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跟巴菲特学炒股还有巴菲特炒股经验总结

发布时间:2024-01-10 17:51

(本文由公众号越声财富(YSLC168888)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巴菲特和芒格是老乡,非常有缘分的是芒格和巴菲特爷爷的杂货铺只有六个街区,甚至小时候芒格还在杂货铺打过工,不过那个时候他们并不认识。芒格从小就很优秀,小小年纪就会谈判,就凭一张嘴,经常可以从别的小朋友那里换到更大更好的仓鼠。两个大神的相识是因为一次晚宴,当时芒格父亲去世,芒格返回奥马哈,在一次宴会中两个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宴会结束两个人还谈的意犹未尽。

几十年投资,芒格总结的经验

1.专注于你正在做的事情。每个行业涉及的知识面都是十分的广泛,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研究,这样才能深入了解,这和我们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

2.多阅读。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大家都急功近利,很难沉下心来学习,在中国,大部分人学校毕业以后就再也没有认真读过一本书。也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人丑多读书,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去读很多名人传记的时候,发现基本这些人都会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喜欢读书。

3.满足拥有的,不要嫉妒。 人的欲望永远都是没有穷尽的,永远无法满足,希望得到更多,付出更少,书中的观点也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如果一直不满足,嫉妒心也是很强,一生都会活的比较累。

财务报表技巧:

对于外部投资者,唯一能够得到的公司财务信息是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但是他们分析报表的目的是为了分析企业,预测企业未来的长期盈利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股票估值做出投资决策。

因此,投资者的财务报表分析必须和公司业务分析充分结合。

学术界提出的财务分析框架过于注重适用于所有企业,并不特别适用于少数具有强大竞争优势几乎垄断行业的超级明星企业。

而巴菲特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不是分析所有公司,而是寻找极少数超级明星:“我们始终在寻找那些业务清晰易懂、业绩持续优异、由能力非凡并且为股东着想的管理层来经营的大公司。”

“这种目标公司并不能充分保证我们投资盈利:我们不仅要在合理的价格上买入,而且我们买入的公司的未来业绩还要与我们的预测相符。但是这种投资方法——寻找超级明星——给我们提供了走向真正成功的唯一机会。”

请注意“我们买入的公司的未来业绩还要与我们的预测相符”,对企业未来长期盈利能力的正确预测是财务报表分析的核心。

结合巴菲特过去40多年致股东的信中进行的财务报表分析,我总结出巴菲特寻找超级明星公司的财务分析框架是:

第一步进行业务分析,确定企业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护城河;

第二步再分析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合理性,把财务报表数据还原成真实的业务数据;

第三步对报表进行财务比率分析,确定企业过去长期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

第四步结合业务分析和财务分析确定企业是不是一个未来长期盈利能力超高的超级明星企业。如果是,就可以基于长期盈利能力预测进行保守的估值,对比市场价格确定企业是否值得投资。

那么接下来,看看这四个步骤背后到底有什么秘密。

1

持续竞争优势分析

巴菲特进行业务分析时,首先关注的是:“业务简单易懂(如果涉及太多技术,我们将无法理解)。”如果你连公司的业务也搞不懂,就不要看报表了。

巴菲特对于自己认为业务简单易懂的企业进行分析时,最关注的是持续竞争优势:“对于投资来说,关键不是确定某个产业对社会的影响力有多大,或者这个产业将会增长多少,而是要确定任何所选择的一家企业的竞争优势。”

“而且更重要的是确定这种优势的持续性。那些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很强竞争优势的企业能为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

2

财务报表数据质量分析

巴菲特(1990)指出会计数据看似精确其实经常被企业管理层歪曲和操纵:“‘利润’这个名词总是会有一个精确的数值。

当利润数据伴随着一个不合格会计师的无保留审计意见时,那些天真的投资人可能就会以为利润数据像圆周率一样是精确无误的,可以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好几十位。

可是,事实上,如果是一个骗子领导一家公司出具财务报告时,利润就像油灰一样,想要什么样子,就可以操纵成什么样子。尽管最后真相一定会大白,但在这个过程中一大笔财富已经转手。

事实上,一些美国大富豪通过会计造假编造出来如同海市蜃楼的发展前景来推高公司股价为自己创造了巨额财富……这些会计操纵方法在美国大型公司财务报表中屡见不鲜,而且全部都由那些大名鼎鼎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保留意见。

非常明显,投资人必须时时提高警惕,在试图计算出一家公司的真正的‘经济利润’(economic earnings)时,要把会计数据作为一个起点,而不是一个终点。”

巴菲特告诉我们要看透企业管理层操纵财务报表数据就必须精通财务会计:“当企业管理者想解释清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时,可以在财务会计规则的规范下做到合规地实话实说。”

“但不幸的是,当他们想要弄虚作假时,起码在一部分行业,同样也可以在财务会计规则的规范下做到合规地谎话连篇。如果你不能看明白同样合规的报表究竟说的是真是假,你就不必在投资选股这个行业做下去了。”

如果你发现企业财务报表中多处操纵歪曲甚至弄虚造假,这种公司离得越远越好。

3

财务比率分析

如果前两步确定公司持续竞争优势非常强大,企业财务报表数据真实可靠,那么下一步就是用财务比率来分析企业的报表。

巴菲特收购企业的标准其中两条是:“公司少量举债或不举债情况下良好的股东权益收益率水平”和“良好的管理”。可见巴菲特最关注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

巴菲特衡量盈利能力的主要财务指标是股东权益收益率,还包括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股东权益营业利润率等辅助指标。

巴菲特衡量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是资产负债率,还包括流动比率、营业资本、利息保障系数等辅助指标。

巴菲特衡量营运能力的主要指标是资产周转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等辅助指标。

4

盈利稳不稳:未来长期盈利能力稳定性分析

巴菲特财务报表分析只有一个目的,预测企业未来长期盈利能力,巴菲特选择企业的标准是:“显示出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我们对未来盈利预测不感兴趣,我们对由亏转盈的‘反转’公司也不感兴趣)。”

“我们的重点在于试图寻找到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未来10年或者15年或者20年后的企业经营情况是可以预测的企业。”

巴菲特(1996)说他寻找的是“注定必然如此”非常容易预测的优秀公司:“在可流通的证券中,我们寻找相似的可预测性……像可口可乐和吉列这样的公司很可能会被贴上‘注定必然如此’的标签。”

巴菲特(2007)说:“一家真正伟大的企业必须拥有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护城河’,从而能够保护企业获得非常高的投资回报。”

资产负债表是重中之重

2011年5月,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期间,有记者采访巴菲特时问:“您在阅读财务报表的时候最关心什么内容?最先阅读什么?”

巴菲特回答:“我比大多数人更关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当然公司年报里的所有信息我都不会漏过。通过阅读财务报表,我想尽可能了解公司在三年、五年、十年后可能的盈利能力,然后和现在的市场价格做比较。我必须非常正确地理解公司业务的经济特征,如果不能下一个结论,我是不会购买这个公司的。”

请注意,巴菲特说通过阅读财务报表,希望尽可能了解公司在三年、五年、十年后的盈利能力,所以我认为,巴菲特最先阅读的是利润表,以此来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但请你特别注意,巴菲特说“我比大多数人更关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

事实上,看企业年报或季报时,整套财务报表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大多数人会首先看利润表,而且大部分时间用在分析利润表上,有些人甚至会只看利润表。而经验丰富的专业投资者却会用很多时间来分析资产负债表。

为什么?

第一,对于公司生存来说,资产负债表比利润表更重要。

利润表反映的是外部表现,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内部的支撑。

汽车跑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动机的动力和底盘的支撑,公司盈利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产独特性的强弱和投资规模的大小,而且盈利最终会转化为资产的积累。

如果说利润表是水,那么资产负债表就是山;如果说利润表是肉,那么资产负债表就是骨;如果说利润表是软件,那么资产负债表就是硬件;如果说利润表是花,那么资产负债表就是树根和树干。

投资最大的风险不是公司发展太慢,而是公司灭亡,让股东血本无归。所以,喜欢长期投资的巴菲特比任何人都更加关注资产负债表。

第二,对于长期股东来说,资产负债表更重要。

管理层的业绩主要靠利润来衡量,所以管理层特别重视利润表。但股东的财富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来反映,所以股东特别重视资产负债表。

也许有人会说,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价主要和利润相关,每股收益越高,股价自然越高。错!这是小股东的思维,是小散户的思维。如果你是大股东,而且是唯一的股东,而且你未来会长期持有公司股份,股价高低对你有何意义?

股价只是浮云,实实在在属于股东的资产才是王道。巴菲特说:“在我们买了股票之后,即使股票市场关闭一两年,我们也一点不会为此心神不宁。”

“对于我们100%控股的See"s和H.H.布朗公司,我们并不需要每天的股票报价来证明我们持股的风险大小。那么我们持有可口可乐公司7%的股份时,为什么一定需要股票行情报价来证明我们持股的风险大小?”

巴菲特不会关注公司短期的股价,也就不会关注公司的短期业绩,他关注公司的长期业绩,而长期业绩在很多方面和公司的资产负债相关,资产负债表反映了支撑公司长期发展的财务实力。

第三,利润表只能反映发展快慢,资产负债表才能反映实力大小。

利润表反映的是产出,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投入。先付出才会得到,先投入才会有产出,最终投入决定产出。

利润表反映的是一时的成果,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一世的积累,一年赚多少钱远远没有一辈子攒了多少钱重要。

利润表反映的是企业一个阶段发展的好坏,资产负债表反映的则是企业生死存亡的根基强弱。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财务实力大小,最终实力决定公司竞争优势的大小。

巴菲特在1975年致股东的信中描述伯克希尔公司的发展目标时,特别强调在资产负债上具有强大的财务实力:“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家财务上保守而且具有很高流动性的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上具有超过与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受托义务责任保持一致水平的财务实力而拥有额外的安全边际,未来长期净资产收益率水平超过美国企业整体平均水平。”

1984年巴菲特就自豪地宣称伯克希尔在同行中拥有最强的财务实力:“过去几年我一再告诉大家,总有一天,我们拥有的最一流的财务实力将有助于我们取得真正区别于对手的保险业务竞争地位。这一天终将来临,我们伯克希尔公司的财险意外险业绩毫无疑问是全美实力最强的,我们的资本实力远远强于那些业务规模更大、知名度更高的保险公司。”

1985年巴菲特高兴地说:“在过去几年的年报中,我曾告诉过大家,伯克希尔公司强大的资本实力,绝对是行业之最,总有一天将会让我们在保险行业拥有独一无二的竞争地位。随着市场的紧缩,这一天已经到来,我们的保费收入在经过长期停滞不前之后,1985年增长三倍以上,伯克希尔公司的财务实力是我们获得良好业务最主要的资产。”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AIG等保险巨头倒闭,但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不但没有发生任何问题,而且还手握巨资大量收购企业和买入股票,其关键的原因之一是巴菲特非常重视资产负债表管理,始终保持公司拥有强大的财务实力。

如果您喜欢以上文章,或者想了解更多股市投资经验及技巧,可以关注公众号越声财富(YSLC168888),干货满满!

广东广播电视台全资国有企业,全国广电系统唯一专业证券咨询机构(资格证编号:ZX0027),提供每日实战盘面解读,技术实战培训、投资情报。

 

(本文由公众号越声财富(YSLC168888)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安全边际”可谓是投资的核心原则。但很多人想到“安全边际”,就是想着市盈率、市净率要如何的低。但市场早已证明,低市盈率并不代表投资必定“安全”。

对这个问题,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芒格说过一句看似简单很富哲理的话:我知道可能在死在哪里,那我尽量少去那些地方。想知道如何找到安全边际,只要搞清楚一个股票何时最容易高估就好办了。

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主要是来源于价格。比如,一只股票的价值是10元,目前市价只有5元,那么安全边际的大小就是5元,安全边际越大,这只股票越被低估,投资它得到的收益就越高。

巴菲特经过不断地思考探索,将安全边际继续拓展——他认为安全边际不仅仅由低廉的价格所提供,更多的是来自于企业本身,有长期的竞争优势、良好的商誉、低成本的结构,以股东利益为先的管理层等等,这样的企业会带来更大的安全边际。因此,巴菲特在老师的基础上,把安全边际演化为下图:

一家公司的经营,大都要经历两个阶段:一个是价值扩张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要么公司的权益收益率不但具有超额收益且持续上升,要么公司的超额权益收益率可以在更大的资本上实现。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有个限度。这是市场有限及竞争的必然结局。于是,公司迟早要进入另一个经营阶段——价值保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之前公司通过以往的经营积累已经保持了一定的业务优势,绩效显著,企业当然试图保持这种优势,但是不同的公司结局是不同的:少数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将继续保持超额收益,但却难以将收益继续扩大,留存的收益要么变成现金变为低效资产,要么分红派息。而大多数的企业,缺乏稳固竞争优势(即所谓护城河),平均而言,长期看顶多能获得与资本成本一致的收益率,而很多这类企业必然步入衰退。

由此可见,对投资人而言,如果清楚一家企业上述的经营过程,恐怕没有人愿意在其“价值维持阶段”去投资,或者如果愿意,那么其期望值最多也就是“债券型”的——至少不要指望这类投资能获得两位数字的年均回报率。于是,证券市场必然对之作出“高效“或提前的反映:给与这类公司非常低的市盈率或市净率,使之仅具有债券的收益率。

因此,那些已步入价值扩张中、末段的公司,这时其经营业务看起来很繁荣,都具有很好的收益率,最易为广大投资人接受,但是,真正懂价值的精明投资人却已意识到公司经营的辉煌阶段已步入中、末期因而不会接受其正常的溢价,因而这类股票往往具有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市盈率。详细的计算可表明,即使这类公司未来收益率能维持,其公允的溢价也应比市场平均水平低。但看似很低的市盈率,却容易吸引了很多很“价值”的投资人,其实,这正是典型的价值“陷阱”——高估最容易发生的时候!

所以,安全边际问题,很多时候并非在于计算所谓的市盈率的高低等,首要的,是识别公司经营处于什么阶段。不同经营阶段的公司,其公允的溢价应有极大的不同。重要的是要记住,市场在任何时候都没有能力去高估一个深具内在竞争优势,但价值扩张仅处初期的公司——即使在大牛市的顶端,比如97年牛市顶峰时期的云白药、万科,或者07年牛市顶峰时的天士力。但最容易高估的就是看起来市盈率很低,但其经营本质不过是借行业景气而辉煌,且已持续了多年的公司——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经营已处于价值扩张中末段的公司。明白了这点,可以说才真正明白“安全边际”的本质。

绝对估值法通过预测公司未来的股利或者未来的自由现金流,然后将其折现得到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我们常说的内在价值是可以利用绝对估值法算出来的,可是利用这种方法算出的企业估值也未必准确,因为不同的人对未来股利、现金流、贴现的预测都有偏差(基本靠猜),所以它应用的没有相对估值法广泛。

相对估值法是在行业内找一个参照物,通过对比行业内不同的公司,来确定目标公司相对来说是否被低估。常用的由市盈率(PE)、市净率(PB)估值法。

比如,我可以将公司目前的PE与行业平均PE做对比,如果低于行业平均,那么相对来说,个股就是被低估了。

如果您喜欢以上文章,或者想了解更多股市投资经验及技巧,可以关注公众号越声财富(YSLC168888),干货满满!

广东广播电视台全资国有企业,全国广电系统唯一专业证券咨询机构(资格证编号:ZX0027),提供每日实战盘面解读,技术实战培训、投资情报。

[跟巴菲特学炒股还有巴菲特炒股经验总结]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1/46367.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