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概念股2023年有: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6日讯 早盘,土地流转概念股走强,截至发稿,京投发展、永安林业、亚通股份、上实发展、丰林集团等10股涨停,吉林森工、海航创新等涨逾9%,苏垦农发、亚盛集团等涨逾4%,多股跟涨。
3月11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将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15个已试点省份要做好检查验收,非整省试点省份全面推开改革,力争改革覆盖面扩大到所有涉农县(市、区)。
同时,汪海量还认为,从外部环境而言,“三农”工作的开展涉及到政府和各层面多部门,需要协调如发改委、住建、农业农村、国土资源、财政、工商、商务、科技等多个部门。目前国内尚无明确的单一牵头部门也并未建立联席会议等制度,且各行政部门一般是从自身职能出发来开展工作,在这种背景下,供销社在开展“三农”工作时将面临着跨部门合作方面的考验。
近一个月来,国家已出台多项关于土地流转相关政策。
目前,中国股市土地流转概念股有45只,总市值达3809.68亿元,龙头股有京汉股份、永安林业、新野纺织等。有分析师认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有助于改善土地流转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就此,南方财富网根据相关数据,整理出以下信息。
目前,土地流转概念股中30日以来涨幅最高的是永安林业,涨幅35.88%;涨幅在20%以上的有7只,分别是正邦科技、厦门象屿、辉隆股份、京汉股份、苏垦农发、北大荒、新农开发;另有7只涨幅超过了10%。
从行业看,房地产开发有10家,数量最多;种植业与林业有8家,数量排名第二;农产品加工4家;化学制品、家用轻工、养殖业各3家;建筑装饰2家,其余行业各1家。
永安林业:公司现有森林资源176.3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20.3万亩、商品用材林147万亩(天然商品林48万亩、人工商品林99万亩)、经济林等其他林地9万亩。
新农开发:拥有国家级商品棉生产基地,2012年公司农业棉花种植面积达11.68万亩。据报道,公司当前拥有30余万亩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天山生物:2015年1月,天山生物以1.22亿购买6.85万亩农地使用权及地上相关配套资产、1.56万亩草原使用权,以竞价方式配套募资4000万,全部用于购买农地的规划改造。
辉隆股份:公司实控人为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10前后在安徽全椒、临泉两县参与土地流转项目(项目年限15-20年),两地合计流转土地2.2万亩。
新疆交建:将察县西面省道313线与国道219线交叉路口东南边的国有农业用林地的(面积16593.08亩)承包经营权进行对外转包。
中国宝安:公司在海南澄迈和三亚分别有2080亩和884亩农用地,地价成本约1.6万/亩;公司全资持有海南宝安等5个农场公司,合计占地面积约215万平米。
12月19日土地流转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38%,农发种业领跌。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3107.11,下跌1.92%。深证成指报收于11124.7,下跌1.51%。土地流转板块个股涨跌见下表:
从资金流向上来看,当日土地流转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72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32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6.04亿元。土地流转板块个股资金流向见下表:
北向资金方面,当日土地流转板块北向资金持股市值为29.01亿元,增持0.36亿元。其中增持最多的是盛新锂能,增持了0.71亿元。减持持最多的是北大荒,减持了0.25亿元。土地流转板块北向资金持股变动明细见下表:
事实上,由于供销社主体从事的业务有一定的公益属性,和三农事业紧密相关,资金需求量大,资产负债率高、盈利微薄是各大供销社的“通病”。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5/31626.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