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25日讯(记者 张良德)未能完成重整时的业绩承诺,陷大额亏损泥潭的庞大集团(601258.SH)股价跌破1元濒临退市,昨日公司紧急发布员工持股计划。财联社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公司方面获悉:“目前员工持股计划还没有发,这也是由于事出紧急,临时出的应对方案。”
昨日晚间,上海交易所认为该回购事项对公司股价及投资者影响较大,同时公司此前有两次在股价低于或临近1元/股时披露股份增持或回购计划但并未按期完成的旧例。对此向公司发出问询函,要求公司回答本次回购的履约能力及回购目的。
在2019年9月和2020年5月股价低于或接近1元/股之际,公司曾两次发布增持计划。第一次公司称三位投资意向人拟于90日内增持3-4亿元公司股份,但到期仅达到增持计划金额下限的0.493%;第二次公司表示将动用5亿-1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但到期仅完成回购计划金额下限的23%。
除此之外,本次问询函中除对公司回购提出质疑外,由于公司并未完成重整计划的业绩承诺,还要求庞大集团对业绩补偿义务的具体安排进行说明并说明实际控制人的变化的重大影响。
对于业绩补偿义务,公司人士称:“公司也与大股东进行了沟通,对方也在积极回应,但业绩承诺的时间是在年度审计报告出来后的三个月内,目前还没有到时间。”
截至昨日,庞大集团已经连续两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股,昨日公司股价跌停,收于0.89元/股、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如果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昨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拟于6个月内以不超过1.60元/股的价格回购公司股份,金额不低于2.5亿元。回购计划出台后,今日庞大集团股价大幅上涨,截至发稿收报0.95元/股,涨6.74%。
根据公司公告此次收购的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有资本市场律师告诉财联社记者:“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规模较大,需要面谈人数较多,同时需要董事会、股东会流程,并报交易所审批,整个时间将长达数月。”
相关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如果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价格低于1元,则不会先ST,将会直接退市。”
按照上述两家说法,公司最快退市时间或仅1个月左右,若公司股价持续低迷,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或有“难产”可能。
更正业绩预告显示,庞大集团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12.5亿至-14.5亿元。
(编辑 刘琰)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张良德
本周沪指累计上涨1.3%,深成指跌4.75%,创业板指大涨5.93%,目前已连续3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一万亿元。主力资金情绪显著改善,周五迎来了隔一个多月的首次单日净买入。时隔逾4个月,北向资金再现单日百亿级净买入。
影响市场走势消息回顾
市场概览
周四、周五A股迎来了较为强劲的反弹,创业板指涨幅领先,该指数在周四创出近8个月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全周维度来看,沪指累计上涨1.3%,深成指跌4.75%,创业板指大涨5.93%,上证50指数涨2.24%,沪深300指数涨3.3%,科创50指数累计涨幅接近2%。
伴随着市场行情的回暖,量能也得以有效放大,截至周五已连续3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一万亿元,不过周五成交额未能伴随市场反弹而进一步走高,后续市场若想要进一步向上拓展空间,则需要更大的成交作为支撑。本周A股两市日均成交额约10097.11亿元,前一周该数据报8949.9亿元。
热点复盘
全周维度来看,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仅4各行业录得下跌,食品饮料板块大幅反弹,以7.49%的周涨幅领跑,CPO、光通信光环下的通信行业涨势不俗,涨幅达7%,机器人概念加持的机械设备行业亦有出色表现,涨幅达6.51%,计算机行业同样涨超6%,电力设备、汽车、家用电器行业涨幅超5%,美容护理、传媒、电子等涨幅超过3%;公用事业跌超2.5%,银行板块跌逾2%,石油石化、环保行业则小幅下跌。
概念板块中,光通信模块、CPO概念领跑,涨幅分别为17.61%、15.76%,减速器、汽车一体化压铸概念均涨超12%,激光雷达、ChatGPT概念、国资云等板块涨超10%;超超临界发电板块跌超4%,页岩气、绿色电力、天然气等跌超2%,中特估、新型城镇化等板块跌幅居前。
本周后期,机器人概念强势爆发。消息面上,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近期各大城市机器人相关政策频出,料将加速机器人产业发展,同时,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进展迅速,券商称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引进国产供应链有望进一步降低核心零部件的价格。中信证券建议关注机器人领域相关零部件公司:1)减速器;2)电机;3)直线传动;4)传感器;5)伺服系统;6)轴承;7)关节总成;8)智能化。
本周CPO、光通信继续爆发,相关个股新高不断。传统的计算机芯片已经难以满足大规模数据处理和深度学习算法的需求,因此需要使用更加高效的计算平台和芯片设计,CPO技术可以将光学器件直接封装在芯片内部,实现高密度光电集成和高效能耗比。与此同时,随着模型训练和推理的算力需求不断增长,与高性能的服务器与网络交换机配套的高速光模块需求也同步攀升,分析称,800G光模块的出货量将更长期处于高位水平。
汽车产业复苏有助于支撑经济稳增长。近期汽车下乡的消息不断,刺激政策接连发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本周快速回暖,汽车零部件、汽车后市场、充电桩等板块均迎来了较为显著的上涨行情。分析指出,产业链普遍排产下滑、持续降价的至暗时刻已经过去,量价、经营均进入稳定趋好阶段。
四、牛熊榜单
本周十大牛股中,CPO、光模块概念占据6席,富信科技、华西股份双双大涨约57%,太辰光、源杰科技涨超40%,腾景科技、天孚通信分别上涨38.31%、37.21%,除华西股份之外,其余5只股票均在本周创出了历史新高;荣盛发展本周上涨41.86%,作为房地产行业公司,该股此前公告拟跨界储能,受到了资金的炒作追捧;机器人概念股中大力德涨近40%;新能源汽车叠加无人驾驶概念的赛力斯涨超36%;数据要素概念股云赛智联大涨35.84%,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正身陷“举报门”,格兰仕子公司实名举报其涉嫌低价转让国有资产,公司回应称“举报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
本周十大牛股(备:不含ST股及上市天数小于30天的股票)
熊股方面,进入退市整理期的退市股刷屏,顺利退、疼信托、奇信退、新文退本周集体累跌逾70%,深南退、和佳退也跌逾60%;空间计算概念股时空科技炒作退潮,大幅回调超20%;储能概念股江苏华辰本周跌17.21%,而此前一周该股涨近40%;大地海洋周五开盘后迅速跌停,跌幅20%,消息面上深交所终止了该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审核。
本周十大熊股(备注:不含ST股及上市天数小于30天的股票)公司
五、千亿榜单
截至周五收盘,A股共136家千亿市值公司,总数较前一周净增6家。其中,恒力石化、中国电建、分众传媒、中国铝业、紫光股份、中微公司、中际旭创、同花顺、三花智控因股价上涨市值突破千亿关口,北京银行、中国能建因股价走弱跌出榜单;另外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因股价反弹,重返万亿市值俱乐部。
与前一周五收盘时比较,从市值增减金额来看,近两周的千亿市值公司中,受益于AI服务器概念的提振工业富联总市值单周增长877.94亿元居首,新能源赛道回暖,宁德时代市值也增长了逾800亿元,五粮液表现同样出色,总市值单周净增756.53亿元,泸州老窖、比亚迪、中际旭创市值均增长逾300亿元,中国中免、海康威视市值增长了超200亿元,山西汾酒、三花智控市值分别增长192.39亿元、186.01亿元。
千亿市值公司市值增长金额TOP10
国电信本周市值大降484.99亿元,邮储银行市值本周蒸发386.73亿元,中国石化市值蒸发超过323亿元,中信银行市值蒸发244.83亿元,中国平安、百济神州、交通银行、华能国际、长江电力、中国太保市值均减少超100亿元,可以看出本周大金融板块表现的相对低迷,而百济神州的大跌则因为其明星产品泽布替尼遭专利权诉讼。
千亿市值公司市值蒸发金额TOP10
从市值增幅来看(即周涨幅),前五名分别为中际旭创、工业富联、三花智控、同花顺、宝信软件;总市值降幅来看(即周跌幅),前五名分别为华能国际、百济神州、中国电信、中信银行、邮储银行。截至当前,千亿市值榜单中总市值TOP5为:中国平安(8850.17亿元)、中国海油(8799.85亿元)、招商银行(8557.09亿元)、比亚迪(7891.53亿元)、中国石化(7805.26亿元)。
六、新股风向
本周A股上市新股数量较少,仅为4只,均为创业板公司。从首日收盘涨幅表现来看,恒勃股份、康力源、南王科技首日均收涨逾20%,而飞沃科技则在首日跌超4%,截至目前该股依旧小幅破发。
资料显示,飞沃科技发行价格72.5元/股为本周上市新股中最高,发行市盈率为46.43倍。
七、主力资金
本周主力资金情绪显著改善,周五迎来了隔一个多月的首次单日净买入,全周累计净卖出净额为561.65亿元,上一周主力净流出规模为1208.1亿元。
行业维度来看,主力资金本周大幅“买醉”,买入酿酒行业52.09亿元居全行业首位,另外主力资金还大幅净买入了光伏设备、工程机械板块,5日净流入额均超过10亿元;电池、通信设备、化纤行业、汽车整车、美容护理、装修建材、电机等行业也在本周获得了净流入;主力资金本周净卖出银行板块58.22亿元,软件开发行业也遭净卖出逾50亿元,电力行业、互联网服务5日主力净流出金额超过40亿元,半导体、文化传媒、游戏、光学光电子等行业净流出规模居前。
个股方面,五粮液、贵州茅台5日主力净流入金额分别达到22.65亿元、21.23亿元,浪潮信息获净买入13.66亿元,主力净买入三一重工也超过10亿元,宁德时代、立讯精密5日主力净流入额超9亿元,科大讯飞、双环传动、视觉中国等净流入规模靠前;拓维信息5日主力净流出金额高达18.83亿元,三安光电次之,报9.83亿元,平安银行、鸿博股份5日主力净流出金额均超8亿元,农业银行、工商银行、长江电力等净流出额超7亿元。
八、北向资金
时隔逾4个月,北向资金再现单日百亿级净买入,在周四、周五的反弹行情中,北向资金推波助澜,周四单日净买入逾90亿元,周五单日净买入逾百亿。数据显示,北向资金本周累计成交5705.55亿元(前一周为5579.39亿元),成交净买入143.91亿元。其中,沪股通合计净卖出3.78亿元,深股通合计净买入147.7亿元。
北向资金净流入情况叠加上证指数
行业增仓方面,截至6月15日的近5个交易日数据显示,消费电子被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最多,达到了27.53亿元,汽车整车、电池板块获北向资金增持金额超过20亿元,酿酒行业、家电行业、装修装饰、化学制药等也较受“外资”青睐。互联网服务被北向资金净卖出最多,达到16.76亿元,软件开发、游戏、银行、贵金属被减持超10亿元,半导体、工程建设、旅游酒店、有色金属、电力行业等净卖出额规模靠前。
个股变动方面,截至6月8日的近5个交易日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大比例加仓个股名单中,变动比例最高的是国联水产消息面上,公司与沙特主权财富基金亚洲区签署谅解备忘录;苏奥传感、四方新材、东材科技等变动比例也较高;国盾量子、德昌股份、宝钛股份、东箭科技、广生堂等增持变动比例靠前。
近5日北向资金大比例加仓个股
同期,北向资金大比例减仓个股名单中,光库科技变动比例最高,华如科技、开润股份、宁夏建材、华秦科技、贵广网络、东方锆业等变动比靠前。
近5日北向资金大比例减仓个股
如果从同期北向资金增持金额来看,宁德时代、贵州茅台、五粮液、汇川技术、美的集团、工业富联等增持规模居前,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移动、中国平安、金山办公等遭北向减持规模居前。
机构最新调研路线图
本周已披露相关调研信息的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61家,前一周为166家,主要集中在专用设备、电网设备、软件开发、通用设备、医疗器械等行业。其中1家公司获得超100家机构调研,充电桩产业链公司炬华科技成为机构“宠儿”,合计有182家机构调研了该公司。
铭利达、温氏股份、恒林股份、恒华科技等迎来超过50家机构的聚焦。
本周获得超过30家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
本文源自金融界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1/46149.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