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股票汇。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观点地产网讯 :
险资举牌注重财务报表合并和战略投资。产业资本举牌动机多样,主要通过举牌搜集到大量股权筹码、并度过一段“场外观察期”后将进驻董事会并参与上市公司管理,进行产业整合。股权投资举牌倾向于股权分散的小市值公司,这有利于其通过少量资金就取得话语权,进一步完成将自己的项目资源注入上市公司的意图。
继续扩产加码改良西门子法,稳定行业龙头地位。公司预计投资140亿元左右在乐山投资20万吨高纯度晶硅项目,一期10万吨将于2022年12月底前投产,预计公司多晶硅产能将在2022年达到33万吨。新产能的投放,一方面表明公司对改良西门子法技术路线的信心,另一方面随着新产能的扩张,公司行业领军地位进一步稳固。近期多晶硅市场入场选手增加,市场担心竞争格局恶化。东北证券认为,硅料市场的竞争不在于入场者多少,而在于成本的管控以及下游稳定的客户。长期看,精细化的成本管控仍然是行业竞争制胜的法宝,此外行业将面临全产业链过剩,成本具备竞争力且拥有长期稳定合作的下游客户才是多晶硅企业持续发展并提升份额的保障。
在2015年,豫园商城计划有序推进沈阳“豫珑城”、豫泰确诚商业广场项目的顺利实施。其中,沈阳“豫珑城”项目计划于2015年7月底前完成内外各项装修和验收,为试营业做好准备。同时,项目团队将跟进及完成项目配套的信息系统建设、物业管理、商管运营和企划宣传。
随后的36年间,通威股份完成了A股上市,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商以及多晶硅及电池片龙头企业。
6月末以来,随着A股市场回暖,沪股通“抄底”意愿强烈,7月份以来累计净流入达86.16亿元。统计显示,截至今日,沪港通资金已经连续11个交易日净流入,由于沪股通资金往往能踏准市场上涨的节奏,所以其投资布局情况历来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对沪股通前十大活跃股统计发现,7月份以来,贵州茅台(600519,股吧)(600519)、中国平安(601318,股吧)(601318)、中信证券(600030,股吧)(600030)、伊利股份(600887,股吧)(600887)、海螺水泥(600585,股吧)(600585)、宇通客车(600066,股吧)(600066)、福耀玻璃(600660,股吧)(600660)、民生银行(600016,股吧)(600016)、上汽集团(600104,股吧)(600104)、恒瑞医药(600276,股吧)(600276)、长江电力(600900,股吧)(600900)等11只个股均多次上榜,是短期内沪股通资金最关注的标的。
其中,有7只个股,沪股通资金累计净买入额均达2亿元以上,分别为中信证券(4.81亿元)、上汽集团(4.71亿元)、海螺水泥(4.07亿元)、福耀玻璃(3.52亿元)、长江电力(2.70亿元)、中国平安(2.42亿元)、豫园商城(600655,股吧)(600655)(2.05亿元)。
中信证券累计净买入金额居首达到4.81亿元,7月份以来累计11次上榜活跃股,8次均为净买入;中国平安期间累计净买入金额达2.42亿元,10次均为净买入。
除了沪股通资金连续多日净流入之外,两市的融资余额也保持了回升态势。截至7月25日,沪市融资余额为4869.65亿元,深市融资余额为3953.5亿元,两市融资余额合计8823.15亿元,较上交易日增长20.4亿元。笔者认为,融资余额的回升,代表市场风险偏好的回升,慢牛行情还将延续。
《电鳗快报》注意到,新进重仓股方面,社保四零一组合、社保一一零组合今年一季度同时新进通威股份,分别持股1776万股和1713万股,期末持股市值超过11亿元位居首位。值得注意的是,通威股份今年一季度股价一度从最高的55元上方跌至最低的30元下方。或许,社保基金已经较大程度地抄到了光伏龙头的阶段底部。
由此,通威股份成为拥有从上游高纯晶硅生产、中游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到终端光伏电站建设的垂直一体化光伏企业,高度前瞻地实现了在整个光伏产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完整布局。
进入21世纪之后,市场经济日益显现出多元化特征,刘汉元以敏锐而理性,果敢而稳健的作风,带领通威实现A股上市、产业多元化拓展等里程碑式发展成就。
在产业链终端,通威股份拥有发展分布式光伏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家庭屋顶光伏,并创造性地与现代渔业相结合,打造“渔光一体”模式。即在鱼塘上架设光伏组件,发展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立体经济,并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的综合价值。通威股份“渔光一体”产业链建立,将进一步拉动前端高纯晶硅和电池片生产、销售,为光伏产业链全面打通创造条件。
2020年全年,沪深300指数上涨27.21%,创业板指上涨64.96%;今年一季度,沪深300指数下跌3.13%,创业板指下跌7%。一季度A股风格的突然转变,让机构投资者不得不重新预判重新调仓,即便是热门板块热门股票也出现了迥然态度。
《电鳗快报》注意到,光伏龙头通威股份就面临这样的境遇,一季度出现了“基金狂抛社保猛进”的机构对立局面,该股也一度成为机构第一分歧股票。
最新统计显示,社保基金最新出现在37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量6.76亿股,期末持股市值合计200.46亿元。持股变动显示,不变6只,减持14只,新进10只,增持7只。
然而,通威股份的机构持有人在2021年一季度出现了大幅抛售,2020年通威股份持股机构共有130家(含一般法人),2021年一季度只剩11家机构,其中不算一般法人,基金持有仓位最多,也是一季度减持最坚决的机构,持股比例从2020年12月的17%减持至1.36%。另外保险从2020年持股比例2.05%减持至1.17%。
从股价表现上来看,通威股份经历了一场浴火淬炼。2月18日,股价最高55.5元,3月25日却报收30.66元,下跌了44.76%。截至4月21日,股价报收33.95元,市值为1456亿元。“对于通威股份来说,今年一季度股价表现并不好,尤其春节过后,一度回撤45%左右,成为抱团股中回撤幅度居前的公司。截至4月21日收盘,通威股份年内仍下跌11.68%。”业内人士表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是选择放弃抱团获利了结,还是逆势进场增持,自然是机构们的最大分歧。
在稳稳掌握市场的同时,刘汉元尤为注重以科研创新推动饲料配方不断优化,随着饵料系数(饵料用量与养殖鱼类增重量的比值)的不断降低,“科力牌”饲料愈发口碑远扬、门庭若市。在通威的成长历程中,“科技创新”这一自带基因,其内涵得到继续拓展延伸。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7/36887.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