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应急涨停收盘,收盘价9.91元。该股于13点10分涨停,未打开涨停,截止收盘封单资金为1.07亿元,占其流通市值1.12%。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53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84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7999.22万元。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该股为航母,军工研究所,军工概念热股,当日航母概念上涨3.73%,军工研究所概念上涨1.88%,军工概念上涨0.96%。
该股投资逻辑如下:
1、国内军用应急交通工程装备领域中规模领先、产品线齐全和研发实力突出的专业制造商之一,也是军方应急交通工程装备的重要供应商和总装单位;辽宁舰和山东舰由集团公司旗下研究所进行总体设计,由集团公司旗下上市公司的“华舟应急”所属各企业制造提供航母应急消防系统设备
2、应急交通工程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军方应急交通工程装备总装单位
3、中船重工旗下从事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研产销的企业,军方应急交通工程装备的重要供应商和总装单位;公司专注应急装备事业,形成了一个体系(应急交通工程装备)、两个领域(军用、民用)、三个层次(遂行工程、后勤支援、动员应急)、四个方面(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的装备产业链,为军队遂行作战、政府抢险救灾及工程公司施工提供应急交通装备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
从财务状况来看,中船应急2021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0.28亿元,同比上升28.5%;归母净利润839.96万元,同比上升315.47%;扣非净利润-60.04万元,同比上升95.34%;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3亿元,同比下降68.0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898.5万元,同比下降164.72%;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988.97万元,同比下降169.85%;负债率33.65%,投资收益432.08万元,财务费用474.68万元,毛利率21.98%。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中船应急(300527)好公司评级为3星,好价格评级为1.5星,估值综合评级为2.5星。该股最近90天内无机构评级。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3152.56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320.63万,融券余额减少。
本文由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公开数据汇总整理,不构成投资意见或建议,如有文中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
12月18日,海工装备、国防军工、国产航母板块开盘涨幅居前,截至发稿,耐威科技、中科海讯、亚光科技涨停,瑞特股份、海兰信、中船防务等纷纷跟涨。
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17日下午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命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17”。
据报道,山东舰于2017年4月26日在大连造船厂下水,历经数次海试,今日在海南三亚正式服役。作为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是我国的第二艘航母,中国第一艘航母是辽宁舰。随着山东舰的正式服役,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双航母时代”。
长城证券表示,中国进入“双航母时代”标志着我国航母产业链在船舶建造领域和技术能力快速提升。航母产业链包括舰船制造、舰载机、动力系统、电子信息系统、高端材料和武器弹药等六个领域,航母战斗群建设的相关配套需求量,将极大地激活相关生产商的业绩弹性,也必将为航母产业链各个领域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并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
东北证券认为,航母编队是现代战争中最复杂的战术编组,是水下、水面、空中、太空等领域作战力量的有机组成,新航母服役将全面带动船舶、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武器装备列装订单,并且后期的作战训练过程相关武器装备将产生大量的维护需求,利好相关上述领域的发展。受益于武器装备列装和行业改革的深入,细分行业龙头将保持良好的成长性,军工资产证券化有望加速。
重点推荐细分龙头和资产证券化收益标的:中航光电(工业互连技术龙头,军民融合发展撬动成长空间)、中直股份(国内直升机研制龙头,新机型批产有望带动业绩释放)、航天发展(筑造电子蓝军、网络信息安全、微系统技术三大核心)、四创电子(雷达装备研制龙头,军民业务协同打开成长空间)、中航电子(航空电子产品龙头,军民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选股思路上,国盛证券认为,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建议抓紧“成长+改革”双主线,优选主机厂、元器件、新材料等领域优质个股。
(1)受益于装备升级换代加速的主战装备:中直股份、中航飞机、中航沈飞、内蒙一机;(2)受益于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的信息化装备+核心器件:中航光电、航天电器、振华科技、苏试试验;(3)突破技术瓶颈且处于需求爆发前夕的新材料:火炬电子、菲利华、光威复材;(4)受益于军工改革红利的弹性品种:四创电子、航天电子。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6/33166.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