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介绍利用最小的两个级别均线进行超短线操作的交易法则。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此内容,请阅读合集内其它章节。
今天所用均线是3日线和5日线,规则很简单,就是3日线上穿5日线为买入信号,3日线下穿5日线为卖出信号。
如果你用心去观察,所有牛股都会符合这种特征。但是如何避免遇到那些震荡之中的个股就成为了关键。
图1-1
图1-1中,绿色均线为3日线,白色均线为5日线,这个震荡图中红色箭头标记的是3日线上穿5日线,绿色箭头标记的是3日线下穿5日线,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震荡势之中,根本无法操作。
在这种行情之中操作,既无法保证资金使用效率,又无法保证成功率。所以我们就要对选股增加附加条件,用以排除个股还处于震荡势之中。
图1-2
图1-2中,是处于下跌趋势中的个股,每次反弹大多数会出现3日线上穿5日线,如果买在此中阶段之中同样是毫无效率可言,并且亏损的机率大于盈利的机率。
相信这两种情况是大多数投资者同样头疼的问题。那我们就要通过一些条件来将以上两种状态分离出去。从而得到高成功率的买入法。
我们在买入任何股票时,只有两个位置是效率最高的。第一个位置就是个股脱离建仓区域,第二个位置就是拉升之中的回调后(包括洗盘)。
那我们就要通过均线来锁定这两个位置:
1、脱离建仓区域的位置。
60日线、120日线、250日线黏合在一起,而后价格短期内快速向上拉升,从而可以使均线形成短暂的多头排列。
3日线上穿5日线时,股价可不突破所有均线,但以上三条均线必须处于黏合的状态,因为只有此时,长中短期的主力成本才趋于一致。
2、拉升阶段中的回调。
当股价经过拉升后,回到30日线、60日线、120日级这三条均线后,再次出现短期的3日线上穿5日线
此时需要考虑短期均线(30日线、20日线、10日线)扣点位置,如果这三条均线扣前期拉升的加速上涨段,就会制约行情的上涨,此时不应过早入手买入。另外需要注意,个股拉升中不能出现调整升级。(举例:如果脱离建仓区域拉升过后的第一次回调是30日线,后期股价就不能回到60日线,如果回到60日线就证明出现了调整升级,那么此股已经不再具备拉升条件)
买点:
当符合以上条件时,3日线上穿5日线就是买入时机。保守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当日涨幅超过3%时,再入手买入。另外如果当日涨幅小于3%,可等次日再收出阳线即可买入。如果次日收阴线不影响3日线在5日线之上,那么第三日K线超过前两根K线的最高点时,同样是买入时机。
卖点:
保守的投资者可以选择跌破3日线直接卖出,当天阴线应大于5%。
而激进的投资者,完全可以等到3日线确认下穿5日线再卖出,需要出现下跌超过5个点的阴线或连续2天阴线(假阳线不能成为连续两天阴线组合)。
图1-3
图1-3中,是脱离建仓区域的上涨。
符合60日线、120日线、250日线黏合前提条件,当3日线上穿5日线时,激进的投资者就可以买入,但需要承担股价反复震荡3日线再下穿5日线的风险。
而保守的投资者完全可以等到第二日或第三日的确定条件出现,再入手买进。而此图中,第二天就确认了上涨,那么保守的投资者应在此日买进。
股价短期快速脱离建仓区域,由最低价3.08元上涨至6.75元,股价翻倍,当见到高点后收出长阴,并且跌破3日线,那么保守的投资者,此时就可以卖出手中筹码。但要承受股价次日反包的风险。
激进的投资完全可以等到3日线确定下穿5日线,再选择卖出,但要承担一定幅度的股价回撤,但如果第一根阴线出现后,股价强势反包,激进的投资者可以继续享受快速上涨带来的超额收益。
图1-4
图1-4中,是个股脱离建仓区域后,首次回调至30日线后的操作机会。
图中首次回调至30日线后,出现一次无效的买点,因为此时30日线刚好扣连续涨停段,此时的股价只有出现连续涨停,才能保证30日线保持上涨不减速,但当天并没有以涨停收盘,所以此位置是个无效的买点。
当小级别均线短期黏合后,一根涨停的阳线收出,此时30日线扣点刚好扣过连续涨停段,开始加速下扣,这时就为30日线再次掉头向上提供了绝佳的机会。而由于此根K线是以涨停收盘,激进买点和保守买点出现在同一根K线上。
股价连续5根涨停后,出现一根跌停,此时保守的投资者就可以卖出,而激进的投资者等到3日线下穿5日线也应卖出。
股价再次回调并没有跌回至60日线,说明没有出现调整升级,那么当3日线再次上穿5日线时同样是买点。但是当股价再次上穿时,10日线刚好扣连续涨停的位置,此根K线并没有涨停,说明10日线会出现上涨减速,此时的买点同样是无效买点。
当股3日线再次上穿5日线时,10日线已经扣过连续涨停段,并且20日线与30日线都扣相对低位区域,那么此时就是绝佳的买入机会,激进的投资者当日就可买入,而保守的投资者等第二天出现确认信号就可以买入。
股价拉升后,出现跌停K线跌破3日线,保守的投资者此时就可以卖出。而激进的投资者需要等到确定3日线下穿5日线再卖出。
图1-5
图1-5中,是完整的脱离建仓区域,出现回调后再拉升的完整阶段。
1、出现60日线、120日线、250日线黏合
2、出现激进买点和保守买点
3、出现保守卖点,此时3日线下穿5日线,但跌幅有限。
4、出现激进卖点,出现跌幅大于5%的阴线后,确定了3日线下穿5日线。
5、出现无效买点,此时小级别均线都是加速上扣。
6、确定回调最大级别均线为60日线,后市股价如果与120日线产生交集就确定了调整升级
7、出现激进买点与保守买点,短期均线扣点扣过高点,开始下扣
8、出现保守卖点与激进卖点
9、同时出现激进买点与保守买点
10、出现保守卖点与激进卖点。
此文过后,相信你已经感受到了利用均线操作最有效率的方法。
看后点赞,股票大赚
还请多多支持!关注、评论、转发、收藏都是我坚持更新的动力!!!
#股票财经##炒股技巧#
来源 / 中国证券报
在连续8个涨停后,宁德时代(6月22日)早盘打开一字涨停板。至此,近期在A股上市的3大“独角兽”企业全部开板。
此外,近期A股市值10亿元市值“迷你盘股”再度扩容,股价逼近1元的股票数量也明显增多。分析人士指出,A股过去二十多年来流行的“炒新炒差炒壳”逻辑越来越行不通了。
宁德时代开板后触及跌停今日开盘,已经连续8个交易日收获一字涨停板的宁德时代股价急速下跌,盘中一度触及跌停板。不过,宁德时代开盘伊始的迅速下跌很快引来了资金的激烈争夺,股价遭遇震荡拉升。
截至6月22日收盘,宁德时代报收66.55元,下跌5.66%。盘中股价最大振幅超过11%。
收获8个涨停板后,打新中签的投资者每签最高浮盈达到了2.27万元。
此前多家机构给出宁德时代目标价显示,安信证券和Deutsche Bank给出的目标价最高,分别为72.40元和72.20元,天风证券给出的目标价为69.80元,东北证券给出的目标价为60元。
知名游资出货,一机构抢筹4.38亿元截至6月22日收盘,宁德时代成交逾128万手股票,成交总额达到86亿元,当日换手率达到59%。
从成交量来看,宁德时代86亿元的成交量稳居6月22日当天沪深两市个股成交的榜首,远超第二名工业富联32.68亿元和第三名中国平安的28.38亿元。6月22日当天,创业板指总成交量为624.91亿元,宁德时代一只股票的成交量占到了整个创业板股票成交总额的13.76%。
从交易所盘后数据来看,在宁德时代开板当日,市场资金已经出现了较大分歧。
其中,买方席位相对集中,从买入榜来看,一机构席位大举买入4.38亿元,而招商证券益田路江苏大厦和中信证券上海恒丰路分别吸筹6.82亿元和2.03亿元。前五大买入方累计买入近16亿元,占到当日交易量的18.58%。
从卖出榜来看,在前五大卖出方中,光大佛山绿景路和国信深圳泰然九路两个著名“游资出没地”分别以3689万元和3142万元占据前2席位。卖出榜前5席位卖出总额为1.4亿元,仅占当日成交总额的1.66%。
“独角兽”纷纷开板截至6月22日收盘,药明康德、工业富联、宁德时代三家率先登陆A股的“独角兽”企业已经全部开板。
工业富联近期开板后股价回调明显,过去5个交易日连续下挫,今日上午,工业富联开盘一度下跌接近3%,不过随后出现明显反弹。截至收盘,工业富联报收18.72元,上涨3.03%,最新市值为3687亿元。以今日低点计算,市值较高点缩水超过1500亿元,相当于跌去了一个宁德时代的市值。
药明康德自5月30日开板后,股价整体震荡下行。截至收盘,药明康德报收89.90元,下跌1.63%。比起上市后最高点135.09元,累计下跌超过三成。
市场人士指出,从更大的范围来说,“独角兽”企业上市后市值反而缩水的案例并不罕见,其在A股市场的表现还要靠业绩说话。倘若上市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不足,当初涌进来的投资者也会用脚投票。
华盛资本指出,新经济题材对于券商、香港市场、上市公司、媒体以及上市前投资人来说,都有足够的动力出手,估值被炒高是必然的。这些新经济公司的成长性并不差,但泡沫过多,估值虚高势必出现问题。一方面,估值有水分需要释放;另一方面,往后的业绩增长情况还需观察。
“炒新炒壳炒差”逻辑生变以10亿元市值为代表的“迷你盘”股数量最近也明显增多。
统计显示,截至6月21日收盘,A股中市值10亿元以下股票有3只,10亿元至11亿元区间内股票有9只。当前A股市值最低的股票为退市昆机,总市值仅有6.43亿元。此外,*ST皇台、*ST圣莱两只股的市值也跌破10亿元大关,分别为8.87亿元和9.09亿元。
在近期市场连续下行背景下,1元股的密集出现及其交易表现,也验证了过往“炒新炒壳炒差”的逻辑不再流行。
中证君统计发现,近期A股市场上的1元股明显增多,截至6月22日收盘,A股成交价1至2元的个股达到28只。其中,中弘股份和ST锐电分别报收1.03元和1.08元,距离“仙股”仅一步之遥。
数据来源:Wind资讯,截至6月22日收盘
从基本面上看,1元股基本都属于有重大利空的“差评股”,业绩上巨额亏损、高额债务、公司管理严重失控、因违法等问题被立案调查等是多只1元股存在的共性问题。
与往年市场热衷炒低价股的风气相比,今年市场对上述“仙股”的兴趣明显减弱。截至6月22日收盘,上述28只1元股中,有半数个股的当日成交量不足2000万元,其中成交量最低的退烯碳成交量仅为3.52万元。
分析人士指出,“独角兽”上市暴涨后快速回落,低市值股和低价“仙股”的批量出现,显示A股过去二十多年来流行的“炒新炒差炒壳”改观迹象,A股逻辑生变。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告诉中国证券报,随着A股市场的日益成熟,股价和成交量都将会两极分化,往后好股票的价格会不断往上走,“黑五类”的股价会不断往下走,这是整个A股的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规范化以及退市正常化这五个发展方向带来的必然结果。以后这五个方向还会不断强化,而不是削弱。1元股的出现预示着A股阶段性的低点来临,但不等于1元股的底部。以后股价创新低的股票还会持续发生,将出现多只“仙股”,这越来越成为A股的正常的现象。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11/45091.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