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一定要设置止损线,如果趋势跟你判断的相反的话,起码能保护下自己,少损失点本金。
你一般设置止损线时,是设定即时现价还是自己确定的特定价格?即时现价在填空低开时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减少损失幅度。自定价格能按照自己确定的价格卖出,但缺点一样明显。你呢?是如何操作的?
2022年的市场连续单边下行,让不少私募基金直接跌穿预警直逼止损线。100万短短几个月跌去了三四十万,投资者彻夜未眠,关灯吃面的不在少数。那么到底是继续在低位死撑还是狠心割肉呢?大部分私募基金在设计时都设置了预警止损线,那么当市场无差别下跌时,自然就面临着是否要取消预警止损线的难题。
预警线和止损线是证券私募基金合同里常见的风险控制条款,预警意味着产品净值下跌幅度需要高度关注,而到了止损则是既成事实,需要对产品进行清盘。既是对管理的约束防止其过于激进,也是对投资者的保护,所以说,预警止损线的设置是非常必要的风控措施。
为了对预警线和止损线有个更清楚的认知,我们看看以下常见的合同条款(仅作示例):
1.预警线:本基金份额净值达到0.9元。常见预警条款:当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托管人核对一致的基金份额净值小于或等于0.9000元时,本基金触及预警线。自该核对一致之日的下一交易日起的10个交易日内,基金管理人需将本基金持有的非现金类资产(非现金类资产是指除活期存款、备付金、货币基金、国债逆回购以外的其他资产)降至基金资产净值的50%(含)以下,直至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托管人核对一致的基金份额净值大于预警线后,基金恢复正常运作。如因管理人按本条约定降低非现金类资产比例导致本基金不符合本合同投资限制中关于投资比例下限约定的,不属于越权交易。
2.止损线:本基金份额净值达到0.8元。常见止损条款:当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托管人核对一致的基金份额净值小于或等于0.8000元时,本基金触及平仓线。无论该核对一致之日之后的基金份额净值是否高于平仓线,基金管理人须自该核对一致之日的下一交易日起10个交易日内,完成对本基金持有的全部资产的不可逆变现,并按照本合同约定的基金清算程序进行清算。若因本基金所持有标的流通受限或其他非基金管理人可以控制的原因导致无法变现的,变现期限可相应合理延长,但基金管理人需在前述限制情形解除后及时完成变现并进行清算。
一般证券私募基金在破预警线后,会有两个“规定“动作:通知投资人”和“减仓操作”。对于仓位的要求,多数要求减到半仓,在极端行情下,两成三成也不少见。而如果触及“止损线”,则会要求通知投资人,同时进行“清仓操作”并进入清算程序。对于投资者而言,就是认亏出局。
预警止损线并无绝对标准,只是多方约束条件多方利益相关群体平衡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类型的私募基金由于性质不同,其设置的预警和止损线有所差异:
整体而言,产品的波动性越大,对于预警止损线设置较低,产品的波动性偏低,则会设置较高的预警止损线。过高的预警止损线容易导致市场被动卖压从而压缩管理人投资运作空间,过低的预警止损线则会不利于投资人分辨甄别不同管理人的风控能力和投资水平差异。此外,对于同一个产品的预警线和止损线一般设置一定的空间,给管理人进行风控提供空间,避免产品的被动清盘。
预警止损线作为私募基金的一种风控手段,被喻为私募的双刃剑,利弊参半,业内对于该条款的设置存在较多争议。
利:预警止损线的设置初衷是为保护投资者,也是让私募管理人更加关注净值回撤和安全边际管理,尽量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去积极寻找确定性的机会。同时,预警止损线的设置彰显了管理人对于自身资产管理能力的信心,这是私募行业对于绝对收益的一种践行,因为相比公募,私募基金可以通过更灵活的股票选择和仓位控制,帮助投资者达到投资目标。
弊:在遇到突发的行情震荡的时候,执行“预警线”和“止损线”条款对于投资人并非最优方案,同时,大量的私募管理人进行减仓或清仓操作,对证券市场也可能造成负面的影响。对于一些量化多头而言,策略特质就是满仓,预警止损线的设置可能容易错失一部分性价比高的投资机会,甚至在极端行情时,硬性的止损机制可能会给客户带来永久损失。
是否要取消预警止损线,不能一概而论,在投资中,有几个流派,价值投资,长期投资,逆向投资,这些点总结起来短短几个字,但背后几乎都是逆人性,实践起来并不简单。触及预警止损线往往发生在市场极端悲观或者大熊市中,要不要取消预警止损线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产品下跌归因,是系统性风险还是管理人风险?管理人风险就应该果断止损,系统性风险还需要综合考虑。
今年的私募市场并不太平,股票多头头部私募纷纷铩羽而归,从但斌的东方港湾,到林利军的正义谷,再到景林,淡水泉,园林等等,这些百亿巨头要么腰斩,要么艰难抵御市场下行,到8月截止,能获得正收益的策略仅限于债券和期货管理,股票多头的中位数收益为下跌8个点。而量化类产品也不容乐观,beta也就是指数层面平均下跌超15%,而风格多变赛道拥挤的市场,管理人获得超额的能力也越来越难,投资者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同意取消预警止损线是无奈之举。
作者 | 大雄
经常有朋友问我止损如何设置?止盈如何设置?保本如何设置?移动止盈如何设置?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讲。
止损如何设置?
比止损如何设置更难的是,止损意识要深入骨髓。
我接触过很多投资者朋友,发现造成他们亏损累累的就是没有止损意识。害怕止损,不愿意承认失败是人性,但投资恰恰是反人性的。要想在这里有所建树,就必须从心底接受止损,因为它是无法避免的。
另一个方面,每次进场前先想想自己的止损设在哪里,万一触发止损的话,这个亏损能不能接受?如果可以接受,你就进场;如果不能接受,你就放弃,等待更好的时机和位置。但现实是很多朋友进场前不是想着可能会亏多少钱,而是憧憬着这笔会赚多少钱,然后在美好的憧憬驱动下重仓豪赌,但这样的豪赌基本都是以悲惨收场。
通常来说,止损一般分三种情况,即固定止损、技术止损和逻辑止损。
固定止损很好理解,就是每次进场设置一个自己能忍受的最大止损。
技术止损就是以一些关键点位为止损位,比如做多就参考前低,做空就参考前高。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位置你能看见,你的对手自然也能看见,所以我们常常会遇到一被扫损行情就发生反转的走势,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设置一些缓冲距离。比如你做空参考前高的话,可以把止损设置在前高之上几个点或几十个点,具体设置多少视品种而定。料敌于先,你才能处于不败之地。
逻辑止损就是你进场前的预判走势和实际走势发生了偏离可立即止损出局,不用非要等到触发技术止损或固定止损。比如你预期走势要上涨,但是你一进场它就极速下跌但还没到止损的位置,那你就可以提前出来。
止盈如何设置?
俗话说,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止盈如何设置困扰着很多投资者朋友。其实止盈也分两种,一种是主动止盈,一种是被动止盈或者移动止盈,今天我们先讲讲主动止盈,下期再讲移动止盈。
主动止盈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止盈,一种是技术止盈。
固定止盈好理解,就是每次设置盈利多少就平仓,不管后期走势如何。而技术止盈的目标位,我们以W底模型为例来讲解。
图一
当行情走出W底并突破颈线后就是我们的进场时机,一共有三个买点,分别是突破瞬间买点1,回踩点位买点2和再次突破买点3,其中买点1和买点2进场后的目标位即理论上涨空间,应该等于W底到颈线位的距离,即图二中两段蓝色虚线的长度是一样的。
不过这只是理论空间,大多数情况下最后的目标位会大大超过这个理论目标位,但这不是我们关心的重点,我们的重点是可以把止盈放在这个理论目标位。
当然,模型也有失误的时候,投资市场中没有百分百正确的模型,只是它们经过前辈们的验证准确率更高一些罢了。至于有些朋友关心它会不会哪天失效,这个我们以后再详细说说。
图二
如果你把以上这些都相通了,一个简单的交易计划其实已经在你的脑海里了。假以时日,我相信你的交易水平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对于投资者来说设置好股票的止盈止损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股票是有波动的,如果没有掌握好止盈止损点,之后亏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股票如何设置止盈止损点?
图片来源:公众号 金阳投资笔记
1、投资者可以根据前期的重要股价设置止损、止盈点。投资者购买某一只股票,可以根据该股前期的高点作为一个止盈点,即当股价上升到前期高点位置时,受到高点的打压,并没进行突破,则投资者可以在此点止盈;如果股价向下跌到前期的低点时,且继续往下跌时,投资者可以设此点为止损点,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有一种总体目标收益法:投资者应该根据曾经的市场行情状况,设定不同类型的止盈点,如赢利做到15%,减持50%,做到 25%,所有清仓处理。假如是长期定投的商品,也可以通过年化利率来设定止盈点。
2、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风险承受能力来设置。一些比较稳健的投资者,可能会设置跌幅1%到2%为止损点,涨幅10%为止盈点。一些比较激进的投资者,可能会设置跌幅5%到10%为止损点,涨幅10%到20%之间为止盈点。
对于止损来说,当股价跌幅达到一定比例时。比如,跌幅达到10%或15%即砍仓,比例大小需要根据市场状况及自身心理承受能力而定。
3、投资者根据时间来设置止盈止损。当股票到达某个时间点时,无论价格在何处都出仓,这是从利益分析法中总结出来的方法,无论止损止盈都适用。当然这种方法需要结合着趋势,即当时间走到某一关键点,疑似一个上涨周期完成的情况下及时出仓。
止损就是股价跌到你能够承受的最低价位时,就断然卖出,即停止损失。以后再跌多少,你也就是这点损失了。止盈就是你计划盈利多少,如10%、20%或30%,当股价涨到这个点位时就卖出,以后再涨多少也不管它了。
止损就是投资的一项基本功,同壁虎断尾保命的生存法则一个原理。当你知道自己入场出错,应该认错离场,可抱着侥幸心理留在市场,更加不能为了摊低成本来下跌途中补仓。
以上就是关于“股票如何更好设置止盈止损点?”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图片来源:公众号 金阳投资笔记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5/30260.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