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600059(股票600090)

发布时间:2023-07-14 21:36

“我们去了北京,去中融信托的总部讨个说法,但是他们不认账。”2019年12月初,一位“中融-助金80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中融助金80号)的投资者杨先生(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们对此前的受益人大会结果并不满意,就在2019年11月28日,中融助金80号召开了第二次受益人大会,该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对《信托合同》修改及股票减持安排事宜”。

“我以前炒股亏损过,所以此后基本上不碰股票、或股权类的投资产品。”2019年11月6日,杨先生第一次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候表示,在2015年春节前,中融信托的一个销售经理向自己推销了一款名为“中融-助金 80 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理财产品,“她当时告诉我,这款理财产品是固收类的,是保底的10.5%的收益。我当时想,有这样的保底承诺,这样的理财产品还是值得投资的。”

在杨先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供的一张名为“中融-助金 80 号(同济堂医药)推介材料20150128”的邮件截图上显示,“未上市、或上市情况下均能实现兜底10.5%年收益”,和杨先生一起的投资者表示也收到过这样的推广邮件。杨先生认为,正是这样的推广邮件,以及中融信托的销售经理的保底承诺才使得自己产生了购买的决心,“如果不保底,我肯定不会买,而且起步就是300万元。”

有了兜底承诺,杨先生觉得借壳上市也是股市的好题材,“如果能够成功借壳上市,自己应该获得不错的投资收益。”于是,2015年4月21日,杨先生打了1万元的订金,然后在4月23日下午打了303.5万元,“合计304.5万元,其中4.5万元是申购费。”

2015年4月18日,啤酒花(600090.SH)公布重组预案,以增发+现金方式合计61.27亿元购买同济堂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同济堂医药)100%股权,并配套融资16亿元;同期,啤酒花作价5.44亿元向嘉士伯出售所持有乌苏啤酒50%股权。重组完成后,同济堂将实现借壳上市。

在上述重组预案中,本次购买资产的发行价格定为6.39元/股、配套融资价格为6.8元/股。重组方包括湖北同济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同济堂控股)、深圳盛世建金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盛世建金)、西藏天然道健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新疆盛世信金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盛世信金)、新疆盛世坤金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盛世坤金)等;而参与配套融资规模较大的机构则有北京东方国润投资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北京汇融金控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等机构。

2016年1月27日,中国证监会核准了啤酒花重大资产重组及向湖北同济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方案。5月20日,啤酒花公告称,公司在中登公司办理完毕本次非公开发行新增股份83645.2182万股的登记手续,盛世建金等等15家机构的锁定期为12个月。自此,同济堂借壳上市完成,盛世建金持有7998.9247万股,持股比例为5.56%。

2017年6月1日,盛世建金持有7998.9247万股解禁,对于杨先生他们这些投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但是,二级市场很不给力,6月1日当天,同济堂以单日下跌1.49%报收8.61元,这一价格较6.39元的增发价仅有34%左右的年收益率,如果再剔除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实际收益率会更低,但至少还没有亏钱。

因此,尽管已经解禁,但是盛世建金等机构并没有立即进行减持,而是等到2017年12月21日,盛世建金(持有7998.9247万股)、盛世信金(持有4799.374万股)、盛世坤金(持有4719.4165万股)发布了一个减持计划公告,拟在未来6个月进行减持。当日,同济堂的股价为8.10元。

2018年1月4日,中融信托官网发布“中融助金80号临时公告”,“本项目进入减持期后,受托人积极寻找交易对手拟通过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方式完成减持,但受减持相关政策以及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截至到2018年1月4日尚未减持。预计信托计划存续期届满之日(2018年1月26日)前信托计划项下信托财产将无法全部变现。根据《中融-助金80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托合同》第3.4.2条约定:“若在本项目存续期届满之日,本信托计划信托财产尚未完全变现,本信托计划自动进入延长期,信托计划延长至信托财产全部变现完毕且受托人宣布信托计划终止之日止。”

2018年8月,同济堂披露的2018年半年报显示,盛世建金持股为7601.1147万股,盛世信金持股为4799.374万股,而盛世坤金已经退出了前十大流通股行列。由此可见,以中融信托为LP的盛世建金仅仅减持了397.81万股。彼时,同济堂的股价已经跌至5.56元。

2019年10月16日,中融信托官网发布了“中融助金80号第一次受益人大会召开通知”,会议以非现场的方式进行,表决方式是“回邮书面记名表决票”,表决截止日期是“2019年10月31日下午5点”,审议的事项是“对本信托计划赎回安排、股票减持安排等事宜提请本信托计划的全体受益人进行决议,对《信托合同》进行修改”,其中包括“信托计划全体受益人持有的信托单位类别由‘不可赎回信托单位’变更为‘可赎回信托单位’”。

11月5日,中融信托官网发布“中融助金80号第一次受益人大会决议”,“会议未能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信托计划文件的约定而成功召开。”

11月11日,中融信托官网发布了“中融助金80号第二次受益人大会召开通知”,尽管杨先生等16名投资者投了反对票,但是中融信托12月3日披露的决议公告显示,“本次受益人大会的审议事项经出具书面表决意见的77.15%通过”。

12月12日,同济堂的股价为3.96元,这一价格距离当年定增价6.39元,已经跌去了逾三成。

投资者向中国网财经表示:按照推介材料,如上市成功但收益不佳,则同济堂大股东提供兜底承诺:按照本金和15%的年化收益作出差额补足。但《信托合同》中并无相关承诺,并未对上市后情况作出约定,这成为投资人和中融信托方面争执点。投资者称:“中融信托涉嫌虚假宣传,以固定收益为幌子,故意欺骗投资者。”目前同济堂因资金用途不明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股票也于本月初被ST处理。

版权声明

公司治理混乱 违规行为频现

市值缩水超95%

4月30日,*ST济堂发布年报称,2020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22.62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9820.38万元,由盈转亏;营业收入8.94亿元,同比减少80.14%;此外,其同日发布一季度业绩公告称,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约1.64亿元,同比下降91.97%;净亏损约3904万元,同比下降143.62%。

3天前,*ST济堂旗下子公司宣告发生债券违约。4月27日,*ST济堂旗下子公司同济堂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济堂医药”)公告称旗下发行的“18同济01”和“18同济02”发生实质性逾期,累计违约本息合计近4.6亿元。

4月28日以来,*ST济堂连续三日股价跌停,至4月30日收于1.36元。

4月30日,*ST济堂还发布了一则关于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化解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事项的进展公告,其中表示,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存在控股股东湖北同济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济堂控股”)及关联方资金占用余额为104,712.53万元;公司前期违规为关联方湖北同济堂科技有限公司2亿元融资向钜洲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钜洲资产”)提供担保涉诉事项已经上海金融法院判决,相关担保协议对公司不发生合同效力,公司无需承担担保责任;公司违规担保余额为12亿元,公司已于2020年度按公司相关的会计政策,将钜洲资产提起追偿诉讼涉及公司需担负的本金和利息及相关费用,计提预计负债15,494.33万元,公司未因违规担保而承担连带担保责任产生直接损失。同日,其亦发布公司股票继续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称,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0年财报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同时因被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以及公司以前年度违规向关联方提供资金,形成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达到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5%以上且金额超过1000万元,未能在1个月内完成清偿或整改,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截至4月30日,*ST济堂已经连续三日跌停,股价收于1.36元/股,总市值仅为20亿元。2015年其股价最高时为29.15元/股,总市值近420亿元,目前已经跌去超过95%。

根据启信宝信息,*ST济堂的第一大股东为湖北同济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3.14%,实际控制人为张美华。

据中诚信国际披露,同济堂医药为同济堂的核心业务运营主体,其总资产、所有者权益、收入、净利润在同济堂的占比均超过95%。大型连锁药店“同济堂药店”即为同济堂旗下零售配送业务第三方运营的同济堂品牌加盟连锁药店。

回顾历史,2015年,*ST济堂借壳啤酒花上市。借壳上市后,2015年12月,根据啤酒花与同济堂控股签订的《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及补充协议,根据对同济堂医药的盈利预测及评估值,双方一致同意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同济堂医药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不低于4.6亿元、5.29亿元、5.61亿元。

在随后三年的业绩对赌期,*ST济堂均“踩线”完成业绩承诺,然而2019年其净利润暴跌,成为同济堂业绩的转折点。同济堂2019年年报披露,2019年实现净利润1.2亿元,降幅超76%。

关于同济堂的过往债务履约情况,中诚信国际于2020年8月份跟踪评级报告中披露,未取得公司征信报告,其年报显示,2019年公司共有3.13亿元银行借款发生逾期。截至2020年8月12日,上述逾期借款仍有1.45亿元未偿还,公司已同相关金融机构和解并进行续期,部分正办理相关续期手续。

此外,根据*ST济堂2020年8月12日公告披露,2021年其有3.53亿元面临再续贷,不过公司面临的外部融资环境或进一步收紧。

记者根据Wind资讯查询,截至目前,*ST济堂存在“两层股权”被质押或冻结的情况:*ST济堂控股股东同济堂控股直接持有同济堂33.14%的股份并已全部被质押和轮候冻结,而同济堂所持同济堂医药全部股权亦被冻结。

[600059(股票600090)]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7/35626.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