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A股发行后、上市前,公司前十大A股股东持股情况如下:
(三)高级管理人员
截至2023年4月17日收盘,安达智能(688125)报收于53.51元,上涨3.54%,换手率8.24%,成交量1.69万手,成交额9179.1万元。
4月17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139.9万元,占总成交额1.52%,游资资金净流入628.31万元,占总成交额6.85%,散户资金净流出488.41万元,占总成交额5.32%。
安达智能融资融券信息显示,融资方面,当日融资买入475.28万元,融资偿还836.76万元,融资净偿还361.48万元。融券方面,融券卖出9437.0股,融券偿还5314.0股,融券余量5.54万股,融券余额296.32万元。融资融券余额3926.53万元。近5日融资融券数据一览见下表:
安达智能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5.26亿元,同比上升13.29%;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上升14.4%;扣非净利润1.34亿元,同比上升15.03%;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47亿元,同比上升8.6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7921.23万元,同比上升3.53%;单季度扣非净利润7718.7万元,同比上升3.7%;负债率9.77%,投资收益384.02万元,财务费用-2906.02万元,毛利率59.37%。安达智能(688125)主营业务:流体控制设备、等离子设备、固化及组装设备等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3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63.0。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安达智能(688125)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优秀,营收成长性一般。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应收账款/利润率近3年增幅。该股好公司指标3星,好价格指标3星,综合指标3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本次授予的具体人员情况如下:
报告期内,受疫情反复、宏观环境不确定性、终端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下行周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市场需求的波动性使公司业绩增长受到一定影响。
2020年及2021年1-6月,东莞盛晟主要财务数据如下:
事件描述
注:东莞盛晟的净利润主要来源于对发行人的投资收益,2020年年度财务数据已经广东华利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审计,2021年1-6月主要财务数据未经审计。
截至本上市公告书签署日,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包括1名职工代表监事。公司现任监事基本情况如下:
(十三)股票登记机构: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
(二)本次发行后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股权结构控制关系图
刘飞先生,1973年4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专学历,EMBA在读,身份证号码为432423197304******。1995年至1999年12月,刘飞任职于东莞市常平满红电子设备厂;2000年1月至2003年2月,从事个体经营;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担任东莞市横沥安达五金机械厂总经理;2008年4月至2020年7月,担任安达有限执行董事、经理;2015年9月至2019年7月,担任东莞市安宏自动化软件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经理;2015年9月至今,历任东莞佳博董事、执行董事、经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任东莞盛晟经理、执行董事;2018年6月至今,任东莞盛晟执行董事;2016年6月至今,任易指通执行事务合伙人;2021年9月至今,任林创信息执行事务合伙人;2021年10月至今,任东莞安动执行董事、经理;2020年8月至今,担任发行人董事长、总经理。
挖贝网资料显示,安达智能主营业务为流体控制设备、等离子设备、固化及智能组装设备等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截至本上市公告书签署日,公司共有5名核心技术人员,具体如下:
4月15日,广东安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达智能,688125.SH)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这是广东省东莞市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智能装备企业,也是A股首家专业从事流体控制设备研发和生产的上市公司。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两年平均值达到6.1%,高于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特别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加9.8%,两年平均增长6.6%。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9个保持增长,有15个行业增速超过两位数。
可以看到,在上述几个领域,我国近年来有了明显进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31.31万亿元。“十三五”时期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10.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速4.9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的占比也由“十三五”初期的11.8%提高到了15.1%。
在制造业升级背景下,自动化装备也迎来发展机遇。根据中国工控网《2019 中国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市场白皮书》,中国工业自动化装备市场规模由 2010 年的 1340 亿元上升至 2019 年的 1865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 3.74%。
在成立后不久的2009 年,安达智能研发了公司第一台选择性涂覆机,2010 年成功研发“国内首款全自动多功能高速点胶机”,开始步入高端流体控制设备领域。2013 年,成功研发出等离子清洗机,从而向 TP 触摸屏生产工序进一步延伸。2021 年,完成 ADA 智能组装设备的研发,可加深公司对 FATP 段组装工序的覆盖。 2021 年,被工信部列为“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于 2018 年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在研发投入方面,2019-2021年上半年,安达智能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0.98%、9.54%和 10.00%,始终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
在此背景下,2019年到2021年,安达智能的业绩指标突出。作为企业主要经营成果,企业利润的重要保障和现金流入量的重要指标,根据招股书,2019到2021年,安达智能营业收入分别为3.63亿元、5.07亿元、6.28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0.05%;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63亿元、1.33亿元、1.5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34.42%。
据悉,安达智能此次募资12.23亿元,重点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项目包括流体设备及智能组装设备生产建设项目、研发中心项目及信息化建设项目。
电子邮箱: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7/34822.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