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立桩量实战技巧(立桩量)

发布时间:2023-04-24 07:55

立桩量是指当一只股票在上升途中,在相对低位放出一根阶段性的大量。其大小呈现阶段性放大趋势(成交量呈“上台阶”形式放大)。

立桩量概念,击破了市场中见天量就逃的陈规。

【成立条件】

1、必须是上涨阶段出现,并且已经确认了上升的趋势。

2、在相对低位出现一根阶段性的大量,这根量时超越和覆盖前期的量。

3、成交量呈上台阶的形式出现,要出先后量超前量的放大形式。

4、大盘指数相对配合

立桩量要成立,必须建立在“三天法则”之上。即在三天之内不跌破立桩量当日股价的最低点,且股价后期要突破立桩量出现时股票价格的最高点。

需要说明的是,“三天法则”中的“三天”并不要求时间段一定为3天,只要在出现立桩量后三天左右不跌破最低点,且股价超过最高点,就可以买入,例如,立桩量出现后股价第二天就创新高突破昨日高点就是买入的时机。不要再像以前一样一买就跌一卖就涨。

【操作要点】

1、量无阴阳,只有大小。当后量超越前量,且此后股价突破放巨量日的股价最高价,则立桩量方成立。反之,不能突破高点且低点被击穿,则立桩不成立。即使放在大的量,也应该放弃不可介入。

2、在立桩量法则成立之后,应该半仓介入,(创新高买入),震荡后的拉升才是全仓的时机。

【“立桩量回档支撑,阴线买入”战法】

形态描述:突然一天,一根巨量腾空而起,当股价运行到一定高点,随后展开横盘整理,待10日均线慢慢跟上之时,此时会有一根阴线踩10日均线,阴线买入,第二天或第三天,往往会再次以大阳线突破。

要领:

1、阴线买入,一定要等10日均线过来(股价回到10日均线)再买,不要着急买入。

2、盘中的阴线也算阴线,很多时候是以下影线方式确认10日均线。

3、强势洗盘,一般不会到10日均线,因此要十日均线加几分钱买入。

4、注意成交量,突破放量,整理缩量。

5、最好是相对底部突破的股票成功率更高,对于相对高位盘整不参与。

6、同样适用周线和月线。

(本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时应审慎评估)

立桩量,是捕抓强势个股的一个战法,当一只股票处于上升阶段,在相对低位出现一根创新高的巨量并且呈现阶段性放大趋势,同时股价处于上涨趋势。

【立桩量】是有严格的定义的。所谓【立桩量】是指长期在底部横盘没有趋势的股票,突然连续放出巨量!

如图,清一色都会发现【立桩量】的特征,也就是这一类的央企有明显的主力资金介入的迹象,散户股民是不可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请看下面三张案例图。

案例1

案例2

一、立桩量的产生条件

立桩量是指在一只股票在上升途中,在相对低位放出一根阶段性的大量(超越和覆盖掉前期的量),量的大小呈现阶段性放大趋势,同时,股票价格处于上涨的趋势,以上两点缺一不可。尤其强调的是立桩量只出现在股票的上涨途中,而在下跌中是不可能有立桩量出现的。

二、三天法则

立桩量要成立,必须建立在“三天法则”之上。即在三天之内不跌破立桩量当日股价的最低点(b点),且股价后期要突破立桩量出现时股票价格的最高点(a点)。另外,“三天法则”中的“三天”并不要求时间段一定为3天,只要在出现立桩量后三天左右不跌破低点b,且股价超过a点,就可以买入,例如,立桩量出现后股价第二天就创新高突破a点就是买入的时机。

三、目标位涨幅的计算

只要立桩量被确认,未来股价将会到达的位置是:a点价格2。这种翻番的效应,实战案例已是举不胜举。

四、操作要点

1、量无阴阳,只有大小。当后量超越前量,且此后股价突破放巨量日的股价最高价,则立桩量方成立。反之,不能突破高点且低点被击穿,则立桩量不成立。即使放再大的量,也应放弃不可介入。

2、在立桩量法则成立之后,应该半仓介入。因为股价在冲高途中会出现一定的震荡格局,而震荡后的拉升才是全仓的时机,一直到最后达到100%的涨幅。

3、立桩量出现后,股价在连续上涨中会出现回落调整阶段。这一调整过程一般为6至13天。如能把握好,一是可以避免调整期的“折磨”,二来可掌握加仓的时机。

五、寻找立桩量的窍门

沪深股市两千余只股票,要能即时寻找到出现立桩量的股票,除了每天复盘查看每只股票的盘中走势外,还有一个方法是寻找金额异动的个股。看哪只股排在第一,尤其是超越大盘蓝筹股量的个股,一定要关注它。若排在前面,其走势又在其对低位,且后量超过和覆盖了前期的大量,此量可能就是立桩量。然后再根据三天法则观察,只要股价突破放巨量当天股价的高点,则立桩量成立,便可果断介入,此后必获翻番大利。

若觉得小编文章有意思,可关注公众号越声情报(ystz927),获取更多的股票投资要诀,不断地优化自身的投资体系。

(本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时应审慎评估)

 

 

大家都爱用谁家的桩给车充电?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去年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情况吧。

 

1

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

 

截止2022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总量约为521万台,能够基本适应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形势。

 

2022年,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59.3万台,同比增加99.1%。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上涨91.6%;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194.2万台,同比上升225.5%。至2022年底,随车配建的充电桩保有量为341.2万台。

 

2

充电总量、前列省份、充电量车型分布

 

2022年,全国充电总电量为213.2亿度。

 

充电电量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苏、四川、浙江、河北、福建、上海、陕西、湖南、北京等省份。

 

电量流向以公交车和乘用车为主,环卫物流车、出租车等其他类型车辆占比较小。

 

3

全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

 

截至2022年12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即公共充电桩保有量)179.7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76.1万台、交流充电桩103.6万台。

 

2022年,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5.4万台。

 

4

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TOP10省份

 

TOP10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占比达71.3%。广东38.3万台、江苏13万台、浙江12.6万台、上海12.2万台、北京11万台、湖北10.1万台、山东9万台、安徽8.4万台、河南6.8万台、福建6.7万台。

 

TOP10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站:广东21.7万座、江苏0.9万座、浙江0.88万座、北京0.73万座、上海0.7万座、山东0.65万座、四川0.43万座、河北0.42万座、天津0.4万座、河南0.37万座。

 

5

全国公共充电站保有量

 

2022年,公共充电站增量为3.7万座,保有量为11.1万座。

 

6

公共充电桩主要运营商

 

截止到2022年12月,充电运营商及其运营的充电桩数量TOP15:特来电36.3万台、星星充电34.3万台、云快充25.9万台、国家电网19.6万台、小桔充电9.4万台、蔚景云7.3万台、深圳车电网6.9万台、南方电网6.1万台、万城万充4.8万台、汇充电4.6万台、依威能源4.2万台、万马爱充2.6万台、上汽安悦2.4万台、中国普天2.3万台、蔚蓝快充1.9万台。

 

这15家运营商占总量的93.8%,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6.2%。前5家占比67.1%。

 

 

7

共享私桩情况

 

至2022年年底,已统计共享私桩数量为7.6万台。其中,星星充电占比97%。

 

TOP10省份:北京1万台、广东0.77万台、上海0.76万台、江苏0.68万台、浙江0.67万台、山东0.52万台、河南0.5万台、河北0.38万台、天津0.37万台、四川0.23万台。

 

8

专用充电桩数量TOP6

 

特来电19.4万台、国家电网10.1万台、星星充电7.7万台、深圳车电网4.5万台、南方电网3.5万台、云快充3.4万台。前5名合计占比87.2%。

 

9

公共直流桩TOP5

 

特来电21.6万台、星星充电10.8万台、云快充10.8万台、国家电网8.9万台、小桔充电8.8万台。合计占比80.1%

 

10

公共交流桩TOP5

 

星星充电23.5万台、云快充15万台、特来电14.7万台、国家电网10.7万台、深圳车电网6.1万台。合计占比67.6%。

 

11

月充电量TOP5

 

特来电5.3万度、小桔充电4.7万度、星星充电4.2万度、云快充2.6万度、南方电网0.76万度。合计占比81.3%。

 

12

换电站总量及TOP10省份

 

至2022年年底,全国共有1973座换电站(不含重卡换电站)。

 

换电站TOP10省份:北京289座、广东248座、浙江239座、江苏170座、上海132座、吉林103座、山东76座、四川71座、湖北66座、河北62座。

 

文图丨本报记者 秦淑文

(辑自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的有关资讯)

 

 

假日出行,充电比堵车更可怕。国庆期间,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桩持续供不应求。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国家电网旗下e充电发现,10月4日15时50分,京沪高速王庆坨服务区(北京方向)充电桩已满,10月4日20时,京沪高速马驹桥服务区充电桩已满。

近日,交通运输部官网发布消息称,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前景十分广阔,但在重大节假日期间,电动汽车在公路服务区排队充电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将会同有关单位,指导各地方结合实际,积极有序推动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逐步加快,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桩车增量比为1:2.3;但值得注意的是,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充电桩16655个,在全国公共充电桩总量中占比不足2%。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兼技术部部长王耀表示,虽然国内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应充分认识到行业目前依旧面临着充换电设施布局不合理,充电市场面临充电排队与充电桩利用率低的矛盾态势。

占比不足2%,高速充电桩现充电潮汐现象

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渗透率将持续攀升,截至8月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99万辆,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为24.87%。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已迫在眉睫,近年来,新能源车出行的“里程焦虑”虽然缓解,但充电桩数量却远远不足。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为431.5万个,车桩比为2.5:1。王耀表示,目前我国车桩比与国外充电市场相比处于领先地位。

截至8月底全国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62.3万个,而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累计有3819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充电桩16655个,高速公路已建成的充电桩数量在全国公共充电桩总量占比中不足2%。京沪高速马驹桥服务区、王庆坨服务区充电站的工作人员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非节假日期间新能源汽车占比很少,充电桩的利用率比较低,节假期间新能源汽车的数量会增加,短时间内会出现排队的情况,充电车辆集中式增长。记者观察到马驹桥服务区充电站和王庆坨服务区充电站均有四个充电桩,记者探访的当日并非节假日也并不是高峰时期,充电桩均处于闲置状态。在国庆节假日期间,记者通过探访、查询相关充电桩APP等渠道了解到京津冀地区多个高速服务区充电站处于繁忙状态,均为充电桩已满或者只有个别空闲。

“在市区驾驶新能源汽车体验很好,利用峰谷时间充电,很省钱。”北京私家车车主陈先生表示,“但是开新能源汽车跑高速总会担心电够不够用,下个充电站还有多远,是否排队,充电桩是否好用等问题。”另一位京冀跨城上班的车主郑先生表示,非节假日高速服务区充电基本可以保障,但节假日的话排队的时间较长,有些充电桩电压较小充电速度较慢,基本不敢开新能源汽车跑较远长途。

对于高速充电站出现充电潮汐现象,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表示,最直接原因是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其次是高速服务区充电桩数量跟不上,快充技术滞后,此外也与充电桩接口不一致等因素有关 。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表示,公共充电桩市场存在结构性不均衡问题,布局覆盖不广、不均,从动态层面来看,时而不足时而过剩。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整体分布不均匀。大部分私家车主以私人充电桩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充电桩使用频度相对较低,但高峰期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又存在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情况。

建桩推进难度大,解决“充电潮汐”难在哪?

实际上,国内公共充电桩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2021年全国主要城市公用充电柱的平均密度为21.5台/平方公里;2021年度公用桩密度排名靠前的城市与排名靠后的城市相比,其年度增幅整体更高。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区域较为集中,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北京、湖北、山东、安徽、河南、福建 TOP10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占比达71.4%。

张翔坦言,当前我国充电桩存在着区域集中度较高的现象,且主要分布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不仅如此,高速公路充电桩也相对分布不均衡,截至目前全国6618个高速公路服务区中,累计有3819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充电桩16655个。

通过数据粗略计算,在已建成充电站的高速服务区中,平均每个服务区拥有约为4个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相比呈现出公路沿线充电设施发展滞后,设施量不足,覆盖面不足的现象;此外目前全国仍有2700余个高速服务区尚未建成充电设施。

此前,交通运输部公路局方面也曾公开表示,高速公路充电桩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地区,西部及东北地区覆盖率相对较低。实际上 ,这也与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空间发展相关,王耀表示,“当前,由于新能源汽车分布不均匀,导致充电市场面临充电排队与充电桩利用率低的矛盾态势。”

此外,与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相比,目前高速公路充电基础设施设置总量不够、覆盖面不足等问题还较为突出,普通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还未全面起步,无法有效满足电动汽车远程出行的需求。

记者通过走访咨询发现,目前高速公路充电桩以国家电网的充电桩为主。实际上,业内普遍认为高速公路服务区存在充电桩建设推进难度大,设施运维成本高等问题。王耀表示,目前,充电桩整体利用率较低,行业平均利用率在3%-5%,行业整体无法实现盈利。在崔东树看来,高投资慢回报是充电桩行业的特征,同时运维成本相对较高。

“民营充电桩企业进入高速服务区难度太大,需要解决电网接入和占地问题,同时也要考虑经营效益问题。”祁海珅表示,“高速服务区平时使用频次较低的,快充技术仍需突破。”

与此同时,也有观点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应用场景以市区交通为主,非节假日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充电量不高,布桩过多会造成浪费。

交通运输部计划服务区充电车位至少10%,多地加速布局

日前,辽宁省高速公路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回复网友留言时表示,力争在2022年底前,完成省内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建设工作(除京哈高速改扩建服务区),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100%的目标。

9月23日,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印发《河南省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2022年底前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到100%,进入全国第一梯队。9月21日广东省发改委在相关通知中提到,加快实现高速公路快充站充电桩密度进一步增加。

实际上,不仅是多地加速布局,国家层面也在加速高速公路充电设施的铺设。8月25日,交通部与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联合印发《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底前,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站)充电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密优化,农村公路沿线有效覆盖。

此外,《方案》中提到利用高速公路服务区存量土地及停车位,加快建设或改造充电基础设施;每个服务区建设的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车位原则上不低于小型客车停车位的10%。

张翔表示,公路沿线充电设施建设可以有效缓解里程焦虑,弥补新能源汽车在长途高速使用时的短板,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向二三线城市下沉的情况下,预计充电桩建设运营将在下沉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东吴证券分析称,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正猛,未来渗透率将持续攀升,为更好地支撑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加快充电桩、换电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已迫在眉睫,充电桩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琳琳

编辑 陈莉 校对 付春愔

[立桩量实战技巧(立桩量)]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4/29483.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