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对冲成本怎么算(对冲成本基差)

前言:为了更高频的跟踪各个行业的景气变化,我们通常会结合中观数据来进行判断,但是在实际应用当中,各细分行业的产品价格、产品销量、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等一系列数据数量众多,且变化方向可能出现矛盾,导致日常跟踪工作量巨大的同时,最终的判断仍有可能出现较大偏差。因此,我们对大量的宏观、中观数据进行精简,期望用最少的指标来拟合跟踪行业净利润增速的变化,提高预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本篇报告则重点是针对消费细分行业的盈利跟踪与预测。

我们首先选择了25个重要的消费子行业,对相关的宏观和中观景气指标精选,并与累计净利润增速指标进行拟合,同时进行样本外和样本外的滚动预测。考虑到2022年一季报刚刚披露完毕,我们用截至2022年3月的中观数据对2022Q1的累计净利润增速进行了预测,并和真实值进行比较,从趋势变化和绝对数值大小两个维度来判断预测的准确性。从预测结果来看,仅1个行业累计净利润增速预测的变化趋势与真实值相反;6个行业的累计净利润增速预测的绝对值偏差略大;整体来看预测的准确率约80%左右。

1、行业盈利跟踪与预测:以乘用车行业为例

我们以乘用车行业为例,展现基于宏观和中观景气指标的盈利跟踪和预测的过程:

1、构建“景气指标池”,尽可能全面地纳入与乘用车相关的宏观及中观景气指标。

2、接着,我们将乘用车行业2012Q1-2021Q4的净利润增速和景气指标进行拟合,挑选出同时满足拟合效果较好(调整R方大于等于0.5)、回归显著性较强(各指标回归p值小于0.05)和符合行业逻辑(回归系数的正负号符合行业逻辑)条件的景气指标组合;并对景气指标组合的拟合效果做样本内和样本外预测。

3、最后,我们用甄选出的景气指标组合,预测2022Q1的乘用车行业净利润增速,并与2022Q1的乘用车行业净利润增速的真实值对比,观察盈利预测的效果。

首先,我们为了预测乘用车行业景气的变化,需要考虑宏观经济波动、产销规模、成本压力、定价策略等多个方面。宏观经济方面,涵盖经济增速、宏观流动性、居民消费情况、房地产景气度等,宏观经济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乘用车行业的需求;产销规模方面,产量/销量是最为直观的需求指标,是导致乘用车营收规模变动的主要因素;成本压力方面,乘用车生产的成本包括钢材、铝材、铜材、塑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等,当成本压力缓解或加剧,相应的,乘用车行业的毛利率也大概率会随之上行或回落。定价策略方面,乘用车定价对营收规模和毛利率都有影响,如当上游成本压力加大时,乘用车厂商通过提价来对冲成本压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将影响乘用车行业景气度的因素划分为量、价、成本和宏观经济四个大类,构建“乘用车行业景气指标备选池”,将与乘用车行业相关的景气指标尽可能全面地纳入其中,最终,我们得到包含16个行业景气指标的“备选池”。

接着,我们将乘用车行业2012Q1-2021Q4的净利润增速和景气度指标用线性回归的方式进行拟合,并挑选出拟合效果较好的景气指标组合,且指标数量需要精简(备选池里的指标相互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该景气指标组合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拟合优度较高,即调整R方大于等于0.5;2)回归显著性较强,即各指标对应的回归p值小于0.05;3)回归系数的正负号方向符合行业逻辑。

按照以上标准甄选,我们最终选出的乘用车行业景气指标组合包含两大指标:1)汽车销量累计同比增速(反映乘用车行业的“量”);2)乘用车整体市场均价(反映乘用车行业的“价”)。拟合优度方面,其调整R方达到0.89,拟合优度较高;回归显著性方面,汽车销量累计同比增速对应的p值为0.000,在1%的水平上显著,乘用车整体市场均价对应的p值为0.002,在1%的水平上显著;回归系数符号方面,汽车销量累计同比增速对应的回归系数为正(0.024),若其它指标不发生变动,当汽车销量累计同比增速上升,净利润增速也将上升;乘用车整体市场均价对应的回归系数为正(0.060),若其它指标不发生变动,当乘用车整体市场均价上升,净利润增速也将上升,回归系数的正负号均符合逻辑。

我们用甄选出的景气指标组合,预测2022Q1的乘用车行业净利润增速,并与2022Q1的乘用车行业净利润增速的真实值对比:据预测,乘用车2022Q1业绩增速为12.0%,较2021Q4变动-17.2%;乘用车2022Q1业绩增速真实值为10.6%,较2021Q4变动-18.6%;预测值较真实值高出1.4%,与2021Q4相对变化趋势一致。

2、家电

家电行业中:

据预测,白色家电2022Q1业绩增速为58.3%,较2021Q4变动47.5%;白色家电2022Q1业绩增速真实值为15.3%,较2021Q4变动4.5%;预测值较真实值高出43.0%,与2021Q4相对变化趋势一致。

据预测,黑色家电2022Q1业绩增速为-83.3%,较2021Q4变动-59.6%;黑色家电2022Q1业绩增速真实值为5.1%,较2021Q4变动28.8%;预测值较真实值低88.4%,预测值正负不一致,且与2021Q4相对变化趋势不一致。

据预测,小家电2022Q1业绩增速为24.1%,较2021Q4变动24.5%;小家电2022Q1业绩增速真实值为20.5%,较2021Q4变动20.9%;预测值较真实值高3.5%,与2021Q4相对变化趋势一致。

3、房地产

据预测,房地产行业2022Q1业绩增速为-24.3%,较2021Q4变动59.7%;房地产行业2022Q1业绩增速真实值为-42.9%,较2021Q4变动41.1%;预测值较真实值高18.6%,与2021Q4相对变化趋势一致。

4、汽车

汽车行业中:

乘用车预测结果已作为案例展示,此处不再重复。

据预测,商用车行业2022Q1业绩增速为-74.4%,较2021Q4变动-16.9%;商用车行业2022Q1业绩增速真实值为-70.7%,较2021Q4变动-13.2%;预测值较真实值低3.7%,与2021Q4相对变化趋势一致。

据预测,汽车零部件2022Q1业绩增速为-10.1%,较2021Q4变动-86.2%;汽车零部件2022Q1业绩增速真实值为-16.0%,较2021Q4变动-92.1%;预测值较真实值高5.9%,与2021Q4相对变化趋势一致。

5、消费者服务

消费者服务行业中:

据预测,旅游及休闲2022Q1业绩增速为-73.6%,较2021Q4变动-1435.4%;旅游及休闲2022Q1业绩增速真实值为-32.8%,较2021Q4变动-1394.6%;预测值较真实值低40.8%,与2021Q4相对变化趋势一致。

据预测,酒店及餐饮2022Q1业绩增速为45.7%,较2021Q4变动-190.7%;酒店及餐饮2022Q1业绩增速真实值为14.8%,较2021Q4变动-221.6%;预测值较真实值高30.9%,与2021Q4相对变化趋势一致。

6、纺织服装

纺织服装行业中:

据预测,纺织制造2022Q1业绩增速为-23.9%,较2021Q4变动-39.7%;纺织制造2022Q1业绩增速真实值为15.3%,较2021Q4变动-0.5%;预测值较真实值低39.1%,预测值正负不一致,但与2021Q4相对变化趋势一致。

据预测,品牌服饰2022Q1业绩增速为-6.8%,较2021Q4变动-22.2%;品牌服饰2022Q1业绩增速真实值为11.7%,较2021Q4变动-3.7%;预测值较真实值低18.5%,预测值正负不一致,但与2021Q4相对变化趋势一致。

7、医药

医药行业中:

据预测,化学原料药2022Q1业绩增速为20.8%,较2021Q4变动28.3%;化学原料药2022Q1业绩增速真实值为14.1%,较2021Q4变动21.6%;预测值较真实值高6.6%,与2021Q4相对变化趋势一致。

据预测,化学制剂2022Q1业绩增速为-15.8%,较2021Q4变动-26.5%;化学制剂2022Q1业绩增速真实值为-13.0%,较2021Q4变动-23.7%;预测值较真实值低2.8%,与2021Q4相对变化趋势一致。

据预测,中药生产2022Q1业绩增速为-36.4%,较2021Q4变动-55.8%;中药生产2022Q1业绩增速真实值为2.4%,较2021Q4变动-17.0%;预测值较真实值低38.8%,预测值正负不一致,但与2021Q4相对变化趋势一致。

据预测,生物医药2022Q1业绩增速为27.8%,较2021Q4变动-53.7%;生物医药2022Q1业绩增速真实值为35.9%,较2021Q4变动-45.7%;预测值较真实值低8.1%,与2021Q4相对变化趋势一致。

据预测,医疗器械2022Q1业绩增速为39.5%,较2021Q4变动18.9%;医疗器械2022Q1业绩增速真实值为79.5%,较2021Q4变动59.0%;预测值较真实值低40.1%,与2021Q4相对变化趋势一致。

据预测,医疗服务2022Q1业绩增速为-0.1%,较2021Q4变动-34.3%;医疗服务2022Q1业绩增速真实值为27.8%,较2021Q4变动-6.4%;预测值较真实值低27.9%,预测值正负不一致,但与2021Q4相对变化趋势一致。

8、食品饮料

食品饮料行业中:

据预测,白酒2022Q1业绩增速为22.8%,较2021Q4变动5.0%;白酒2022Q1业绩增速真实值为26.3%,较2021Q4变动8.5%;预测值较真实值低3.5%,与2021Q4相对变化趋势一致。

据预测,啤酒2022Q1业绩增速为5.7%,较2021Q4变动-22.4%;啤酒2022Q1业绩增速真实值为19.5%,较2021Q4变动-8.6%;预测值较真实值低13.8%,与2021Q4相对变化趋势一致。

据预测,乳制品2022Q1业绩增速为24.5%,较2021Q4变动-21.7%;乳制品2022Q1业绩增速真实值为23.4%,较2021Q4变动-22.8%;预测值较真实值高1.1%,与2021Q4相对变化趋势一致。

据预测,调味品2022Q1业绩增速为4.6%,较2021Q4变动16.5%;调味品2022Q1业绩增速真实值为-7.2%,较2021Q4变动4.7%;预测值较真实值高11.8%,预测值正负不一致,但与2021Q4相对变化趋势一致。

9、农林牧渔

据预测,农林牧渔行业中,畜牧业2022Q1业绩增速为-200.4%,较2021Q4变动 -32.8%;畜牧业2022Q1业绩增速真实值为-236.3%,较2021Q4变动-68.7%;预测值较真实值高35.9%,与2021Q4相对变化趋势一致。

10、商贸零售

据预测,商贸零售行业2022Q1业绩增速为-24.6%,较2021Q4变动261.4%;商贸零售行业2022Q1业绩增速真实值为-13.4%,较2021Q4变动272.6%;预测值较真实值低11.2%,与2021Q4相对变化趋势一致。

11、轻工制造

据预测,轻工制造行业中,造纸2022Q1业绩增速为-141.0%,较2021Q4变动-171.1%;造纸2022Q1业绩增速真实值为-56.6%,较2021Q4变动-86.7%;预测值较真实值低84.4%,与2021Q4相对变化趋势一致。

12、交通运输

据预测,交通运输行业中,航空2022Q1业绩增速为-240.7%,较2021Q4变动-304.6%;航空2022Q1业绩增速真实值为-51.9%,较2021Q4变动-115.8%;预测值较真实值低188.8%,与2021Q4相对变化趋势一致。

13、总结

从这25个消费子行业预测值和真实值的对比来看:仅1个行业,即黑色家电,累计净利润增速预测的变化趋势与真实值相反;6个行业,即黑色家电、纺织制造、品牌服饰、中药生产、医疗服务、调味品等,累计净利润增速预测的绝对值偏差略大(例如真实值为正增长,但预测值为负增长);整体来看预测的准确率约80%左右。

风险提示

宏观及中观数据超预期波动,通过历史数据进行的预测存在偏差。

本文源自金融界

对冲基金是什么?

  对冲基金最早起源于50年代初的美国,在金融领域,对冲就是为减低一项投资风险而进行的投资,其本质就是一种投资策略,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买进一个的同时沽空另外一个,用一定的成本去“冲掉”风险,从而达到规避投资风险的目的,也可以称作是避险基金或是风险对冲过的基金。目前对冲基金的概念还是比较广的,很多金融产品实质上都有对冲基金在经营。对冲基金就是利用杠杆操作更大金额的投资,对冲基金也可以做空,手续费一般比较高,包括管理费和分成费。对冲基金并不是稳赚不赔,对冲基金大多是属于私人投资公司,其杠杠性会更高,因此目前对冲基金主要还是适合资金量较大的机构和个人客户,普通投资者往往难以承受其风险性。

如何正确理解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 hedge fund。投资基金的一种形式。属于免责市场(exemptmarket)产品。对冲基金名为基金,实际与互惠基金安全、收益、增值的投资理念有本质区别。这种基金采用各种交易手段(如卖空、杠杆操作、程序交易、互换交易、套利交易、衍生品种等)进行对冲、换位、套头、套期来赚取巨额利润。这些概念已经超出了传统的防止风险、保障收益操作范畴。加之发起和设立对冲基金的法律门槛远低于互惠基金,使之风险进一步加大。为了保护投资者,北美的证券管理机构将其列入高风险投资品种行列,严格限制普通投资者介入,如规定每个对冲基金的投资者应少于100人,最低投资额为100万美元等。

  对冲基金的三个特点

  虽然不知道对冲基金的定义,但我们可以找到对冲基金的三个特点。

第1个特点是对冲基金能利用一定程度的杠杆。相信提到杠杆,很多投资者就比较清楚了,毕竟杠杆在配资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对杠杆的使用也很清楚,简单来说就是手中接管了一个亿的美金,那么实际操作的时候可能是两个亿的美金,也可能是5个亿的美金,甚至10个亿的美金,这个杠杆作用可以达到很多倍。

  第2个特点是对冲基金的概念,也就是说对冲基金可以做空,但不代表着一定要做空,只是说明有这个做空的机会,却不一定非得要去做空。

  第3个特点是对冲基金的手续费相对来说高一些。一般来说会有2%的管理费,还有20%的分成费,毕竟对冲基金的种类也有很多,有的是做股票,有的则是做货币,不同的种类肯定在管理费和分成费上是不一样的。

  在一个最基本的对冲操作中。基金管理人在购入一种股票后,同时购入这种股票的一定价位和时效的看跌期权(PutOption)。看跌期权的效用在于当股票价位跌破期权限定的价格时,卖方期权的持有者可将手中持有的股票以期权限定的价格卖出,从而使股票跌价的风险得到对冲。

 

  又譬如,在另一类对冲操作中,基金管理人首先选定某类行情看涨的行业,买进该行业中看好的几只优质股,同时以一定比率卖出该行业中较差的几只劣质股。如此组合的结果是,如该行业预期表现良好,优质股涨幅必超过其他同行业的劣质股,买入优质股的收益将大于卖空劣质股而产生的损失;如果预期错误,此行业股票不涨反跌,那么劣质股跌幅必大于优质股,则卖空盘口所获利润必高于买入优质股下跌造成的损失。正因为如此的操作手段,早期的对冲基金可以说是一种基于避险保值的保守投资策略的基金管理形式。

  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对冲基金已失去其初始的风险对冲的内涵,HedgeFund的称谓亦徒有虚名。对冲基金已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模式的代名词,即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极其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模式。

  就目前来说,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是基金这个大家庭中最能赚钱的。但它们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的目标在于改善被投资企业的经营业绩并争取上市,实现最后退出;而后者则旨在通过各种交易策略在二级市场上低买高卖来获得超额收益。

以前企业主要根据市场供需预测价格,企业经营风险较高。而基差交易将市场上主要的价格博弈方式从绝对价格转换到相对价格,提升了企业风险管理能力,有利于企业规模不断发展。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截至10月21日,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基差交易平台累计成交86笔,涉及现货量25.1万吨,名义本金3.4亿元。

随着10月17日,大商所基差交易首笔货物交收确认完成,标志着基差交易平台在发挥服务实体企业的功能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浙商期货总经理张英军表示,基差交易平台可以看作以期货市场为基础的现货市场,将有利于推广基差定价方式,提升基差交易价格的公允性。

首笔交收结果达预期

据了解,基差交易平台业务定位为以“期货价格+基差”定价的商品远期交易,因而在平台上签署的基差贸易合同,均是买卖双方以某期货合约价格为计价基础,加上基差,作为交收结算价格的货物购销合同,合同可以转让、回购或实物交收的方式了结。

在交易品种方面,目前可在基差交易平台上报价交易的品种有铁矿石和合成树脂系列(包括PE、PP和PVC),交易商需要根据不同的品种(系列)分别申请。比如某企业申请成为合成树脂的交易商,经平台同意后即可在平台上进行该系列各品种的基差交易;但如果该企业还想在平台上进行铁矿石的基差交易,则需要向平台另行提交成为铁矿石交易商的申请。

9月25日,大商所基差交易平台上线试运行。10月17日,明日控股和四联集团间达成的100吨均聚PP粒在华东地区的杭州国贸库完成了货物交收和尾款确认,卖方明日控股为该笔交易给出的基差报价为500元/吨,而买方四联集团于10月8日在期价为8100元/吨时进行了点价,最终成交价为8600元/吨。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明日控股基差贸易覆盖范围广泛,一些品种基差贸易量的比例已超过半数。“我们前期在外部市场收购了一批基差货,而外部市场流动性较差,想平仓时却没有对手盘。再加上我们预判在10月中旬以后供应回归,基差走弱,所以希望能尽快平仓出货。”在被问及报价时考虑了哪些因素时,该公司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四联集团参与基差贸易已有3年时间,主要涉及品种为聚烯烃,包括2个标品(PE和PP)和部分非标品种,不过其参上述这笔业务则是基于不同的考虑。该公司研究主管马学伟向记者表示,国庆节后聚丙烯市场现货资源和流动性并不多,而盘面受远期投产压力和春节较早影响,始终上涨乏力,导致10月PP基差处于偏强位置。此外,场外纸货交割和华东部分装置意外减产导致华东区域现货资源相对偏紧,也对基差偏强起到了额外支撑作用。“基于基差偏强的判断和补充现货库存的需要,我们对10月中旬交付的PP华东现货进行了远期点价。”马学伟说道。

从实际效果来看,双方均认为这笔交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明日控股虽然在基差和绝对价格上有轻微的损失,但是找到了对手盘,可以及时对冲基差风险,避免了月中之后基差走弱带来更大的损失,从而实现对冲基差风险的目的。而四联集团则相当于获得了一条新的采购渠道,并通过合理的基差和盘面价格,确定了一个比较理想的现货价格,在锁定拿货成本的同时,节省了仓储成本和资金成本。“按7个点计算,一天省下的资金和仓储成本大约在2.5元-3元/吨”马学伟补充道。

在被问及为何要做基差贸易时,马学伟认为,与传统的贸易形式相比,基差贸易将商品的绝对价格波动风险转化为相对价格波动风险,即基差波动风险,而标品基差波动呈现均值回归的特点,上下边际相对可控,因而能更加充分发挥产业企业在现货供求关系分析方面的优势,并显著降低企业在贸易过程中承担的风险,提高经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明日控股负责人则是从产业链的角度进行分析道。塑化产业为例,整个产业链呈现金字塔型结构,上游数量少,集中度高,而下游需求分散,平均规模偏小,需要较多的中游贸易商来衔接上下游,服务全产业链。而目前下游行业集中度稳步提升,信息不对称逐渐消失,单纯“赌价格”的现货贸易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且不利于上下游企业的长远合作与发展,行业急需创新与变革。

在这一背景下,明日控股开始参与基差贸易以实现转型升级。“我们将基差贸易视作常态化的操作,融入到全业务场景中,通过基差贸易做大流量与规模,把握上下游渠道,避免单边行情博弈,既有效降低了风险,又获得了市场给予的来自基差修复的利润,还能形成与客户双赢的局面,可谓是一举三得。”该负责人如是说道。

增信贸易降低信用风险

实际上目前市场对于基差交易的需求是十分巨大,但由于线下基差贸易存在信息不对称、找交易对手和进行资信评估的过程费时费力,基差报价不够公开透明等问题,基差贸易仍存在交易成本和信用风险。

中国期货业协会秘书长吴亚军表示,目前市场对于基差交易的需求十分巨大,去年有70多家风险管理子公司从事基差贸易,今年上半年基差贸易量同比增加了70%。在1.3万个产业客户中,约有1万家客户有购销方面的需求。但信用风险问题是目前场外交易中比较重要的问题,近期关于参与方违约方面的诉讼有明显增加的态势,基差交易平台的上线可以非常有效的降低交易商的信用风险。

由于基差交易平台兼顾了保证流动性和控制信用风险两方面的要求,有效的降低了基差贸易的交易成本和信用风险。

大商所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基差交易平台实行交易商认证制度和保证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并对交易商的风险状况进行动态监控。这些举措则有利于打消客户对资金安全的疑虑,在简化交易商之间信用考核等环节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违约风险。

经过筛选,能够成为交易商的企业大多具备基差报价的能力和参与意愿,平台上每天都有多笔来自不同企业的报价,这些信息会在第一时间向市场扩散,参与企业不必再进行点对点报价,大幅降低了建仓的难度系数和因报价失误导致利润受损的可能性。“在平台报价,我们就无需在寻找基差贸易对手方上花费大量时间,从而大大提升了基差贸易的效率,降低了摩擦成本。”马学伟说道。

此外,由于场外市场本身具有风险较高的特点,大商所相关负责人指出,尽量降低违规违约概率,对基差交易平台的风控制度做了全面的设计论证,实行前中后一体化的风控措施。具体看来,事前大商所设置交易商准入门槛,收取风险保障金;事中,向交易双方收取履约保证金,平台建立纠纷调解机制,交易商之间如果关于平台业务出现纠纷,先由交易商委员会下设的纠纷调解及违规处理委员会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再按照双方协议约定进行仲裁或诉讼;事后,大商所建立了严格的处罚措施。这一系列规则设计,既降低了交易商的违约意愿,又提高了违约成本,对规避、控制信用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

来源:同花顺

近段时间,市场风格快速切换,获取稳定超额收益难度增加。同时,中证500股指期货基差收敛过快,今年以来表现强劲的公募量化对冲基金遇到了一些“烦恼”,基金净值出现回调。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3日,最近一个月,22只量化对冲基金(A/C份额分开计算)净值整体下跌0.24%,一半基金净值涨幅为负,最大跌幅达到2.97%。

“从量化选股角度上看,包括分析师评级、盈利预期等一些表现较强的白马特征因子近期都出现了较大的回撤,这在二级市场上也有所反映,例如消费类等前期的强势股,最近表现都弱于大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量化对冲基金的表现。”一位基金公司量化投资人士说。

不过,上述量化投资人士也强调,市场风格切换对量化对冲基金的影响会持续多久还不得而知。“未来量化对冲基金的表现主要取决于模型的适应性,那些获取阿尔法能力较强、行业配置分散、风格因子比较均衡的基金,应该能够及时适应市场风格切换,长期保持较好业绩。”

“下半年以来市场风格切换较快,量化对冲基金获得稳定超额收益难度逐渐加大。”一位私募量化投资总监也有类似的判断。

除了市场风格切换的影响,近段时间股指期货基差迅速收敛也对量化对冲基金业绩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近期量化对冲基金表现较弱,也有股指期货端影响的因素。沪深300股指期货走势比较平稳,中证500期货由前期的贴水回到升水行情,影响了量化对冲基金的收益。”上述基金公司量化投资人士分析。不过在他看来,股指期货的影响偏短期。“从长期影响上看,股指期货回到升水状态有助于量化对冲基金增厚收益。”

“中证500股指期货贴水收敛很多,对期货做空的一方比较不利。”上述私募量化投资总监告诉记者,他之前买入中证500股指期货,赚到了一些收益。但是,经过近期中证500股指期货的快速收敛,对量化对冲基金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得益于市场风格整体偏向价值投资,叠加科创板打新的收益,今年以来,公募量化对冲基金交出了一份非常不错的成绩单。截至12月23日,全市场22只公募量化对冲基金平均收益达到6.76%。其中,广发对冲套利、汇添富绝对收益策略两只基金涨幅超过10%,南方绝对收益策略、富国绝对收益多策略、海富通阿尔法对冲等7只基金净值涨幅超过了7%。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三季度以来,银行理财资金、公募FOF及养老目标基金等机构资金持续申购公募量化对冲基金,不少基金规模增长了几十亿。

在上述基金公司量化投资人士看来,机构资金涌入量化对冲基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获得科创板打新收益。“券商资管及FOF基金都偏好配置有打新安全垫且能够对冲市场风险的产品。不过,未来随着打新收益逐渐下降,机构资金在量化对冲基金上的配置力度可能也会有所减弱。”

上述私募量化投资总监表示,近期市场利率下行,固收类产品收益率也在下降,银行理财资金转为投向量化对冲基金。“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量化对冲基金的规模都上升得比较快。但毕竟大家的量化策略多少都有些相似性,大量资金同时涌入势必会造成因子拥挤,竞争加剧,未来量化策略收益可能会受到影响。”

[对冲成本怎么算(对冲成本基差)]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4/28668.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