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股票市场有哪些功能(股票市场的功能_)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股票市场有哪些功能,以及股票市场的功能?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如何从系统的角度来分析市场

在我看来,将市场视为复杂的动态系统是一个很有前途的研究方向,它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为什么会这样行动。这对我们投资者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因为它要求我们从非常不同的角度看待市场。

我们需要摒弃线性的“如果……那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如今主导着投资界。正如我们上面所看到的,市场在大多数时候表现良好,但它们可能突然地,而且似乎毫无理由地切换到极端状态。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练习从反馈回路和适应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图7-7说明了这有多复杂。在线性世界中,正如现代金融理论所描述的那样,我们可以简单地说,如果A发生了,那么B就会发生。举个例子,如果一只股票相对于市场被低估了20%,那么它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应该会比市场表现得更好。或者,如果央行降低利率,那么经济就会得到提振。

 

图7-7 用反馈回路的方式思考

 

但现实并不是这样的。现实中可能发生的情况是,B在反馈给A的同时影响着C和D,而A又会影响C、D和E。同时,E可能会影响C和D,C和D又会影响B。这可能会让你晕头转向,但金融市场比我们愿意相信的要复杂得多。

举一个反馈循环的例子。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本节前面的一个陈述:如果央行降低利率,经济就会得到提振。你可能会说这是常识,是货币政策的核心逻辑。如果央行降低利率,那么商业银行就能够向企业提供更便宜的贷款,并向家庭提供更便宜的抵押贷款。

接着企业就会用这些贷款增加未来的生产能力,而家庭会用抵押贷款购买更大的房子,或将现有的房子再抵押,并将额外的钱用于装修或其他消费。所有这些举措都将导致更强劲的经济增长,而对更强劲经济增长的预期会带动股市的上涨,石油和工业金属等周期性大宗商品也会上涨。

根据“如果A发生,那么B也会发生”的逻辑,则有“如果央行降低利率,那么经济将会加强”以及“如果经济走强,股市就会上涨”。

但请允许我在一个更现实的世界模型中,重新分析一下央行降低利率的后果。让我们假设家庭和企业在经济刺激之前就已经背负了一定数量的债务。

如果企业和家庭已经拥有大量债务,降息仍可能导致企业贷款和抵押贷款的利率下降,至少在理论上是如此。但是,商业银行只有在确信自己最后能收回本金的情况下才会贷款给房主和企业。如果他们认为借款者可能不会还钱,他们要么就不会借钱,要么就会要求更高的利息作为风险补偿。

如果其中一些高风险贷款违约,额外的利息收入将被用来弥补损失。毕竟,商业银行不是救世主,它们做生意的目的是要赚钱。当企业和家庭已经负债累累时,额外的债务可能会变得非常昂贵,以至于利息成本的增长超过了扩大生产带来的利润或消费增长带来的好处。对于那些增加抵押贷款的目的不是用于装修厨房之类的长久投资,而是用于诸如度假之类的短期消费上的家庭来说,情况尤其如此。度假一时爽,债务永流传,贷款后的家庭用于消费的钱可能比以前更少。

类似的影响也可能发生在商业领域,低息贷款可能会激励他们投资于可能永远不会盈利的可疑项目,或者盈利能力极低,甚至连利息成本都无法弥补的项目。结果是盈利能力下降,偿还贷款的能力也相应下降,贷款后的企业变得更加资不抵债。

如果后两种现象大规模发生,央行降息可能会起到反作用。虽然新增贷款和抵押贷款可能会在短期内提振经济,但中期影响是使经济增长变得更低。当然,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央行进一步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是有必要的。但如果央行已经将利率降至零了又该怎么办呢?

我们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通过大规模购买政府债券来实施量化宽松。这可以进一步降低市场上的贷款利率。

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运作良好的传统货币政策,不仅已经失效,而且变得适得其反。央行降息越多,经济增长就会越糟,因为在债务堆积如山的情况下,额外的贷款将导致成本大幅上升,从而降低消费和企业盈利能力。

不幸的是,我们没有办法摆脱这种负反馈循环。想象一下,如果在这种局面之下,央行决定停止维持负利率和购买政府债券的操作,甚至大幅提高利率,会有什么后果。已经背负了大量债务的家庭和企业当然不愿意在高利率下再申请更多的贷款,但之前借的钱总是要还的,它们不得不以目前更高的利率进行再融资。

这将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并削减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其结果是投资和消费进一步减少,从而导致经济增长放缓。你会发现,突然之间,我们的货币政策似乎注定要失败。降低利率没有帮助,而提高利率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央行实际上已经让自己失去了管理经济或通胀的能力。

学习经济史的学生可能知道,我在这里提出的论点与20世纪早期货币政策的主要指导方针真实票据学说类似。真实票据学说认为央行不能随意增发货币,除非背后有足够数量的安全资产(例如黄金)作为抵押。

该学说的支持者认为,如果央行过度增加货币供应,就会引发投机,刺激资源的非生产性使用。这将破坏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经济的整体稳定。为了防止央行过度扩大货币供给,并引发投机和非生产性投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央行的货币供给必须与其持有的某种真实资产挂钩,比如金库里黄金的数量。因为你不能凭空创造黄金,而且全球黄金供应增长缓慢,这种金本位制可以阻止央行印太多的钱。

真实票据学说如今已经没有多少支持者了,因为它很可能加剧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严重程度。因为当经济衰退时,投资者会去央行要求将钱兑换成黄金。所以当经济在大萧条中陷入衰退时,央行不得不被动减少货币供应,从而减少了企业和家庭的重要信贷资源。作为回应,企业和家庭不得不削减消费和投资,这使得经济衰退变得更加严重。

如今,没有一个严肃的经济学家会提倡这种风格的货币政策。但是在我看来,虽然真实票据学说要求太过严格,但我们不应该把婴儿连同洗澡水一起扔掉。事实上,我相信在真实票据学说中有一个真理性的元素值得从理论的废墟中抢救出来。今天,我们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接近货币政策的转折点。

在反馈循环中思考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但那些说投资很容易的人完全没意识到这个事实。将动态系统思维纳入自己的市场思维方式的最好方法是考虑台球桌上的球,如图7-8所示。

 

图7-8 如何处理复杂动态系统

 

这个图是用来分析股票市场的,但你可以将其稍微调整一下用来分析利率。例如,你可以用政策利率取代估值;用通货膨胀取代盈利;用汇率取代地缘政治;用债务水平取代情绪。你还可以加上其他的橡皮筋,比如失业、对央行的信任、政治影响力等。

重点是,这种思维方式是非常灵活的。你所要做的就是考虑哪些因素会影响投资,以及它们相对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力有多大。所以你必须仔细分析数据,并开始识别每根橡皮筋在历史上被拉伸的范围。最后,你可以将当前的情况与这些历史上的极端情况进行比较,以确定这根橡皮筋的拉伸程度是否足以将球拉向不同的方向。

如果不是,那就暂时忘记这根橡皮筋,转而考虑下一根,直到你发现有一根绷得足够紧的橡皮筋可能会推动市场为止。如果现在所有橡皮筋都不够紧,那么这只球很可能暂时还不会被拉动,市场会继续沿着之前的规律运动。

当然,复杂的动态系统可能会突然转变模式,一个新的市场机制可能会看似无中生有地出现。这就好比你还在用历史数据计算橡皮筋拉力的时候,发现有一根筋突然断了。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使用止损和其他风险管理工具的原因。最后,你必须尊重市场。做空市场是一种危险的游戏,因为我们都知道,市场保持非理性的时间比任何投资者坚持到破产之前的时间都要长。

在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中,看似不理性的东西实际上可能非常理性,因为它可能是市场中非线性关系的反映,以及投资者对这些关系的适应。在这种动态变化的市场中,风险管理变得更加重要。

由于市场永远不会走向均衡,预测市场发展的长期结果是不可能的。相反,投资者在评估自己预测市场的能力时必须保持谦逊。尽管根据现代金融理论,市场应该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发展,但它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偏离这些理想模型。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需要控制潜在亏损头寸的规模,以维持足够长的生存时间,实现自己的长期财务目标。从本质上讲,风险管理是一个存活下去并有机会再次投资的策略,让你可以坚持到市场环境更有利于你的个人投资风格发挥的时候。

■本章要点■

•市场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有时候这种变化很小,但有时也会发生毫无征兆的急剧变化,而且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这可能会将大量投资者推到破产的境地。

•现代金融理论通常无法解释(更不用说预测)市场行为的这些变化,因为它建立在三个核心假设之上:市场趋向于均衡状态,因果是线性的,可以用投资者行为的平均值来代表所有投资者。这三种假设在现实市场中都有严重的局限性。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看待市场。它假设不同的投资者有着不同的信念,并且不同投资者之间的复杂互动才是推动市场变化的动力。市场中存在非线性效应,一个变量的微小变化可以导致另一个变量的指数级变化。此外,投资者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而这些适应反过来又会影响市场的行为。所有这些特征加在一起可能导致新市场机制的突然出现,事前似乎没有任何征兆。

•投资者需要学会将金融市场视为复杂的动态系统。这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因为反馈循环和适应性的思维方式比投资者习惯的传统思维方式要复杂得多。

•这也意味着风险管理变得比在现代金融理论中认为的更重要。如果市场的可预测性没有现代金融理论所假设的那么高,而且会在几乎没有预警的情况下失控,那么唯一能帮助投资者长期生存下来的就是有效的风险管理,这将帮助投资者避免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股票市场有哪些功能(股票市场的功能_)]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10/42311.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