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过程中,基差择时和对冲比率一直是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从近年情况来看,股指期货在经历了深度贴水和基差中枢回归等周期后,对于基差走势的判断更依赖于中长期的基本面视角。同时由于套保方在持仓量较大的情况下需要考虑流动性的条件,移仓周期内可以选择的展期时间点并不多,另外通过把移仓分配到多个交易日也可以相对减少短期价差波动的风险。对冲比率的研究则更关注整个投资组合的波动率和对冲成本的控制。通过对金融期货的期现时间序列进行检验,我们发现国债期货由于现货标的的特殊性,其最廉可交割券的切换和持有成本的存在,使得期现走势并不符合协整性的要求。然而即便是对于股指这样期现相对应的品种,走势仍然存在背离的情形。因此如何合理的运用套保比率和展期方法来有效对冲风险并减少成本是每个经济周期内都值得考量的问题。
套期保值的比率决定了投资组合整体风险暴露的程度,净多空仓位都会影响组合波动和收益表现。由于期现的联动反映一直是在不断变化的,静态套期保值的结果包含有偏估计,动态套期保值也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理论上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ARCH)解决了数据异方差问题对于套期保值比率的影响,而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又在此基础上有所改进。本文以沪深300、中证500和上证50股指期货进行实证分析,中证1000合约由于数据较少没有被纳入测算。通过OLS、VAR、ECM和GARCH模型计算出套期保值比例;根据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以及套保比例,评估净值曲线,同时选取多个指标评估净值曲线的表现,进而找到不同品种的最优模型。
什么导致了股指期货升贴水的变化呢?这可以结合其理论价格来理解。股指期货的理论价格是基于持有成本推导而来,所谓持有成本是指投资者持有现货资产至期货合约到期日必须支付的净成本,即融资成本减去期内分红。
■股指期货的限仓政策影响如何?
0.16595
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对于股指期货领域内提及的基差水平或者贴水水平,我们常常指代的是“年化基差率”这一指标。年化基差率,顾名思义,即对基差率做年化处理,因此存在使用自然日或交易日两种方法:
■指数分红怎么处理?
中证500股指期货(简称IC)长期存在较大幅度的贴水(股指期货相对于指数折价),如果投资者选择做多IC,则相对于中证500指数本身的涨跌幅之外,还能有一定的超额收益,这就是俗称的“IC吃贴水”。
—
股指期货结算价:该合约最后一小时成交价格按照成交量的加权平均,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比如A券商要发个中证500固定指数增强的收益凭证,那么他拿到钱就是大概15%左右的资金去股指期货做多,然后85%的资金放到固定收益资产。当然这里面固定收益资产每个人用的不一样哈,不过我们不用管,反正玩砸了他们也得兜。
期指罕见升水,或是重要阶段性低点
方案一:
股指期货合约与股票投资不一样,面临合约到期的问题,因此滚动合约(合约展期)也是吃贴水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与初次建仓一样,针对合约展期,我们也主要介绍两种难易程度不同的方案,并且两种方案与初次建仓的方案一一匹配:
交易细节:如何选择合约,如何滚动合约,如何处理分红,如何增加保护,如何分配资金,交易时点等。
以2021年为例,2021年IC与IF基差之差分别在春节前,茅指数加速上行,沪深300随之上涨,但IF基差持续扩大,IC基差持续缩小;以及国庆前,周期股快速上涨,中证500随之上涨,但IC基差持续扩大,IF基差持续缩小。最终两个指数的走势也出现反转。如果投资者基于IC与IF基差对比进行切换,则会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情况。
■股指期货的保证金比例会发生变动吗?
我们拿2022年12月6日的数据套上面的公式算一算,现在各类指增的市场平均超额是多少呢?
为啥中性的收益是市场量化指增平均超额收益减去贴水之后还要乘以两个80%呢?一是中性产品指增部分只有80%左右,另外20%仓位拿去做空了,资金利用率是80%。二是中性产品普遍收你个20%的业绩报酬。所以最后到手费后收益要乘以两个80%。再减去2%的管理费,就是最终到手的收益了。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6/34022.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