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杭州银行(600926.SH)披露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发行不超8亿股,募集金额不超过72亿元。根据发行预案,杭州银行此次募资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
杭州银行在2016年10月成功登陆上交所,随后一年内完成优先股发行,通过外源性资本补充的渠道已累计募集资金约138亿元。但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行的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78%、9.67%、8.05%,较年初分别下降0.37、0.24和0.12个百分点,并在A股上市的32家银行中,分别排在倒数第1、倒数第7、倒数第10位。
此次定增对象共有四位,分别为杭州市财政局、红狮集团、苏州高新(6.520, -0.12, -1.81%)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高科”)以及苏州高新(600736.SH),后两位新进股东为江苏的投资者,也是城商行在再融资行为中首次有外省企业参与。
对此,杭州银行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本次将苏高新、苏高科作为拟非公开发行对象,是市场选择、相互认可的结果。”苏州高新董秘办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杭州银行为国资背景,目前股价破净,所以按净资产来发行,我们看好它未来的发展和投资收益,做一个长期的投资者,以实现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
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还需经浙江银保监局批准和证监会核准。上述苏州高新人士表示:“监管审查进度由杭州银行和主办券商来主导,竞争的投资者会有初步的筛选,初步判断我们符合投资要求。具体审批情况,以杭州银行的信息披露为准。”
股价连续“破净”
根据上述预案,杭州银行此次定增对象杭州市财政局、红狮集团,分别认购不超过1.16亿股、3.88亿股;另外苏高科和苏州高新分别认购不超过1.78亿股、1.18亿股。
若此轮定增完成,杭州市财政局持股比例将由目前的11.44%上升至11.86%;红狮集团持股比例由6.09%上升至11.81%;新进股东苏高科、苏州高新的持股比例将分别达到3%、1.99%,跻身杭州银行第7、第8大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苏高科和苏州高新的实际控制人,均是苏州市虎丘区政府。也就是说,本次定增完成后“苏州国资系”持有杭州银行的股权比例将达到4.99%,其在杭州银行的话语权,将仅次于杭州市财政局及其一致行动人、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和红狮集团,位居第4位。
杭州银行此次定增引入省外投资者,这是上市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中在融资历史上的第一次。深圳某大型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地方银行和民营银行的股东资格审批相对宽松一些,在2015年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背景下,提升其市场化的治理水平、经营能力还将持续。”
公开资料显示,苏高科与苏州高新两家公司均有涉足金融领域。其中,苏州高新作为上市公司,在“地产+金融”的定位上进行了股权投资和产业投资的尝试。目前,苏州高新持有江苏银行(6.840, -0.06, -0.87%)6685.76万股,持有中华大盛银行18.75%股份。此次再次出资入股银行,上述苏州高新董秘办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公司在考虑投资收益的优化,优化盈利结构,增加抗风险能力。”
除了股权投资,上述苏州高新人士还表示:“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背景下,杭州银行作为杭州本土的上市银行,经济实力很强的杭州有一定的基础,此次参与杭州银行定增也是在长三角战略布局上的一次尝试。”
据杭州银行年报,该行2018年年末的分支机构共206家,其中在杭州地区设有支行就达100家,在杭州市以外的省内地区设有分行9家和支行35家,另在北京、上海设有分行5家和支行57家,网点布局覆盖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发达经济圈。
2018年,杭州银行在杭州地区内就实现营业收入达120.68亿元,贡献同期营业收入的70.76%。在杭州银行制定的“2016―2020年的发展战略目标”中,对区域化特色表述为:“切实培育区域化特色。做精杭州、做强省内、做深长三角……以点带面开发区域市场。”
根据杭州银行此前发布的2019年半年度业绩快报,该行的总资产为9464.76亿元,较去年年末增长2.76%,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4.60亿元、净利润36.28亿元,同比增长25.74%、20.21%。对此,杭州银行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2019年,公司金融质效双升、零售金融深化转型、小微金融精细发展、大资管业务稳中求进,区域发展更加平衡。”
2019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杭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去年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至1.38%;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9.70元,较去年年末增长5.45%。
今年2月,杭州银行二度触发股价稳定措施。在完成上市三年的股价维稳的承诺后,该行8月5日以8.24元收盘。这意味着,杭州银行在两轮股价稳定措施之后,仍陷入“破净”尴尬。
资本充足率承压
“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受到宏观经济、国家政策、行业环境、公司基本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行将持续加强经营管理,提升经营业绩,努力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杭州银行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称。
但市场的担忧也反映着杭州银行的潜在风险。中诚信国际在近期出具的评级报告中提示称:“该行对市场资金依赖度下降,但存款稳定性仍有待提升,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风险较高,存在一定的流动性管控难度。”
2018年年报显示,在杭州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上,资产投放中期限较长的债券类资产、信托及资管计划等证券投资资产占比较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为44.37%,为该行资产结构的第一大项,信贷资产净额占比仅为36.64%;另一方面,该行的资产负债则以短期负债为主,一年内到期的负债占比达到87.59%,其中同业负债占比较高。
此外,中诚信国际还指出:“业务规模的较快增长带来持续的资本补充压力。”为补充资本金,杭州银行多管齐下。,2016年10月,该行登陆A股,募集资金总额37.66亿元;2017年12月,顺利发行优先股,募资100亿元;2019年年初,杭州银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发行二级资本债券的相关议案,拟发行总额不超过100亿元以补充二级资本。
但在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展下,杭州银行的资本消耗十分明显。2018年年末,杭州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17%和13.15%,分别较年初下降0.52和1.15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末,上述指标仍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0.24个和0.37个百分点至8.05%、12.78%。
在此次定增预案中,杭州银行预计募集资金为72亿元,全部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之后,以今年一季度末的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和风险加权资产为基数计算,杭州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可提升至9%以上。
本文源自时代周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5月8日消息,沪指全天维持高位震荡,盘中一度突破3400点,创年内新高,创业板指小幅收涨。板块方面,大金融板块全线爆发,银行股领涨,中国银行、中信银行、西安银行等涨停,中字头、一带一路概念股再度强势,中船汉光、中国电研20CM涨停,中国船舶、中国出版等十余股封板,教育板块集体冲高,学大教育、中国高科、国新文化等涨停;旅游、酒店板块领跌两市,医药、机场航运等板块表现较低迷。总体来看,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3000股飘红,成交连续第22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元。
截止收盘,沪指报3395.00点,涨1.81%,成交额为5647亿元;深成指报11225.77点,涨0.4%,成交额为5722亿元;创指报2273.4点,涨0.25%,成交额为2489亿元。
盘面上,中字头、中船系、银行概念板块涨幅居前,旅游、酒店、互联网电商板块跌幅居前。
热点板块:
1、银行
中信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多股走强。
对于银行板块,机构指出,银行一季度业绩增速探底,后续信贷投放稳健下,叠加部分银行存款挂牌利率补降有助于息差企稳,行业基本面景气度有望向上改善,进一步催化估值的回升。
对于券商板块,浙商证券表示,券商板块当前PB估值为1.35倍,处于10年11%分位。2023年以来行业内利好政策频出,全面注册制落地,下调最低备付金缴纳比例提高券商资金使用效率,下调转融通成本提高市场活跃度,看好券商全年业绩恢复以及板块估值修复
2、中字头
中国动力、中国高科、中国海诚涨停,中远海科、中国出版等多股表现强势。
消息面上,科大讯飞发布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及五项AI应用,激发市场对央企“数字化”转型的期待。除此之外,“中国+中亚五国”峰会召开在即,“一带一路”主题迎重磅催化,基建、能源、化工等领域合作投资有望加速,相关央企高度受益。机构认为,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驱动下,央企板块未来仍有估值修复空间,叠加高股息优势,配置价值显著。
国金证券表示,“中特估”作为A股上市央国企价值重塑的排头兵,有望引领新一轮时代机遇。在政策加持和经济基本面改善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具备较强核心竞争力的高质量国有企业价值重估空间值得关注。
消息面:
1、【农业农村部开展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稳粮保供”专项行动】农业农村部决定2023年在全国开展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稳粮保供”专项行动。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关键环节,突出重点领域、重大专项和重要时节,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重点任务包括:一是加强种子质量和品种权保护执法,二是加强农资质量执法,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四是加强耕地保护执法,五是加强转基因监管执法。
2、【上交所将举办“发现央企投资价值 促进央企估值回归”交流会】一份关于参加“发现央企投资价值促进央企估值回归”业务交流会暨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宣介会的邀请函在市场上流传。文件指出,为进一步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引导央企投资价值发现,推动央企估值回归合理水平,上海证券交易所拟于5月11日下午举办“发现央企投资价值促进央企估值回归”业务交流会暨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宣介会。
机构观点:
招商证券表示,近期重要会议相继召开,当前的经济政策仍然以产业政策作为主,总量政策整体处在观望的状态。今年以来经济保持温和复苏的态势。产业政策方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当前经济工作中心,先进制造业是当前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再度被提及,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相关产业发展有望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A股结构性行情仍将持续,围绕AI+/数字经济/先进制造/自主可控等领域机会将层出不穷。
中信证券表示,进入5月,国内的经济、政策和外部环境相比4月继续不断改善,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将在微观体验、宏观数据、A股业绩三个层面实现统一,投资者心态也将逐步从短暂失衡趋向平稳,市场依然处于全年第二个关键做多窗口。
“虽然五一A股休市期间海外及中国香港等主要市场普遍表现不佳,但节后A股相比全球市场有望显现相对韧性。首先,政策有望延续稳中求进基调;其次,上市公司业绩低迷期已过;再次,当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仍处于历史中低位。”中金公司指出。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2/47052.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