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公众号越声投顾(yslcw927)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巴菲特曾经说过:一个的眼界决定了他的思维,而一个的思维会决定他的行动,而行动则会决定结果。因此一个人的思维是非常是重要的。在他看来,不管是在职场还是互联网领域,有这几种顶级思维能力的人更容易成功:
第一种思维:整合型思维,善于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能够从众多复杂的事情和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能够将问题解决了。
第二种思维:目标导向思维,把目标当成第一驱动力。任何时候都将实现目标当成是第一工作要务,将实现最好的结果当成是最重要的事情去做,并力求将这件事做到最好。
第三种思维:利他思维,明天利他就是更好的利己。在很多时候考虑的问题不光是自己,更多的时候是考虑的他人,为他人着想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到最后发现在帮助别人成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第四种思维:迭代思维不断的更新,提升自己。善于学习特别是愿意去学习这个世界上最新的知识和东西,以此来充实自己,最后自己自己人生的蜕变。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
巴菲特理财攻略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
在巴菲特的投资名言中,最著名的无疑是这一条:“成功的秘诀有三条:第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二,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三,坚决牢记第一、第二条。”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巴菲特总是在市场最亢奋、投资人最贪婪的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而激流勇退。1968年5月,当美国股市一片狂热的时候,巴菲特却认为已再也找不到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了,他由此卖出了几乎所有的股票并解散了公司。结果在1969年6月,股市大跌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比上年初下降了50%甚至更多。
巴菲特的稳健投资,绝不干“没有把握的事情”的策略使巴菲特逃避过一次次股灾,也使得机会来临时资本迅速增值。但很多投资者却在不清楚风险或自已没有足够的风险控制能力下贸然投资,又或者由于过于贪婪的缘故而失去了风险控制意识。麦塔软件认为在做任何投资之前,我们都应把风险因素放在第一位,并考虑一旦出现风险时我们的承受能力有多强,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巴菲特理财攻略二:作一个长期投资者,而不是短期投资者或投机者
巴菲特的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他是一个长期投资者,而不是短期投资者或投机者。巴菲特从不追逐市场的短期利益,不因为一个企业的股票在短期内会大涨就去跟进,他会竭力避免被市场高估价值的企业。一旦决定投资,他基本上会长期持有。所以,即使他错过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网络热潮,但他也避免了网络泡沫破裂给无数投资者带来的巨额损失。
巴菲特有句名言:“投资者必须在设想他一生中的决策卡片仅能打20个孔的前提下行动。每当他作出一个新的投资决策时,他一生中能做的决策就少了一个。”在一个相对短的时期内,巴菲特也许并不是最出色的,但没有谁能像巴菲特一样长期比市场平均表现好。在巴菲特的赢利记录中可发现,他的资产总是呈现平稳增长而甚少出现暴涨的情况。1968年巴菲特创下了58.9%年收益聦嵞最高纪录,也是在这一年,巴菲特感到极为不安而解散公司隐退了。
巴菲特理财攻略三: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
究竞应把鸡蛋集中放在一个篮子内还是分散放在多个篮子内,这种争论从来就没停止过也不会停止。这不过是两种不同的投资策略。从成本的角度来看,集中看管一个篮子总比看管多个篮子要容易,成本更低。但问题的关键是能否看管住唯一的一个篮子。巴菲特之所以有信心,是因为在作出投资决策前,他总是花上数个月、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去考虑投资的合理性,他会长时间地翻看和跟踪投资对象的财务报表和有关资料。对于一些复杂的难以弄明白的公司他总是避而远之。只有在透彻了解所有细节后巴菲特才作出投资决定。
麦塔认为:成功的因素关键在于在投资前必须有详细周密的分析。对比之下,很多投资者喜欢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或只是凭感觉进行投资,完全没有进行独立的分析,没有赢利的可靠依据,这样投资难免不会招致失败。
主力诱多出货方式
1、利多消息诱多出货。
消息分为大盘消息、板块消息和个股消息三类。比如2008年大跌中先知先觉的主力在暴跌中买入散户割肉筹码,待财政部宣布降低印花税后拉高出货。又如某只个股即将实施10送10,主力得到消息后往往提前数月做好吸货及拉升准备,待上市公司公告送股方案后,短暂拉升数日,引诱散户进场,随后反手做空完成出货。
2、技术指标诱多出货
股市中技术派在散户中通常拥有较多的话语权,主力正利用这一点实施诱多计划。碰到技术派公认的压力位时,主力做出轻松越过的姿态,同时乐意制造“主升浪”、“三浪三”、“上升通道”、“连续小阳漫步”等各种好看的形态和技术指标,甚至做出MACD金叉等引诱散户进场;个股在高位运行时,将RSI/KDJ钝化再钝化,麻痹持股和买入者,在所有人都一直看好的情形下,顺利出货了结。
3、走势诱多出货
小阳线上升通道:制造“慢牛”走势,让散户习惯下轨买入上轨卖出,在既有节奏的惯性下突然某一日打到下轨主力不再护盘反而出手做空;高位长期横盘震荡:散户认为主力持仓很重应该还会拉高出货,岂止主力通过长期运作已再无拉升必要,在高位震荡中就可慢慢出货;拉高指标股:大盘或个股无量突破,通过银行、钢铁、中石油等控制指数,在权重的掩护下出货小盘股;板块轮涨:利用热点转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今天拉煤炭明天拉有色,散户追哪个套哪个,感觉市场每天都在涨,却又每天在追涨杀跌中配上本金,同时不断制造暴利效应,利用热点的轮番表现掩护前期热点股出货,熊市中的反弹,主力由于资金面收紧往往使用这种方法获取利润。
常见庄家出货形态:
1、对敲出货:对敲是主力同时利用多个账户进行股价操纵的行为,目的是制造大量的大买单来吸引跟风盘买入,然后达到出货的目的:
2、横盘式出货:横盘式出货顾名思义股价在拉高之后出现高位横盘走势,期间有的个股会出现几个盘整平台,最后暴跌,在技术图形上给大家一种横盘突破的假象:
3、打压式出货:打压式出货是庄家主动的出货方式,庄家短期大量抛售手中筹码造成股价连续暴跌最后完成出货:
主力惯用的五大出货手法
1、欲纵故擒式
此形态杀伤力度较大,主力短期内大多不想做多,且隐蔽性较强。有时候会和主力【欲盖弥彰】吸筹手法类似,可结合之前K线形态和股价相对位置加以辨别。
2、金蝉脱壳式
该形态大多出现股价直线上涨之后,所以基本在此之前很多投资者要么被洗出局,要么止盈离场,所以基本无太大杀伤力。只是知道在大涨之后离大跌就不远了,所以连续涨停个股进入有风险,追涨需谨慎。
3、上楼去梯式
此种形态盘中较为常见,出现在主力短线高抛低吸走势中较多,短期有一定风险,如成交量和换手率没有成倍放大,对大势运行并无太大影响。只是在个股走出如此形态的时候介入需小心短期风险,持有需醒悟获利了结。
4、途穷日暮式
此种形态对于盘感不佳或者手法迟钝的投资者有一定杀伤力,稍微迟疑帐户缩水明显;对于观望者没有多大影响,如此大幅下挫谁还能跟进?对于持有筹码投资者可在早盘开盘填好单子以备不时之需。养成习惯。
5、困兽犹斗式
此种形态对于持有者意义不大,基本跌幅较大均大幅套牢,一时的起落不会影响其操作;只是对于观望者有一定杀伤力,股价相对较低,形态走势完好,一旦介入落 入窘境。操作方式需回避市场环境及消息面的影响,适当注意一些基本面因素。
遇到这种涨停千万别追
这种涨停最好别乱搞:
1、大幅高开在5%以上,然后一波拉涨停。有诱多嫌疑,小心瞬间上冲后低走,让你套牢。况且如果真的是涨停,你也可能追不上;
2、平开后一波直线90度角拉涨停,这种拉法有投机嫌疑,未经过充分的换手和洗盘,也容易前功尽弃,功败垂成。
这种分时形态可追:
1、小幅高开,然后三波N字型拉升涨停。中间有两次小幅回调,形成两个小的上升中枢。
2、涨停时间最好在10点之前,10:30前次之。越早越好,手法越干净利落越好。
3、允许有瞬间开板,开口要小,然后是层出不穷的大单封死,直至收盘无任何放量。
4、日线形态要好,比如昨日大盘大跌,该股小阴小阳未破位。
这种日线形态可追:
1、昨日大幅高开,然后杀跌,至尾盘收了一个假的放量大阴线,实际涨幅在2%左右,次日直接跳空高开然后拉涨停,(其实可以在突破昨日高点时追进)。昨日高开低走,形态貌似十分恶劣,很多短线客都被扫地出门,其后的涨停肯定轻松+愉快。如:今日的002108沧州明珠,见下图
2、前期有一个涨停,其后小阴小阳回调三日左右,然后再拉涨停,日线有点像一个N字走势,这几日回调最好别破前期涨停日的中位。其强弱与回调的幅度和时间有关。
类似的股如600539狮头,它是遇大盘大跌,调整得有点过了,见下图;
这两种形态的票是很多的,平时各位应多加注意。
涨停次日的操作:
介入涨停后只要封得较死,你就偷笑吧,准备好次日慢慢数钱钱了。高开是肯定的,赚钱也是肯定的,只是多少问题。
1、不要在集合竞价去卖股,高开后肯定有个冲高的过程。除非是那种昨日反复开板的涨停股,涨停次日直接光头低走的情况微乎其微。
2、高开后,第一波上冲无力时,超短线客可以出局。一般情况下,应该等其回落,静观其第二波上冲的力度和成交量等情况,如果第二波上冲不能超过前波高点,短线客可以出局。
3、跌破分时均线也可以出局。
4、当然,如果日线形态较好,追涨停也可以拿成中线。但连续两日缓涨不创新高,就可以出局。
5、强势股,看好5日线是关键。未有效跌破,也不用过于恐慌。
抓涨停小技巧:
①核心:热点板块,只有热钱追涨的板块才是暴牛诞生的温床。
②核心的核心:板块龙头股,只有板块龙头才有可能实现短期内的惊人涨幅。
③核心的核心的核心:大盘所处位置,只有大盘处于相对安全 的位子,板块才能真正吸引热钱或大资金的持续流入,板块的炒作才能得以延伸和扩散。大盘不处于单边向下跌都是有机会的。
底部买指标
N:=27;
NN:=26;
M1:=10;
M2:=20;
M3:=40;
M4:=62;
D:=REF(HIGH+LOW,1)/2;
RE:SUM(MAX(0,HIGH-D),NN)/SUM(MAX(0,D-LOW),NN)*100;
MA1:REF(MA(RE,M1),M1/2.5+1);
MA2:REF(MA(RE,M2),M2/2.5+1);
{MA3:REF(MA(RE,M3),M3/2.5+1);
MA4:REF(MA(RE,M4),M4/2.5+1);}
A:MA(RE,5);
BR:(SUM(MAX(0,HIGH-REF(CLOSE,1)),NN)/SUM(MAX(0,REF(CLOSE,1)-LOW),NN)*100)COLORCYAN;
AR:=SUM(HIGH-OPEN,NN)/SUM(OPEN-LOW,NN)*100;
DRAWBAND(A,RGB(250,0,224),MA1,RGB(0,120,0));
DRAWBAND(MA1,RGB(120,0,120),MA2,RGB(0,96,0));
STICKLINE(RE<50,40,50,30,0)COLORWHITE;
STICKLINE(RE<50 AND CROSS(RE,MA1),20,50,20,0)COLORRED;
STICKLINE(CROSS(RE,50),40,60,20,0)COLORYELLOW;
VAR1:=3;
VAR2:=((3 * SMA((((CLOSE - LLV(LOW,N)) / (HHV(HIGH,N) - LLV(LOW,N))) * 100),5,1)) - (2 * SMA(SMA((((CLOSE - LLV(LOW,N)) / (HHV(HIGH,N) - LLV(LOW,N))) * 100),5,1),3,1)));
买:IF(CROSS(VAR2,VAR1),100,50)LINETHICK3;
想了解更多目前A股阶段的操作技巧及公式代码,或有任何疑惑,可关注公众号越声投顾(yslcw927),更多后市操作及股票技术分析方法等你来学习,干货源源不断!
交易之道:静静等待趋势明确
人们通常认为良好的分析是成功交易的前提,古人亦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是经过多次被市场蹂躏之后,有时候不得不发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感叹。
痛定思痛,笔者认为分析结果经常与交易结果相去甚远的原因,既不在于分析,也不在于交易,而是在于市场的无规律性,或者称为随机漫步性。
分析是一个主观行为,面对同样的走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是同一个分析师面对同一种走势都可能会产生多种推演,所以不同分析师的观点大相径庭应该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人们普遍认为外汇交易是“零和游戏”,我们现在试想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当全球的分析师突然间观点都趋于一致的时候,当我们下单却寻不到买家的时候,盈利从何而来。
因此,正是这种对未来走势判断的差异性才是外汇市场波涛汹涌的动力,分析师的职责就是尽可能多的把潜在可能性罗列出来。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波浪理论总是“千人千浪”,“一形多解”的原因。
总之,分析是一种主观行为,分析就是预测趋势。交易却是一种客观行为,交易要求我们跟随趋势。交易的客观性主要体现在走势的唯一性上。可以这么说,分析师提出的都是种种假说,事实没有发生之前,谁都无法推翻其合理性。
可惜事实只有一个,交易员所要做的工作就是从种种假说当中找到那个最接近事实的分析,然后将其执行。
投机行业有句名言叫做“市场总是对的”,所以交易员应该是客观引导主观,而不是主观指引客观,这就是所谓的跟随趋势,而不预测趋势。
人们常说没有观点的交易员才是成功的交易员,这也是亚当理论所倡导的。
如果我们把市场的走势看作一条河流,试问一根树枝和一片树叶哪个漂得更远?我想答案可能是树叶,因为树叶就像无根的浮萍,总是随波逐流、随遇而安;而树枝棱角过于分明,所以更容易被大势所淘汰。
我们头脑中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就像是河流中的树枝,你的分析越周密,自信心越强,但如果方向有误,其结果很可能是南辕北辙,纵然你的马跑得再快,又能怎样?
如果市场是随机漫步的,那我们是不是就束手无策了呢?一个司机出门之前也不可能完全预见到他今天所要面临的路况,那他是不是就不出门了呢?当然不是,虽然司机出门之前无法预知路况,但是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驾驶技术和经验做到处乱不惊,有惊无险。
同理,投资者虽然不能够完全预期到市场未来的变化,但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尽量化解风险。日积月累,一旦这些经验和技术定型之后,就意味着投资者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交易体系。
声明:本内容由越声投顾提供,不代表投资快报认可其投资观点
李纲@秦朔朋友圈
前些日子市场大幅下调,朋友圈不少不做投资的人们纷纷晒出一张图,上面历数了今年全球各个投资大佬的仓位回撤(下跌)幅度,里面大概只有霍华德·马克斯是9%为正,其他诸如巴菲特等都是负的。
于是乎,晒出图的人纷纷叫嚣,传奇投资人有什么了不起,大师还不如我之类的话,这种言论每隔几年都会出现一次,让我觉得很是好笑。
大家在社会上首先要尊重专业人士的专业性,我不会盲目说什么你行你上,比如一个外行不会去指点火箭专家怎么造火箭,不会去喷牙科医生怎么装牙,不敢去教飞行员怎么开飞机。
不过在投资、经济领域权威,一个门口溜圈的老大爷,菜场买菜买到一半的老奶奶,他们都敢教你怎么做投资,怎么炒股票(当然高手在民间,确实有人收益率很高)。而且投资(投机)是少有的在一段时间内,外行可以远远跑赢内行的领域,笑而不语。
说起要写此文,有些朋友来劝阻。
他:过去的这些事,你未曾经历,写不客观,有可能有争议,不如不写。
我:历史都是后人写的前人,如果事事必须亲历,那么历史从何而来,文明如何延续,这些投资的内容,我们做投资的不写,让媒体人、咨询人、经济人来写,会更好吗?
不如让我舍身饲虎,用一双在市场上奋战多年饱经风霜雨雪的手;一张还有意为大家讲一些真相干货的口;一对洞穿世事看尽人间冷暖的眼;一个不断循环思考探究的脑;一颗经历不少委屈和黑暗而不改热忱善良的心;一位踯躅前行道阻且长微笑向前的人,来给大家尽可能中立客观地描绘一下,这很多年前发生过、现在也正在发生、未来一定还会发生的事——让我们看看每个时代的骄子,那些闻名遐迩的投资大鳄,他们是如何渡劫,如何飞升的?
李佛摩尔
权威经济刊物曾对200年来影响全球资本市场的人物做了一个不记名投票,胜出的不是赫赫有名的巴菲特、索罗斯等投资大鳄,而是一个只身一人穿越牛熊,一辈子所有赚的钱都来自资本市场,一生三起三落的最悲情投机客——李佛摩尔。
15岁起,李佛摩尔进入资本市场,从擦黑板(股票)小弟做起,20岁前在小交易所不断有所斩获,一度被列为禁入黑名单(赚太多),前往纽交所却输光之前积蓄,只能靠经纪公司的借款——500美金,再度卷土重来。
1907年的金融危机,之前大亏又大赚的李佛摩尔早早就埋伏其中,“1907.10.24”当日大赚300万美元,导致整个华尔街大崩盘(连锁引发),金融大鳄JP摩根特别致电并会面请求李佛摩尔不要继续做空,免得引发更大规模的暴跌。
1929年全球史上最大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李佛摩尔在棉花期货上亏了不少,不过他提前预判到金融危机的可能,进行周密布局、果断操作,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赚入一亿美金,当年美国税收仅42亿美金。
然后,李佛摩尔拥有全纽约最漂亮的办公室,位于第五大道30号,还有私人专用的电梯和守门人,当然装修也是品味非凡。
虽然李佛摩尔的人生以自杀终结,也有很多流言蜚语说他当时已经破产,不过其实这都是只身妄语,在他收入不错的时候早就已经为家人设立信托、保险等资产保护的措施,即使后来有所风险也不会影响整个家族的未来现金流。真正让他饮弹离开的是家人的不和与抑郁症,唏嘘……
格雷厄姆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巴菲特的一号导师,价值投资的始祖,烟蒂股策略的集大成者,《证券分析》《智慧型投资者》等书的作者——格雷厄姆,光环之下,我们来看看他的投资业绩表现。
从1936~1956年他退休为止有记录的投资收益来看——
格雷厄姆公司的年均收益率不低于14.7%,高于同期股票市场12.2%的整体收益率。这样的成绩可以跻身于华尔街有史以来最佳的长期收益率之列。
看起来是不是还可以?
注意是从1936年开始,之前呢?格雷厄姆的投资生涯可不是那么短。
从1926~1935年,格雷厄姆的合伙基金取得了6%的总收益。
同期标普500的收益率为5.8%,道琼斯指数的收益率为3.8%。
看起来是不是也不错,不过大家似乎忘了一个问题——
1926~1929年,美帝国属于极度大牛市,或者说是疯牛晚期,格雷厄姆的收益率其实很不错。
1930年初,美股其实已经下跌幅度很大,格雷厄姆兴高采烈准备去抄底,结果一把进去浮亏20%,试设想其内心戏。
同期,李佛摩尔还一边抽着雪茄喝着红酒一边数钱一边骂他们傻……
浮亏20%的格雷厄姆也不淡定了,着急跑到佛罗里达找到一位93岁的投资大大牛老爷爷(发现没有,投资大师其实挺长寿的)。老爷爷说:“格雷仔仔啊,别在这里空耗时光了,你应该赶紧坐火车回纽约去把股票都卖了,清偿掉债务,然后做你该做的事情。”
但是,时任经济学教授、知名基金经理、投资作家等光环的格雷大佬,怎么会如此轻易认栽(还是太年轻啊)不信邪,我命由我不由天,一再加仓抄底,结果遭遇“底中底”……在浮亏20%的情况下又下跌了70%,皇天不负抄底人啊,格雷大佬直接抄成了格雷弟弟……
不过人家还是有卖书、授课等多重收入,后来也又起来了,换成别人可能起不来了……
巴菲特
全球最知名的投资人,保险公司的幕后大佬,最强2人组的弟弟,身兼价值投资和成长股投资双翼的巴菲特终于出场。
错过1929~1932年大危机、大萧条的巴菲特老人家,完整经历了1973、1987、 1990、2000、2008、2020、2022等多次大幅下挫。
我们先来澄清几件事:
1、言行不一。
巴菲特这个体量级的人物,公开发言和实际操作,不少时候并不一致,甚至南辕北辙,不过现在很多持仓都公开了(延时),也就可以追溯其表现。
2、风格变化。
巴菲特的早期、中期、晚期,投资策略、方法、风格其实并不一样,外人只知道他从纯价值投资转为了价值+成长的模式,其实他的风格、标的、选择、执行,远比更多人了解到的更多元化。
具体表现如下:
1973~1975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价从1973年的每股90多美元跌到1975年10月的每股40美元左右,跌幅达到56%。
1987年,股价从4000美元迅速跌到3000美元,跌幅达到25%。
1990年,股价从每股8900美元跌到每股5500美元,跌幅达到38.2%。
1999-2002年,股价从每股80000多美元跌至40000美元左右,跌幅达到50%以上。
2008年,股价从99800美元跌到44820美元,跌幅达到56%。
后来两次比较近的,大家自己去查数据吧。
发现没有,巴菲特他老人家并不抗跌,或者说根本不抗跌,这和他长期股神的人设是不是有所分裂?
其实并不是,人家持仓如果太少,牛市的红利就拿不到,如果熊市看不准跑错了,把短暂下调操作成了股灾,那么收益就会大幅下跌。所以他索性选择对冲和死扛,对冲不告诉你,死扛你看到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全球普通价值投资者越亏越多的原因(只学了死扛或者还加个格雷大爷的不断加仓抄底)。
然后人家巴菲特告诉你,什么贪婪和恐惧,不借钱,不做空等等。巴菲特吸取师尊格雷厄姆的教训,知道收入要多元化,于是选了个保险公司做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便宜又多的资金当然不需要去借,底部区域还有钱,怎么会恐惧呢?(当然,买的公司破产他也怕的,比如2020年的达美航空,巴菲特拼了老命也要在浮亏48%以上割肉出局,这时候他就不叫贪婪了,也不提恐惧了)。
还有底部你们再做空,人家巴菲特怎么抄底啊,当然巴菲特自己也做空,就是不宣传而已。所以,巴菲特无愧绝代投资老狐狸、巨龟龟之名。
另外提一句,巴菲特还买了华盛顿邮报,长期投资?舆论喉舌?红袖添香?埃隆·马斯克收购Twitter是不是也差不多?阳光下没有新鲜事,夜光下会不会有?
索罗斯
让英镑颤抖的男人,泰铢的收割者,香港的死敌,那个一面是全球资本饕餮大鳄,一面是全球慈善大亨的索罗斯,他又经历了怎么样的多次金融危机呢?
1973年,索罗斯和罗杰斯一起拉了个小秘书单飞,号称双鹰基金(秘书有点不开心)。
索罗斯发现埃及和叙利亚入侵以色列,武器落后的以色列遭到惨败,然后大举购入新武器,军工股票开始上涨,他也估计美国需要更新武器,于是大局押注该类股票,提前布局,之后果然大涨,因此他获得了大笔的利润。
1979年,怀疑(证实)索罗斯参与内幕交易的罗杰斯离开公司,双鹰基金改名量子基金。
1987年,闪崩,在10月下旬的两周内,亏损8.4亿美元,基金的资产净值下降32%。
1992年,从1989年就开始布局的索罗斯嗅到了金钱的鲜味,放空英镑,英格兰银行自购30亿英镑进行抵挡,失败,英国政府动用269亿美元外汇储备抵抗,失败,金融史称“黑色星期三”。当年索罗斯基金增长67.5%,净赚6.5亿美元,个人荣登《金融世界》华尔街收入榜年度第一。
1997年,索罗斯同法炮制进攻泰铢,泰国政府动用300亿美元外汇储备和150亿美元国际贷款抗争,失败,索罗斯再次大胜。
1998年,索罗斯进军香港,港府不敌,祖国出手,索罗斯败退。
2000年,索罗斯旗下操盘手,德鲁肯米勒在科网泡沫中损手后离职。
2007年,索罗斯再战江湖,基金回报达32%,2008年再录得8%的回报,跑赢整体基金业平均跌19%的表现。
2012年,做空日元,至少赚10亿美元。
1987、2000年,索罗斯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不过2008年确实表现不错,索罗斯的基金品类属于对冲基金,可以多空双向,外汇、衍生品、期货、股指等多品种都有所涉猎。
彼得·林奇
如果之前几个人都是私募为主,和大多数人没什么关系,除了能买到巴菲特贵的离谱的A类股和跟随表现的B类股,李佛摩尔、格雷厄姆、索罗斯都不是大多数人可以效仿,买到产品的。不过“摩羯座傻笨笨”“工作挖掘机”彼得·林奇可以让你看到,公募曾经的全球一哥是怎么经历和操作的。
他的战绩如下:1977年接手麦哲伦基金,1990年主动辞职离开。13年间年复利回报率29%。如果1977年投入1万美金,1990年取出,可以拿到28万美金。
1973年,彼得·林奇并未上任,业绩不详。1987年股灾,彼得·林奇在爱尔兰和妻子度假,由于时差,周末赶回公司的时候,基金市值已经下跌了1/3……
当然13年间还有其他大跌,不过比不上1987年,所以全球一哥尚且如此,就要指望你的公募基金经理能抗跌了,当然如果能抗跌又能追上上涨,那么好好保护好他,哈哈。
至于彼得仔为什么会十年白发,巅峰退休,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恭喜你看到现在,也珍惜我们之间的因缘,我来说一些你们真正想要听的——
你可以指责我马后炮,半年、大半年、甚至一年之前怎么不写这样一篇文章,来到你的生活,让你少损失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或者更多,抱歉,我来晚了,但虽迟却到。
你也可以说我写的都是海外的事情,和我们国内市场有什么关系,确实如此,不过全球的金融市场真的是割裂的吗?
推荐一部俄罗斯电影《危楼愚夫》。这是2015年复旦哲学院教授推荐我看的。真的,我不想做那个愚夫了。
接下去我们来捋一下:
经济危机必然会发生,如果不明白,可以学习达利欧的视频,虽然他抄底也不行。
投机家可以在危机的时候做空赚钱,普通人可以吗?风险有多大,技术有多好,命有多硬?
价值投资可以在底部区域不断抄底,问题是真的抄得到底吗?你的资金有没有时间成本?你有没有足够的现金流?
对冲基金可以通过各类衍生品双向操作押注一边获利,锁住另一边亏损,问题是你会吗?
会也不是关键,关键是能赚到吗?
公募基金,可以死扛、死扛,然后基民赎回被迫减仓,然后如果有钱,补仓、抄底,等反弹或者反转。等不到的话……也就……
普通人可以不操作,可以持有现金、银行定存、保险等到春暖花开……
哪一款又适合你呢?
第一流的操作就是不浪费一次危机大赚一笔,这是上策,要求很高。
第二流的操作就是回笼现金,躺平等事情过去,毕竟总会变好,到时候有钱又有便宜资产。
第三流的操作是不断补仓、加码、等回涨,当然有些会回来,有些永远(很久)不会回来。
第四流的操作是拼死借钱,卖房卖车,ALL IN,当然不破产可能会大赚,那也就变成了超一流,毕竟人家赌的是钱,你赌的是身家性命,不过你的家人会不会害怕,你的责任担够了吗?
这个时代已经失去了以前的岁月静好、欲拒还休的含羞,这篇文章表达还是直白了很多,比起过去的各种隐喻和遮掩,希望给看到这里的你一点帮助,也希望我没有那么“傻笨笨”。
上海的夜,没有完成的作品,在阳光洒下的上午完成了,风不起,暖阳可以照入你的心中吗?赚钱之外,你还有些什么爱好呢?能不能且听风吟,旦看花落,让一抹微笑,挂上你的颜,祝你健康快乐,生活安好。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12/46111.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