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手机可以炒股吗(手机炒股风险大吗)

发布时间:2023-09-07 18:5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手机可以炒股吗,以及手机炒股风险大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手机成股民炒股利器,柜台开户车马稀

今年1月下旬至今,A股市场沪综指始终在2800点至3100点区间震荡。截至昨日收盘,沪综指仍处在3100点下方。

股市低迷,许多证券公司员工又面临开户考核压力,纷纷拉客户开户。如果你接到券商朋友邀请开户的电话,是否会拒绝?不过,从多家券商公布的半年报来看,一些券商移动端的开户数已经占到了公司总开户数的半壁江山,有些甚至占到九成。这说明现在并不是没有人开户炒股,而是普遍通过手机开户了。

他接到同学的开户求助电话很纠结

张先生是一个有着8年股龄的老股民。最近,他就遇到一件很纠结的事。他说,他在证券公司的老同学突然找到他,让他帮忙开一个户,以便完成当月考核任务。

张先生表示,自己平时上班比较自由,炒股的时间相对较充足,但现在手机上已经有好几个炒股软件了,而且已经在两家证券公司开过户,因此,老同学的请求让他有些手足无措。

在张先生的手机上,记者看到,他建立了一个“股票组”,里面存放着东方财富、大智慧、同花顺等6个股票APP。张先生告诉记者,他的两个证券账户,一个是2007年9月开立的,另一个是今年3月开立的,“当时也是帮证券公司的朋友完成考核任务,3月份开的这个账户,除了转过1000元钱外,再没有其他操作。”

月度开户数下降但并非无人开户了

一家证券公司的客户经理王明告诉记者,公司有户头考核指标,若达不到指标,要扣奖金,找朋友帮忙开户,也是迫不得已。“去年行情好的时候,根本不需要自己打电话请朋友帮忙,前来开户的还需要排队,今年行情低迷,只能求助了。”王明说。

来自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统计月报显示,今年7月新增投资者数为130.62万,较6月减少了8.07%。截至7月末,投资者数为10960.26万,其中自然人10929.48万,非自然人30.78万。

分析人士张旭认为,这一数据也是股市低迷的另一种表现。

证券公司纷纷发力移动终端

即使行情不好,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人开户。记者了解到,新股民的开户已经从线下的柜台转到了线上的手机端。昨天上午,记者在大石坝、红旗河沟、牛角沱的多家证券交易大厅看到,业务办理窗口前并没有前来开户的客户,只有两三个人前来咨询。

“手机炒股已经成为很多股民的首选了。”分析人士张旭表示,其实,对证券公司来说,像手机这样的移动端也是他们在线拓展客户、开展营销活动的重要手段。

记者注意到,华泰证券、国信证券、广发证券等一批上市券商纷纷在2016年半年报中公布了自家的APP客户数据,有些券商移动端的开户数占到公司开户总数的半壁河山,甚至占到九成。

今年上半年,华泰证券移动终端“涨乐财富通”下载量达414.78万次,日均活跃用户数为183.18万户。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涨乐财富通”移动终端客户开户数55.5万,占公司全部开户数的92.39%;华泰证券78.27%的交易客户通过“涨乐财富通”进行交易。

国信证券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国信证券“金太阳”手机证券注册用户超过907万,较上年末增长5.47%;手机证券交易量占比达36.38%,较上年末上升4.38个百分点。

广发证券方面,今年上半年的手机证券用户数也超过了866万,广发证券网上自助开户数已经占到其总开户数的98.8%,而去年这一数据已经高达93.62%。

手机炒股开户可从三方面进行比较

手机开户数的大幅增长是因为手机开户的便捷。张先生表示,他在今年3月的那次开户,就是先用手机下载一个证券公司的APP,然后通过手机进行上传身份证、录音等操作,一天之后就通过开户认证了。

根据监管部门的规定,自去年4月13日起,自然人与机构投资者均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开立多个A股账户和封闭式基金账户,上限为20个。

一个人可以开通20个证券账户,那么对于选择券商有没有什么讲究?银河证券杨大荣表示,可以从佣金、业务链、交易软件设计等方面进行比较。首先看佣金,选择佣金低、透明度高的;其次看业务链,如果你在一家证券公司开户,但有些想做的业务做不了,那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比如市价委托权限、融资融券等;最后是APP的设计,必须要合理、符合多数人的操作习惯、使用流畅。

本报记者 黎胜斌

香港140个安卓手机程序炒股安全测试:43.8%未通过

中新网8月4日电 据香港新闻网报道,香港无线科技商会会员设立的“移动安全研究所”3日发表报告指,香港市面上140个安卓智能手机股票交易应用程序中,“安全通讯”指数有43.8%未通过测试,容易受到黑客恶意攻击。

该140个应用程序均在港交所注册,可以进行股票交易。报告中测试了25个安全指数,有超过86%的应用程序在首五个严重性最高的指数中不合格,包括恶意代码注入攻击、动态调试攻击、代码反编译风险、明文储存WebView数据,和篡改及二次打包风险。另外,有高达98%的应用程序有被反向追踪原始码的风险,可构成广泛及严重的泄露个人隐私问题。

去年曾有媒体报道,一位六旬股民的手机股票交易账户被黑客入侵,用900多万元(港元,下同)余额炒高一只“仙股”,托高九成股价后离场,之后这位股民贱卖股票,损失200多万。

香港近年来非常重视金融科技的发展,但是除了金融机构以外,涉及金融的科技公司缺乏安全性能的监管,股票交易应用程序漏洞百出。移动安全研究所信息安全研究员周志辉表示,双因素认证已广泛用于网上银行理财服务,但是却没有用于研究所涉的大部分手机应用程序,黑客可以非常容易窃取账户及密码信息。

本次研究披露了全部应用程序的名称,但是未公布每个程序对应的得分,研究所表示将会将具体结果上报香港证监会(SFC)和香港金融管理局。

香港无线科技商会建议,SFC应加紧立例,由第三方组织进行手机应用程序的安全审查。移动安全研究所拟在之后每年都对同样的手机应用程序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将研究范围扩大到苹果手机的iOS系统,以及例如在线支付等其他金融科技领域。

专业信息保安协会内务副主席黄诗铭建议市民,在手机上安装防火墙,并且定期更新手机,避免用公共WiFi进行股票手机程序交易。

风险APP一案结果出炉,央媒公道点评:小米打响了行业第一枪

 

 

阳春归燕-天下 谭维维.mp34:03

来自小笛谈科技

 

 

 

就在6月29日,国内一起涉及到手机巨头的“风险APP治理”案件出炉了,最终,广西壮族自治区驳回了桂林某软件公司对小米的诉讼,认定后者并不存在所谓的不正当竞争。

该案件的起因要追溯到2021年,桂林某公司开发的一款APP,在小米手机以及自带小米浏览器下载时,会弹窗出风险提示。于是,这家软件公司认为小米是在有意引导用户不使用这款APP,便以小米涉嫌不正当竞争为由,把小米告上了法庭,要求小米停止上述行为。

对于这类风险APP,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但凡手机厂商会对此设置弹窗,一般都是因为它存在安全隐患。对于用户而言,手机厂商此举是起到一个提醒的作用,至于最终要不要继续下载该APP,则还要看用户的主观意愿。

对于国内这第一起公开审理的风险APP治理案件,央媒进行了公道点评:称小米打响了行业的“第一枪”,在信息安全愈发重要的时代,小米在网络治理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这是付有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

事实也的确如此,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手机厂商对于风险APP的安装提醒,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但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触碰到了第三方软件公司的“蛋糕”,让它们没有空子可以钻,无法再轻易的窃取用户隐私,以及从中不正当牟利。

相比安卓阵营,苹果对于第三方软件的态度更加决绝,没有安装提醒,直接就是“一刀切”,丝毫不留下载通道。也正是因此,苹果的在软件生态方面一直备受用户认可。

不过,如今安卓在软件生态方面也正在不断向苹果看齐,例如小米,为了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专门在小米MIUI系统推出了“纯净模式”。何谓纯净模式,指的是运用技术对所有APP进行审核,未通过的都将遭到限制,这可以说从根本上消除了一切潜在的安全隐患。

另外,在今年第一季度,仅是对APP的专项治理,小米就进行了多达14次,查出并下架了超过1400个不合符要求的第三方应用,对于用户的风险提醒,小米更是达到了日均120万次。至于桂林某软件公司对小米的起诉,以及给出的所谓“不正当竞争”的理由,完全就是“贼喊捉贼”。

除了小米之外,华为、OPPO、Vivo等其他友商也遭遇过很多类似的起诉,软件APP开发者给出的理由也几乎一模一样,例如“涉嫌不正当竞争”、“引导用户”、“干扰第三方软件的正常运行”等等。

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如果这些软件开发公司想要有个好的未来,那就严格律己,不要去做一些违规的操作,否则,等待它的只有被淘汰。对此,你们怎么看?

[手机可以炒股吗(手机炒股风险大吗)]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9/39827.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