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消息,大盘早间走势分化,沪指震荡走高,站上3400点关口,创业板指则维持弱势盘整。板块方面,大金融板块延续昨日强势,券商股领涨两市,中字头个股持续大涨,此外,航运、钢铁、煤炭、互联网电商等板块表现活跃;游戏、传媒板块有所回调,教育、中药、贵金属板块表现低迷,半导体芯片板块走弱。总体来看,个股跌多涨少。午后,三大指数再度走弱,沪指翻绿。盘面上,中国银河、光大证券等多股相继炸板,两市炸板率超50%,教育、游戏、军工等板块持续走低。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40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12218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849亿。截至收盘,沪指跌1.1%,深成指跌0.9%,创业板指跌1.21%。
盘面上,证券、贸易、中字头股票概念板块涨幅居前,教育、中药、云游戏板块跌幅居前。
热点板块:
1、证券
中金公司、中国银河、信达证券、光大证券等多股走强。
东吴证券认为,当前证券板块估值逼近历史底部,具有显著的配置价值。当前证券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截至2023年4月28日,证券Ⅱ指数PB估值为1.22倍,历史分位数3.70%)。宏观环境及资本市场改革推动券商行业ROE中枢稳固抬升,券商估值将迎来修复,具有显著长期投资价值。
2、互联网电商
青木股份、跨境通、华凯易佰、焦点科技、吉宏股份等多股表现强势。
消息面上,第七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将于5月9日至11日在郑州举办。大会以“买全球卖全球”为主题,重点谋划7场活动,具体包括开幕式暨跨境电子商务高峰会、6场平行论坛。
东方证券表示,2020年疫情催化下的全球线上零售渗透率提升带动了短期的电商需求快速增长,2021-2022年随着线下消费回流,线上增长出现放缓。中国2022年出口跨境电商1.55万亿,同比增速11.7%,对比2021年的增速24.5%,增长呈现显著放缓。在2022年低基数上,叠加出口恢复及政策扶持,跨境电商行业23Q1迎来复苏。建议关注跨境电商行业整体机会,以及AI+电商相关标的。
消息面:
1、据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今日电池级碳酸锂涨6500元/吨,均价报21.2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涨8000元/吨,均价报18.3万元/吨;氢氧化锂涨5000~6500元/吨;镍豆跌2900元/吨。
2、银保监会日前批复同意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受让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0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00%。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光汇石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藏晟新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司不再持有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股份。
3、合肥市经开区官方近日发布消息称,保时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文熠柏到访合肥。有市场消息猜测,保时捷将加速在中国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预计在合肥建设首家落子中国的整车生产工厂,并进行国产化。
4、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4月钢材出口为793.2万吨,3月为789万吨;中国4月稀土出口4574吨,3月为4446吨;中国4月成品油出口为374.6万吨,3月为545.2万吨。
机构观点:
德讯证顾表示,随着“中特估”相关题材的持续走强,沪指放量触及3400点,短期抛压位3485点,防守位上移至3330点,继续拉升需沪指成交量维持在5500亿元上方且持续放大;今年以来,中字头及AI相关题材成为市场主线。
广州万隆表示,5月市场主线就是中特估和大金融,错过主线就会和前几个月错过数字经济一样,非常可惜,早盘依旧是昨天权重股行情,不同的是,昨天涨太多了,部分个股基本都在高位小阴小阳的调整,,分化是好事,分化才会出龙头,分化才会让资金聚拢在少数的个股中,提升赚钱效应,那么如何在本轮分化中进行筛选呢?真正的好标的不会在第一批分化时就倒下,因此高位缩量价涨,甚至缩量价不跌的权重股都需要给与重视,缩量代表盘中分歧小,持有机构吸筹,价不跌说明有资金护盘,两者结合说明当前价位还不是机构的理想价位,后续较大概率会继续拉升。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邓轲近期对北方稀土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2022Q3点评:稀土价格回落,期待量价企稳回升》,本报告对北方稀土给出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26.2元。
北方稀土(600111)
业绩概要: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0.0亿元(+16.2%),实现归母净利润46.3亿元(+47.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46.5亿元(+57.3%)。其中公司Q3实现营收78.7亿元(同比-16.0%,环比-23.7%),实现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比+35.1%,环比-4.1%),单季度EPS为0.42元;
销量不济致营收表现不佳: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6.2%,主要由于自2022年以来公司的稀土产品整体实现量价齐升。单季度来看,公司Q3营收同比下降16.0%,主要由于公司Q3稀土原料产品及稀土功能材料销量之和同比大幅下滑19.5%,销量下降对营收的影响抵消了价格同比上涨带来的正增长,从而对营收造成拖累。公司Q3营收环比下降23.7%,主要归咎于稀土产品价格的环比下滑及销量的环比下降:1)价方面,工信部第二批开采及冶炼分离指标的增长以及下游需求的疲软,共同导致了镨钕金属/镨钕氧化物的Q3均价分别环比下滑20.2%、19.8%;2)量方面,公司产品经营数据显示,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类产品为Q3的主要销量下滑板块(分别环比下降49.4%、29.1%),我们推测销量下降主要由于稀土产品下游中、低端钕铁硼磁材厂商对高价稀土产品的需求收缩,且三季度为风电、空调等终端需求淡季,整体终端需求疲软使上游稀土产品销量不佳。我们认为,随着2022Q4新能源车、风电等下游需求的回暖,稀土产品销量有望环比回升;
产品结构优化提高产品盈利性:2022Q3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环比+10.1pcts/+2.7pcts至35.0%/19.8%,产品盈利性大幅提升。公司Q3毛利率环比大幅改善主要得益于Q2毛利率基数较低及Q3产品结构的优化:1)Q2毛利率较低主要由二季度稀土产品的降价所致;2)产品结构优化主要来自于公司Q3抛光材料销量环比增长43.5%,同时稀土氧化物和稀土盐类分别环比下降49.4%、29.1%,高附加值产品的占比提升帮助公司改善了业务整体盈利性。公司Q3净利率环比增速低于毛利率主要由于:1)公司于Q3计提了4.02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2)投资净收益由Q2的1.5亿元下滑至Q3的-2152万元;3)财务费用率环比上升0.43pcts,主要由于公司Q2汇兑收益增加较多使基数较低,研发费用率环比增加0.55pcts,主要由于公司研发投入增长;
工信部指标增量稳固稀土龙头地位:从稀土资源端供给来看,2022年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21万吨、20.2万吨(分别同比+25.0%、+24.7%),略高于往年20%的指标同比增速。从公司层面来看,北方稀土两项指标分别获配14.2万吨、12.9万吨,分别同比增长41.2%、43.8%,配额增速高于行业。公司全年轻稀土开采配额提升6.8pcts至74.2%,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其在稀土产品业务体量上占据我国乃至全球的龙头地位;
产业链纵向延伸,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凸显:近年来公司通过纵向业务延伸,参与各类稀土产业链中下游业务,目前形成了以稀土资源为基础、冶炼分离为核心、新材料领域建设为重点、终端应用为拓展方向的产业结构。公司的全产业链优势能够有效降低中游稀土功能材料和下游终端应用领域的原材料成本,而下游产品的附加值普遍较高,业务整体盈利性有望随着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而提升。公司所具备的资源优势、科研优势和全产业链优势将有效构筑其在稀土行业的综合性竞争壁垒,同时,向产业链下游业务的拓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公司的资源销售属性。多元化的业务布局有望为公司提供新的产业机遇,从而打开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稀土资源端的龙头,稀土指标配额的稳定增长将持续推升其整体业绩,而公司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将改善产品结构,整体盈利性有望进一步提升。考虑到下游需求走弱带动轻稀土产品价格大幅下滑,我们下调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87/430/489亿元,同比增长27.2%/11.1%/13.7%,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5/85.3/103.4亿元,同比增长33.4%/24.7%/21.2%,对应PE14.2X/11.4X/9.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稀土精矿价格大幅上涨风险、稀土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下游稀土功能材料需求不及预期等。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浙商证券马金龙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94.77%,其预测2022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88.9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10.69。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9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7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38.19。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北方稀土(600111)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优秀。财务相对健康,须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有息资产负债率。该股好公司指标4.5星,好价格指标3星,综合指标3.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3/47922.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