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土壤治理概念股龙头(健康土壤的概念)

发布时间:2023-06-13 17:41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发布了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土壤是农业之本,既事关农业的现代化,又是影响农村生态的关键因素之一。关于土壤治理工作,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积极挖掘潜力增加耕地,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资源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研究制定盐碱地综合利用规划和实施方案。分类改造盐碱地,推动由主要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更多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支持盐碱地、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启动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

在国家宏观政策支持之下,对于想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贡献力量的企业来说,农村土壤的修复和改良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土壤的污染、荒漠化、酸碱化等等,都危及到了粮食安全,不仅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鸿达兴业董事长周奕丰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2013年,我曾参与全国人大组织的土壤污染集中视察和调研活动,来到田间地头,发现部分土壤有酸碱性过度、农药化肥偏施、污染等问题,正是这次调研,让我决心加入土壤修复的行列,这事关国计民生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全国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土壤修复对农民、对社会影响重大。”

近年来,国家对土壤污染的治理日益重视,采取多项措施保护耕地,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了2016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2019年1月全国人大颁布《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央财政加强了对土壤污染防治专项的支持,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大规模增长,2020年2月,财政部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管理办法》。国家层面建立了11个部门组成的全国土壤污染防治部际协调小组,定期研究解决土壤污染防治重大问题。

我们坚信,随着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土壤的修复和改良将驶入快车道。土壤资源宝贵,希望更多的人能不断提高对土壤问题的认识,加入到土壤保护、修复和改良的行列。

作为土壤改良的先行者,近年来,鸿达兴业在全国多个地区开展土壤修复和改良,通过土壤调理剂的扶贫助农、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等多措并举,帮助广西的甘蔗、海南的香蕉、新疆的棉花等多地产业实现提质增产,让昔日的“贫瘠地”变身为“金土地”,带动当地农户实现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据悉,鸿达兴业广东地球土壤研究院发力土壤改良技术攻坚,已在广东、福建、江西、内蒙古等省份开展土壤综合治理,已改良逾百万亩土地,为提升耕地质量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的身份,不仅仅是经济管理博士、上市公司老总,还是一个采土、测土、改土的‘拓荒人’,作为企业家,我们也有这个社会责任,所以会率先号召、呼吁,投入资金、人力去做土壤修复,改良土壤。我们会在这个领域继续努力,修复出千万亩良田,响应国家政策助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这是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奕丰在2021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之后所作出的铿锵誓言。

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消息一出,浙农股份如花知春连续涨停!

受首次将“土壤普查”写进2022年一号文件这一消息刺激,今天该股再次强势涨停!

浙农股份是中央一号文件强势股的代表,后市农业主题将会有持续表现,尤其是数字农业和土壤修复概念股将会牛股倍出。浙农股份只是农业股行情的信号弹。土壤修复概念股的行情不会弱于东数西算概念股的强势表现。尤其是要注意挖掘土壤普查过程中的土质检测、数据处理、土壤修复低价龙头股的后市机会。

相关上市公司:浙农股份、鸿达兴业、华测检测 、天瑞仪器、京蓝科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截至本周五(4月15日)收盘,环保板块涨跌幅为-4.75%,上证指涨跌幅为-1.25%,深证成指涨跌幅为-2.60%,创业板指涨跌幅为-4.26%。环保板块表现动力不足,跌幅超过大盘,但板块内有七只个股触及涨停,一只新股上市。

个股方面,《华夏时报》记者根据同花顺相关数据梳理发现,本周环保板块内共有11只股票上涨,其中表现较好的分别是同兴环保(24.64%)、飞马国际 (14.80%)和海天股份(2.21%),仅有2只个股涨幅超过10%,整体涨幅较小;有1只个股保持持平;下跌的股票共113只,其中C军信(-21.78%)、景津装备(-15.78%)和久吾高科(-14.15%)跌幅靠前,本周内下跌个股较多,且整体跌幅明显,共有16只个股跌幅超过10%。

本周内,龙头环保股走势疲软,市值前十的环保股整体下行,其中景津装备和伟明环保的跌幅明显,分别达到了15.78%和10.63%;市值前十的环保股平均跌幅达到5.40%,较上周跌幅扩大。

飞马国际获五天三板

本周内,受快递物流板块近期快速走强影响,飞马国际连拉涨停板。本周内,飞马国际涨跌幅为14.80%且周内涨跌幅波动较大,在收获三连板后,于14日和15日连续回调。

据了解,飞马国际的主要经营业务包括供应链管理服务和环保新能源业务,“供应链管理 环保新能源”双主业发展是公司的发展战略。而此次飞马国际涨停原是受到了物流利好政策影响。

4月10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建设现代流通网络。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数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建设,推动第三方物流产业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化平台企业和供应链企业,促进全社会物流降本增效。

受国内物流管控政策放松消息影响,A股仓储物流板块连续走势积极,飞马国际4月11日、12日和13日连续触及涨停。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袁帅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日物流版块的连续上涨的原因在于近期物流行业迎来的密集利好政策所致。近年来,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整体不尽如人意,近期相关文件的出台也让行业出现了点火效应,物流板块已经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未来还会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将对快递、化工物流、汽车物流、冷链物流等都有联动性效应,会使中国物流业上升一个新台阶。

“从目前形势看,多点散发的疫情仍然会持续一段时间。物流行业企业应当做好长期防疫抗疫的准备。疫情对各行业都是一次大考,对于物流企业更是。”袁帅表示。

多只环境治理个股触及涨停

本周内,环保板块涨跌幅为-4.75%,板块内113只个股处于下行趋势,占比板块内超过九成。但在整体下行趋势中,板块内部分个股逆势上行。4月14日,环保板块涨幅0.48%,4只环境治理个股当日触及涨停,包括同兴环保、博天股份、创业环保和岭南股份。

同兴环保本周内涨幅为24.64%,并于4月13日、14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产生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该股近一年涨停8次。同兴环保本次异动中于4月14日的主力资金净流入1028.73万元,此前3日同兴环保主力资金持续流入,共净流入2567.05万元。

博天环境本周内涨跌幅为-9.07%,整体走弱,但该股在4月14日触及涨停板,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373.16万元,主力净量值较大,主动买入明显多于主动卖出。

4月13日,博天环境发布公告称公司被债权人申请重整及预重整。博天环境已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通知书》,债权人安徽子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备重整价值为由,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并申请启动预重整程序。截至公告披露当日,公司尚未收到法院受理重整申请或启动预重整程序的文件,公司是否会进入预重整及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确定性。

据了解,博天环境主要从事水环境解决方案、水处理装备、水务投资运营管理、环境修复。公司在工业水处理、城市与乡村水环境、膜产品制造与服务、土壤与地下水修复等领域,形成涵盖咨询设计、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核心设备制造、投资运营等覆盖全产业链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这是2022年9月4日拍摄的贺兰山东麓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新华社北京12月5日电12月5日是第九个世界土壤日。据联合国官网发布的公报,今年土壤日的主题是“土壤:食物之源”,旨在通过应对土壤管理方面日益增长的挑战,提高对土壤的认识,鼓励社会改善土壤健康。

一汤匙土壤里的微生物、昆虫等生物比地球上的人口还要多。土壤由生物、矿物质和有机成分组成,通过培育植物为人类和动物提供粮食。全球约95%的粮食来自土壤。在植物必需的18种营养物质中,有15种由土壤提供,有3种是由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

土壤和我们一样,也需要均衡、多样、适量的营养物质供应,以保证健康。土壤如果得不到可持续管理,就会逐渐丧失肥力,培育出营养不足的植物。

土壤养分流失是主要的土壤退化过程,被认为是影响全球粮食安全和可持续性的最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全球约33%的土壤已退化。土壤退化导致部分土壤养分枯竭,失去了支持作物生长的能力。

在过去70年里,食物中的维生素和营养素水平显著下降。据估计,全世界约20亿人缺乏微量营养素,因这种情况难以检测而被称为隐性饥饿。为满足2050年的全球粮食需求,农业产量需增加60%。而通过可持续的土壤管理,就有望使粮食产量增加58%。

2013年12月,第68届联合国大会将2014年12月5日确立为第一个正式的世界土壤日,旨在宣传健康土壤的重要性,倡导土壤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生物多样性是指聚集在一个地区的各种动物、植物、真菌和微生物,它们共同创造一个平衡和支持生命的生态系统。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研究了城市化是如何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经常被忽视的领域--土壤生物多样性,以及它是如何影响人类健康的。

预计到2050年,地球上70%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地球的快速城市化通过绿地和自然栖息地的丧失以及日益严重的污染,给生物多样性带来了风险。但是,另一个重要的环境角色作为生物多样性的贡献者常常被忽视:土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土壤生态组负责人孙昕教授说:"通过提高土壤生物多样性来改善人类健康的潜力是一个重要的但鲜为人知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

土壤以各种方式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为人类和动物提供食物,供应重要的健康相关资源,如抗生素和药品,并调节人类的免疫反应。基于土壤的生态系统失衡会导致机会性细菌和寄生虫的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营养物质浸出,以及植物生长减少。

"不幸的是,与城市化、表面密封、压实、污染和清除植被有关的土地管理会对土壤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而土壤传统上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多样性库之一,"来自南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的研究人员Craig Liddicoat博士说道。

研究人员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土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免疫力的影响。有证据表明,城市生活中接触生物多样性的机会减少,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对灰尘颗粒和花粉等事物过于敏感。

他们引用了以前的研究,这些研究显示,与城市地区相比,在农场长大的儿童的过敏频率降低。特别是,芬兰对城市托儿所的儿童进行的一项长期研究表明,在托儿所院子里引入植物和土壤可以促进好细菌的生长,抑制儿童皮肤和内脏的坏细菌。

在研究了土壤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之间的消极和积极联系之后,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应该通过保护和恢复城市地区的土壤生物多样性来优先考虑人类健康。

他们还指出,提供更多的公园、花园和森林会对培养社区感有额外的好处。

撰稿人马丁-布雷德副教授说:"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通过恢复重建土壤质量和接触土壤的策略,并致力于以更有创意的方式绿化和野化我们的城市,不仅改善环境,也改善我们自己的健康。"

这项研究发表在《NPJ城市可持续发展》上。

[土壤治理概念股龙头(健康土壤的概念)]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6/33478.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