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有色钢铁龙头股(钢铁龙头股云财经)

发布时间:2023-04-24 00:17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余思毅

受消息面利好影响,钢铁股虎年开市遇“开年红”。

2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提出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鼓励钢铁企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改变部分地区钢铁产业‘小散乱’局面,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受消息影响,A股钢铁板块接连两日异动拉升。同花顺钢铁概念股指数2月7日上涨4.42%,2月8日收盘上涨2.93%。个股方面,新兴铸管(000778)2月7日涨停,2月8日收盘涨4.71%。金岭矿业(000655)2月7日上涨4.88%,2月8日收盘涨7.75%,报8.34元,盘中一度触及涨停。首钢股份(000959)、中信特钢(000708)、安阳钢铁(600569)等拉升上涨。

在钢铁股大涨的同时,市场各方也在纷纷猜测:哪些龙头钢铁企业的合并方案在酝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资深人士告诉时代财经,目前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包钢股份的合作正是为了将来整合做准备。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宝武)是《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宝钢股份是中国宝武的核心企业。2月8日,时代财经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宝钢股份董秘办,咨询是否与包钢股份有重组计划,相关工作人员称“目前宝钢和包钢维持管业合作,至于并购整合,暂时没有其他的计划或者安排。”

关于并购计划,宝钢股份工作人员随即进一步表示,“公司一直以来都持续在国内外寻找合适的标的,不排除在同业之中寻找合适的对象,进行并购整合。”

对于三部门鼓励钢铁龙头兼并重组,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2月7日对时代财经分析,“对于头部钢铁企业来说,通过重组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比如此前中国宝武在实施一系列兼并重组后变成了全球最大钢铁企业;鞍钢与本钢重组后变成了国内第二,全球第三大钢铁集团。这对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推动作用。”

图片来源:同花顺

“宝武要并包钢,业内已不是秘密”

前述《指导意见》在关于行业龙头兼并重组方面还指示,依托行业优势企业,在不锈钢、特殊钢、无缝钢管、铸管等领域分别培育1~2家专业化领航企业,鼓励钢铁企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此外,有序引导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独立热轧和独立焦化企业参与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对完成实质性兼并重组的企业进行冶炼项目建设时给予产能置换政策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积极向实施兼并重组、布局调整、转型升级的钢铁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妥善做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中的职工安置。

时代财经梳理近一年来钢铁行业大型企业的合作,发现或许隐含行业龙头兼并重组的蛛丝马迹。

自去年8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振兴东北央地百对企业协作行动推进会以来,多家钢铁领域的央企与地方企业展开合作。

2021年11月,鞍山钢铁集团与鞍山冶金产业链集团有限公司、鞍钢矿业与辽宁集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成为结对企业,双发发挥各自特长和资源优势,重点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机制;同年12月21日,中冶京诚与辽宁凌源钢铁集团(简称凌钢)的合作,中冶京诚将围绕凌钢技术改造、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开展深度对接。

2月7日,时代财经以投资者身份咨询凌钢股份是否有重组的计划,凌钢股份董秘办工作人员回应,“至今为止没有听到过这方面的消息”。

央地结对也不乏龙头企业的合作。去年9月,包钢股份与宝钢股份签署央地结对协作协议及钢管产业委托管理协议。

另据国资委网站1月30日转载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官网文章,中国宝武统筹推进集团总部相关部门和所属企业与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快速对接,在工业气体、清洁能源、焦油深加工、钢管产业、矿产资源、节能环保、固(危)废资源综合利用等多领域开展合作。

三部门鼓励钢铁龙头兼并重组,而业内钢铁龙头企业中,宝钢和包钢的合作较为紧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资深人士告诉时代财经,包钢股份和宝钢合作正是为了将来整合做准备,“据说宝武要并包钢,这事情在业内已不是秘密了。”

2月8日,时代财经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宝钢股份董秘办,咨询是否与包钢股份有重组计划,相关工作人员称“目前宝钢和包钢维持管业合作,至于并购整合,暂时没有其他的计划或者安排。”但话锋一转,该工作人员称,宝钢不排除在同业之中寻找合适的对象,进行并购整合。

三部门发文当日,钢铁股大涨。行业概念股龙头股宝钢股份(600019)2月7日大涨3.55%,2月8日大涨4.53%,报收7.62元。包钢股份(600010)2月7日大涨6.84%;2月8日涨1.6%,报收2.54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减碳加速钢铁行业集中度提升

事实上,钢铁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早有端倪。

2020年12月31日,工信部就《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这一意见稿就提到,“力争到2025年,前5位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40%,前10位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60%;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力争达到20%;废钢比达到30%。”

胡麒牧对时代财经分析,从行业整体来看,龙头企业的兼并重组首先带来的是行业集中度的提升,“目前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依然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重组兼并依然有很大空间。”

胡麒牧强调,中国钢铁产业在集中度提升的过程中依然面临钢铁集团内部整合,最大程度发挥协同效应的任务。

“本次《指导意见》并没有明确提出行业集中度指标要求,说明监管层也是希望行业内的兼并重组活动不惟指标,而是要贯彻好钢铁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初衷。”胡麒牧说道。

胡麒牧进一步指出,龙头企业兼并重组的紧迫性与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的行业背景紧密相关。胡麒牧称,目前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80%,2021年铁矿石价格的暴涨为产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并对下游制造业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无论是钢铁产业集中度、短流程炼钢比例还是废钢比的提升,都指向进口铁矿石,目的是降低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同时提升对上游矿山的定价权。”

除了鼓励钢铁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指导意见》还提出,力争到2025年, 实现五大主要目标,包括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等。

这些目标中,钢铁业内最为关注的是“绿色低碳深入推进”。这一目标明确提出了钢铁行业要“构建产业间耦合发展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资源消耗强度降低10%以上,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

“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也有利于粗钢产量的控制和行业‘双碳’进程的推动。”胡麒牧此前曾对时代财经分析,中小型的钢铁企业在减碳运动中,可能因为碳成本的快速上升导致亏损,这会进一步推动行业“大鱼吃小鱼”,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

据华宝证券今年1月的研报,2022年钢铁行业进入了控碳+超低排放+兼并重组+不鼓励出口的供给新周期。华宝证券特别提到,钢铁行业进入一轮供给侧优化新周期,主要表现为行业供需达峰。具体表现为钢铁行业碳达峰、控制碳排放量,叠加压缩国内钢铁理论产能和钢铁需求进入平台,将驱动行业供需达峰。而绿色、低碳加速推动行业走向优胜劣汰。

华宝证券指出,对于钢铁企业来说,未来三年行业面临能效提升改造和淘汰,未来四年面临超低排放改造升级、未来九年面临碳排放量达峰的要求,同时行业即将纳入全脱碳交易市场,高碳企业履约成本或将面临进一步增加;这些都将进一步驱动行业竞争格局演变:绿色、低碳加速推动行业走向优胜劣汰。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君安发布研究报告称,看好这一轮的钢铁股。今年以来,以普钢为代表的龙头公司,包括华菱(000932.SZ)、宝钢(600019.SH)等,从底部出现了较大的涨幅,股价的缓慢上行也叠加着市场对于钢铁板块的关注度逐步升温。2023年,该机构认为钢铁行业的关注点和矛盾点依然在于需求。需求端持续复苏,拐点正在临近,业绩确定,估值低的龙头公司率先上涨,后续随着需求确认,会扩散到其他标的。这一轮方向和拐点比幅度重要,股价的弹性大于商品的弹性。

国泰君安主要观点如下:

钢铁板块,尤其是普钢板块属于周期性行业,在过去几年每年都存在着核心的大逻辑。2012-2015年,受需求冲击、产能持续扩张影响,行业一度陷入了非常痛苦的境地。随着需求下行,产能的大幅扩张,很多企业通过以量补价的方式,试图通过产量的扩张来实现利润的稳定或减亏,最终导致了行业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双杀。2016-2018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出台和逐步落地,钢铁板块供给端出现收缩,配合需求的反弹,板块有一轮比较大的行情。2019-2020年的大逻辑,在环保对于行业供给的影响。2021年的核心逻辑在碳中和,该机构率先提出碳中和对钢铁行业的深远影响。2022年的核心影响是需求端疫情与地产的冲击。2023年,该机构认为钢铁行业的关注点和矛盾点依然在于需求。

2023年是钢铁行业困境反转的一年。2022年是行业供给侧改革后,需求下降幅度较大的一年。在疫情的干扰下,开工项目有所推迟,地产端也受到冲击,需求侧受到双重冲击。从成本端看,铁矿石、焦煤等大宗原材料受俄乌冲突,地缘政治风险影响,成本端受到较高的一次性冲击。钢铁行业属于中游加工行业,利润主要来源于价格和成本的剪刀差。2022年的需求侧导致钢铁价格受到冲击,成本端铁矿和焦煤一次性上行,从需求、价格再到成本,形成了双挤压。整个行业在2022年三季度出现大面积亏损,只有小部分龙头公司维持稳健经营利润。很多钢厂也在去年提到,行业将进入到类似2012-2015年的一个长期寒冬,很多贸易商都在主动去库存,整体交易情绪偏空,这是2022年看到的行业变化。

随着2022年基本面数据恶化、钢厂贸易商情绪偏空以及二级市场的极度悲观,三个因素加速了钢铁股价的见底,在2022年出现了非常强的下跌。很多投资者认为这一轮钢铁行业像2012-2015年,但该机构并不这么认为。2012-2015年,在需求出现回落后,很多钢厂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减产,因为很多在建产能必须要投产。而这一轮钢铁行业没有新增产能,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高成本的民营企业迅速减产,供给侧的下行叠加贸易商主动去库存带来了供需的再度平衡,供需平衡后价格不再明显下探,钢价开始触底。同时,成本端的一次性冲击已基本结束,原料上行乏力下,行业利润已经稳住。

周期股投资的超额收益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在极端悲观的预期下,股价打到偏离或是超出基本面恶化的程度,而随着基本面触底不再恶化,极度悲观的预期修正会出现第一波行情,表现为龙头复苏,小步慢跑。二是行业指标明显好转的情况下,早周期的复苏确认会带来股价的第二波弹性。比如当表观消费量,库存,叠加贸易商钢厂情绪指标恢复,同时上游资源需求还没有特别强的时候,需求复苏,价格上行,投资机会将出现扩散,会出现较大的板块弹性。这个是该机构认为两个超额收益的来源。

当行业超额利润为零的时候,低成本,产品结构优秀的公司其实在享受超额利润。在行业利润稳住的情况下,龙头公司业绩的确定性会具有吸引力。当他们的业绩确定,用行业底部利润测算估值非常便宜,只有4到5倍时,会出现第一次买入机会。龙头公司股价表现为多空分歧大,缓慢上涨。这是第一个钢铁超额利润的来源,也是为什么近期钢铁龙头公司会出现小步慢涨的原因。整个行业还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上涨。

关于后市钢铁板块走势,需求一旦得到确认,龙头公司的上涨会扩散到整个板块,整个行业还是偏乐观的。该机构看到需求正在回归,今年的宏观经济以及钢铁需求的复苏是相对确定的。从弹性来看,这个位置虽然并不一定是强复苏,但研究股价,主要看业绩边际的变化。比如从亏损转向盈利,这个时点对于股价的影响幅度是非常大的。从商品需求来说,只是深度衰退转向复苏的初步阶段,但只要复苏方向确定,即使钢铁全行业仍然亏损,股价会出现弹性。该机构认为,今年的股票的弹性会强于商品的价格。

下游复苏的三条线主要是地产、基建以及制造业。地产方面,去年地产用钢量对钢铁板块产生了较大拖累,即便今年销售,开工等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但拖累将明显小于2022年。该机构认为政策是地产最重要的指标,在地产供给侧三支箭政策持续落地后,行业复苏只是时间问题。即使今年仍然是负增长,但拖累程度会比2022小很多。基建方面,2022年虽然保持了高基数的投资额,但今年将更多转向开工,产生更多实物工作量,因此2023年钢铁真实用钢量不会差。制造业方面,去年制造业需求受疫情影响明显,包括汽车零部件、中游制造加工用钢等,因此制造业用钢需求将面临一个低基数。因此,在地产拖累不会比去年更严重、基建端开工向好、制造业低基数的基本判断下,2023年需求恢复情况将是不错的。

从调研情况来看,虽然地产端恢复偏慢一些,但基建端恢复速度比较良好,制造业包括造船、能源、工程机械、风电需求恢复都是不错的。

从行业数据来看,无论是五大品种这几周的表观消费量上行的情况,还是社会库存与钢厂库存持续的下降,包括建筑用钢材的成交量数据,整体都表明需求在出现持续性的恢复。因此该机构认为,无论是自上而下的宏观稳经济政策,还是自下而上钢厂的基建需求与特钢反馈的制造业订单,还是从全行业数据分析,都指向两个字,复苏。随着金三银四旺季,需求和板块股价会形成共振,一旦后续需求得到进一步确认,板块将进入第二波超额收益的阶段,整个板块的投资机会会出现扩散,出现板块普涨,弹性兼具的格局。

同时,位置低提高了赔率,格局改善也增加了买入的胜率。经过行业持续下行与悲观预期的充分释放,钢铁股出现大幅下跌,当前钢铁股的位置是偏低的,龙头公司小于1倍pb,处于历史偏低分位。从中长期来看,钢铁行业的格局正在改善,行业集中度在加速提升,龙头公司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细分领域定价权的上升,使得行业已经不像供给侧改革前那样无序竞争,以量换价。未来行业会出现大量的兼并重组,无论是自上而下国有企业整合,还是自下而上的民营企业兼并收购,行业进入门槛会大幅提高。包括这次调研中,很多龙头公司都在着重提升经营能力,成本管控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包括在碳排放领域的布局,正在加速构建行业壁垒,这种缓慢的格局改善以及龙头公司的蜕变会不断的提高护城河,加大长期投资的价值。当前无论是产业资本收购价格,还是重建钢厂成本已经远高于二级市场交易价格,钢铁股从二级市场看具备投资价值。

最后是看好的一些标的。在经历2022年行业挣扎后,2023年看好钢铁股困境反转的投资机会。需求端持续复苏,拐点正在临近,业绩确定,估值低的龙头公司率先上涨,后续随着需求确认,会扩散到其他标的。这一轮该机构认为,方向和拐点比幅度重要,股价的弹性大于商品的弹性。

从推荐的细分领域标的来看,普钢首推产品结构持续升级,成本不断优化,激励机制改善的华菱钢铁(000932.SZ);技术与产品结构领先的龙头宝钢股份(600019.SH);受益水利投资预期加速的新兴铸管(000778.SZ);低成本高分红的方大特钢(600507.SH);其他推荐包括首钢股份(000959.SZ)、太钢不锈(000825.SZ)、新钢股份(600782.SH)等普钢标的。

同时,在需求回暖的背景下,上游资源品由于过去几年高价格并没有带来高开支,未来几年高价格预计仍会维持,首推两个品种,钒矿与钛矿,对应钒钛股份(000629.SZ)、安宁股份(002978.SZ)。钒矿方面,随着需求复苏,钢厂开工率上行,短期内钒价预期上涨;中期随着钒电池产业化逐步推进,拉动需求逐步开始放量。钛矿方面,前期出了钛产业报告,梳理了从上游资源到中游加工,再到下游军品的公司,核心的超额利润主要在钛矿和下游军品公司,其中钛矿盈利能力最强。从供需情况看,钛矿在供给端没有大的产能扩张,需求端这几年是钛白粉的投产大年,且偏军品的海绵钛,钛合金未来几年需求会出现爆发。同时,在铁矿石战略意义持续凸显的背景之下,考虑国产铁矿公司的低估值和整个资源的稀缺性,推荐河钢资源(000923.SZ)大中矿业(001203.SZ)。

最后,在需求复苏的背景下,特钢的需求也在恢复,表现在量价回暖,产能上升后成本摊薄,以及去年在估值下杀过程中,标的到了非常便宜的位置,首推中信特钢(000708.SZ),其他包括甬金股份(603995.SH)、久立特材(002318.SZ)、天工国际(00826)、广大特材(688186.SH)等。此外,随着需求恢复,废钢回收供应链疫后改善,电炉钢开工率上升回暖加速了石墨电极价格触底,叠加特种石墨处于快速上行周期,推荐方大炭素(600516.SH)

智通财经APP获悉,广发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展望2022年,预计钢铁行业供需紧平衡、兼并重组将加速,钢价中枢同比相对稳定,钢价走势强于成本,行业吨钢盈利韧性增强,板材盈利整体好于长材,钢企盈利能力加速分化,关注限产和稳增长政策。板块盈利韧性增强有望带来估值修复,关注环保绩效好、具备品种优势且产品结构持续升级的普钢优质龙头:宝钢股份(600019.SH)、华菱钢铁(000932.SZ)、首钢股份(000959.SZ)、新钢股份(600782.SH)、南钢股份(600282.SH)、方大特钢(600507.SH)、韶钢松山(000717.SZ)等。预计2022年特钢供需两旺、成本下行,盈利稳中有增,关注新能源、特高压用特钢产品。特钢企业盈利稳中改善,估值有望提升。关注:中信特钢(000708.SZ)、永兴材料(002756.SZ)、抚顺特钢(600399.SH)、钢研高纳(300034.SZ)、久立特材(002318.SZ)、常宝股份(002478.SZ)等。

11月份回顾:钢材供需改善,长材、板材均价均大跌,螺纹钢、热卷、冷卷毛利环比均大降,钢铁板块涨幅排名行业第15。11月份,钢铁板块、沪深300累计分别涨0.98%、跌1.56%,申万钢铁板块指数跑赢沪深300指数2.55PCT。2021年11月30日钢铁行业PE_TTM、PB_LF分别为8.51、1.24倍,处于2016年以来的21%、47%分位。

12月份展望:粗钢限产持续,钢铁供需与盈利有望改善

供给端:秋冬季环保限产、区域能耗双控的政策压力持续,需求弱改善,预计12月钢铁限产,供给环比稳中有降,建议关注环保限产政策进展。

需求端:建筑业方面,预计12月房地产在以稳为主的政策基调下保持韧性;2021年11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2021年剩余额度发行,力争在2022年初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研究依法规按程序提前下达部分额度。预计专项债发行、落地加速,支撑基建钢需同环比改善。

制造业方面,预计汽车芯片短缺情况逐步缓解,商用车、乘用车库存处低位,汽车用钢需求边际增加;工程机械用钢需求受限于建筑业需求与高基数,预计环比保持韧性;家电企业成本压力边际减轻,洗衣机、冰箱等产品库存处低位,但出口需求减弱,预计家电用钢需求环比相对稳定。预计12月制造业整体钢需求边际弱改善。整体看,预计12月钢材需求同环比弱改善。

原材料端:焦炭方面,港口、钢厂焦炭库存分别处2016年以来同期最低、较低水平,焦炉产能利用率接近2018年以来的历史最低值,供给仍偏紧,前期焦炭价格高位回落后,独立焦化企业的吨焦利润已为负值,预计12月焦炭供需紧平衡,焦炭价格稳中偏强,关注保供稳价政策。铁矿石方面,预计12月国内及海外的需求增速均下降,供给增速高于需求增速,全球流动性边际收紧,预计12月铁矿石价格整体偏弱,建议关注国内钢铁限产、海外货币政策。

预计12月钢材供给环比稳中有降、需求弱修复,供需双弱、板材供需格局整体好于长材,成本支撑偏弱,钢价震荡、板材钢价走势强于长材。焦炭、铁矿石价格分别稳中偏强、偏弱,钢材盈利有望上行、板材盈利好于长材,钢铁板块估值有望修复。

基本面分析:钢材供需格局11月份改善减弱,预计12月供需双弱。

1)供给:估测10-11月份粗钢日均产量环比下降,预计12月粗钢产量环比下降。2)需求:估测10-11月份钢材需求环比修复减弱,预计12月需求环比趋弱。3)库存:11月份长材、板材库存环比分别大降、微降,预计12月份钢材库存下降。4)成本:预计12月份进口铁矿石、焦炭供需格局分别偏弱、偏强。5)钢价:11月份长材、板材均价均大幅下跌,预计12月份钢价震荡。6)盈利:11月份螺纹钢、热卷、冷卷毛利环比均大降,预计12月份钢材盈利有望改善。

风险提示:全球货币政策超预期;主流矿产量完成、非主流矿增产不达预期;环保限产超预期等风险。

本文编选自广发证券钢铁投资策略月报,分析师:李莎,智通财经编辑:杨万林。

数字经济全面发展将引领国内现代化产业快速建设,机器人领域作为数字经济发展重要的应用领域,未来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今天梳理了机器人板块龙头个股,并附详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长期跟踪关注。


(1)300124 汇川技术

核心题材:工业母机+工业4.0+机器视觉

公司简介:工业自动化产品领军企业,国内最大的低压变频器与伺服系统供应商;工业视觉产品主要围绕工业自动化下游行业的需求以及工业机器人业务需求,形成“工控+视觉+工艺”的整体解决方案优势。目前总市值1890亿元,毛利率35.97%,净资产收益率17.97%,每股收益1.17元,每股净资产6.94元,每股未分配利润3.96元,动态市盈率45.96;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超5.725亿股,全国社保基金114组合持有超2255万股。


(2)002236 大华股份

核心题材:人工智能+汽车电子+无人驾驶

公司简介:安防视频监控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要产品为前端产品、存储产品、中心产品、云计算与大数据产品和服务、智能楼宇产品、人工智能算法、芯片技术、视频物联创新业务产品。目前总市值384.60亿元,毛利率37.53%,净资产收益率6.97%,每股收益0.57元,每股净资产8.28元,每股未分配利润5.68元,动态市盈率17.04;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超1.65亿股,证金公司持有超3961万股,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超3595万股,上海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景林全球基金持有超2080万股,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持有超1322万股。


(3)002230 科大讯飞

核心题材:人工智能+人脑工程+云计算

公司简介:世界领先的智能语音技术企业,从事语音及语言、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推理及自主学习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究,人工智能产品研发和行业应用落地。目前总市值880.24亿元,毛利率40.18%,净资产收益率2.57%,每股收益0.18元,每股净资产6.86元,每股未分配利润2.17元,动态市盈率157.10;十大流通股东中,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持有超2.47亿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1.0866亿股,中科大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有超8349万股,安徽言知科技有限公司持有超4672万股,西藏鸿商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持有超1748万股。


(4)300024 机器人

核心题材:人工智能+央企改革+专精特新

公司简介: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先驱,主要产品包括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大气机械手、智能驱动等。目前总市值151.46亿元,毛利率9.07%,每股净资产2.54元;十大流通股东中,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持有超3.94亿股,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资产管理计划持有超3429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超805万股。


(5)300450 先导智能

核心题材:智能物流+工业4.0+光伏

公司简介:国内领先的锂电池设备、光伏自动化设备专业制造商;主要产品包括全自动卷绕机、隔膜分切机、极片分切机、焊接卷绕一体机、叠片机、涂布机、组装线、EV真空干燥炉、EV注液机、激光摸切机和智能物流线等。目前总市值698.82亿元,毛利率35.64%,净资产收益率16.53%,每股收益1.06元,每股净资产6.65元,每股未分配利润2.76元,动态市盈率31.47;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超3.44亿股,社保基金持有超2000万股,其他机构持有均超827万股。


(6)300276 三丰智能

核心题材:机器人+工业4.0+专精特新

公司简介: 子公司鑫燕隆在智能汽车焊装装备整体设计及全面集成技术、工业机器人全领域应用技术、数字化仿真及虚拟调试技术、柔性化白车身总拼技术、工件输送浮动定位技术沉淀了丰富的经验与技术,为国内众多知名汽车整车制造商提供车身智能焊装生产线整体解决方案。目前总市值50.44亿元,毛利率18.93%,净资产收益率1.32%,每股收益0.02元,每股净资产1.74元;十大流通股东中,上海鑫迅浦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有超3448万股,富诚海富资管—资产管理计划持有超2865万股,其他个人持有均超1133万股。


(7)300222 科大智能

核心题材: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

公司简介:主营业务为工业生产智能化业务和配用电自动化业务,已实现在工业生产智能化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目前总市值53.13亿元,毛利率18.91%,每股净资产2.56元;十大流通股东中,宿迁京东新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有超3649万股,苏州创朴新材料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超1886万股,中科大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有超1382万股。


(8)002979 雷赛智能

核心题材:机器人+专精特新+智能装备

公司简介:智能装备运动控制领域的知名品牌和行业领军企业,也是国内少有的同时拥有控制器、驱动器、电机综合研发平台的企业,产品覆盖了运动控制主要领域。目前总市值75.73亿元,毛利率39.75%,净资产收益率19.07%,每股收益0.27元,每股净资产3.65元,每股未分配利润1.82元,动态市盈率27.15;十大流通股东中,宿迁和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有超1207万股,诸暨富华睿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超1077万股,其他机构持有均超450万股。


(9)002415 海康威视

核心题材:人工智能+央企改革+大数据

公司简介: 安防视频监控领域龙头;深眸系列双目产品支持人脸识别、人脸动态对比,“脸谱”人脸智能分析服务器,“明眸”近景人脸识别产品,涵盖诸多边缘设备,支持大容量人脸比对及照片防假;未来重点布局生物识别技术。目前总市值75.73亿元,毛利率39.75%,净资产收益率19.07%,每股收益0.27元,每股净资产3.65元,每股未分配利润1.82元,动态市盈率27.15;十大流通股东中,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持有超34.03亿股,杭州威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超4.5亿股,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产品持有超4.32亿股,中电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超2.32亿股,汇金公司持有超6470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超4579万股。


(10)300496 中科创达

核心题材:物联网+人工智能+无人驾驶

公司简介: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与人工智能芯片独角兽公司寒武纪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共同开发新型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及面向行业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加速推动人工智能场景落地,从而实现整个生态链商业价值的释放。目前总市值487.63亿元,毛利率41.03%,净资产收益率11.78%,每股收益1.50元,每股净资产19.29元,每股未分配利润4.55元,动态市盈率57.23;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超3354万股,社保基金持有超1700万股,其他多家银行理产品持有均超400万股。


(11)600845 宝信软件

核心题材:物联网+央企改革+车联网

公司简介:钢铁行业信息软件龙头,也是上海乃至全国领先非电信运营商体系IDC服务商;主要从事信息化业务、自动化业务、智能化业务、IDC及云服务、运维服务。公司在综合竞争力,行业地位,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不断获得提升。目前总市值994.02亿元,毛利率36.98%,净资产收益率15.99%,每股收益0.78元,每股净资产4.68元,每股未分配利润1.80元,动态市盈率48.74;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超1.04亿股,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超9.79亿股,其他机构持有均超657万股。


(12)002920 德赛西威

核心题材:车联网+无人驾驶+汽车电子

公司简介:国际领先的汽车电子企业之一;主要产品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车身信息与控制系统、驾驶信息显示系统、智能驾驶辅助安全系统及部件等。目前总市值688.04亿元,毛利率23.73%,净资产收益率12.42%,每股收益1.25元,每股净资产10.62元,每股未分配利润5.03元,动态市盈率74.54;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超2094万股,惠州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6352亿股,其他机构持有均超225万股。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交流,不作为具体操作建议;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有色钢铁龙头股(钢铁龙头股云财经)]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4/29455.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