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资产重组概念股(重组概念股2021年)

发布时间:2023-07-14 09:49

在监管层多次政策松绑后,并购重组市场不断回暖。业内人士指出,监管层对重组的松绑和审核提速提振了市场的信心,而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后也有望实现业绩的提升。数据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共有1843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并购重组进行中及完成的相关公告。

1843家公司发布并购重组公告

 

进入2023年以来,深市再融资市场继续保持韧性。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1月19日,2023年以来,深市上市公司已发布22单再融资预案(包括16单定增预案,6单可转债预案),8单重大重组计划。

数据宝

面板龙头:京东方ATCL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深交所对于重组承诺期届满后标的业绩“变脸”、未履行业绩承诺、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等现象保持高度关注,对30单长期未履行业绩承诺、5单违规使用或管理募集资金情形,依规采取了相应纪律处分,进一步强化监管威慑,维护市场公平公正秩序。

炒股少烦恼

连日来,业绩高增股受到资金的青睐,今日久其软件、恒源煤电涨停。

面板上游材料国产配套优质标的:杉杉股份三利谱八亿时空

 

机构评级 12只个股被机构扎堆看好

事实上,伴随着市场风格逐渐向价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截至目前,沪深两市共有1843家上市公司2018年以来发布“已完成”或“正在进行”并购重组的公告。

自进入12月以来,多地优化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抗原检测试剂盒成为市民自测的重要防控手段,一时间,抗原检测试剂盒销售变得异常火爆,多地传出断货的新闻。

强化现金重组监管方面,深交所坚持用好监管问询、现场检查等抓手,加强现金类重组和发股类重组的监管一致性。2022年,深市披露的30单现金重组方案中,有3单在监管审核问询下终止或撤回材料。同时,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回头看”,深交所也进一步强化完善现金类重组全链条监管,及时就发现的违法违规线索开展检查。

2021年10月份,以“公司与交易对方就本次重组的估值等核心条款无法达成一致,尽职调查程序推进缓慢,相关核查工作受到较大影响”为原因,宣布终止资产重组事项。

国联证券称数字经济迎来大发展时代,2023年持续看好信创和数字经济两条主线。信创基础软硬件和网络安全直接受益于政策刺激,有望持续受益,并且逐步兑现业绩;产业数字化细分领域中金融IT、能源IT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智能交通兼具民生和新基建投资属性有望成为超预期赛道。

格力地产股票今日复牌,开盘即一字涨停。涨停处封单一度高达近7亿股,截至发稿,封单仍有近3亿股,而成交不足200万股。

国盛证券表示,当前钢材产量小幅增加,需求环比走强,下游地产及制造业投资持续低迷,钢铁板块处于供需结构底部状态,同时应该看到地产相关政策显著利好钢材下游需求复苏,宏观积极政策预期进一步升温,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钢铁板块估值及盈利修复潜力巨大。

分析人士表示,近期一系列有关政策的落地,核心是继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激发和提升市场活力,支持上市公司依托并购重组做优做大做强,后市重组概念股或将迎来机遇,尤其是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有望提升外延发展的机会,进而优化改变市场生态。

今天,9家中材系股票集体复牌。然而,市场并不是特别买账,中材系股票大多数高开低走,近半数股票逆市下跌。其中,北新建材大跌超3%,祁连山、宁夏建材分别下跌2.53%和1.85%,表现较好的中材科技收盘大涨8.05%,中国巨石和中材国际均上涨2%左右。两只相关港股也出现巨大分化,中材股份高开近23%后收盘仅上涨12.57%;中国建材表现更加惨淡,收盘下跌1.99%。

上述28只股票,从A股市值角度看,最低的金自天正,仅有28.76亿元;西昌电力、瑞泰科技等个股市值低于35亿元;轴研科技、湘邮科技、*ST上普、蓝科高新等个股市值低于40亿元。

从大股东持股比例看,中航三鑫第一大股东深圳贵航实业持股比例最低,仅13.74%;东方锆业、北化股份、航天通信等个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不足20%。

另外,考虑到股价低位重组成功的概率更高(中葡股份也是低位停牌重组),将年内股价下跌超过10%的股票纳入考察,就仅剩下16只股票。其中,*ST上普年内大跌51.37%位居跌幅榜首位;国电南自、湘邮科技、瑞泰科技、金自天正、东安动力、冠豪高新等个股跌幅均超过20%。

数据宝(微信ID:shujubao2015),证券时报财经传媒集团大数据旗舰,中国股市大数据新媒体第一品牌,原创作品享有著作权,转载请保留含文章出处、水印在内的全部版权标识。欲获得更多数据查询,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同时也可以置顶我们的公众号哦!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并购重组市场的放开对上市公司经营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特别是对一些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新兴产业,通过并购重组可以以较短的时间做大做强。相关政策为二级市场的反弹提供了强心剂,同时也为一级市场的创投公司提供了一个新的退出渠道,有利于夯实一些中小型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深市公司披露的2022年重组方案中,产业整合型重组占比近八成,占比创近五年新高,盲目跨行业并购乱象得到较大程度修正,产业并购逻辑持续夯实。

[资产重组概念股(重组概念股2021年)]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7/35584.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