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盘,大盘又出现了明显的普跌,尤其是创业板指,近日已经创下了2020年5月以来的新低。
盘面上,外资延续了流出态势,截至10点半已经净卖出60亿,且是连续第13大幅流出。昨天力挽狂澜的证券板块,亦是出现了大幅调整,太平洋、首创证券、华林证券等跌幅居前。
昨天尾盘积蓄起来的人气和信心再度被动摇,作为投资者,该怎么办呢?
在大级别行情反转的临界点,大部分投资者都会深度悲观,会把人性中的弱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兄弟姐妹们,其实每次大的行情,都是在混沌犹豫中慢慢走出来的!
一、政策底坚不可摧
比如去年11月份至今年1月底的大反弹行情中,即便在12月7日疫情防控全面放开落地后,沪深主流股指同样在短时间内持续大幅下跌。
虽然目前经济数据的拐点还没有出现,但是预期再悲观,会有2008年、2018年那么糟糕吗?所以,越是这个时候,越是应该打起精神,做好准备。在“活跃资本市场”大的定调下,反转行情随时都有可能到来!<<提前获知投资机会
二、市场已经明显缩量
随着证券的调整,市场再度失去主线,板块轮动很快,并且严重缩量,只有七八千亿的水平。老股民们应该深有体会,市场严重缩量的时候,往往就是触底反弹之际。
我梳理了近几年大盘的3次缩量情况,之后都真真切切孕育了一波行情:
2020年4-5月,市场极致缩量,随后汽车整车板块带领大盘走出了困境,沪指反弹22%+;
2020年10月,市场再度缩量,却在随后的4个月内,创下了3731.69的阶段高点;
去年12月底,市场又出现缩量,却在短短3个月内,大幅反弹近10%。
现在正是黎明前的黑暗,距离光明的降临已经不远了!
三、哪个品种会最先反弹?
老股民都听过一句戏言,叫做“先救香港,再救内地”。根据数据披露:盈富基金、恒生中国企业分别获南向资金净买入91.88亿港元、45.66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买入南方恒生科技5.18亿港元,合计142亿港币。盈富基金的交易量(相比历史)也算天量了。
根据历史数据,每次盈富基金创出天量的时候,都是港股局部见底的标志。
一旦行情和人气回暖,港股会最先反弹,且弹性将远超A股。
今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跌超1%,沪指失守3100点,创业板续创逾3年新低。方正证券点评称,保持信心,保持耐心,大盘继续向下的空间十分有限,跌出来的机会正在呈现,现在跌的越多,后市机会越大,未来收获越大,信心与耐心是获取未来投资收益的关键。
以下为全文:
今年8月15日,央行在MLF到期续作中,下调了MLF利率15个BP,下调了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10个BP,市场预期央行在接踵而至的LPR操作中,也将下调LPR。昨LPR报价出炉,1年期LPR报3.45%,较上次下调10个BP,5年期以上品种报4.20%,与上次持平。
央行此次LPR的调整低于市场预期,也宣示着一轮“非对称式”降息结束。央行之所以在LPR调整中以低于市场预期方式进行,有内外两大因素决定:其一是房地产的经济周期结束,中国经济以进入新周期,对房地产进行逆周期调节,不但不利于经济中长期恢复与发展,甚至操作不当还会酝酿新的风险;当前,全球金融战愈演愈烈,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压力较大,若继续加大降息幅度,会带来进一步的贬值压力,给国内资产价格带来负面影响。
上周大盘以下跌收盘,今年1月5日留下的向上跳空缺口不但得到了回补,周线还留下一个3.03个点的向下跳空缺口,两市量能也难以释放,缩量下跌意味着市场“围城”效应较低,没有场内外资金筹码交换的“围城”效应,存量博弈为主,市场弱势形态明显,市场空方肆意,多方难以组织起像样的反攻,每一次盘中反攻,都会引来做空资金的加速流出,空方的行为既打压了市场,也打击了多方信心。
做空A股的资金来自于境外机构资金,我们从盘口观察到,北上资金连续十个交易日净流出A股市场,十个交易日内净流出资金约547亿,上周五净流出力度再度加大,盘中一度净流出超100亿,尾盘净流出幅度有所收窄,净流出85.22亿,大盘盘中更是走出了冲高回落走势,并以最低点收盘。
北上资金连续净流出,这在A股历史上十分罕见的,从盘口上看,无论大盘盘中是否反抽,北上资金流出力度不减,流出对象就是境外金融机构重仓股,境外金融机构做空A股的动力较足。A股市场遭到北上资金大幅流出影响而走低,我们注意到,港股更是遭到境外金融机构减持,走势与A股关联度较高的恒生科技指数连续两周震荡走低,两周回落10.9%,指数回落至底部平台附近。
不但A股、港股遭到境外金融机构做空,汇率市场也难以平静,时隔九个月,人民币兑美元再度回落至7.3:1的重要关口,离前期低点也仅一步之遥,人民币兑美元之所以再度持续回落,除了国内经济弱复苏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美联储已罕见地将利率提升至5.25%—5.50%,但仍未有收手的迹象,9月是否继续加息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这是美元指数再度上行至103之上的原因所在。
目前,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差扩大至约1.69个百分点,若美联储选择继续加息,则中美之间的利差还会进一步扩大,外资流出的步伐仍不会停止,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压力仍存,国内资产价格将继续承压。一方面是经济稳增长促转型的要求,货币政策适度松动,另一方面则要兼顾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问题,政策的兼顾性将是央行货币政策的出发点。
今年以来,国内央行为实现稳增长,为防范金融风险,选择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6月及8月分别下调了MLF利率及LPR,6月对称式下调MLF利率及LPR各10个BP,8月更是超预期下调MLF利率15个BP,接踵而至的LPR也得到了下调,但昨央行在LPR操作中,采取了低于市场预期的“非对称性”降息,仅下调一年期LPR10个BP,五年期未调整,这就意味着国家坚定了经济转型的决心,同时兼顾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
当前,内在因素确定,稳增长、促转型是大势所趋,资本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大幅提升,“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给了A股中长期行情预期与信心,A股中长期行情可期,但外在因素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如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全球金融战的不确定性等。政策已陆续推出,后续还将继续释放,“政策在先,市场在后,政策在左,行情在右”的历史规律告诉我们,政策的量变将转换为行情的质变,A股有望如我们之前所言,短期波动反复筑底,中长期行情震荡盘升。
保持信心,保持耐心,大盘继续向下的空间十分有限,跌出来的机会正在呈现,现在跌的越多,后市机会越大,未来收获越大,信心与耐心是获取未来投资收益的关键。
周一大盘低开之后,盘中一度跌至3100点整数关口附近,金融股下跌拖累大盘,但与利率相关性较低的科技股走强,市场活跃度不降反升。保持信心,保持耐心,大盘继续向下的空间十分有限,跌出来的机会正在呈现,现在跌的越多,后市机会越大,未来收获越大,信心与耐心是获取未来投资收益的关键。操作上,轻指数、重个股,逢低关注军工、TMT细分行业龙头股、中特估概念股、环保、交运、智能制造、农林牧渔及低位、低价、低估值的“三低”股,回避外资重仓股及风险股。
本文源自金融界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8/52374.html
tags: