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大气、水污染不同其具有隐蔽性、不可逆性、间接性和伴生性/综合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在一定时期内不会表现出来,只有当重金属的含量超过了土壤能承受的限值时,或者土壤环境发生变化,改变土壤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引起严重的生态危害因此有“化学定时炸弹”之称。
土壤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是筑牢健康人居环境的首要基础。土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其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和百姓民生福祉,需要全社会给予关注。在我国除去土壤重金属本底值本身偏高之外,大部分都是由于外部污染造成。自从“土十条”颁布以来,我国环保部门以及农业部门对受污染土壤这块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那我们就来看看目前较为普遍的土壤修复有哪些技术。
1.物理修复
2.化学修复
3.原位钝化修复技术
异位重力沉降分离概念示意图
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
在植物生长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降解功能明显增强。而一项以水稻为供试植物修复湿地土壤中矿物油和PAHs的研究表明,真菌和细菌接种量在不同污染水平上与矿物油和多环芳烃降解率存在最佳配比关系。Carman等利用柳树修复威斯康星州一块被24柴油污染的土壤,主要是利用树木根部的根际微生物促进石油烃的生物降解,24周后,40%~90%的柴油被降解。刘鹏等旧副利用高效石油降解菌结合种植大豆、碱草等植物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联合修复,135 d后石油烃的降解率达63.65%一83.26%,同时发现根际土壤的石油烃含量明显低于非根际土壤,研究表明,植物可以促进根际微生物的繁殖及对污染物的分解转化,进而提高修复效率。
工作人员调试热脱附抽提处理设备。
将生物降解过程与热处理相结合,可提高生物修复的效果,缩短生物修复的时间。将温度提高到适当范围可以改变土壤性质,提高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和微生物活性。此外,提高温度还可以促进酶的富集、EPSs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生,从而进一步提高污染物的修复。我们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前景,以提高有害污染物的TEB处理效率并实现以下有效修复。
菌根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为石油组分中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修复带来了希望。很多经过筛选的外生菌根真菌能够转化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如多氯联苯、杀虫剂、甲苯、PAHs等植物与菌根真菌可以形成互利的共生体——菌根,而菌根的存在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的修复效率H。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环保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异位生物堆技术概念示意图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某种手段将污染因子铬直接从土壤环境中去除掉。依据这两个修复方法,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应用示范。
2生物修复技术在石油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环保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三)生物技术
异位热处理修复技术
其实目前我们农资打交道的这些土壤,顶多算得上是农业的耕作障碍。不管是盐碱地,还是重金属污染,或者是连作障碍,都是农业生产中的遇到的事情。真正的土壤污染,要比这个严重的多。如果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非常高,超过国际标准筛选值,并且活性很强的话,就不是简单通过调理剂可以实现了,必须用工程的办法修复。
1 固化/稳定化技术
3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工程修复也是当下较为常见的土壤修复技术,其主要涵盖以下几种:对土壤进行变换运作、进行客土作业,对土壤进行翻转、对土壤进行深耕。这些不同的工程方法,可以把没有受到污染和破坏的土壤,与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整合,减少重金属的含量,降低农业作物的污染程度,保证人食用的安全性。矿物技术,主要是利用矿物质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和管理,自然性特征明显。矿物技术主要利用矿物质的天然性,来保证土壤的安全性,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通常来说,矿物技术所应用的矿物质,主要取之于自然界中,把矿山中废弃的矿物质进行再次利用,在降低土壤污染度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对环境进行保护。
未来的十年,我国部分省市也提出了各自的土壤修复发展目标。甘肃、山西、广西、河南等地,相继提出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规划;北京市提出到2025年,全面提升土壤污染的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水平,科学合理的保障人居建设用地和农业土壤质量安全,再开发利用的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2%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2%以上。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落实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措施,对于推进土壤修复行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6/34066.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