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看来,两个合作区新方案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扩展,更是制度创新的扩容。这让横琴和前海有了更大的改革自主权,粤港澳融合发展有了更大的纵深。
比如,允许试行香港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支持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支持港澳银行机构在联动发展区内设立分支机构、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跨境医疗保险产品等政策措施在联动发展区落地,将为港澳的科技、建筑、金融等相关行业提供更好的投资空间。
2015年4月,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实施范围为116.2平方公里,涵盖三个片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60平方公里、深圳前海蛇口片区28.2平方公里、珠海横琴新区片区28平方公里。
官方数据披露,今年1至5月,广东省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3963.9亿元,同比增长10.9%。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一般分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跨境工业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多种模式。
区域范围
省域副中心城市汕头,则将以海上风电、海工装备、智能装备等为重点,联动南沙发展临港高端制造业,推进风电全产业链创新,高质量建设国际风电创新港。“我们还将联动前海探索建设跨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发展面向全球华侨华人的特色金融,打造海外优质资金聚集地和国家跨境金融改革示范区;与横琴开展海洋旅游领域合作,建设国际旅游休闲中心。”汕头市副市长彭聪恩说。
联动前海蛇口片区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与澳门最短距离仅187米的横琴岛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已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434亿元,GDP年均增长率超过43%。岛内“五横三纵”主干路网基本建成,横琴大桥等对外连接“大动脉”建成通车。横琴新区已从一个边陲海岛变成开发热岛、开放前沿。
更大的面积,可承载更多的要素,聚集更多的动能。
广东省商务厅厅长、自贸办主任张劲松介绍,近期,省政府批准在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佛山、韶关、惠州、汕尾、东莞、中山、阳江、湛江、茂名13个地市设立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
联动南沙片区开展高端制造与科技创新合作。
三是强化区域合作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广东自贸试验区与联动发展区的产业对接合作是联动发展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广东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功能不断提升,已经聚集了一批在航运、贸易、金融、专业服务等领域的综合性服务企业和平台。
“广州市将加强与南沙、前海、横琴自贸片区的对接,积极推动联动发展区建设,打造广州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国际竞争力更强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新高地。”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邓毛颖说。
目前,广东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功能不断提升,已经聚集了一批在航运、贸易、金融、专业服务等领域的综合性服务企业和平台。张劲松表示,将推动各地市加强与广东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在制度、平台、产业、项目、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对接,促成各片区与联动发展区在共享自贸区政策、搭建合作平台、共建产业项目等方面形成一批合作成果。
基础设施“世界级”水平连通。在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黄茅海跨海通道、深中通道两大世界级跨海工程又在加速推进。
二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更大纵深突破。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谋划推动战略战役性改革和创造型、引领型改革,突破更大纵深形成新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
“联动发展区很多都分布在沿海经济带,形成‘核+带’的发展态势,有助于增强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推动粤港澳合作继续深化。”谢宝剑建议,各联动发展区要基于各自独特的优势,与广东自贸试验区形成产业匹配和互补,推动广东在更大范围延展产业链、重塑价值链。
涵盖湛江湾片区、徐闻片区、雷州片区。
区域范围
基本思路
二是开展联动创新探索系统性集成性改革创新。在复制推广广东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的同时,注重发挥联动发展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支持联动发展区和广东自贸试验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投资贸易自由便利、金融开放创新、粤港澳深度合作等领域开展联动创新,探索形成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范围更广、产业结合度更高、富有地方特色的改革创新经验。
联动前海蛇口片区拓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通道。
与南沙片区在智能制造、航运物流、海洋经济领域开展合作。
联动前海蛇口片区开展金融服务与现代服务业合作。
湛江 联动发展区
区域范围
“这62项改革创新事项是自贸试验区这些年最新、最具有穿透力的创新成果,但是在全省一下子铺开又不具备现实条件,我们就想把这62项在联动发展区,根据各自的条件来进行差异化的复制推广。”张劲松说。
◎中山联动发展区
“广州联动发展区将为南沙自贸片区率先建成内地与港澳规则相互衔接示范基地提供重要支撑。”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邓毛颖称,广州将把南沙自贸片区改革创新经验的复制推广,作为促进穗港澳合作的重要抓手。
基本思路
袁富勇表示,在强化辐射带动方面,将加大对东西两翼地市的支持力度,通过举办项目路演、会展论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将金融、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先导入联动发展区,“释放联动发展的规模效应、乘数效应。”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8/37431.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