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万直接变成18万,大V“荐股”、“代客炒股”又翻车了!
近日,雪球上一位用户发帖称,自己于2022年6月将账号交给一位财经大V打理,结果第一个月就亏了100多万,三个月就亏了接近300万,9个月内,自己账户从336万大幅缩水只剩下18万,亏损高达95%。
该用户还称自己向大V发了无数个信息之后,大V却回复他说“亏完了,没办法了”,然后便销声匿迹。
三个月亏掉300万
据该用户称,账户交给大V后,第一个月就亏了100多万,三个月亏了近300万,之后自己就开始联系不上这位大V。不过账户还一直在操作,最后一笔操作则是在2023年3月13日全仓买入哈焊华通,而此时账户已经亏到仅剩20万。
该用户难掩心中的愤怒:“请问这位老师,你这种操作水平,是抱着什么样的心理开公众号指导别人炒股的?是怎么敢各种复盘说自己上帝视角的?在给别人账号从300万炒到18万后还坦然接受众多粉丝的打赏发策略?你说你消极,消极了还增加午盘公众号发文?”。
4月12日,该用户最新发帖,再次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对方既不回信息也不接电话,这反应让人心寒,这个时候,我才开始好好审视我们之前的聊天记录。在账号里面钱比较多的时候,她每次回复都很积极,各种解释洗脑,并且说让我不要看了,保证一个月之后赚回来,但是过一个月后只剩下60万左右,这之后就开始玩失踪了,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因为情绪低落不回复我,其实是因为钱亏完了,没有回复的价值了。”
并且该用户在此帖中直接点出了该大V的名称——“思辰超短逻辑”。
目前,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仍可搜索到“思辰超短逻辑”公众号。据公众号内容显示,思辰超短逻辑在4月11日晚间还发布了一篇题为《思辰:04月12日周三操作计划》的文章。该文章阅读量超过2万,并有1277位用户“喜欢”了该文章,进行了打赏。按照最小的金额6元来计算,该文章的收入可达7662元。
多个财经大V“非法荐股”、“代客理财”被封号
据界面新闻此前报道,“ ST风剑哥”通过模拟盘在雪球上打造股神形象,在骗取股民信任后,该大V开设荐股群,而股民交款后才享有入群资格;此外,有部分股民举报称,这名大V还拿到了若干账户代客理财,其中数额最大的账户达到百万量级。
雪球平台经查证后公告称,该用户确实存在违反社区规则的行为,已对用户“ ST风剑哥”、“ 风剑哥小迷妹”作出了封禁账号的处罚。“最后再次提醒广大球友,非法荐股、代客理财是雪球平台明确禁止的违规行为,请切勿轻信此类信息,切勿参与此类违规活动,避免因此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事实上,监管层面也对“黑嘴”、非法荐股等违规行为做出了严格限制。
中央网信办秘书局、中国证监会办公厅2022年12月1日印发了《非法证券活动网上信息内容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要求通过各地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2023年3月底前,现有网上涉股市“黑嘴”、非法荐股的信息、账号和网站平台得到基本处置。2023年6月底前,证券业务必须持牌经营的要求得到落实,网上证券信息内容明显改善,非法证券活动多发频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工作方案》要求,清理处置涉非法证券活动的信息、账号和网站。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组织开展全面自查,及时清理处置未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许可的机构、未登记为证券投资咨询从业人员的个人提供证券投资建议等涉非法荐股的信息和账号,以及编造传播虚假证券信息、蛊惑交易等涉股市“黑嘴”和仿冒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工作人员的信息和账号。
《工作方案》提出,严格落实证券业务必须持牌经营要求。指导网站平台、移动应用程序商店将核验证券服务资质作为开展证券领域业务合作、应用程序上架的前置程序。未获相关资质的,不予合作、上架。督促网站平台加强账号管理,有关账号在推广证券投资咨询服务、发布证券投资咨询文章、报告或者意见时,要明示所在证券投资咨询机构或证券公司名称、个人真实姓名及其登记编码。未明示合法身份的,要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网站平台不得再为其提供证券投资咨询信息发布服务。
潇湘晨报记者郝咏琪综合自中国基金报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
“专网通信”骗局后遗症仍在A股发酵。
7月3日,江苏舜天(600287.SH)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认定公司参与专网通信虚假自循环业务,并对相关高管进行了证券市场禁入处罚。
江苏舜天的境况是陷入隋田力“专网通信”骗局后的“结局”之一。2021年,上海电气突发一则83亿元应收账款爆雷公告,随后“专网通信”骗局浮出水面,资金规模超过900亿元,十余家上市公司卷入其中。
2年多时间过去了,回头来看,多家上市公司因此陷入困境:或陷巨额亏损,元气大伤;或被ST,面临退市风险;有些公司甚至已经告别A股,黯然落幕。
2022年11月4日,江苏舜天就收到了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经过半年多的调查,证监会认定,公司涉嫌违法的事实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参与专网通信虚假自循环业务;二是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从主营来看,江苏舜天的业务主要由贸易和投资构成,前者贡献了90%以上的营收。而在其贸易业务中,又包括了服装出口贸易和国内贸易,后者涉及的产品包括化工产品、机电产品、钢材、各类援外物资等。
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起,江苏舜天与隋田力洽谈开展专网通信业务,该业务在江苏舜天内部被称为通信器材内贸业务。
尽管陷入“专网通信”骗局的公司也是受害者,但证监会经调查认为,从江苏舜天与隋田力合作的过程来看,公司应当知道其中的异常。
具体来看,江苏舜天与上游供应商以及下游客户的业务洽谈、合同签订、发票流转、资金收付、货物验收等环节主要由江苏舜天业务人员与隋田力方人员对接,且合同模板、产品、型号、购销价格、物流等由隋田力一方提供。江苏舜天向隋田力催要通信器材业务尾款,隋田力控制的公司为通信器材业务货款提供担保、支付尾款。
也就是说,该业务开展过程中,供应商和下游客户都与隋田力密不可分,其中风险并不难想见。
公告指出,江苏舜天参与的专网通信业务中曾出现上下游企业均由隋田力或其他同一主体控制的情况,同一公司或被隋田力控制的公司也曾在不同时段作为供应商和客户出现。
证监会调查认为,江苏舜天参与的隋田力主导的专网通信业务,实质是合同、资金、票据流转构成闭环的虚假自循环业务,无商业实质,不应确认相应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及利润。江苏舜天在隋田力主导的专网通信业务中垫资(少部分业务作为通道),不承担产品风险,根据垫资规模和期限获取利润(或通道费)。
“江苏舜天知悉其在专网通信业务中的垫资或通道作用,且应当知悉专网通信业务是虚假自循环业务。”证监会指出。
在该业务的开展中,时任高管难逃干系。2016年12月至2019年8月,高松任江苏舜天总经理等职位,2018年3月至今任江苏舜天董事长。高松分别在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2016年12月至2018年9月分管、审批通信器材内贸业务,在2018年至2021年与隋田力洽谈合作通信器材业务。
高松知悉通信器材业务由隋田力安排、上下游企业由隋田力指定,并向隋田力催款,在隋田力资金链断裂、江苏舜天出现应收账款逾期风险时,主动提出收回尾款后立即安排新业务,以帮助隋田力渡过危机。
此外,总经理桂生春、时任副总经理王重人、董秘李焱、时任分公司负责人赵凡等,处在开展通信器材内贸业务的相关环节,要么直接执行,要么“知情不报”。
比如王重人长期负责公司会计政策、会计核算、财务报告编制工作,其知悉江苏舜天在通信器材内贸业务中的主要作用是垫付资金,只关注资金收回,未能发现和阻止江苏舜天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赵凡则在2018年6月至2021年负责江苏舜天通信器材内贸虚假业务的具体执行。
参与“专网通信”虚假自循环业务之后,江苏舜天彼时获得的直接结果是业绩的增长。
证监会指出,江苏舜天通过参与通信器材内贸虚假自循环业务,2009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共计虚增营业收入103.3亿元,虚增营业成本94亿元,虚增利润总额9.3亿元。
从历年通信器材内贸业务的变化来看,其对江苏舜天业绩有些明显提升作用。
比如,2009年江苏舜天对该业务只是“小试牛刀”,当年年报虚增营业收入1.6亿元,占当年年报披露营业收入的3.77%;虚增利润总额490万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8.69%。
到了2015年,虚增营业收入达到15亿元,占当年年报披露营业收入的25.61%;虚增利润总额1.3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88.68%。
2016年,通信器材内贸业务虚增的利润总额则占到了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110.51%。
而在事发前一年的2020年,当年虚增营业收入也有14.94亿元,占当年年报披露营业收入的34.13%;虚增利润总额8534万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32.49%。
鉴于上述情形,证监会认为,高松、桂生春是江苏舜天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王重人、李焱、赵凡是江苏舜天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监管部门要求江苏舜天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对高松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对桂生春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对王重人、李焱、赵凡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60万元罚款。其中,高松的违法情节严重,证监会拟对其采取3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投资者索赔已经启动。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厉健律师表示,根据司法解释,暂定在2010年4月13日至2021年8月17日期间买入江苏舜天股票,并在2021年8月17日收盘时仍持有该股票的受损投资者,可以索赔。最终索赔条件、是否获赔、赔付标准等以法院认定为准。
7月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致电江苏舜天,就此案的相关细节和最新影响作进一步了解,但其证券部电话始终无法接通。
从最新公告来看,相比其他陷入“专网通信”骗局的公司,江苏舜天目前的境况还不是最差的,毕竟公司判断本次涉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未触及相关规定的强制退市情形。
盘点专网通信涉案公司,已有十余家A股公司被立案调查,甚至有上市公司受此业务影响已退市。
比如,华讯方舟(000687.SZ)已于2022年6月退市;凯乐科技(600260.SH)于2月15日终止上市暨摘牌。后者虽然是被面值退市,但2021年该公司深陷专网通信骗局,相关业务被严重波及。证监会调查,2016年至2020年间,凯乐科技合计虚增营业收入达512.25亿元,是首家因“专网通信”业务波及而被ST的公司。
泽达易盛(688555.SH)于2022年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经查,泽达易盛通过公司或子公司签订虚假合同、开展虚假业务等方式,于2016年至2019年累计虚增营收3.42亿元,虚增利润1.87亿元。公司股票将于2023年7月7日被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暨摘牌。
此外,上海电气(601727.SH)、合众思壮(002383.SZ)、宏达新材(002211.SZ)、瑞斯康达(603803.SH)、新海宜(002089.SZ)均因专网通信虚增收入而受到证监会处罚;中利集团(002309.SZ)、国瑞科技(300600.SZ)、康隆达(603665.SH)被证监会立案,还在调查中。
中天科技(600522.SH)也踩雷专网通信业务,2021年公司业绩被严重拖后腿,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计提资产减值等合计高达37.54亿元。不过,中天科技并未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22年公司业绩已经明显回升。曾有接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监管部门在核查公司该业务加工、货物流和现金流情况后,认为公司只是从业务拓展角度发展专网业务,没有出现财务舞弊的情况。
另外从骗局细节来看,隋田力所使用的手段大同小异,上游供应商及下游厂家均被指定,上市公司只能参与中间环节。而在付款方式上,大客户一般只向上市公司支付部分金额作为预付款,但要求上市公司从隋田力指定的供应商处采购原材料并预付100%款项,虽然上市公司短期内业绩得到大幅提升,但操盘者一旦出现资金问题,就很容易形成巨额坏账。
一位陷入专网通信业务骗局的上市公司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会谨记专网通信业务带来的教训,其教训“过于惨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11/44246.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