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近期连续下跌,股价已跌破1400元关口的“白酒一哥”贵州茅台,在10月28日召开的2022年第三十六次党委(扩大)会议上,针对资本市场端的变化作出回应称: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为投资者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美产品和美服务。
同日,茅台集团召开“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专题会议,就“十四五”期间生产经营目标进行评估,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会议认为,尽管当前白酒板块资本市场波动较大,但白酒行业发展稳中向好的根本趋势没有改变,茅台产销势头良好,有信心、有能力确保股份公司未来实现持续稳健增长,全面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
截至10月28日收盘,贵州茅台股价报收1360元。尽管其近期股价连续下挫,但仍继续占据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股宝座。根据Wind披露的公募基金三季报显示,持有贵州茅台的基金数量达到2067只。此外,10月以来各券商针对贵州茅台发布的研报给出的评级也几乎都是买入、推荐、增持等。
贵州茅台:有信心、有能力确保股份公司未来持续稳健增长
本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贵州茅台股价继续下挫,跌破1400元大关,报收1360元。10月以来,贵州茅台整体呈下跌走势,仅10月14日一个交易日实现收涨,其他交易日收盘均下跌。10月累计跌超27%,股价从1800元区间一路下探至1400元以下。
从业绩表现来看,贵州茅台近日披露的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的营业总收入达897.86亿元,同比增长16.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44亿元,同比增长19.14%。
业绩不错股价却连连下挫,引发投资者的疑问。近期有投资者在交流平台提出,在业绩不错的情况下,贵州茅台股价连续大幅度下跌,是否存在重大问题或不利因素。对此,贵州茅台回应称,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
10月28日,茅台集团在2022年第三十六次党委(扩大)会议上进一步强调,目前,茅台前三季度依然呈现逆势上扬、稳中求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各项指标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市场端表现良好。同时,茅台也关注到资本市场端变化,茅台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为投资者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美产品和美服务。
实际上,不仅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等酒企的股价也纷纷下跌,白酒行业自从国庆假期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中证白酒指数在10月10日到28日之间的跌幅达到21.73%;几只追踪白酒指数的主题基金净值也是跌跌不休,招商中证白酒下跌20.37%,鹏华中证酒指数下跌20.24%。
10月28日,茅台集团召开“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专题会议。对于近期白酒板块的波动,会议认为,尽管当前白酒板块资本市场波动较大,但白酒行业发展稳中向好的根本趋势没有改变,茅台产销势头良好,有信心、有能力确保股份公司未来实现持续稳健增长,全面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
茅台集团表示,信心主要源于各项改革成效显现:一是茅台酒、茅台酱香系列酒产质量稳定提升,产能将逐步释放;二是渠道结构不断优化,统筹社会渠道商、茅台自营店、电商渠道商,构建了“一盘棋”的渠道格局,搭建了“i茅台”等贴近市场和消费者的直销渠道,成为业绩新增长极;三是价格体系愈加完善,着力构建“品价匹配、层次清晰、梯度合理”的品牌产品结构,优化产品带和理顺价格带,今年来先后推出的珍品茅台、虎年生肖、茅台1935等新品,更好地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不同消费群体的真实需求。未来,茅台将继续推进营销体制改革和价格市场化改革。
仍为基金重仓“宠儿” 机构仍给予“买入”等评级
尽管股价连连下挫,可贵州茅台延续今年二季度被众星捧月的趋势,仍是最多基金重仓持有的“宠儿”。根据Wind披露的公募基金三季报显示,持有贵州茅台的基金数量达到2067只,持股数量合计9446.73万股,持股总市值为1769亿元。其中,华夏上证50ETF、招商中证白酒指数A、易方达蓝筹精选持股数量排名前三,截至三季度末,依次持有583万股、561.9万股、282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基金三季报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各大基金公司仍对白酒行业持有较高的仓位,公募基金持仓前五的权重股中有3只是酒企,除了贵州茅台稳居第一之外,泸州老窖、五粮液都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权重股。
而从持有贵州茅台规模前五的基金产品三季度对贵州茅台的持仓情况来看,五只基金的资产规模合计突破了2300亿元,华夏上证50ETF还加仓了152.78万股贵州茅台,增持比例高达35.51%。由此可看出,市场还是比较看好贵州茅台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10月以来各券商针对贵州茅台发布的研报给出的评级几乎都是买入、推荐、增持等,更有机构对其维持较高的目标价,中邮证券在10月18日发布的研报中就继续保持2500元的目标价。对于本轮白酒股价回调,华创证券认为目前白酒行业回调的原因是疫情散发导致的现金回流压力、禁酒令的传闻以及外资流出,导致板块采取短期避险操作。
而基金经理侯昊在三季报中表示,公共卫生事件对高端白酒和区域龙头公司的影响较小,一些全国性次高端产品容易受到大环境的压力,但是整体来看白酒企业的现金流和库存都保持健康的水平,头部酒企能度过这轮考验。
责编:万健祎
校对:王蔚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一、引子
我个人信奉的一条投资原则是普通人不具备对个股的投研条件和分析能力。就我个人来说,最后认真交易个股应该是2、3年前的事了。当时正是白马股抱团风光的时候,专家和大V们不厌其烦地推荐各行业的“X茅”和“茅指数”,似乎白马股的盛宴永不落幕。后面发生的事大家也都知道,21年的高点过后,“各种茅”集体下挫,轻则20-30%跌幅,重则腰斩,高位买入的朋友欲哭无泪。
我还算幸运,基本算在高点清掉了手上大部分股票仓位。但我一直自知之明地把这归结为运气好和不贪心,很简单,当时我并没有清仓的绝对依据,再来一次,我也无法确保会做同样操作。这和之前每次买卖个股基本是一样的,凭的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感觉和自圆其说的所谓“逻辑”,实则盈亏同源,这个“源”其实大部分是运气,亏了自不必说,盈利也不踏实。
事后总结,我更加确定普通人缺乏投研个股的必要条件和能力,此外,盛极而衰、兴替交错是自然和社会的运行规律,市场当然也不例外。
不过,虽然我不赞同普通人将个股作为投资的主力品种,但我认为有空研究一些明星个股的历史表现是有意义的。这是我们阅读市场的一个渠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A股和参与者的基本情况、行为特征和反应模式。这和读历史是一样的,虽然不能直接让我们获利,但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我们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好了,言归正传,我们这篇就拿A股股王茅台的历史走势做个简单回顾,茅台也是我2、3年前最后持有的个股之一,以后有时间再做其它个股的回顾。
二、整体走势首先,我们算下茅台从上市至今的股价惊人涨幅。
我们以茅台上市日为起点的后复权股价来计算,用这种方式计算股票的长期累积涨幅相对准确。为了方便查看,下图选用对数坐标系,此外我们不再计算分红再投资的收益(注意,有计算了分红,只是没计算分红再投资的收益),所以如果将分红拿来继续买进茅台股票,收益会比我们计算的略多,但是误差比较小了,不会有数量级差距。
茅台2001.08.27在上交所挂牌上市,首日开盘价34.51元(发行价31.39元)。按照后复权股价计算,茅台股价在2021.02.18盘中达到13593元(对应不复权价2627元)的峰值。即便最新(2023.06.16)股价已从峰值跌到9737元(不复权价1797元),持股22年的回报率依然超过280倍。
当然先不用眼红,股票涨了多少和我们赚了多少本就是两码事,大家都有低抛高吸的传统手艺,我们就看看在涨跌起伏中我们能坚持多久。
为了和股价对照看,我整理了茅台的市值、净利润、市盈率和上证指数这22年间的历史走势,如下:
三、先跌为敬(2001年8月-2003年9月)我们把茅台的股价从上市至今大致分成7个阶段,如下:
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7个阶段进行回顾,在各阶段持有茅台的朋友可以对号入座,不管是赚是亏,曾经拥有都是缘分。
茅台01年刚上市时的股价是30多元,市值80多亿。在当时1100多家A股上市公司并没有明星光环,也落后于当时的白酒老大五粮液,与其它已上市的白酒兄弟(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古井贡酒、酒鬼酒...)也没有段位上的差别。
茅台上市后的第一年不温不火,期间多次冲击百亿市值未果。
而在第二年(02年7月)除权后,股价开始一路下跌,到03年9月份已跌至低点25元多(不复权价20元),较前期的最高点跌掉了35%。
跌的原因?我查了下茅台的历年数据,02年的净利润增速扣非后是12.9%,03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速更是只有5.9%。
对比01年31.5%的增速,等于茅台上市后的业绩不升反降,既然业绩未达市场预期,股价自然就先跌为敬。
四、黄金年代 (2003年9月-2008年1月)进入03年年底,得益于经销商渠道发力、出厂价提高、产能扩张、品牌认可度提升等多重因素,茅台业绩开始爆炸式增长,相应的,茅台股价也从前一阶段的低点直接开挂式反弹。
我们看看这一阶段茅台的生猛业绩:
03年:净利润(扣非)5.86亿,增长率54.82%
04年:净利润(扣非)8.19亿,增长率39.85%
05年:净利润(扣非)11.18亿,增长率36.53%
06年:净利润(扣非)14.97亿,增长率33.96%
07年:净利润(扣非)28.33亿,增长率89.19%
可以看到,从03年到07年,茅台的净利润(扣非)同比增长最低也在30%以上,07年更是达到惊人的89%。自身业绩的大爆发,再叠加2005年到2007年的超级牛市,茅台股价就此一飞冲天。
这是茅台的第一次黄金年代,在突飞猛进的业绩面前,市场给予茅台的估值也一路上扬。到了08年初,茅台的市盈率已经在100倍左右,茅台迎来“戴维斯双击”。
这轮疯狂上涨以08年1月15日的877元(不复权价230元)的至高点为结束标志,茅台股价4年多涨了34倍。
无数押宝茅台的股民赚得盆满钵满,也是在这一时期,茅台市值超过五粮液,成为白酒老大。
五、潮水退去(2008年1月-2008年11月)茅台上一阶段的黄金年代看起来波澜壮阔,其实已暗藏杀机。
无论是5.30半夜鸡叫后A股一路狂飙到6124点,还是茅台近100倍的估值看起来都很疯狂。潮水褪去后,A股迎来了血流成河的08年。
08年是无比惨烈的一年,随着上证指数从6124点跌到1664点,强如茅台也一泻千里,股价从上一阶段高点877元(不复权价230元)跌到了08年11月的328元(不复权价84元),63%的跌幅不只是腰斩,可以说是骨折了。
08年也是大A股在互联网时代对股民进行的第一次风险教育,各位野生股神一夜之间变韭菜,凭运气赚的钱终究凭实力亏了回去。
六、缓慢回血(2008年11月-2012年7月)08年股灾结束后,茅台也开始了长达3年半的回血之旅。
08年:净利润(扣非)38.03亿,增长率34.22%
09年:净利润(扣非)43.08亿,增长率13.29%
10年:净利润(扣非)50.50亿,增长率17.23%
11年:净利润(扣非)87.65亿,增长率73.55%
期间虽然跌跌撞撞,但茅台在这一阶段的净利润增速都很不错,11年更是高达73%,在历史上仅次于07年的89%,企业的基本面有力支撑了股价。
到了12年7月,茅台不仅收复了失地,还涨到1149元(不复权价266元),3年半涨了3.5倍。
七、寒冬时刻(12年7月份-14年1月份)时间拉回到12年夏天,此时的茅台看起来无疑是蓄势待涨的超级大白马,20倍多点的市盈率,一季报利润增速57%,半年报增速42%,ROE也在30%以上,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
于是无数“价值投资者”信心满满跑步入场,不过迎来的不是预想中的丰厚回报,而是A股的再次教育。
12年夏天之后,受消费禁令和塑化剂事件的影响,白酒市场直接入冬,市场对白酒行业的预期也跌至冰点。
我特意找了些当时的股评,清一色都是“不要买白酒,不要买白酒...” ,在一边倒的舆论下,“价值投资者”们纷纷践踏出逃,最终在14年1月留下了561元(不复权价118元)的股价,茅台再次腰斩。
值得一提的是,“酒神”张坤的易方达中小盘就是在2013年第2季度开始重仓茅台,即使半年后茅台跌到最低点他也坚定持有,就此开启“酒神”之路。
八、股王登顶(14年1月份-21年2月份)一年半的寒冬之后,茅台再次复活,从14年1月份到21年2月份开始了长达7年的股价上涨。按2021.02.18顶峰的13593元(不复权价2627元)计算,7年间涨幅24倍。
7年时间,茅台的股价有过2次30%级别的回调,分别对应15年的股灾、18年底上证跌破2500点,这在A股已算很坚挺。
不过翻看茅台这阶段的业绩,除了17年有过60%的净利润增长率,其它年份在茅台历史上都谈不上耀眼,14年、15年还近乎0增长。
14年:净利润(扣非)155.21亿,增长率0.45%
15年:净利润(扣非)156.17亿,增长率0.62%
16年:净利润(扣非)169.55亿,增长率8.57%
17年:净利润(扣非)272.24亿,增长率60.57%
18年:净利润(扣非)355.85亿,增长率30.71%
19年:净利润(扣非)414.07亿,增长率16.36%
20年:净利润(扣非)470.16亿,增长率13.55%
这看起来似乎很奇怪?我倒觉得这正是茅台成为股王的标志。因为虽然这期间茅台业绩与自身对比算不上高光,但市盈率却稳定上涨,从14年1月份的不到10倍一直涨到21年2月份的70多倍。这说明茅台股价主要靠着预期和估值保持了长达7年的上涨,消费升级、受众扩大、品牌高价值、自由现金流、定价权、高确定性、龙头溢价...各种高估值的理由归结成两个字——“信仰”。
市值首破万亿、破2万亿、破3万亿,股价破千、破2千,市值股价双登顶,茅台的王霸之气响彻A股。
九、白马瓦解(21年2月份-至今)盛极而衰是周期铁律,21年2月份之后,浓眉大眼的白马股们集体回调,各种“茅指数”纷纷瓦解,带头大哥茅台自然首当其冲。
如果以2021.02.18的13593元(不复权价2627元)的峰值为起点,茅台从21年2月份至今的2年间有4次跌破30%,其中2022.10.31盘中创下这个阶段的最低股价7292元(不复权价1333元),近乎腰斩。
21年:净利润(扣非)525.81亿,增长率11.84%
22年:净利润(扣非)627.92亿,增长率19.42%
但单看这两年茅台的经营情况,基本面并没有变化。分析师们自然可以找出各种股价疲软的理由,不过我们回顾了茅台长达22年的股价走势后,反倒有种风轻云淡的感觉。
市场无非是跌多了涨,涨多了跌,前几年“信仰”过度了,现在需要时间消化估值。既然吃肉的时候以年为单位,挨打也以年为单位,其实很公平。
十、总结回顾完了茅台股价波澜壮阔(上蹿下跳)的涨跌史,不知大家有何感想。
我最大的感想是茅台虽好,但确实不是每个人都能赚到钱。虽然时间拉长看,茅台股价的上升趋势明确,也创造了惊人涨幅。不过具体到单个阶段,不乏高位买入后要2、3年才能解套的情况,至于小的回撤就更不计其数。在这样的涨涨跌跌中,大多数人并没有明确的估值和定价依据,其中又有多少人追涨杀跌,多少人买在低位却急于落袋为安?
说到底,深入研究、保持理性得出接近真实的结论并坚守长期稳健的投资策略,避免盲目追逐短期收益等等,坚持这些原则,投资者也有可能在个股中实现长期稳定的回报,但如此有挑战性的任务又谈何容易?
感谢您看完文章,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可点赞、分享、关注,非常感谢!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10/43762.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