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专家更真实的是张雪峰,比张雪峰更客观的,是A股
文 | 《财经》记者 张云
编辑 | 郭楠
小蔡没想到自己的端午节变成了端午劫。节前的A股在他上周的祈祷下果然三连阴,又到了3200以下。
这三天的小蔡被外派出差,空隙间只能用手机看盘,前两天光通信光模块耀武扬威,汽车股大放异彩,尽管市场指数不好,小蔡却依然觉得没什么太大的问题,甚至用手机交易了几笔。
周三市场继续下跌,这一次领跌的是人工智能,小蔡想起“一鲸落万物生”,认为人工智能出来的资金肯定会调仓去其他的板块,也许这就是底了,于是满仓抄底。他收盘一看,账户继续新低。
另一边小刀却凭借小蔡的出差拿下一血。原来小蔡出差是为了参加美图公司(01357.HK)的影像节,每天坐办公室好不容易得到一次出差的机会,小蔡抖了起来,在聊天群里现场直播发布会。
小刀发现后赶紧转发给了自己老板,因为美图是港股通标的。老板二话不说打开了直播链接,一边看直播一边盯股价,下午两点左右股价果然开始异动。
美图的股价几天内涨了40%,就算大盘暴跌,也能挺住横盘。小刀凭借汇报及时拿下首功,奖赏自然不会少。可怜的是在现场的小蔡,光记着四处炫耀,一会儿拍两张现场ppt,一会儿发两张自己吃茶点的照片,丝毫没想到要用账户买点什么。等他回过神来,股价已经涨了20%。
事后得知小刀赚钱,小蔡内心极其不平衡,但转念一想,自己根本没有开通港股通的资格,“这钱本来就不该我赚。而且虽然没买到股票,但好歹也喝了咖啡吃了蛋糕,也算不错啦”,就这样,小蔡一脸胜利感。
就在小蔡祈祷端午节后能被A股温柔以待的时候,隔壁的邻居又发生了难以预测的地缘政治风险事件,于是整个假期,A股在朋友圈一会儿涨停一会儿跌停。满仓的他只能用麻木来对冲A股给自己带来的PTSD。
继续震荡端午节前的A股只有三个交易日,周线图上来看前一周的上涨跌去了大半。主板情况比双创更严重,双创险守二分之一阳线,主板则直接跌到了前一周阳线的下沿附近。从风格方面观察,大多数的A股在这个星期的区别也只是跌多和跌少。
(万得全A周线图)
(万得主板周线图)
(万得双创周线图)
(万得市场特征指数周涨跌幅)
行业指数来看,前期比较热门的传媒行业出现了迅猛的补跌。毕竟才三个交易日,传媒就跌了5.98%,重灾区是出版行业。而下跌更为迅猛的还有建筑材料行业,这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水泥行业。
(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周涨跌幅)
水泥行业股票的下跌源于水泥价格的持续走低。券商统计,端午节前一周,各类水泥价格同比降幅在16.33%-29.46%之间。
按照水泥行业的周期,春季和秋季因为天气较为适宜,大多数下游建设工程都会选择在这两个季度开工,因此春秋是水泥消费的旺季。而炎热、雨水充沛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则是开工淡季,水泥需求量较少。
与基建相关的建材出现了旺季不旺,价格甚至同比上一年出现了下跌(上一年有疫情管控的影响),也反映了该行业实际需求不足的现实。
从今年以来的指数表现来看,市场资金似乎喜欢关注未来需求扩张的行业,大多数集中在AI的上下游产业链上,这些行业的涨幅也最大。
(节前一周十大牛股)
(节前一周十大熊股)
A股是志愿填报指南吗?
除了邻国的突发事件,假期国内新闻热搜第一当属高考放榜。三达膜(688101.SH)甚至因为总经理千金获得福建省理科状元而成为各大股票行情软件的热门股票第一,不少投资者认为能出品高考状元的家庭,所在公司自身科研实力应该也不俗,于是成功将该公司顶上了热门。
(三达膜官方公众号截图)
(万得热门股票排行)
实际上,通过A股行业涨跌幅排名能窥视近年就业需求扩张的行业,考生及家长可以参考A股的行业涨跌幅排名来填报志愿。“新闻学到底有没有前途”之类的疑问除了外界主观的分析,也应该看到,传媒行业指数今年涨幅仅次于通信行业的客观事实。
当然传媒下又分为很多的二级行业,包括了游戏、广告营销、影视院线、数字媒体、社交、出版、电视广播。
根据这样的方法,考生和家长们甚至可以穿透到三级行业指数,甚至可以用不同机构的行业分类来综合观察考虑,毕竟二级市场是用真金白银来下注的,其客观程度还是比光说不练的各类专家要真实。
(今年以来涨幅最大的20个申万二级行业指数)
需要注意的是,A股的喜好很可能只代表当下,不代表几年后的市场,也就是行业需求扩张的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
正如几年前新能源赛道还是这个市场最吃香的品种,几年后也就慢慢回归了均值。但在新能源赛道股最受追捧的时候,正是新能源产业链需求扩张最厉害的时期。产业需求扩张,对人才的需求也会相应扩张。
同时要注意的是,股价也掺杂了其他因素的买卖行为,比如短期跟风等。涨得好的行业不代表行业需求会马上扩张,跌得多的行业也不代表行业需求不会迎来拐点。因此可以同时用行业公司基本面的指标,如行业平均的业绩增速及其来源作为参考,但会较市场反应更慢一点,因为业绩释放需要时间。
AI交易员来了日前兴证全球基金(下称“兴全基金”)宣布上线AI交易员,应用场景为资金回购交易的询价交易。兴全基金对外透露,“自上线以来,随着公司资金交易业务的不断发展,交易员询价、审查工作量日益剧增,AI交易员替代了大量重复劳动,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风险。自5月19日上线以来成交量逾百亿。”
就在兴全基金上线AI交易员没多久,工行等大行也相继对外公布了自己的AI交易机器人,主攻货币市场。工行公布了该AI交易机器人的运作流程。
(AI机器人工作流程)
无独有偶,在设计领域,美图也在端午节前一口气发布了7款新应用,其中大部分是针对B端用户。其中有一个产品的使用场景是自动生成电商宣传和展示资料。比如活动海报、产品展示、同款产品不同的配色方案,甚至是展示产品的模特都可以自动生成。
企业主想设计新品的时候,如果不讲究独特的设计感,完全可以不需要单独请设计师,自己手绘涂鸦一个图形,软件就能自动生成一个产品。从设计到最后的上架都可以交由AI软件自动完成,当然此类AI产品也不可能免费使用,美图切入B端还是有商业化的考虑,因此该公司股价能够脱离指数独立上涨。
位于现场的小蔡并没能发现这一点,而远在电脑屏幕前的小刀却意识到了,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知道将来受过训练的AI在判断一个公司价值的时候,是否也能如小刀远远超越小蔡的认知一般轻松碾压人类,如果答案是确定的,那么人类将在投资领域彻底被AI取代。而现在,显然在价值判断上,AI并不能超越人类。
随着AI在各行各业替代低端劳动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人们大致可以总结出,这些被替代的低端劳动都有大量、可复制、可重复的特点。而在低频、不可复制、不可重复的领域,AI却依旧比不上人类,这些领域的护城河较高。
担忧自己工作会被AI取代的打工人们完全可以总结一下,自己工作的内容,是高频(也可以理解为卷)、可复制、可重复的一类;还是低频、不可复制、不可重复的一类即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 北京报道
在新控股股东指南针的引领下,老牌券商网信证券全新起航。
1月13日,网信证券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公司名称变更为麦高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英文名称由“N-SECURITIES CO.,LTD.”变更为“Myguide Securities Co.,Ltd.”。
昨日晚间,网信证券母公司指南针(300803.SZ)宣布,因经营发展需要,公司全资子公司网信证券更名为麦高证券,公司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更名后续相关工作。
目前,上述更名事项已取得沈阳市沈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网信证券将按照相关规定就前述变更事项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辽宁监管局备案。
从英文名称来看,“Myguide”的中文翻译是“我的向导”,这与母公司指南针的名称无限靠近。一般来说,券商在经历并购重组后进行更名,被纳入母公司体系,有助于更好地整合及发展业务。
另外,业内人士对“麦高”这两个字并不陌生。据悉,中信证券由于常年稳坐券业一哥的宝座,且公司坐落于北京麦子店街,所以一度被冠以“麦子店高盛”的花名。
虽然上述绰号是坊间戏言,但在行业内已经家喻户晓。对于网信证券更名为麦高证券,有分析人士认为,在行业新一轮洗牌期,作为中小券商的网信证券此次更名,也传达出其摈弃疲乏之态、向头部看齐的决心。
记者致电网信证券服务热线,该公司咨询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接到公司改名相关通知,公司APP网信涨中宝的使用不受影响。
网信证券是一家成立于1995年的老牌券商,2019年风险事件曝出后,便走上破产重整之路,最终等到了白衣骑士指南针。后者是我国起步最早的证券分析软件开发商和证券信息服务商之一。
2022年,指南针通过参与网信证券破产重整投资的方式来实现对后者的收购,证监会核准指南针成为网信证券主要股东,沈阳中院裁定批准网信证券重整计划,公司向网信证券管理人支付了15亿元投资款。
2022年7月21日,网信证券取得了沈阳市沈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的《登记通知书》以及核发的完成变更登记后的《营业执照》,网信证券100%股权已经变更登记至指南针名下。
由此,网信证券成为指南针的全资子公司。不久后,网信证券高管也完成了“大换血”。
中证协披露的券商高管信息显示,宋成目前为网信证券董事长兼总经理,屈在宏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数据官,徐风雷为合规总监兼首席风险官,杨鹏为副总经理,董鑫为首席信息官,董事会秘书是李斌。
1月12日宣布更名的同时,网信证券2022年未经审计的财报数据也浮出水面。2022年,网信证券实现营业收入6309.46万元,同比增长36.41%;实现净利润29亿元,而2021年同期净利润为-5.08亿元。
对于净利润的大幅扭亏,指南针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解释道,主要是由于网信证券经历了破产重整这一特殊的过程,根据最终的重整方案,网信证券去年7月份计入“破产重整收益”近29亿元。
这也意味着,网信证券连年亏损的局面出现显著改善。
据悉,自风险事件曝出后,网信证券2018年以来持续亏损,2018年至2021年,网信证券分别亏损28.8亿元、12.92亿元、5979.8万元、5.08亿元。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破产重整相关事项发生在网信证券纳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合并范围之前,根据会计准则,上述“破产重整收益”不会计入指南针2022年合并利润表。
据指南针透露,2022年下半年,随着网信证券业务重启,指南针加大队伍建设、设备和系统投入。在业务恢复阶段由于收入滞后于投入的原因,网信证券亏损扩大。
不过,指南针表示,将通过客户导流和收入增长去追赶投入成本,实现扭亏为盈。
据悉,在接手网信证券后,指南针已为其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
经纪业务方面,公司披露了“五年三步走”计划:1年之内扭亏为盈;3年之后,网信经纪业务排名到行业40-50名,经纪业务收入做到10亿元;5年之后,公司希望能够把经纪业务排名推进到前20。
根据指南针介绍,网信证券经纪业务的重点工作是尽快恢复业务正常运行和人员团队组建,以及更新迭代网信证券的软件和硬件,由此保证2023年公司经纪业务规模化的转化和导流。
不过,由于网信证券业务停滞了三四年,现有交易系统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用户导流,待交易系统更换后,指南针将适时启动规模化的导流。
记者了解到,公司在三季度实验性启动了指南针客户导流,如期取得初步成效,根据公司对网信证券经纪业务的恢复、技术迭代及开户系统的融合程度,公司将于2022年四季度或2023年年初启动一定规模的客户导流。
指南针表示,整合网信证券后,指南针的产品研发能力有望得到进一步加强,而网信证券依托指南针深厚的技术背景和强大的软件技术优势也有望进一步拓展互联网券商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综合财富管理业务等,充分发挥业务协同效应并持续完善业务布局。
指南针将积极推动金融信息与证券服务的融合,进一步完善金融科技战略版图,未来将围绕中小投资者的财富管理打造证券业务生态闭环。
一方面,公司的既有业务金融信息服务业务,是目前构建公司主要业务收入板块,该业务不会做任何的弱化,只要市场存在容量,只要公司有能力,公司就会持续不断的扩大业务,做大做强,今年的资本市场存在一定的波动,但前三季度公司在获客方面没有做任何的收缩调整,仍在不遗余力的扩大金融信息服务的业务板块。
另一方面,指南针拥有了网信证券的牌照后,将会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完整的产品和服务,过往指南针只能够给客户提供投资决策的辅助功能,未来,将通过母子公司协同发展为客户提供包括交易、理财、财富管理等各方面的服务。
“公司未来的金融信息服务业务和证券业务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生关系,公司继续谋求做大金融信息服务业务正是谋求证券业务同步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二者之间不存在孰轻孰重。”指南针表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8/52731.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