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业务数据层面已经呈现出 “见顶”信号。
据中国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8月3日晚披露的资管数据显示,证券公司定向资管和基金子公司一对一产品的资产规模双双出现季度环比下滑的情况,其中基金子公司一对一产品规模缩水幅度更是超过10%。
当然,开展新业务自然需要配套人员、架构、激励机制等。上述沪上子公司总经理坦言,由于现在非标业务减少,负责该项业务的部门和人员也相应减少,而年初该公司刚设立了资产证券化部,目前员工近10人,此外前台业务部门还有若干专门从事资产证券化承揽的。“我们认为,资产证券化是一项相对有技术含量、比较复杂的项目,所以专门成立部门,负责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中后台,比如业务承做、交易所沟通、产品方案设计、投后管理这些事务。”
该小协议为工商银行拿出的一份紧急兑付方案,方案中指出本月20日兑付本金50%,48%转为工商银行理财产品,剩下的2%作为收益且一年后兑付。
2013年2月-2017年8月,金宇担任百度集团战略副总裁,直接向CEO汇报工作,负责集团战略规划以及核心业务的战略落地。2017年9月-2018年4月,金宇任百度资本董事总经理。
此外,前海基金的股权激励方案也在冲刺。在股权激励的吸引下,原南方基金投资总监王宏远,原中信证券(600030,股吧)自营部高级投资经理罗大林,原长盛基金明星基金经理丁骏、刘静等投资精英先后加盟这家草创的新公司。
一位华南大型基金子公司副总经理分析称,ABS业务之所以受基金子公司青睐,原因在于产品本身就有一定优势,“对于基金子公司来说,ABS风险计提比例相对较低,管理规模能够放得更大,比其他业务更有吸引力。如果能够提供高信用等级的投资产品,发行人还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需求量身定做产品。”
通道业务规模下降明显
在沟通过程中,部分工行工作人员给出的解决方式是要求投资者在10月11日前签订“小协议”。
我之前应该是深度价值投资,从2011年开始,我就更偏向于成长的价值投资。我为什么会转过来做成长?
对于券商定向资管而言,这是多个季度来的首降;而基金子公司一对一产品则是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的环比萎缩,并导致其出现了同比萎缩。事实上,无论是券商定向资管还是基金子公司一对一产品,均被视为通道业务的主要载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8月3日中基协披露的资管数据发现,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券商定向资管产品、基金子公司一对一产品规模分别为15.44万亿和7.01万亿,季度环比分别下降3.86%和11.25%。
值得一提的是,这或成为券商资管在2012年投资范围松绑后迎来的首次负增长。而对于基金子公司一对一产品而言,则是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负增长,并导致其规模同比下滑14.79%。
产品数量上,上述基金子公司的一对一产品更是缩水明显。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的基金子公司一对一产品数量已跌至0.68万只,季度环比下滑达24.81%。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的券商集合资管规模为2.22万亿,环比一季度末的2.29万亿下滑2.79%,这也是近一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基金子公司的“一对多”产品则成为了缩水的重灾区。截至6月底,基金子公司一对多数量仅剩0.46万只,季度环比及同比分别下降达15.30%和41.94%;规模从一季度末的2.01万亿跌至1.58万亿,环比缩水21.34%,同比缩减达44.07%。
一方面就是从投资角度来看,另一个从社会价值角度来讲。
“这意味着基金子公司65%的业务必须是标准化业务。目前很多基金子公司都在对35%的规定提反馈意见,不过最终影响还需看正式出台的规定。”该律师称。
那么,基金子公司在ABS方面的竞争力究竟如何呢?有上市券商资产证券化经理告诉记者,该业务对团队的专业性、协调性和风险控制能力要求较高,“目前,基金子公司在这方面的能力或许还有待提高”。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5/30211.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