供金币奖励。安信证券规定,参赛者报名即可获得188积分和基础版Level2行情软件1个月体验券。华兴证券除了提供实物奖品外,还提供指数智能投、透视扫雷宝等权益奖品。

第四,投顾礼包或理财券等。比如,东北证券也是7月17日正式开启大赛报名,自比赛开始当天开盘至比赛结束日当天收盘的累计收益率进行排行,大赛取得正收益的前100名可以获得投顾礼包,包括金股池或等值服务等等。光大证券规定大赛期间首次新开户可获专享6%理财券,并由机会再得年化5.18%理财券。

一般来说,券商会在ETF实盘赛中为参赛者提供投资工具。比如平安证券APP内ETF大赛专区开发多种投资工具帮助参赛选手选择ETF品种。华宝证券APP的ETF专区中除了投教知识外,还提供了行情分析、ETF投资工具、选基工具等等。

有的券商会把ETF大赛作为系列策划中的活动之一。比如海通证券ETF实盘赛就是“e海通财指数节”的活动之一,上海证券的ETF大赛是“上海证券财富节”系列活动之一,招商证券去年的ETF实盘赛就是 “818理财节”系列活动之一。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刘超凤

[海通证券2020以及海通证券杯全国炒股大赛第1名]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3/48208.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